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夢境檔案》無劇透評測:竭盡文字AVG之能事

2021-02-10 A9VG


       打越鋼太郎提醒著我們一個成熟的製作人對文字AVG遊戲有多麼重要。明星製作人在遊戲界似乎並不總是能應驗,但對於文字AVG遊戲來說得另當別論。這個類型的遊戲不依靠硬體,不需要誇張的團隊和成本,轉而看重軟體,尤其是劇本,這幾乎是決定性的。已經有幾個不錯的例子可以拿來佐證這個觀點,打越則通過這部新作再次把它夯實。

AI:夢境檔案丨AI: The Somnium Files

開發商:Spike Chunsoft

發行商:Spike Chunsof

發售日:2019年9月18日 

平臺:PS4、Switch、Steam

屬性:文字冒險、懸疑推理

*本文評測基於Steam&PS4雙版本

  明星製作人和普通製作人的區別,我想應該在於「成熟」兩個字。有時候不得不承認,無論懸疑推理還是其他題材,它們的劇本結構是有套路的。這與小說的寫作方法無異,積累的經驗越多,就知道怎麼把握好節奏、在何時吊起讀者的胃口,打越極為擅長此道,也得意於草蛇灰線和敘述性詭計這些製造懸疑的手段,你可以在他以往的作品中看到這些要素,這部最新的《AI夢境檔案》也是如此。

  在談論劇情之前我想先打一劑預防針,因為被明令禁止在評測中只能談及DAY4之前的流程,所以本篇評測並不涉及任何在劇情上洩底和劇透的內容。當然規定是截止到DAY4,我不可能只打到DAY4就出來寫評測了,而是熬了一宿把各個結局都過了一遍(你知道文字AVG這股勁頭上來也就別睡覺了),期間還經歷了Steam糟糕的雲存檔機制,使我不得不更換PS4平臺重新來過。如此往復才敢以全局的視角來做評價。

  《AI:夢境檔案》最初給我留下的印象來自於題材,其中包括故事背景和角色設定。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是一個略帶科幻背景的懸疑推理遊戲,你扮演的主角在幾起兇殺案之間周旋,既是偵探也是當事人。說實在的,光看案件經過和角色身份的定位,這個故事看上去有點嚴肅,像一本古典派的警察程式推理小說。但打越的團隊把它重新包裝了一下,讓它成了打越風格的警察程式推理小說。


▲Psync,即夢境探索裝置

  遊戲在背景設定上最突出的特徵是夢境探索和AI助手瞳絆,這兩項設定讓這個遊戲向科幻風格靠近。所謂夢境探索是指你可以進入別人的潛意識夢境中尋找答案,在那裡將出現一個與現實存在差異的平行世界,你可以通過一些操作來改變夢境中的事實。這個設定其實並不新鮮,它與賽博朋克多少有些交集,近兩年的偵探遊戲中不乏跟風者。但這個設定在這只是一個引子,套上日系動漫中那些具有鮮明性格的角色外衣後,早已拒原先的嚴肅感於千裡之外。

  可以說另一項特徵——AI助手瞳絆,就是上述規則的產物。這是一個有趣的角色,從設定上看,這個傢伙有著超乎於背景的科技感,它的實體狀態是你的左眼,虛擬狀態則是一個插科打諢的美少女。瞳絆在夢境中化身為可操作的主角,雖然這聽上去沒什麼道理。而它最主要的作用還是協助主角分析案情和查資料,幾乎每一個線索出來時,瞳絆都會給出一兩句評語,以至於很多時候你會覺得是它在辦案,主角才是助手。


▲博學的瞳絆

  談到角色,你可以在這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不是說誰來客串了,而是日系作品中總有一些經久不衰的設定可以被沿用。像什麼沒牌面的黑幫、信心不足的偶像、熱褲美女警官上司和頂著爆炸頭的科學家。你之前肯定在哪看見過類似的角色,但現在給他們配上新的外觀和段子後依然有趣。

