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聰明車間」越來越多 首季度智能製造工業增長快

2021-01-18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5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鋮 通訊員 盧萌卿 葉慧 胡澤)近日,位於慈谿市的寧波凱波集團有限公司電熨鬥柔性裝配自動化生產線籤約,預計今年9月初正式驗收運行。屆時,慈谿電熨鬥產業有望新增產值40億元。

  和凱波集團一樣,慈谿目前有482家規上企業實施了智能製造項目,佔該市2352家規上企業的五分之一強。今年1至4月,該市新批以智能製造為主的工業技改項目466個,同比增長182%。

  實體經濟是慈谿經濟的根。如何提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適應國內外市場深刻的供需變化態勢?慈谿用智能製造撬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今年以來,慈谿市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標準化+」「機器人+」技術改造,打好家電、汽車零部件等重點產業轉型升級組合拳,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4月起,百餘名國內外智能製造服務專家陸續走進慈谿企業車間,開展新一輪智能製造「把脈問診」。寧波蘭花電器製造有限公司煎烤器生產流水線改造需求引來了省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服務組上門服務。專家們看產品、訪員工,在公司細緻走訪了兩天後,一份詳盡的智能化改造診斷報告出現在了企業負責人的辦公桌上。

  「以前銷售人員想知道訂單的生產進度,必須打電話給各個部門甚至親自到倉庫、車間查看。」公司負責人卓亦胡表示,公司的智能改造項目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屆時企業生產各個環節的信息都將實現透明化和數位化,這有助於優化訂單排產、供應鏈控制、質量追溯等過程管理,進而提升生產效益。記者了解到,去年至今,慈谿市已完成250家規上企業的智能化改造診斷。

  隨著智能製造的深入推進,不少慈谿傳統製造業企業打開了新的成長空間。慈谿汽車零部件產業領跑企業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通過實施機器換人和信息化管理,公司人均產值從40萬元至50萬元提高到80萬元至100萬元,產品成本比進口件降低40%以上。生產方式技術改造帶來的甜頭促使浙江長華從「製造」走向「智造」。公司研發比常年保持在3.5%以上,開發更多滿足特殊需求的生產加工設備,在提升產品性能的同時提高了競爭力,公司年銷售額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

  根據慈谿市出臺的《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智能經濟的十條意見》,到2020年底,該市將力爭組建若干個智能經濟研究院,培育10家智能經濟行業龍頭企業,打造100家智能經濟示範企業,實現1000家規上企業智能化改造全覆蓋。

