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山版鹿鼎記的節奏相當的快,在許多鹿鼎記影視劇中被設計大BOSS的鰲拜在這部中第三集被擒拿、第四集被殺,這版也和黃曉明版成為唯二沒有誇大原著中鰲拜武功的電視劇,甚至還弱化了,該版鰲拜打幾個太監打得氣喘籲籲。
鰲拜
常看金庸劇的朋友們都知道,鰲拜往往被導演們設計成當世頂尖高手,而陳近南則悲催地成為鰲拜的墊腳石,從梁朝偉版開始,周星馳版、張衛健版、韓棟版中的鰲拜都曾吊打陳近南,陳小春版和陳近南平分秋色,最強當屬賴水清導演親自演的鰲拜,練成了純陽無極神功,內練五臟六腑,外練肌肉筋骨,達到刀槍不入的境界。然而在原著中,說鰲拜的武功評價並不高,是作為康熙和韋小寶共同刷的第一個小BOSS而存在的。下面我們來捋一捋鰲拜這個所謂的滿洲第一勇士到底是個什麼定位。
康熙、韋小寶擒拿鰲拜
如果只看滿洲第一勇士這個稱號,那似乎是說鰲拜武功如何了得,但問題是金庸的武俠世界中清初各大門派對朝廷整體是敵視態度,滿族的高手基本都沒有學到過中原的內功招數,像海大富這種崆峒派出身的內家高手,毛東珠就曾說皇宮中除了你之外,哪還有其他的大行家。
事實上海大富對鰲拜的武功多少就是不大看得上的,茅十八一時意氣說要挑戰鰲拜,帶著韋小寶去了京城,然後因為韋小寶惹事兒,陰差陽錯的被海大富帶進了皇宮,茅十八當時問,鰲拜的武功及得上海大富幾成。
茅十八道:"【請問那鰲拜的武功,及得上尊駕幾成】?"海老公【微微一笑】,說道:"鰲少保是出將入相的顧命大臣,富貴極品,榮華無比。我是個苦命的下賤人。跟鰲少保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怎能相比?"【他說的是二人身份地位,於武功一節竟避而不提】。
這裡海大富故意不提武功,其實就是默認了鰲拜的武功不能和他相提並論,只不過他只是一個太監,鰲拜官居極品,尊卑有別,他不好直接說鰲拜武功不及我,只能轉換話題。後文,鰲拜被拿下後,海大富對鰲拜的評價的確是不高。
海老公道:"我怎會知道?我是早在猜想。皇上學摔跤,還說是小孩子好玩,但要三十名小太監也都學摔跤,學來幹什麼?皇上自己又用心學那'八卦遊龍掌',自然另有用意了。'大慈大悲千葉手'和'八卦遊龍掌'【這兩路武功,倘若十年八年地下來,當真學到了家,兩人合力,或許能對付得了鰲拜】。
海大富
海大富對鰲拜的武功評價是,正常打的話,韋小寶把大慈大悲千葉手,康熙把八卦遊龍掌各自練上十年八年,兩個人聯手可以對付鰲拜。這兩門武功絕不是什麼高深功夫,試想韋小寶和康熙一個十三四歲,一個十四五歲,兩個小孩都沒學過內功,能練什麼高深武功?從原文來看,大慈大悲千葉手在少林是入門武功的結業版。
澄觀見韋小寶什麼拳法都不會,也不生氣,說道:"咱們少林寺武功循序漸進,入門之後先學少林長拳,熟習之後,【再學羅漢拳,然後學伏虎拳】,內功外功有相當根柢了,可以學韋陀掌。【如不學韋陀掌,那麼學大慈大悲千手式也可以】……"
只聽澄觀續道:"不論學韋陀掌或大慈大悲千手式,聰明勤力的,學七八年也差不多了。【如果悟性高,可以跟著學散花掌】。【學到散花掌,武林中別派子弟,就不大敵得過了】。
大慈大悲千葉手可定義為少林入門功夫的結業典禮,這套武功學成之後,悟性達標就能進一步深造,去學習散花掌,而從散花掌開始,大概算是進入了少林高級弟子的行列,別派子弟不大是你的對手了,而資質一般的則到此為止,少林也不準備在武功方面深造他們了。所以說,大慈大悲千葉手是少林初級弟子的畢業典禮,散花手是高級弟子的入學考試。康熙所學的八卦遊龍掌定位和大慈大悲千葉手相鬥,就相當於兩個學成大慈大悲千葉手的可以拿下鰲拜,這樣的武功能不能比得上少林隨便一個高級弟子都是難說。