  這種酸甜的佐料對於故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或者說日系AVG的成功多少都建立在經典人設的基礎上。幾個能讓人津津樂道的角色是通向口碑的重要通道,在這一點上《AI:夢境檔案》不遑多讓。在這個遊戲中,難得在於每個角色都被些許的迷霧包圍,哪怕他們看上去90%是一個簡單的配角,但總有那麼10%的線索是未知的,讓你保留著一種「可能沒這麼簡單」的疑慮。幾乎所有角色登場時都不是一個完整的形象,我覺得這一點也可以被歸為成熟的表現。青澀的作品總容易邁進雷區:一些角色在他登場的時候就被玩家看穿了一生。那就沒意思了。


▲經久不衰的人設還包括這個

  在流程中,你通過不斷與角色們對話將他們的畫像補充完整。對話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每個時間點的每個場景中總是有很多對話選項,其中一部分是插科打諢,也有在不經意間透露出一些信息。比如6年前的暗線,在中前期的主要劇情中提及不多,但在那些看似不重要的聊天中卻藏了很多碎片,所以你幾乎不可能放棄觀看每一段對話。

  提到插科打諢,我覺得這也可以被當作檢驗劇本成熟與否的標準。插科打諢是一個很容易變成尿點的環節,尤其是把打諢過程拉長,對文本質量的要求也會翻倍。AVG的劇本寫手一定得是好段子手,而且得是肚子裡有貨的大手,而打越和他的團隊早就攜手同道跨入此列。交代劇情的文風先放一邊,一個很明顯的特徵是遍地有段子。你是個有經驗的玩家,你可以看到他是怎麼調侃小高和小島的;受用於日系萌點的玩家更不用說了,幾乎整個流程都逃不開中二的風格。它們的密度之大不會讓人覺得尷尬,總能讓你在輕鬆的氛圍中欲罷不能地點下繼續鍵。


▲遍地都是段子

  對話系統有時候會給人一種強迫性的感覺。尤其是中前期,比如我要是按要求將體驗停留在DAY4之前,那對話系統會給我留下這樣一個印象:無論是否重要,你都必須聽完所有對話才可以離開這個場景。這不能稱之為缺陷,而是一種流程的刻意設計,但決定權或許應該交給玩家。與此相反的則是背景中那些可以被點擊的小彩蛋,它們大概也都沒有實際意義,只是調節氣氛的小工具。這種東西對強迫症來說簡直痛苦,你知道沒有意義也得去點,因為你總是覺得會有那麼0.1%的希望發現一個有意義的東西,而事實往往是沒有。

  關於劇情,其實DAY4之前沒什麼可說的,基本上是案件調查的前期階段,交代背景和登場角色花了不少功夫。就像之前提到的,這裡面每個人都有點故事,看似不相干的角色之間會被某種線索關聯上。這個階段即便存在伏筆和敘述性詭計也很難被識破,到後面幾天才會揭曉謎底和真相。

  極好的一點是,你可以憑藉累積的線索將角色、事件之間的關聯畫出一張蛛網,理清脈絡,並且在故事中得到驗證。撰寫劇本的人十分尊重細節,在事件和角色身上埋下一些伏筆,適當的時候提點,適當的時候收斂,讓你總有機會將它們一一合併串聯起來,並且不會讓人覺得牽強和突兀(超自然背景下的某些段子除外)。


▲可以隨時在某一個節點回溯劇情、進入平行世界

  在分支劇情中,猛地往一條線發展,會遇到無法解開真相的情況。這往往是因為你沒有在其他「平行世界」的分支中獲取足夠的信息。比如你選擇A路線,到了A-5的時候,會有一個to be continue,這時候你不能前進了,你得完成其他某些章節才可以繼續,因為那個章節中藏著開啟A-6的鑰匙。在結局之中埋伏筆,使得每一個結局都不是一個單獨的結局,它們需要互相佐證、補充才能更接近真相。

