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在宇宙盡頭的愛與鄉愁

2020-10-12 知雨

「人類生於地球,卻從未註定亡於此處」作為故事線的驅動起點,也是頗值得玩味的價值宣言,就以《星際穿越》裡的這句臺詞開啟我們今天的迷影之旅

·從地球到太空,景別調度寫意瑰麗

與結尾神性十足的因果律相呼應,影片肇始以《聖經》中的大洪水為隱喻,只藉由連綿的玉米田與肆虐的黃沙兩種意象,就把一個末世寓言勾勒得呼之欲出。尤其是庫伯驅車載著女兒在綠濤洶湧的玉米田裡追逐無人機一幕,採用俯拍機位高速移動,給人壓迫感、急促感的同時,也能更充分地讓觀眾以上帝視角體會這種反差美學——沙塵暴的昏黃與玉米田的翠綠,空中無人機的流暢滑翔與田裡越野車折枝斷株的衝撞,傳遞出人類、自然與科技的思辯景語

之後太空之旅的構景,在以後相當長的一段電影發展裡,都必定會成為後來者膜拜及模仿的對象——可以說,它在某種層面上達到了藝術品的級別。當飛船接近土星,逼真的塵埃帶撲面而來,厚重的空間視覺直接把人帶到感官的外太空;穿越蟲洞時,浩瀚瑰麗的光環懾人心目如入夢境,直接給到的巨大特寫是導演對自身功力的極度自信;後面所到的兩個星球,或巨浪滔天仿佛吞噬一切,或冰天雪地讓人如墜北極,如此多元又迅疾的景別調度寫意瀟灑信手拈來,讓電影的質感科幻氣息十足、觀感亦美輪美奐

·蟲洞、黑洞、引力波,理論根基紮實新穎

作為一部硬到不能再硬的科幻片,《星際穿越》依靠三個基礎概念穿針引線串聯全片,而諾獎得主基波·索恩的重磅加盟,更是電影成功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後來科學史上又兩個「首次」——NASA首次檢測到引力波存在、人類首次拍攝到黑洞真容——更為影片橫添濃厚的預言色彩

男主角庫伯首先通過土星附近的蟲洞實現星際跳躍離開太陽系,然後在黑洞奇點附近遇到時間畸變,出現了星球上一小時、星球外七年的奇異現象,隨後他陰差陽錯地來到五維空間,這個空間內部用任何文字描述都難以言明道清,因為就算你一眼看過去它都在挑戰著你的認知極限,時間會成實體,空間被隨意切割,比《盜夢空間》維度更多,比《紅辣椒》詭氣更甚,它的魅力就在於迷幻之上站立理性,荒誕之下鋪滿科學

·群像生輝,在人性掙扎裡體會偉大

布蘭德教授和曼恩博士這兩個人物在影片裡是悲觀主義的代表,這種悲觀在整體的末日氣氛裡無可厚非,而且他們用個人的赴死為人類的生存燃火續薪,用各自的選擇將這種悲觀升格為悲壯。麥可·凱恩與馬特·達蒙將人物的孤獨、無奈、痛苦等種種心緒演繹得深刻震撼,也令人不由得聯想到《三體·死神永生》中的程心:站在更高的種族立場上以求人類生存衍續,代價卻是毀滅自己的人性,面對如此悖論,換做是你又會做出何種抉擇?

影片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鮮明的女性主義立場。無論在現實科研還是影視創作裡,一般是男性扮演著太空探索的主力軍,而《星際穿越》卻反其道而行之——艾米莉亞最後帶著冷藏受精卵在埃德蒙斯星球建立了第一個人類外星定居點,墨菲更是破解了引力波密碼成功拯救人類力挽狂瀾,將重任交給女性,我們看到電影傳達出「人類興亡、匹夫有責」的平等觀念,也感受到了諾蘭對女性真誠的敬意

·愛與鄉愁,硬科幻的內核也能如此溫柔

《星際穿越》的happy ending,簡直讓理科生大呼上當、讓文科生拍案叫絕,這正是諾蘭的魅力所在——再震撼的技術轟炸,再嚴密的理論矩陣,到最後還是要回歸人文關懷,並把人引入更高層面的哲學思考,這就是「好的電影愉悅人,偉大電影塑造人」

