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叔禮·講座回顧 是非成敗的歷史觀

2021-02-08 復旦人文智慧課堂

馬叔禮老師自1992年搬到山區,神交古聖先賢,足不出戶,過不交際應酬的簡樸生活;潛心治學,靜觀自然,感通天地哲理,獨立思考、敢於想他人之不敢想,詮釋經典不假他人之詞,以純淨心直接面對,格物致知。

10.20日晚18:30,馬叔禮在復旦美研中心進行了精彩的演講,復旦哲學學院袁新書記發表了講話,並向馬老師表示熱烈的歡迎。袁新書記總結道:「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書中『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幾字真言,說盡天下大勢。」

今年是馬叔禮老師第五次來到復旦講學,本次講題為:「是非成敗的歷史觀」。

一個人需要建立三個大的觀照:宇宙觀、歷史觀、和人生觀。人為什麼要宇宙觀?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濃縮下來就是人法自然,人生於天地之間,只能取法乎自然,利用規律,而不能創造規律。一個人知道越多自然規律,能做的事情就越多。人為什麼要建立歷史觀?因為人類歷史的總經驗累積下來一定會大過個人,個人如果僅僅滿足於自己的體驗,就會狹窄,不會有大格局。一個人要靠著這三個觀照,來做大事。


人為什麼要讀歷史?今天的地球有46億年歷史,我們看到庭院裡的花朵,是今天的花朵,但它是46億年來天地交感的影響的結果,如果把種子放到月球上,就沒有交感的能量,就不會開花,所以歷史之中也充滿了能量。從孔子,到李白杜甫,到曹雪芹,每一代的作者都沒想到後人超越了自己。然而越是現代的人,對歷史的繼承反而越少,現代人懂得存錢,卻不知道存智慧,智慧常在歷史中,卻往往被大家視若無睹。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個人不知道珍惜時間是因為看不見時間,孔子告訴我們,時間如流水。李白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拿人的一百年與黃河相比,只是滄海一粟,水流常常被比作時間之流。浪花淘盡歷史人物。什麼叫歷史人物?如果沒有這個人,後面的歷史就不存在。比如沒有蔣介石北伐,就沒有之後的抗戰,不論喜不喜歡這個人物,都可以用「是非」或者「成敗」來論他。

論「是非」的時候,則不以成敗論大局。論「成敗」之時,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由勝者來書寫。這兩種觀照我們都要有。

世界上歷史的發展有三個模式: 原來是非常分裂的,比如希臘的城邦,短暫統一之後還是分裂。還有一種始終統一不起來,比如猶太民族,一直流浪始終不能建國。這個民族在二次大戰時被德國人屠殺,後在英法德幫助下建國,兩千多年來才有一次統一。第三種是中國,在隋唐統一後,五代又分裂,宋朝統一後又被異族入侵,一對夫妻破鏡重圓都很難,而國家又比一個家庭更複雜。為什麼中國可以分裂後又不斷統一?因為大家都是漢族。

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都已經消失,印度統一的時間非常短。我們看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教堂,它們都和宗教信仰緊密相關,都不是生活的場所。我們中國的古運河、長城、故宮、都江堰,它們都是實用性的,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的學文化很深,善於用自然規律解決現實的問題。什麼是學文化?就是說明文化背後的道理。

學文化有三個重要功用。第一:在遇到異族入侵時,我們有說明自己的能力。可惜五四運動之後,我們用西方的哲學解釋中國的哲學,用西方的音樂解釋中國的音樂,講到最後喪失了說明自己的能力。第二:文化衝突之時,懂得變通,幫助這個民族走得長遠。第三:幫助中斷的文化再生。

第一:美國扔下兩顆原子彈,挽救了亞洲的戰局,接下來美國拯救法國英國,又託管德國和日本,政治地位達到了新高。各國的重建都必須仰仗美國,這又進一步提高的美國的經濟地位。