  其實單獨把這個故事拎出來,我覺得它像極了現在的新本格派推理小說,也就是把古典推理小說的模式用先鋒、朋克的題材包裝起來,再加入一些狂氣的詭計和複雜的動機,而這些也正是《AI:夢境檔案》的領域。或許打越就著這個題材把它擴展為一部推理小說也未嘗不可。

  當然作為遊戲的《AI夢境檔案》有一些小說所不能觸及的特徵,比如給予玩家參與感,讓玩家可以體驗更多的分支劇情。如果寫小說的話,大體是不可能緊著兩個或三個平行世界的故事線去寫。遊戲的優勢則在於此,你可以在到達路口後選擇往左走或者往右走,接下來的後續故事和角色命運也會有所不同。這些路口集中出現在幾個錨點章節,找到某一條路的方法也是一種樂趣。


▲每個節點對應一張收集畫,提醒著玩家可能錯過了什麼

  關於抉擇,除了對話選項外,遊戲中善用的方式是夢境探索。這應該是《AI:夢境檔案》與其他類似遊戲在表現形式上的主要區別。每一天結尾都會讓你體驗一個小遊戲,也就是遊戲主題中所標註的夢境。你可以通過一種裝置進入他人的潛意識世界,搜索他們記憶中的線索。有時候這些遊戲比較好理解,有時候則純粹為了遊戲性。比如DAY1的夢境其實是換了個畫風來展示案發現場,遊玩方式依然是判斷線索;而DAY4的夢境則直接變成Minecraft,選項不無惡搞之意。

  每個夢境的探索時間只有6分鐘,但這個6分鐘是靈活的6分鐘,你走時間就走,你不動時間也不動,乍看跟回合制差不多。時間這個元素也是體現遊戲性的地方,除了DAY3之前的幾關外,後面的關卡幾乎都需要計算好過關時間,你每調查一個線索或者開一道門都會消耗不等的時間,如果6分鐘耗盡仍然沒有過關的話就GG了。


▲沒錯,這還是《AI:夢境檔案》

  其實這裡也暴露出一個問題,到了後面的關卡你幾乎不可能一兩次就過關,這跟推理沒關係,倒出現了一些隨機性。比如像之前提到的DAY1有判斷線索的價值,可DAY4這樣的關卡就有一些為了遊戲而遊戲的感覺。很多選項無從判斷對錯,只有不斷地試錯才能找到正確答案。也許那些純粹為了搞怪而設計的選項可以博君一笑,但需要反覆嘗試的過程多少有些刻意的浪費時間。

A9VG體驗總結 

好劇本和好角色在這個遊戲中是一回事,整個遊戲中的元素都被蛛網似的線索脈絡連接起來。你可以在輕鬆幽默的氛圍中獲得智力遊戲的快感,也不乏動手湊齊拼圖的渴望和揭開真相時的酣暢。新的夢境探索題材和以此呈現出的小遊戲多少帶來些新鮮勁,但這裡面的消極元素有和流程中有相同的成分,即過於刻意的炫弄段子和文字遊戲,以至於有點浪費時間。但不打緊,這些瑕疵不會妨礙它成為一款值得專心品玩的遊戲。