男主角庫伯身上兼具的人性與神性,可以說是電影的魂髓所在,在荒寒孤寂的浩渺星空裡,人性所引發的鄉愁與充滿神性的愛對立統一,讓影片的思辨性不減、人文性陡增,達到一個近乎百分百的完成度。這鄉愁不是隔著一灣海峽或一張船票,能夠穿越光年與維度的只有無盡思念;這愛顯得稍許自私又博大無私,小到一塊信物手錶,大至一個維度空間,它燭照每個人心中私藏的小確幸,又在關乎種群存亡時迸發出刺目的人性光芒

相關焦點

  • 愛與科學:更感性地觀看《星際穿越》
    這次碰撞的結果是一部圍繞宇宙黑洞和時空穿越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Interstellar.)。這場不同尋常的合作,帶來了令人滿意的結果。《星際穿越》長達兩小時四十七分鐘、耗資1﹒6億的電影,上映第二周便席捲了3﹒2億的全球票房,並持續走高。儘管在以專業影評人為主體的「爛番茄」網上,《星際穿越》只獲得了73%的新鮮度,但在更多的大眾觀影者那裡,它獲得了極度好評。
  • 《星際穿越》星際穿越
    《星際穿越》由35mm和75mm膠片結合IMAX技術拍攝。所以如果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話,當然我建議一定要去看IMAX廳,當然這部電影是2D。《星際穿越》中多數配樂都是這種方式,《No Time for Caution》《Cornfield Chase》《S.T.A.Y》佔據了電影大多的配樂。 可以說《星際穿越》能獲得如此好的口碑,其中的配樂是有不小功勞的。帶動故事精彩性的不只是內容 當然還有配樂。
  • 《星際穿越》重映:愛可以穿越時空,愛可以橫跨極限
    2014年一部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科幻巨作《星際穿越》重磅上映,成為當年的「年度神片」,將時空概念與想像延伸到外太空加之愛的升華,使其豆瓣斬獲9.3的超高評分,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成為一部使人震撼的現象級大片。
  • 克里斯多福諾蘭《星際穿越》,只有愛可以穿越時空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都有關於親情的表達,親情之愛的表達在電影《星際穿越》更為明顯和強烈。諾蘭是我非常喜歡的一位導演,他的所有電影中所處可見的是強烈的人文關懷,以及他對人的思考。包括他的大作《盜夢空間》、《蝙蝠俠》系列、以及懸疑片《記憶碎片》等,我們都會感覺得到他那深具人文主義的特質。
  • 《星際穿越》晉升最愛電影
    昨天一中午加一晚上看的《星際穿越》,寫篇影評的願望,一直耽擱到了門外的垃圾們沉浸於遊戲,雜亂的無法睡覺的現在。大概是去年三月,在小屏的米6手機上,分兩次看完,有些漫長無味的前半部分,卻被結尾震到驚訝,以至在從那以後到現在的一年多的時間裡,時常將它想起,總覺不夠認真,總要再刷一遍,才算了結。
  • 《星際穿越》——愛是宇宙的終極答案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於8月2日重映了。《星際穿越》海報這掀起了巨大的觀影熱潮,在影院復工後許多人慕名前來。有人第一次觀看,也有人n刷,總之IMAX影票再度「一票難求」。
  • 《星際穿越》唯有引力與愛可以永恆
    《星際穿越》結束的時候,我坐在電影院的椅子上沉默了很久。這是我看過最完美的一部電影,震撼、感動、回味無窮,以至於不想就這樣起身離開。頂尖的配樂,恢弘而磅礴,節奏加快的時候我的心跳也會跟著加快。可惜沒有IMAX,即使這樣,這也是我最沉浸的一次觀影。
  • 《星際穿越》區分人和人工智慧的是愛
    星際穿越 在某些節點情況下,人類需要放棄「愛的本能」,選擇「自我期望」、「自我」、「理性評估」之類更具有大局觀、高光遠矚概念的方式才能繼續生存下去或者完成進化的需要。這或許是後天理性角度最好的選擇,可丟掉了人 生來具有愛這一本能。那麼「新人類」會認為丟掉了愛這樣的本能,新人類會「差點意思」,所以才要在電影裡面引導人類作出選擇 愛這種不同結局的故事吧。
  • 生死、愛與親情,解讀克里斯多福·諾蘭《星際穿越》中的視覺隱喻
    因而,這部電影不僅關於愛,也關於導演希望全人類都堅持的夢想——對外太空的探索與開拓。導演把他的太空夢,他對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宇宙探索黃金時代的回憶,他對人類進取心的深刻感情通通寫進了《星際穿越》。事實上,《星際穿越》的原名為《INTERSTELLAR》,字面意思為「星際」,與「穿越」無關。因「穿越」在國內近幾年的大熱,所以被譯成「星際穿越」,指向超時空旅行。然而這個翻譯卻大大局限了原名所指。影片中庫珀等人討論並分析先驅探險者們的行蹤時,每個追蹤屏幕上顯示的,正是其所在的星球,一人一星。而在孤獨與孤獨之間,恰恰是片名原文所指——「星際」。
