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一面天堂一面地獄,戰爭的底色永遠是悲涼的

2020-09-03 江東老邪

八佰》最近上映了,挑在這個時間點,疫情剛剛好轉,電影院還沒有完全復工復產。很多的廳都沒有開放,排片也很少。但這部片子還是上映了,豆瓣評分7.8,上映兩天,票房突破七億,如今正在往單周票房十億衝刺。


圖為電影畫面


這部電影是值得去看一下的,戰爭之下普通人物的情感。有講述人的懦弱與自私,也有無畏的戰士,抱著必死的決心。法租界的太太們事不關己的打麻將,還有想逃出四行倉庫的幾個散兵,電影將這些小人物的人性描寫的淋漓盡致。這邊的槍林彈雨,河的另一邊則是夜夜笙歌。電影畫面十分諷刺,士兵們與日軍殊死搏鬥,畫面一轉,租界裡正在對賭日軍幾個小時可以攻下四行倉庫。



這部電影是由真實的歷史故事改編的,背景是淞滬會戰的末期,國民黨軍隊撤離,蔣介石下令八十八師留守上海,但當時的師長孫元良並沒有執行,只留下了謝晉元帶領的三百多名將士,以及收留的幾十名散兵,總計也才四百多人。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堅守戰,面對日軍的多次強攻,最令人震撼的是士兵綁著炸藥跳下去同歸於盡的時候,留下來的破布衫上面寫著,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這場戰爭從軍事角度考慮,是為了製造國際輿論,爭取九國公約會議上的國際支持。這些勇士悲慘的抵抗竟只是一場秀,各方媒體爭相報導這一場戰爭,引發國際社會的憤慨,也遭到了日本更加瘋狂地進攻,也許到最後,這些士兵只是成了用生命做戲的「戲子」。何其悲涼,何其不幸。一個弱國,最後只能以這種方式來爭取強國所謂的援助。



這部片子的評論兩極分化,認為是在給國民黨洗白,給孫元良洗白。事實上這部片子,通過所有的小人物的匯聚而成的一場戰爭敘事,裡面最大的官也就是謝晉元,僅僅也只是一個副團長。他們這八百戰士是中華人民面對強敵不屈抗爭的象徵,正是有諸多這樣的前輩為我們負重前行,如今子孫後代才不用再受此屈辱。

四行倉庫裡的士兵是當時面對列強欺壓的一個縮影,還有太多太多這樣的戰爭故事。八佰壯士最後的結局也令人唏噓,他們是當時打在沉睡國人中的一針強心劑。正如中紀委官網所說,孤軍的背後,是一個弱國的悲涼。