A9VG評分:8/10


下載A9VG手機客戶端,發現更精彩的遊戲世界

相關焦點

  • 多方面保持水準 《AI夢境檔案》無劇透評測
    《AI:夢境檔案》是SPIKE CHUNSOFT在9月19日發售的PS4/NS/PC平臺推理冒險遊戲。
  • 《AI:夢境檔案》遭差評轟炸,原因有點複雜
    最熱評論提到了他們為何選擇《AI:夢境檔案》作為第一個示例。他們指控本作 Spike Chunsoft 當年為了推廣《AI:夢境檔案》而犧牲了《哭泣之星》的推廣資源,導致後者反響平平。  Krvavi Abadas 指出,這款遊戲的最熱門評論,每個段落的首字母連起來,正是《AI:夢境檔案》中的 Vtuber 角色 A-set 的名字,而且發表該評論的用戶名是一個不太明顯的劇透,只有把
  • 《AI:夢境檔案》評測8.3分:本格推理?其實還是互動電影啊!
    其實,評測君倒是覺得,一個文字冒險遊戲能有足夠質量的官方中文,就已經很有誠意了。能夠完整體驗到原汁原味的打越式劇本,對文字AVG愛好者來說實在是一大幸事。加之聲優們出色的演出效果,整體的劇情體驗已經堪稱完美。
  • 《AI:夢境檔案》評測:夢乃現實之投影
    《AI:夢境檔案》是打越鋼太郎在完成《極限脫出 刻之困境》之後沉寂近 3 年才推出的新作。從上文的描述,大家想必也都清楚了,這依舊是打越老師極為擅長的推理題材。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是,儘管早幾年每當《極限脫出》有新作時我都會瘋狂賣一波安利,但幾乎沒能成功拉幾個人入坑,原因也非常簡單 —— 沒有中文。
  • 打越鋼太郎的首次中國行:《AI:夢境檔案》劇本負責人訪談
    說回這次的作品:如果《AI:夢境檔案》大受歡迎的話,或許會有新的粉絲回去玩《極限脫出》,這樣一來推出續作的概率就會大很多了。」對於「文字冒險界的諾蘭」這一稱號,打越先生表示受寵若驚。「我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比喻,真的非常非常榮幸。我本人也非常喜歡諾蘭先生的《記憶碎片》,自己還停留在他的初期水平,希望今後真的能達成他那樣的成就。」
  • AI:夢境檔案
    《AI:夢境檔案》是一款推理冒險遊戲,舞臺設定在東京,你要在其中調查一系列謀殺案背後的神秘面紗。
  • 戲評《AI 夢境檔案》——上次把AVG玩得這麼投入,是多久以前了?
    如果有一隻呆在眼窩裡是帶透視功能的眼球,跳出來是身材嬌小卻能舉起滅火器的可愛小熊熊,夢境中是髮型略顯浮誇的美麗小姐姐的人工智慧——AI陪在身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AI 夢境檔案》這就來告訴我們。作為一名親身深入的體驗者,筆者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次體驗非常愉快。
  • 《AI夢境檔案》結局選擇推薦 劇情流程文字攻略
    打越老師新作AI夢境檔案的懸疑劇情吸引了不少文字類愛好者,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AI夢境檔案結局選擇推薦和劇情流程文字攻略
  • 我們試玩了《AI:夢境檔案》 並和製作人聊了聊
    其實針對這次的遊戲我主要有兩個想法,首先希望能通過這次的《AI:夢境檔案》能夠讓更多平時很少接觸冒險遊戲的玩家也能夠享受到冒險遊戲的樂趣。  而第二個想法則與第一個正好相反,可能小眾題材其實反而才是我想做的,我更想做自己喜歡的東西,為喜歡冒險遊戲的玩家們帶來他們真正想要的遊戲。  Q:這次的新作為什麼會選擇AI和夢境這樣的主題呢?
  • 3DM評測|《AI:夢境檔案》9分:明星製作人到底行不行
