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單機遊戲欄目要介紹的是打越鋼太郎憋了多年的新作《AI:夢境檔案》(以下簡稱《AI》)。
通關這款遊戲後,遊戲菌用不怎么正經的話來總評一下這個遊戲就是:戰鬥靠小黃書、解謎靠窮舉法,懸疑背後是家庭倫理和精神疾病……但是劇情還是挺有趣的角色也可愛!
那麼接下來是正經的,來自「短路天兵.生」關於這款遊戲的測評,不過如果有意自己買一份玩的話,還是建議先不要看避免劇透。
(PS:《AI》的NS版本由於優化和機能問題,後期會經常遇到長時間加載、卡頓等問題,遊戲菌玩的過程中甚至直接遊戲被卡死強制關遊戲了一次,steam、PS4版本據說比較流暢沒有問題。)
其實打越鋼太郎這個名字對於我而言是糾結的,我對他的印象僅停留在《極限脫出》的前兩作上,《9小時9人9扇門》(以下簡稱《999》)有幸打了全流程全結局,《善人之死》則是只走了兩條線就放下了(具體忘記了為啥,可能是因為怪獵太好玩了),並且再也沒能撿起來。
所以打越的遊戲給我留下了以下幾點印象:
勸退且慢熱:遊戲全程不怎麼抖包袱,並且有很多小的科普點需要加以理解,並且都是看懂劇情的關鍵知識儲備(比如梗《貓的搖籃》的九號冰)。
解密很水:還記得《999》的謎題居然是數獨!這個事情我可以記一輩子。
內容有重複:每條劇情線必須從頭走,通過不同的選擇來導向不同的結局。(二代有所改善)
結局醍醐味十足:忍受了以上幾點後,迎來結局會一掃陰霾,諸條線路匯和,所有伏筆回收,豁然開朗,絕對是AVG玩家渴求的終極獎勵。
本遊戲也出現了「all-ice等於alice」,打越是多喜歡這個梗
帶著以上幾點印象,我啟動了《AI》,結論是有歡喜,也有失落。在儘量不劇透的前提下,講一講自己的感受。
但是總會劇透那麼一點,不然我也沒辦法講嘛,如果希望自己玩的同學,建議一個字也別看了,畢竟是AVG。如有紕漏,謹請指正。
劇情及世界觀
作為一種長期不參與遊戲性討論的門類,說劇情、世界觀設定是文字冒險AVG遊戲的靈魂也不為過。
帶著「打越鋼太郎」光環的本作,原本是給了我非常大的期待。我是做好了準備,要在結尾拍案而起,不斷復讀「我ciao,嫩牛啤吶」。
遊戲的開頭很有刑偵劇的感覺,天空中陰雲密布,廢棄的遊樂園裡,主角伊達警官來到命案現場,一具被挖去左眼的女性屍體,被綁在破敗、髒汙的旋轉木馬上。獵奇殺人,涉及多方勢力,社會影響惡劣,伊達要頂著多方壓力偵破此案。
玩梗還是很熟練的
伊達能夠依仗的有兩樣東西,一是搭載在他義眼中的AI——AI-BALL,統稱瞳絆(日語讀音與EYE-BALL相似)。
另一張王牌是他所屬的警視廳特別科室ABIS,所掌握的高科技設備 Psync,該設備能夠讓伊達的意識潛入目標的夢境。
這裡遊戲有涉及部分腦神經科學、意識以及夢境的遊戲設定。但是不得不說打越對於腦科學的認識理解實在是有點淺薄了,玩LOW了。
瞳絆的兩種形態:酷酷的少女形態(自稱)多在夢境中出現,眼球形態多在現實中
遊戲中的設定是這樣的:意識和記憶就想蛋黃和蛋白,可以彼此分離。
Psync可以通過納米線纜,從眼球後方至今進入腦內,捕捉大腦的電位(就是腦部的活動)。
然後將伊達的蛋黃(意識)傳輸到事先被「昏 睡 瓦 斯」迷暈的目標腦內,潛入他的夢境,搜尋蛛絲馬跡。
就是這個儀器
所以遊戲劇情的推進方式基本就是現實篇和夢境篇的交替穿插。
現實篇是AVG部分,主要是主角伊達勘探現場,詢問證人,鎖定可疑人物,然後把可疑人物帶回警局,給「睡」了。
到了夢境篇則是打越的傳統異能——密室逃脫,但是這次的密室逃脫和以往不同,槽點十足,在之後遊戲系統部分會說。
而夢境篇一般都是劇情分支的重要節點,在夢境篇中的行為會影響劇情的走向。
總體劇情展開,鋪陳伏筆,感覺不錯,多線之間各有補完,劇情完整。但是不得不說,差那麼一口氣。
首先邏輯上並非嚴絲合縫,這點涉及一些劇透,不想看的可以略過:
重點就是超越時間、空間的互相影響的世界線這個設定(不曉得這麼說對不對),玩過《999》的應該知道,之所以要在多年後重製遊輪的場景,是要通過模擬極其相似的情景來讓,此刻的男主角與過去的女主角心意相通(來解最後數獨……)。
在《寒蟬鳴泣之時》中也有類似的情景,前田圭一在經歷了多次的輪迴後,突然覺醒了記憶,想起了前一個輪迴的事情。《999》的處理就非常的好,具體就是之前會鋪墊關於「忒休斯之船」等基礎知識,並且通過男女主角的心意相通來讓劇情達到高潮(但是數獨實在是在毀氣氛了……)。
但是在《AI》中,仿佛把這種現象作為了公共知識,沒有任何世界觀上的鋪墊、解釋,當主角伊達在故事線A知道了某個真相後,故事線B的伊達就會不由自主的將這個真相脫口而出,雖然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知道的。在全滅結局中,甚至有涉嫌MATE的臺詞,伊達最後會說「這個世界的我真的束手無策,如果有另一個世界就好了」。
或許挑這個點有點吹毛求疵,但我就是有點不滿意,那可是打越鋼太郎啊!