  • 《 星際穿越 | Interstellar 》
    提到《星際穿越》,就不得不提到本片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 觀影《星際穿越》帶動了科學熱
    人們在驚嘆《星際穿越》史詩般的恢弘與震撼的同時,也在感嘆影片主創的無盡想像力,而這股「星際熱」也讓人看到了科幻題材巨大的市場潛力,同時又引發了一個老話題:中國電影何時才能「星際穿越」到未來題材呢?在著名的「知乎」網站,專門成立了《星際穿越》討論區,「《星際穿越》裡的劇情如何理解?」「《星際穿越》有哪些錯誤?」「五維空間裡的生物是什麼樣的?」,這些主題帖一經發布便引發幾百甚至數千條回復,許多帖子甚至引用大量數學公式予以證明。
  • 《星際穿越》解析——穿越宇宙的愛
    他對家庭充滿了責任,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庫珀的女兒墨菲也是一個熱愛科學的天才少女。兒子湯姆是一個相對普通的聽話的孩子。庫珀為了女兒的教育問題與老師爭執,老師的一句:「反正國家沒把錢花在教育上」也為日後的秘密宇航局的出現埋下伏筆。
  • 重溫經典科幻片《星際穿越》:愛能穿越千萬年時空的維度
    而諾蘭廣受歡迎的當屬那部科幻片------《星際穿越》。雖然《星際穿越》是2014年首映的,但是現在看來,影片的精彩仍然無與倫比,裡邊的畫面展現仍然具有極強的前瞻意義,讓人沉思良久。更難得的是,《星際穿越》雖然是科幻片,但是整部電影都沒有使用綠幕拍攝,在片場拍攝黑洞時,劇組專門搭建了投影幕牆和1:1的飛船模型。
  • 《星際穿越》下映倒計時 意見領袖贊IMAX版視效-《星際穿越》下映...
    本周,這部年度神作正式進入下映倒計時,最後刷一次IMAX版本告別《星際穿越》再次成熱門話題 全民太空狂歡 微博微信熱議IMAX《星際穿越》 在微博上,不少擁有數萬甚至數十萬粉絲的微博大V都走進IMAX影院觀賞了IMAX版《星際穿越》。
  • 《星際穿越》:穿越時空,邁向更高級的文明
    《星際穿越》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麥可·凱恩主演,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定於2014年11月7日在北美公映。
  • 我與《星際穿越》
    那一天,音樂軟體的日推裡一首<Day One>變奏,碰巧點開讓我瞬間回憶起當時在電影院看後的震撼,這份震撼驅使我重新觀看了《星際穿越》。播放記錄已經找不到了,所以我無法給出準確的時間,但我可以確定,這是我第二次看《星際穿越》,震撼和感動沒有缺位。
  • 星際穿越影評
    大家好,我是作者小咖,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一部電影名為《星際穿越》   劇情簡介:在不遠的未來
  • 《星際穿越》以「愛」詮釋一切
    星際穿越錯過了最初的放映, 但是有幸他是疫情之後首部回歸的經典電影,得以大熒幕見到如此壯舉,全片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壯觀,是震撼,看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簡單整理一下觀點:1.父親在外太空,慢慢航行上,每一步都是未知旅程,每一步都是挑戰,但是遇到再大的苦難,女兒是唯一的精神支柱;7.其實最後就是愛的回歸,因為有愛所有一切才回歸為了一個圈;8.本來結局是b計劃勝利了,只有帶走的人類文明活下來了,但是未來的人民缺少愛,又返回來指引人們實現了a計劃,最後安妮海瑟薇也確實驗證了愛的方
  • 《星際穿越》:愛是一切,可以讓我跨越星際來到你的身邊
    相較於《信條》,以及諾蘭其他的科幻類型片比如《盜夢空間》,《星際穿越 承諾、約定和愛,才是這部電影的終極主題。我風塵僕僕穿越宇宙尋找一個消失了十年的人,我也知道,他可能已經死了……愛是一種力量,能讓我們超越時空的維度來感知它的存在。
  • 「重映」《星際穿越》,重溫別樣的星際之旅
    在8月2日帶大家重溫了一遍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巔峰之作——《星際穿越》》《星際穿越》於2014年上映,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