第二:戰爭結束後,科技人才進入民用行業,用高新技術發展新市場,建立更多的工廠。

第三:為了集結更多的資金,股份制又出現了;為了刺激消費,分期付款誕生了,更多的市場又被開發。

因此,二戰後美國的生產力佔全球一半,美國扮演了全世界救星的角色,這也是美國巨大信心的來源。

911賓拉登的襲擊挑戰了美國霸主的地位,使美國憤怒。這個問題表明了阿拉伯世界對美國宣戰,這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長期以來遺留的問題。為什麼這些恐怖分子這麼不怕死?推動他們的力量是什麼?是恨。自從以色列佔領土地之後,巴勒斯坦人感到絕望,沒有希望,而美國渾然不覺自己的外交出了問題。為什麼今天有這麼多的難民?美國用戰爭毀掉了伊拉克和阿富汗,動用大量的資源。美國的天時沒有持續,一直在遭受挑戰。

往近處看,香港也得到過極好的天時,在國共內戰的時候,香港進口大量物資;在文革時期,香港又在專心貿易,一直到鄧小平改革開放,香港才慢慢失去獨好的機會。

怎樣一個國家可以主導這個世界?第一,這個國家要夠大,二要夠強。金融風暴和911事件都使美國元氣大傷,又導致歐洲經濟不景氣,這都是中國的機會,是「天時」。一帶一路的構想非常聰明,非常有吸引力,亞洲歐洲陸路相連,這就是抓住了「地利」。

如果將來大陸統一臺灣,類似於兩韓統一,達到人和,我們可以致力於通過文化來達到這個目標,因為中國真正最強大的,就是文化。

中國立國之所以能夠久遠,就是因為引導國家的人具有很高的才智,這和科考也有很大的關係,八國聯軍攻打中國,中國仍能繼續撐住,就是因為有林則徐、左宗棠這樣的人才在。科考、舉薦、世襲都是選拔人才的方式,才能給國家找到出路。

人一生要自己問三個問題,是否立德、立才、立學?以德服人、以學拓寬格局、以才幹解決現實問題。就像鼎的三個腳,保持重心的穩固。

如何以成敗論英雄?看是否天時、地利、人和,如何評價歷史人物的層次?成功有分哪幾種?立功、立德、立言。秦王立功:書同文,車同軌;老子立言;孔子寫《春秋》,不戀官位,乃是立德。真善美,是人類追求的最高境界。