相關焦點

  • 浙江三禾廚具智能製造工廠正式奠基開工
    項目秉承現代化產業園區設計理念,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建成一個高效節能、安全綠色環保的工廠;同時率先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新模式,建成一個橫向邊界開放、縱向集成到底的數位化、智能化、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化平臺型企業。
  • 同時送《三體智能革命》與《機·智:從數位化車間走向智能製造》
    >從數位化車間走向智能製造》(朱鐸先、趙敏二人共同籤名),9本《三體智能革命》(無籤名)。2.獲得點讚數前3名的的留言者,我們將送《三體智能革命》(趙敏、寧振波、朱鐸先三人共同籤名),《機·智:從數位化車間走向智能製造》(朱鐸先、趙敏二人共同籤名)各一本。3.獲得點讚數第4名 -- 第12名的留言者,我們將送《三體智能革命》(無籤名)一本。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濤:以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為...
    數字空間蘊藏著新的安全風險,構建新格局,面臨新挑戰,數位化在帶來巨大發展紅利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風險,特別是在工業領域的安全挑戰更加凸顯,在2019年我國境內暴露在網際網路上的工業設備的數量達到了7300多個,而重點行業暴露在聯網監控管理系統達到2200多套,其中存在高危漏洞隱患的系統佔比40.1%,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成為網絡攻擊的重點目標,這對我國的經濟安全、信息安全造成嚴峻的挑戰。
  • 寧波製造:六大要訣
    寧波市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肖勇說,國家發布單項冠軍名單,意在引導更多企業走「專特優精」的發展道路;就寧波而言,越來越多的單項冠軍,將使這座傳統製造大市加速邁向製造強市。「每一個的體量不是很大,但是社會經濟生活就是缺不了它。
  • 推動智能製造創新未來 重慶市舉辦第三屆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高峰...
    ·共建智造重鎮」為主題的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第三屆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聯通梁寶俊副總經理、西門子商慧傑高級副總裁、中國信通院李海華副所長、三菱電機穎川剛志副總經理、奇安信張聰副總經理、樹根互聯黃路川副總裁分別作了「5G賦能融合創新 共創數字新未來」、「韌性發展·共創數位化未來」、「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加速推動智能製造創新發展」、「綠色智能製造解決方案『E-JIT』」、「內生安全賦能智能製造的數位化轉型」、「新基建,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產業鏈轉型升級」的精彩主題分享
  • 《中國機械工程》車間智能調度專輯(正刊)徵文通知
    其中「智能製造」工程指出:「依託優勢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供應鏈優化,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位化車間」。調度技術是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和供應鏈優化的核心技術。目前,工業製造過程計劃調度決策主要依賴管理者、調度員、工程師等知識型工作者的人工進行。但是,僅依靠人工決策已無法適應智能製造的要求,必須向人工智慧驅動的智能調度轉變。
  • ...版︱路橋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進智能製造 工廠有了「機器管家」
    其自主研發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提供企業數位化、工業可視化和數據資產化服務的區域性工業大數據平臺,並成為國家2019年製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範項目和工信部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我們可以精準研判企業的生產節拍,對能耗追蹤以及計劃報工、設備點檢等進行大數據分析及精細化管理。」
  • 「十三五」裝備工業有力支撐製造強國建設:挺起中國工業「脊梁」
    7年位居全球第一,首臺套120萬噸/年乙烯裝置創造乙烯三機投料首次開車速度最快的世界記錄……這一連串的世界之「最」,展現了「十三五」期間我國裝備工業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我國企業生產的CT、磁共振和直線加速器等產品已銷往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0多家醫療機構。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再上臺階,工程機械市場實現高速增長。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457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681億元,年均增長10%,海外業務收入佔比達30%左右。
  • 工業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景氣周期開啟,智能製造先鋒
    政策驅動下工業機器人市場迎來迅速發展 自德國首先於 2011 年提出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工業 4.0」戰略之後,各國 紛紛開始制定相關政策大力發展製造業,以智能化為標誌的第四代工業革命正在 全球範圍內蓬勃展開。
  • 第六屆湖南省省長質量獎巡禮|湖南吉利、中南智能:智能製造,動能澎湃
    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湖南加速向「智能製造」邁進。「讓製造更簡單」「讓生產更聰明」……獲得第六屆湖南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的湖南吉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創新質量管理模式,深入推進智能製造,釋放澎湃動能,為湖南高質量發展增色添彩。
  • 2020年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擬授牌名單公示
    為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智能製造水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財政廳組織開展了2020年省級示範智能車間認定工作。經企業自願申報、市縣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核查、信用查詢等程序,擬對全省252個車間進行授牌,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12月14日至12月20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與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繫。
  • 數位化轉型、工業互聯……揭開長沙智能製造的發展密碼
    中新網長沙11月29日電 題:數位化轉型、工業互聯……揭開長沙智能製造的發展密碼  作者 向一鵬  16家企業列入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27個項目獲評國家智能製造標準化和新模式專項,數量分別居全國第6、第7位……近年來,長沙積極推動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支持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展現出國家級智能製造中心的應有擔當。
  • 廣達(重慶)製造基地工業產值突破千億元 生產全球兩成筆電
    廣達重慶公司相關負責人25日在重慶向媒體介紹,1至11月,廣達(重慶)製造基地工業總產值達1044.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5%。2010年,臺灣廣達集團於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投資,成立達豐(重慶)電腦有限公司(一般稱「廣達重慶公司」),此後十年深耕,在當地集聚起完善的產業鏈,並推進智能化生產,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僅用1個月就實現工業產值由負轉正,最終以11個月完成全年目標。
  • 這個900億的「小產業」也在數位化 迪桑娜在深建成行業首個智能車間
    記者近日獲悉,知名品牌迪桑娜(DISSONA)的母公司德津實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去年在西麗開建全國首個智能車間,目前已投入使用,綜合效能大大提高。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德津公司從5年前開始探索數位化轉型之旅,這是皮具行業首個數位化雲服務體系架構的智能車間。它的核心是柔性供應鏈,助推C2M反向定製加速落地。
  • 中投顧問:中國智能製造行業數據分析
    疫情期間,一批轉型升級起步較早的企業,在自動化車間、智能工廠、柔性化生產等智能製造體系的支撐下快速復工復產。在解決產線轉換、原材料斷供、產業鏈阻滯等問題中,智能製造扮演了重要角色,書寫了中國「智造」的抗疫「加速度」。  「智能製造」已成為近年來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動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
  • 【阿里業績】阿里巴巴:首季度天貓線上實物商品GMV增長27%
    原標題:【阿里業績】阿里巴巴:首季度天貓線上實物商品GMV增長27%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 | 重慶工業由高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變,預計2020...
    2020年預計智能產業銷售收入7530億元  同比增長13%  作為重慶本地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忽米網,是重慶智能產業的縮影。  截止目前,擁有600萬平臺註冊用戶、140萬個工藝流程傳感器數據採集點、工業APP開發者5萬名、連接130餘萬臺工業設備、交易規模超50億元,率先建立了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行業應用標準,構建起多維度賦能「企業-產業-城市」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版圖。
  • 雲計算+工業製造初顯成效 阿里雲推ET工業大腦作催化劑
    雲計算增值中國智造  阿里雲深度參與企業智能轉型「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提到:智能製造是指圍繞重點製造領域的關鍵環節,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融合的集成創新和工程應用。依託優勢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供應鏈優化,建設重點領域智能工廠/數位化車間。
  • 2020年智能製造產業熱點事件匯總
    據悉,此次16個新職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領域,具體包括: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
  • 蔡文杰:通鼎互聯智能製造新模式為企業創造價值
    圖為通鼎互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蔡文杰  新華網北京5月22日電 2018年全球智能工業大會暨全球創新技術成果轉移大會於5月22日-24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通鼎互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蔡文杰在演講中表示,通鼎互聯智能製造新模式為企業創造價值,使生產效率提高26%,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製周期縮短33%,產品不良品率降低22%,單位產值能耗降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