學過歷史的人也許都知道,鰲拜在清朝史上,除了是一位地位很高的大臣外,還是一個非常傲慢、手中掌握著最高的權力的人;所以,康熙才一直想搞死他。但是,鰲拜一開始為清朝幹事業的時候,也可以說是非常忠誠的;他能夠一步步地走上來,都是憑藉著他的勇猛,才得到君主的欣賞。
鰲拜是生在一個滿族的貴族家庭裡,他的祖先們世代都在戰場上拼搏,所以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1637年,皇太極帶領著自己的軍隊去攻打皮島;但是每次去打都會失敗。到了後來,鰲拜自己推薦自己,並且向皇太極許諾說,他一定會攻下皮島,如果攻不下,他就不活著來見皇太極。
他說的這些話,明顯著就是在用自己的命相抵押;但是,鰲拜還是去做了。鰲拜在清朝史上,不管是對皇太極,還是對順治,還是對康熙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甚至可以說康熙的皇位,沒有了鰲拜是得不到的。那康熙在少年的時候要幹掉鰲拜是為什麼呢?
康熙八歲的時候就做了皇帝,他那個時候還太小了,沒有能力管理朝政。於是,他的老爸順治就讓鰲拜等四個人做了輔政大臣,來幫助康熙治理國家。
在十五歲的時候,康熙才真正掌握國家的實際權力,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皇帝。1669年,康熙把鰲拜所有的黨羽都派出了京城,並且還將鰲拜一個人帶到了宮中。
康熙在宮裡面培養了一批年紀很小的小官員,其實就是一群和他年齡很近的孩子;康熙派人在宮裡面秘密地訓練這些孩子,讓他們的身體體格非常強健。
他派人把鰲拜引進花園之後,就讓這一批小官員們衝了上去,把鰲拜給抓住了。鰲拜死都不會知道,康熙已經有了這樣的謀略,用這種計劃來制住他;他也不會知道,他會是這樣的結局。
康熙本來是想立刻把鰲拜給斬首的,但是根據史書上說的,康熙在看到鰲拜身上的傷疤後,就決定不殺他了,採取了寬容的措施,因為他身上那道傷疤是為了救他的爺爺皇太極留下的。康熙看到後也受到了觸動,於是就把鰲拜關了起來,給他安排了一個無期徒刑。
誰知道鰲拜被關進監牢之後不久,就在天牢中生了重病死了。但是他生重病這件事確實也有點蹊蹺,他的死也成為了歷史上的大謎團,鰲拜的死也成為了清朝的一件很玄奇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