讀史知今,我們了解了很多的這種抗爭歷史,也慶幸的是中國最終還是站起來了,這個經歷過無數風雨的國家,我們永遠為他驕傲。

相關焦點

  • 八佰:上海的蘇州河畔,一面天堂一面地獄,還有一段被圍觀的戰爭
    電影《八佰》自8月21日上映以來,熱度居高不下。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至9月4日14時22分09秒,電影《八佰》總票房已突破22億元,用時14天5時22分,預測內地總票房將達29.16億元。網上爭論最多的就是電影中部分情節與歷史不符,其實在我看來是不是好電影和歷史是否相符是兩回事。好的電影能夠帶給觀眾視覺衝擊,情感共鳴,讓觀眾沉浸在電影所要講述的故事中。《八佰》這部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通過故事情節、場景刻畫、故事展現把觀眾的情緒都調動了起來。
  • 八佰:上海的蘇州河畔,一面天堂一面地獄,還有一段被圍觀的戰爭
    電影《八佰》自8月21日上映以來,熱度居高不下。據燈塔專業版顯示,電影《八佰》在正式上映的第17天,累計票房突破24億元,觀影人次達6273.2萬。《八佰》實時票房已達7100萬元,位列今日票房榜第一位01電影的爭議八佰上映自今,縱使毀譽參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確實火得一塌糊塗。網上爭論最多的就是電影中部分情節與歷史不符,其實在我看來是不是好電影和歷史是否相符是兩回事。
  • 八佰: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因為:一面是真實的歷史,一面是鮮血。八佰電影中,有一段對話是這樣說到的:「那邊真好看。」「那邊是租界,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八佰》的故事原型來源於1973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整場電影看下來,哭的不能自已。這一場成敗廝殺,點亮的是家國情懷和抗戰意識。閃亮的人性光輝中凝聚的是中國軍人和百姓齊心協力共同抵抗外來侵入與屈辱的情緒。
  • 《八佰》一條河,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近期熱度最高的電影非戰爭大片《八佰》莫屬。點映不到三天,票房破億,刷新了疫情後全球電影票房紀錄。同時,該片在三大平臺贏得了影迷們頗高的口碑,淘票票9.3分、貓眼9.4分,要求嚴格的豆瓣開分也達到了8.3分;另外,網上對該片的討論之中,也不乏質疑批評的聲音。
  • 一面天堂、一面地獄——觀《八佰》電影
    今天七夕節,和家人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兩個多小時,落淚了四次,感嘆了十次。開篇 《八佰》導演把他的情感,用電影逐步推進的步調,一下一下的揉捏著觀眾的心,從開始到結局,從猶豫到堅定,從懦弱至赴死,從幼小至長大,一幕幕再現了戰爭的慘烈和人性的糾結,就像是戰士們說的一樣:「我們在地獄裡,河那邊才是天堂」。
  • 《八佰》:「一面天堂,一面煉獄」
    《八佰》這部去年就要上映的電影,仿佛也經歷了至暗時刻,從開始知道這部電影到第一次定檔,經歷多次撤檔,終於在昨天也就是2020年8月21日全國上映,我心沸騰了,熱血了,迫不及待了。疫情好轉後的第一次觀影,就可以看近年來最最最期待的電影——《八佰》,我之幸也。
  • 《八佰》點映初評: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管虎拍出了人間眾生
    集結號》等電影,《八佰》的賣點其實在於對戰爭中的那些「眾生相」的細緻刻畫,這也是影片最真實最能打動人心之處。>其實在《八佰》之前國內也有很多大獲成功的戰爭題材的影片,諸如馮小剛的《南京》是從平民視角出發,而《八佰》則是將兩者雜糅在一起。
  •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八佰》是如何用對比的手法感動觀眾的
    而這部《八佰》便是在疫情之下蟄伏已久的一匹黑馬,片名叫《八佰》,如今卻已經取得了19億的票房。疫情之下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的確不可低估。在影片開始之前,我發了一條朋友圈,有人評論說:這電影相當好哭。我看完電影走出影院,平復了一下心情,回復她說:的確哭的不行!
  • 電影《八佰》:一橋的兩面,地獄與天堂
    但上映電影多為經典電影重映,亟待頭號種子登場,命途多舛的《八佰》拿到了接力棒,點映破億的成績著實不錯。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塵封的真實歷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在當下國際形勢,藉由《八佰》讓更多人重燃愛國情懷,才是這部電影的意義吧。幾個小人物電影《八佰》與以往戰爭電影不同,並沒有打造「高大全」的人物,不著重於一個人,而是塑造群像,電影用四行倉庫內的眾多小人物的視角展現了戰爭的殘酷。
  • 《八佰》: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蘇州河這邊,歌舞昇平,紙醉金迷,麻將照搓戲照唱,而河對岸,槍聲陣陣,血肉模糊,斷牆殘垣。 如同魔幻的場景,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真實歷史事件的再現,電影《八佰》,將我們帶回那烽火連天的歲月!