    從出道作品「秋之回憶2nd」到至今被稱為神作的「Ever17」,再到後來的「極限脫出」系列三部曲,打越鋼太郎的作品沒有一部不是「特別好評」,《AI:夢境檔案》則是他的最新作。」角色江之島盾子和「極限脫出」角色本鄉源五郎的籤名,人物設定中存在的中性人士酒館媽媽桑也更讓人感受到製作者對生活的多彩理解,讓玩家主動地「被圈粉」。
  • 關於我失憶後成為盜夢偵探這件事《AI 夢境檔案》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遊戲就和夢境有關,它就是打越鋼太郎的最新作——《AI:夢境檔案》。成為夢境偵探,探尋被隱瞞的真相《AI:夢境檔案》是由Spike Chuoft於2019年9月8日發售的一款懸疑推理AVG。玩家將扮演高科技偵探「伊達鍵」,在一樁樁離奇詭異的案件中探尋事件的真相。
  • 本格派推理作品《AI:夢境檔案》簡介
    《AI:夢境檔案》是一款本格派推理冒險遊戲,本作由打越鋼太郎擔任遊戲總監以及原創劇本編輯,另一方面則由小崎佑輔擔任遊戲主人設一職,
  • 【遊戲】關於我失憶後成為盜夢偵探這件事丨AI:夢境檔案
    有人曾說,夢境,是現實的組合。因此有人認為窺探夢境,就可以探索到被掩蓋在潛意識下的真相。然而,構成夢境的現實,就一定是真實的嗎?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遊戲就和夢境有關,它就是打越鋼太郎的最新作——《AI:夢境檔案》。《AI:夢境檔案》是由Spike Chunsoft於2019年9月8日發售的一款懸疑推理AVG。
  • 專訪《AI 夢境檔案》導演打越鋼太郎 遊戲中還有隱藏的主題
    A9VG:《AI 夢境檔案》在宣傳期間推出了虛擬偶像「A-Set」,她在遊戲發售後還會繼續活動嗎?假如今後有續篇或是其他的遊戲她還會有登場機會嗎?  打越:當然我自身非常喜歡A-Set,如果大家也能喜歡的話我當然是希望她能繼續活動下去。
  • 《AI:夢境檔案》MC遭差評轟炸 LGBT群體竟是話題禁忌
    精品懸疑ADV《AI:夢境檔案(AI The Somnium Files)》在知名評分網站metacritic上遭差評轟炸,打越鋼太郎於昨日(2月11日)發推向網友求助,以挽救遊戲從8.2分直降至1-2分的困境。
  • 遊戲推薦之《Al:夢境檔案》:你想要體驗遊戲版的「異度侵入」嗎
    在等待最新一集的同時,小編我則是抽空又把前十集再次看了一遍,希望能從中找到關於「J.W」的蛛絲馬跡。而在重看第一集「酒井戶」在「罔象女」中推理解謎的時候,正好有看到類似「這設定做成遊戲會是什麼樣?」的彈幕。「這設定做成遊戲會是什麼樣?」......看到這個彈幕後我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就是「還真有!」,在去年還真就有一款類似設定的遊戲,這款遊戲就是打越鋼太郎的最新作《Al:夢境檔案》!
  • 打越鋼太郎專訪:通過《AI 夢境檔案》傳達愛與夢想的大叔
    說到打越鋼太郎,玩家們能想到的肯定包括了《秋之回憶》《Ever17》《極限脫出》等經典 AVG 遊戲,而由他打造的全新文字推理冒險遊戲
  • 【單機玩什麼】戰鬥靠小黃書、解謎靠窮舉法,不夠「打越」但尚屬佳作的《AI:夢境檔案》
    今日的單機遊戲欄目要介紹的是打越鋼太郎憋了多年的新作《AI:夢境檔案》(以下簡稱《AI》)。
  • 打越鋼太郎《AI:夢境檔案》遭惡意刷分 原因似乎與LGBT群體有關
    近日,打越鋼太郎最新作品《AI:夢境檔案》近日在著名的評分網站Metacritic上遭到了一系列的差評攻擊,玩家評分在短短一天之內從8.2分掉到了1.9分。而評分跌得這麼快的原因,似乎是與LGBTQ群體有關。
  • 《檔案·玻璃屋》非劇透測評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劇本測評是《檔案·玻璃屋》劇本類型:硬核、本格、還原、劇本人數:7人(4男3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