鰲拜
就算退一步講,鰲拜有學了散花掌的少林弟子水平,這武功在少林同樣算不得多麼高強,按照澄觀那裡的說法,少林武功由淺入深散花掌,散花掌之後是波羅密手,波羅密手往上是金剛神掌,再往上拈花擒拿手,再往上,般若掌,般若掌學通之後就可以修煉大名鼎鼎的易筋經。以易筋經為根基,練到一定層次之後則可修煉一指禪。
澄觀道:"原來師叔沒練過《易筋經》內功,要練這門內勁,【須得先練般若掌】。待我跟你拆拆般若掌,看了師叔掌力深淺,再傳授《易筋經》。"韋小寶道:"般若掌我也不會。"澄觀道:"那也不妨,【咱們來拆拈花擒拿手】。"
澄觀臉上微有難色,道:"那麼咱們試拆【再淺一些的】,試【金剛神掌】好了。這個也不會?就從【波羅密手】試起好了。【也不會?那要試散花掌】。是了,師叔年紀小,還沒學到這路掌法,韋陀掌?伏虎拳?羅漢拳?少林長拳?"他說一路拳法,韋小寶便搖一搖頭。
澄觀
哪怕你就算練成了一指禪幾十年,在鹿鼎記中仍然算不得頂尖高手,澄觀就是在三十多年就練成了一指禪,而且修煉的速度在整個少林寺上千年的歷史上排名第三,這麼一個練成一指禪的大高手,遇見九難被一掌打的眼冒金星:
那白衣僧一呆。澄觀叫道:"不可傷我師叔!"左掌向他右肩拍落。白衣僧拋去斷劍,反掌擋架。【澄觀只覺胸口熱血翻湧,眼前金星亂冒】。
可到此為止,鰲拜跟鹿鼎記真正的頂層高手差距有多大已經很顯而易見了,這種差距如果套用在其他書,就是五絕和尹志平。可以想見,如果鰲拜對上九難這一級別的高手,結果無非是九難出場時一袖風打飛的七八號人中,再多一個罷了。
康熙急忙退後,多隆、察爾珠、康親王等因在皇帝之旁,都未攜帶兵刃,大驚之下,都向那人抓去。那人左手衣袖疾揮,一股強勁之極的厲風鼓蕩而出,多隆等七八人站立不穩,同時向後摔出。
九難
再說一說鰲拜跟陳近南的對比,前文已經說了海大富對鰲拜武功評價是比較低的,並且默認茅十八認為的鰲拜武功不及自己。那麼陳近南和海大富的對比呢?一開始海大富還真想過挑戰陳近南,但由後文來看,陳近南比海大富強了太多。海大富故意教錯招數能騙到和他見識相當的假太后,但陳近南從韋小寶試演的招數中一眼就看出哪些是故意教錯的,韋小寶心裡也認為師父的武功比海老烏龜強得多。甚至就連海大富自稱除了自己的沒人能解的毒藥,也讓卻被陳近南以內力給韋小寶硬生逼了出來。由此可見,陳近南武功遠勝海大富應當是成立的,那麼自然更遠遠在鰲拜之上了。
陳近南
當然,鰲拜並非沒有亮眼表現,他練的其實是沙場上的功夫,力大無窮,曾經在戰場上抓住明朝官兵四下亂擲、來去如風,當者披靡,類比的對象是射鵰時哲別、博爾朮這類猛將,比他們多了一項天生神力,算是升級版的猛將,對付康熙安排的小太監時,輕輕鬆鬆的把十二個小太監打的個個穿腸肚爛,筋折骨斷,腦蓋碎裂。
他力大無窮,當年戰陣中與明軍交鋒,雙手抓起明軍官兵四下亂擲,來去如風,當者披靡。
最後在牢獄中身中劇毒手腳被鏈銬鎖住的鰲拜,也能把剛鑽進來殺他的青木堂好手殺死。青木堂數名好手,武功至少是比康親王府的衛士強得多的,還有武功甚強的旁白,但又與鰲拜相差甚遠,所以靠著天生神力,一流大概率是沒戲,但二流的定位大體上是有的。
但聽得嗆啷啷一聲大響,臉上泥沙濺得發痛、他不暇回顧,急躍而起。只見鰲拜雙手舞動鐵鏈,荷荷大叫,亂縱亂躍,這時那使鋼鞭的青衣漢子正從窗格中鑽進來,鰲拜連手銬帶鐵鏈往他頭上猛力擊下,這青衣漢子登時腦漿迸裂而死。
鰲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