還有一些過於嬉鬧的環節,比如主角伊達在大街上和敵方槍手互射。
眼球AI瞳絆給伊達支招,一槍打爆了路邊A書的自動販賣機,頓時A書飛的到處都是(謹防純潔的同學不知道,A書就是小孩子不能看的雜誌)。
敵方槍手一個個荷槍實彈,身著防彈衣,頭罩黑面罩,看著滿地的A書居然忘記了打仗,圍在一起翻動雜誌,還不時嘖嘖稱奇,隨後被伊達團滅???
這段看我的實在哭笑不得,好在無傷大雅,主角怎麼贏不是贏呢?
你以為他們很專業?其實看到A書就連路都走不動了
最後要說的是,我並沒有等到我所期待的終極獎勵,它不像之前《極限脫出》那樣,迷霧重重,每當你深入一層,會發現真相埋藏得愈深。
《AI》就像一部7.5分上下的科幻刑偵劇,案件還挺複雜,懸疑設置的不錯,劇情足夠完整,暗線伏筆收攏一處後,真相也就昭然若揭,剩下的就是迎接真結局happy end,再無其他。
遊戲文本與過程體驗
說相聲、扯CP可以說是很多ACG遊戲的標配。就像風海純也出勤,身邊總會帶著小暮;成步堂查案,真宵總會在一旁搗亂。
本遊戲中伊達和眼球AI瞳絆,就是這樣的組合,時而你裝傻我吐槽,時而你賣萌我呵呵。
再加上在不同故事線中和其他許多人物的互動,這次的遊戲過程體驗非常的好,包袱不斷,笑料不斷,人物個性特色鮮明。
節奏也不錯,該賺人熱淚的地方抒情到位,該決一死戰的時候也足夠熱血,具體就留給想玩的人自己體驗了。
伊達和寄養在他家的瑞希,這對真的是太萌了!
但是呢,我們都知道「A-set」是打越大叔在現實世界裡打造的真實Vtuber虛擬偶像。
且不說這個妹子我並萌不起來,遊戲裡有很多跳舞環節(早就在MMD界飽覽群片的我根本不為所動,但是不能跳過,氣啊!),通過後甚至會解鎖一個DANCE模式……
感覺其實這才是打越真正想做的東西,《AI》什麼的不過只是一個副產品罷了。
就是這個妹子
遊戲系統以及其他槽點
主要吐槽的是夢境篇的密室逃脫(因為這個遊戲也沒啥主要的遊戲系統了),我個人認為是特別傻的。
做夢都是MC
夢境篇的設定就是沒有邏輯,會根據做夢者的記憶和性格有所不同,稀奇古怪。
解密的過程基本都靠自己試,摸摸這摸摸那,稀裡糊塗就把謎題給解了。
但是呢,遊戲設定上進入夢境的時限不能超過六分鐘,若停止不動時間不會流逝,採取不同的行動就會耗費不同的時間,有些動作會附贈節約時間的道具,可以讓玩家自行選擇使用的時機。
一旦時間用盡,可以選擇退回關鍵步驟,或者直接重來。
所以夢境篇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首先找到正確的過關方式,然後合理的安排道具使用,在規定時間內脫出。
在後期的夢境中,流程複雜互動多,時間又緊,如果不看攻略,就需要玩家重複重複再重複,才能通過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後達成脫出。
脫出後附帶嚴重的光汙染,癲癇警告
另一個大槽點就是Spike Chunsoft的技術力,實在讓人哭笑不得。
建模、動作和面部這些先不論,這遊戲特別厲害的一點是,一旦角色做一些複雜的行動,期間畫面會生硬切到一旁。
比如人物在廚房開門,手剛剛搭上門把,鏡頭就會切到灶臺,讓你欣賞一下他們家剛剛裝上的嵌入式勁火精控燃氣灶(附帶漏氣保護裝置),等鏡頭切回,門已經開好了。同理人物在書房查閱資料,剛拿起書本,鏡頭就會切到他們家剛剛買的落地式楠木書架,邀你共賞藏書滿架,品味書香,轉頭回來,人物已經看完了全部資料,開始告訴你結果。
技術力的另一個問題是小彈窗有很大的延遲,經常劇情進行到一半,眼球AI瞳絆會在左眼不時地彈出一個小的視頻窗口,播放之前的影像或者相關資料,幫助回憶、整理目前的情況。
比如左側這個「人類的腦」就是瞳絆給你的提示小彈窗
這點無疑是好的,但是小彈窗的出現經常會有很大的延遲,平時還好說。
在最後真相大白的時候,主角會有大量的回憶、大量的彈窗,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情緒都被等待延遲的焦慮所衝淡,太出戲了……
我並不清楚這是否只是我個人的情況還是共性問題,網上也沒看到相似的吐槽,那麼是我的機器問題(用了兩年的NS),那麼就是這個遊戲玩的人太少了(肯定是這樣!)。
還有一些細小的槽點,無傷大雅,就不再贅述。
無數次以為這個是loading畫面的我,在這裡傻等,其實只要按任意鍵就可以了
總結
總之,雖然本作並沒有讓我收穫期待中的醍醐味,但是算得上一部非常完整、優秀的作品,對,就是那個詞——紮實。
如果是這個類型的愛好者,還挺推薦嘗試的,畢竟這個年頭AVG選擇並不多。(一人血書NG、死印出中文!!!)
打越的微博還挺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