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生活節奏非常快,每個人都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免不了產生各種負性情緒。重慶「10·28」公交車墜江事故中的乘客劉某和司機冉某就是因為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負性情緒,最終引發了悲劇。現實生活中,負性情緒已成為引發諸多社會問題的重要因素。在關鍵時刻控制好情緒,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都十分重要。
首先,當我們的情緒開始發生變化時,要注意提醒自己想一想: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例如:當你因朋友約會遲到而對他報之以冷言冷語時,你的情緒可能是憤怒、抱怨、不滿,一定要在心裡問問自己:我此時有什麼感覺?我為什麼這麼做?如果確信自己只是因為朋友三番五次遲到而生氣,進而鎖定了這些情緒的來源,就能自如地調節自己的狀態。
接著,可以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仍以朋友約會遲到為例,你之所以生氣可能是因為朋友讓你擔心了。這時,你可以婉轉地告訴他:「你過了約定的時間還沒到,我好擔心你在路上出意外。」試著把「我好擔心」的感覺傳遞給他,讓對方了解到他的遲到給別人帶來了什麼樣的感受。如果確實需要正告對方,務必保持足夠的克制並注意觀察對方的狀態,防止局面失控。如果你嚴厲地斥責朋友:「每次約會都遲到,你為什麼不考慮一下我的感受?」而恰巧對方的情緒也不好,他的回話可能是:「路上塞車嘛!有什麼辦法,你以為我不想準時嗎!」這樣一來,兩人很可能開始吵架。
重慶「10·28」事故中的女乘客劉某就是因為乘過了站而遷怒於公交車駕駛員冉某,繼而粗暴地攻擊對方,冉某也跟著回擊,隨著衝突升級,雙方都把車上十幾名乘客的生命安全拋到了腦後,從而釀成慘禍。
現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很多,
我們必須學會
及時運用正確的方法舒解負性情緒
一是有意識地控制即將爆發的憤怒情緒。當憤怒情緒快要爆發時,一定要提醒自己保持理性,同時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不僅傷身體,還會讓事情更糟。」
二是語言調節。語言是調整情緒狀態的強力工具。此時,用「制怒」「忍」「冷靜」等字詞進行自我暗示、自我提醒、自我命令,都能有效緩解自己的憤怒情緒。
三是自我鼓勵。在深受頹廢、自卑、絕望等負性情緒困擾時,可以讀一些名言警句,從中獲取正能量,增添制勝勇氣。
四是變換環境。環境對情緒有重要的調節和制約作用。情緒壓抑的時候,不妨到外邊走一走,往往能起到舒解作用。
五是轉移注意力。當火氣上湧時,最好能趕緊改換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通過轉移注意力來化解不愉快的情緒。
六是適度宣洩。打開自己,向知心朋友和親人盡情傾訴或大哭一場,釋放內心鬱積的不良情緒。
七是保持幽默。用幽默的方法應對煩惱的事,往往能讓原本緊張、焦慮、慌亂或激動的情緒馬上放鬆下來。
八是走近大自然。登上高山,會頓感豁達;放眼大海,能體會超脫;走進森林,會覺得生活美麗清新。這些美好的感覺都是調理情緒的良藥。
作者:張素輝
本文作者系美國杜克大學訪問學者、河北省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健康體檢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心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心理危機幹預中心副主任、石家莊市第八醫院聯絡會診科主任。
歡迎訂閱《長安》雜誌
長按二維碼,可以通過微信訂閱
設計:賈昌平記錄平安中國建設好聲音
傳播法治中國建設正能量
唱響過硬隊伍建設主旋律
展示智能化建設新成效
長按二維碼關注長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