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傑的妻子懷孕後,不僅溥儀非常緊張,溥傑夫婦倆也很擔心,倒是日本人滿懷期望。
雖然當時的溥儀在偽滿,做著日本人手裡的扯線木偶,但日本人並不放心,覺得溥儀不可能完全聽命於日本,因此想要將其換掉。
日本希望偽滿的皇帝有日本血統,可溥儀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他無法擁有後代,因此日本人將希望瞄準了溥儀的弟弟溥傑。
溥傑的妻子嵯峨浩是日本人,一旦她生下男丁,那溥儀別說名位,性命都難保。
日本佔據東北之後,出於各方面因素的阻礙,因此並沒有直接將其納入日本的殖民地,而是扶持建立其了偽滿作為權宜之計,為日後完全侵吞東北做鋪墊。
那時的遜帝溥儀,已經被逐出紫禁城,為了實現復闢的想法,他與日本人相互勾結,最終在公元1934年,溥儀在偽滿登基並且稱帝,改元康德,除此之外,溥儀還兼任著偽滿的陸海空三軍大元帥等職務。
不過,偽滿終究只是日本人手中的拿捏之物,而溥儀名義上是偽滿的皇帝,可現實中只是日本人手裡的木偶,偽滿的大事小情都由日本人做主。
話說回來,溥儀雖然在日本人的掌控之中,他與日本人合作也是為了復闢,但他並不真正願意聽命於日本人,畢竟這種屈居人下的日子很不好過。
在做偽滿皇帝的時候,溥儀各種小動作不斷,他經常嘗試著想要擺脫日本人的控制,也時常拒絕日本人的要求,當然這些反抗都毫無作用,可日本人對溥儀的不滿越來越多,漸漸地日本軍方就想要將溥儀換掉。
的確,溥儀再怎樣都不是日本人,而且還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根本不可能與日本人一條心,日本人想要徹底掌握偽滿,還是要有個擁有日本血統的皇帝。
要想讓偽滿的新君有日本血統,就要從下一代身上動心思,可尷尬的是溥儀無法生育,就算塞個日本女子給他,也無法生出有日本血統的繼承人。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將目光瞄向了溥儀的弟弟溥傑,當然不是讓溥傑做繼承人,畢竟溥傑也沒有日本血統而且已經長大成人,同樣不會真的聽從日本人擺布,關鍵還是在溥傑的後代,只要讓溥傑的孩子有日本血統就好。
於是在日本人的安排之下,溥傑迎娶了日本貴族之女嵯峨浩為妻,日本人就是希望嵯峨浩生下有日本血統的孩子,將來以繼承偽滿的皇位。
嵯峨浩出身高貴,其父輩世代承襲爵位,而母系則出身日本皇室旁支,與日本天皇家是近親關係,而且嵯峨浩長得很美,在日本貴族之間極有美譽。
對於日本軍方的要求,嵯峨家與溥傑都根本不想答應,卻又不敢不答應,因為當時的日本軍方連皇室都敢行刺,最終兩人都是刀架脖子上,不得不結合為夫妻,1937年,當時23歲的嵯峨浩嫁給了已經30歲的溥傑。
也是不幸中的萬幸,這場充滿陰謀的婚姻,嵯峨浩與溥傑居然互相一見鍾情,兩人婚後感情非常好,如膠似漆,日本軍方也很滿意。
尷尬的是,日本軍方的白日夢真的成了一場夢,他們將嵯峨浩嫁給溥傑的各種詭計,並沒有按照計劃進行,反而越跑越偏。
本來日本軍方想讓嵯峨浩蠱惑溥傑,然後生下帶日本血統的繼承人,沒想到嵯峨浩與溥傑真的相愛了,溥傑溫文爾雅,對嵯峨浩非常好,而嵯峨浩也完全把自己當成中國人,婚後根本不聽關東軍的命令,處處順從丈夫的心意。
其實這也很正常,嵯峨浩從小接受的就是出嫁從夫的日本傳統教育,而且相較於那些武夫,真心對待她的溥傑自然更讓其傾心,這也算是陰差陽錯又錯有錯著了。
在婚後第二年,嵯峨浩就懷有身孕,而同年關東軍強迫溥儀籤署《帝位繼承法》,按照這項法律,註定無子的溥儀將來只能傳位溥傑的兒子。
無論是溥儀還是溥傑夫婦都非常擔心,他們心裡很清楚,一旦嵯峨浩生下了男孩,那麼關東軍必然急不可耐除掉溥儀甚至溥傑,然後扶持這個擁有一半日本血統的嬰兒成為偽滿皇帝,如此就能牢牢握住整個東北。
說白了,嵯峨浩生下男丁的那一天,或許就是溥儀與這個世界說再見的那一天,這樣的後果自然是溥儀非常害怕的,而溥傑夫婦也不願看到這個結局,都很擔心。
好在上蒼見憐,嵯峨浩最終生下了個女兒,取名「慧生」,但關東軍不肯放棄,在他們的強迫之下,產後沒多久的嵯峨浩再次懷孕。
弟媳的第二次懷孕,讓溥儀更加害怕,因為他非常明白,日本人不達到目的是絕對不肯輕易罷休的,好在後來嵯峨浩又生下了個女兒,取名「嫮生」,而在嫮生出生以後,溥傑與嵯峨浩夫妻倆就裝病逃避,處處躲著關東軍,一直沒有再生下孩子。
所有的事情,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溥儀最後非常擔心的事,直到日本戰敗也沒出現,在溥傑與嵯峨浩夫妻的給力之下,日本人的如意算盤算是完全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