  • 電影《八佰》被管虎拍出了人間眾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集結號》等同類型的電影,《八佰》的最大的賣點就是對於戰爭中那些「眾生相」的超精細人物刻畫。對於如今的電影大環境中,這種真實的影片無疑是最能打動人的地方。對於這種戰爭題材的作品的確能夠很好地表達出這種情懷。在《八佰》之前,其實也有很多備受好評的相關題材的電影。其中包括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和陸川導演的《南京!南京!》
  • 觀影《八佰》: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上周末我懷著嚴肅的心情去了影院觀看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觀影途中忍不住落了淚,那一刻我仿佛就是蘇州河南岸國際租界的國人看客,在觀看一場戰爭類的直播。今天,和你分享一下我的觀影感受,可能會有部分劇透,建議慎入!
  • 《八佰》一條護城河,分割地獄和天堂
    管虎導演的大型抗日歷史題材的電影《八佰》,影片最大的呈現方式就是對比,一條淺淺的護城河,分割地獄和天堂,一邊是炮火連天、人間地獄的四行倉庫,頂著日軍的進攻瑟瑟發抖;一邊是鶯歌燕舞、幸福天堂的英法租界,這也是電影名字《八佰》的由來,而這場沒有後援和重武器的保衛戰,註定是慘烈的。
  • 《八佰》是國內戰爭片的起步還是巔峰?
    「八佰」,是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八佰」,是一河隔出天堂與地獄的戰爭史奇觀,「八佰」,更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英雄縮影。,從最初定檔到最後上映,8月21日《八佰》終於在萬眾期待中與大家見面。》的場景布置,兩岸一面天堂、一面地獄的對比太過誇張,以及打著歷史真實改變的幌子而大篇幅重構歷史。
  • 《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不經過點波折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雜亂紛繁的四行倉庫、來來回回的官兵跑動、南腔北調的對白聲音、搖晃緊張的鏡頭運動、複雜多變的場面調度、若明若暗的光影構圖,從一開始就將我置入故事現場,80多年前的歷史場景歷歷在目、感同身受。這種高能量的視聽強度從始到終都沒有鬆懈。
  • 《八佰》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八佰》作為疫情後上映的一部國產紅色電影,備受人們的期待,並且電影中的明星各個演技在線,唯一不足的就是電影本身很讓人彆扭。劇情:四天四夜的戰鬥,是在1937年10月27日到10月30日。這裡離租界一河之隔,而這也是影片中最亮點的地方,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
  •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評電影《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我們都是蘇州河南岸的看客  ——電影《八佰》觀後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雜亂紛繁的四行倉庫、來來回回的官兵跑動、南腔北調的對白聲音、搖晃緊張的鏡頭運動、複雜多變的場面調度、若明若暗的光影構圖,從一開始就將我置入故事現場,80多年前的歷史場景歷歷在目、感同身受。這種高能量的視聽強度從始到終都沒有鬆懈。
  •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評電影《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我們都是蘇州河南岸的看客——電影《八佰》觀後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首映當天,在IMAX大銀幕上看《八佰》,最先讓我肅然起敬的是它作為一部電影、一部戰爭電影所達到的製作水準。雜亂紛繁的四行倉庫、來來回回的官兵跑動、南腔北調的對白聲音、搖晃緊張的鏡頭運動、複雜多變的場面調度、若明若暗的光影構圖,從一開始就將我置入故事現場,80多年前的歷史場景歷歷在目、感同身受。這種高能量的視聽強度從始到終都沒有鬆懈。
  • 紐約,一場人間悲喜劇,一面天堂,一面地獄!
    電影截屏因為對紐約的嚮往,因為對夢想的追求,紐約湧進一大批移民,自此紐約成為了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最擁擠的城市。外來人口的湧入,意味著紐約將會有不同文化的交融,也意味著部分優秀人才能為紐約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雖然在這裡工作以及生活都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但是積極進取也能創造更大的財富,這對「紐漂」的人來說是極大的誘惑。
  • 電影《八佰》的觸點就是為著那一點:天堂與地獄的距離感
    電影《八佰》用盡各種聽覺、視覺、情感上對比,講述了那個暗潮湧動的戰爭年代裡,總有人在無窮盡得黑暗中堅守最後一片土地的故事。電影開始幾分鐘裡,隔著一條河水,一邊是殘垣斷壁,戰火蔓延的硝煙戰場,另一邊是繁榮興盛,把酒言歡的和平租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