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說和電視劇裡面都有康熙和鰲拜針鋒相對的場面和情節,這也成了政治鬥爭的經典場面。電視劇《鹿鼎記》裡面少年康熙和鰲拜的爭鬥佔了不小的篇幅,但是到底鰲拜做了什麼,讓康熙想要出掉鰲拜?朝堂之上的恩怨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權力!康熙初登皇位,鰲拜當時是四大輔臣之一,實際上他的權力相當於攝政王,大小事都要經過鰲拜的批准,在政事上康熙沒有一點權力,所以康熙恨鰲拜。
鰲拜能當上輔臣,跟他為清朝立下的戰功息息相關。鰲拜,滿洲鑲黃旗人,他出身名門,英勇善戰,跟隨皇太極東徵西戰,戰功赫赫。鰲拜所立戰功的主要有:皮島之戰,皇太極封鰲拜三等男爵,賜號巴圖魯,後又擢升鰲拜為鑲黃旗護軍統領;松錦會戰,大敗軍大敗而潰。這次戰爭讓明王朝大勢已去,鰲拜的地位開始上升;關內之戰,清軍入關後,鰲拜率軍定燕京,徵湖廣,繼續追剿明軍和農民軍殘餘力量,為清王朝統一中國立下汗馬功勞。1644年10月,他進攻西安的李自成軍,滅掉李自成軍主力。1646年又出徵四川,在南充大破張獻忠。可以說,滿清的天下是鰲拜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滿洲第一勇士的稱號實至名歸。
鰲拜是皇太極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鰲拜心裡一直很尊敬皇太極。在皇太極離世之後,鰲拜與攝政王多爾袞爭鬥,為年幼的順治帝爭得了皇位,所以順治的登基鰲拜有大功,也可以看出此時的鰲拜對帝王還是忠心耿耿的。但是康熙登基後,作為四大輔臣之一的鰲拜因權力開始膨脹。剛開始鰲拜還象徵性的徵求康熙的意見,但是後來直接無視康熙的存在,所有事都是他自己說了算,而且也開始搞黨派之爭,在康熙身邊安插親信,嚴重影響了康熙的皇權。後來的蘇克薩哈案件讓康熙大感威脅,決意要除掉鰲拜。
《鹿鼎記》中詳細描述了鰲拜是如何被捕的。康熙設計讓十幾個小太監纏在鰲拜使其不得的動彈才將其制服。但是鰲拜被捕後康熙卻沒能殺死他,因為鰲拜所犯的三十條罪狀中沒有一條是篡位,再加上鰲拜身上那些代表他立下無數戰功的傷痕,最終康熙判其終身監禁,鰲拜死在了獄中。
贊是一種鼓勵 分享傳遞友誼關注是一種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