   課程預報名與諮詢,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講座預告 馬叔禮老師系列演講
    復旦人文智慧課堂十月國學盛宴,邀您入席,一同聆聽馬叔禮先生對歷史觀和易經智慧的獨到見解。馬叔禮,臺灣知名作家、文化學者,臺灣日月書院講座主持人、慈暉文教基金會講座主持人。漫漫青史,承載著一朝一代的更替,演繹著成王敗寇的悲歡,寄託著凌雲壯志的雄心。
  • 《龍馬傳》關於歷史觀
    由於對人精神力的尊重不夠,所以我們的紀念也不夠,早就發現歷史不能以對錯成敗來作為評論的參數,那難道就不該為那些人立碑了嗎?儘管上述的各位可能見了面就要拔刀相向,在歷史上做的事也是恰好相反,但人們紀念的不是誰推動了歷史,誰阻礙了歷史,不是這種以成敗論的,單方向的歷史觀,而是紀念這些忠於己念,用生命與全部熱忱去貫徹自己信念的魂魄們,不是因為做了什麼事而偉大,而是精神本身的偉大。
  • 是非成敗家樂福(中)
    雖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英雄遲暮已是不爭的現實。 謹作此文緬懷正在落幕的大型超市時代,探討家樂福留存的資產可能的未來。延伸閱讀:是非成敗家樂福(上)是非成敗家樂福(下)(文/聯商特約專欄作者張新宇,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 非賣品:馬叔打架一個頂倆,應該更名為《馬叔的颶風營救》
    這部片子改名叫《馬叔的颶風營救》完全沒毛病。動作簡潔,擊打感做的不錯,整體看來,韓國工業的劇情氛圍渲染和劇情推進能力確實不錯,能讓反派變得特別討厭、欠打、特別賤、特別煩,以至於馬叔打過去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出現爽感。
  • 馬叔Jason Mraz宣布今年夏天發新專輯!
    因為疫情,眾多明星都在家裡舉辦線上演唱會和歌迷互動,民謠男巫Jason Mraz也例外,最近的這場直播演唱會,馬叔Jason Mraz展現了最可愛的一面。
  • 滄桑拂面,難易真顏;笑對是非成敗,慣看秋月春風
    是非成敗全放下,秋月春風年復年;該走的不會留下,該留的不會走遠;該得的終將得到,該丟的何須求索。順其自然,無求自得。得失隨緣,心安理得。當成熟在心中成為一種浪漫當淡泊在心中成為一種時尚。
  • 【講座】馬叔禮老師系列講座——中國人民大學
    現任臺灣日月書院講座主持人、慈暉文教基金會講座主持人,長期與漢聲電臺、教育電臺合作,擔任專題單元主講人為傳播文化而努力。馬先生年輕時即才華洋溢,從事寫作、創作,並多次榮獲《聯合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等小說、散文獎。曾出版《文明之劍》、《火車乘著天涯來》、《下午茶時間》、《有龍來儀》、《火車乘著天涯來》等書。
  • 超火的情感短句:九州山河,千裡烽煙塵埃;是非成敗,彈指一笑風流
    1.九州山河,千裡烽煙塵埃;是非成敗,彈指一笑風流。 2.綰青絲,挽情思,任風雨飄搖,人生不懼。
  • 蘇軾這首詞,教你看透人生的是非成敗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開篇,以這段雄渾的開白,引出三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在歷史無涯裡,生命來來去去,走走停停。多少光鮮榮辱,於歷史不過滄海一粟;多少是非成敗,人不過赤條條來去無應由。人究竟為何而來,又要往哪去?人生真正意義是什麼,有什麼值得追求?為追名逐利,還是為實現自我?
  • 講座回顧|「聚焦元調,備戰中考」-語文篇
    新文達語文舒露老師做了元調語文備考攻略講座。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講座的內容吧!閱讀明確關鍵詞元調備考3把手:1、穩選擇2、衝閱讀3、拼作文整場講座舒露老師從
  • 心靈講座線上30期回顧
    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開啟線上心靈講座
  • 閆學晶丈夫是林越,意外懷孕後兒子卻讓她和馬叔商量,這位馬叔是誰
    閆學晶丈夫是林越,意外懷孕後兒子卻讓她和馬叔商量,這位馬叔是誰近日,閆學晶參與的一檔綜藝節目的視頻片段被網友曝光。閆學晶在視頻中說:自己三年前意外懷上女兒時,拿不定主意要還是不要,就去問了兒子林傲霏的意見。
  • 在「唯物史觀」之前,古人有哪些歷史觀?
    在古人研究歷史、認識歷史的過程當中,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歷史觀。這些歷史觀是在一定程度下,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都屬於古人的普遍認知,並且發生過一定的歷史影響。今人雖學習了唯物史觀,但在面對歷史問題上,或多或少的還在受到傳統史觀的影響,筆者簡要梳理如下:一、正統史觀這種歷史觀是維護既得利益者的觀點,有很多迷信的說法。
  • 《大軍師司馬懿》之楊修、諸葛亮、司馬懿:是非成敗轉頭空
    是非成敗轉頭空。」
  • 【回顧】建院科協*新媒體精品講座系列(七)——Premiere Pro入門及達文西介紹
    噹噹噹噹,科協講座回顧又來了~本次講座由人美聲甜的剪輯大佬張如嫣學姐為大家講解,主要示範了Pr一些常用的使用方法並簡單介紹了達文西的使用流程,相信通過這次講座大家都了解了一個個素材是怎樣一步步轉換成我們最後所看到的成果的,也能夠學會進行視頻、音頻等的處理,親自體會剪輯帶來的樂趣。
  • 學禮,才會分辨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
    《群書治要·禮記》講座第16講02 我們看現代社會,為什麼出現了很多兒女不孝父母、打罵公婆,「君不君,臣不臣」的現象呢?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因為缺少了禮的教育。如果有了禮的教育,很多問題可以解決在萌芽狀態,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沒有學習《弟子規》這個最起碼的禮之前,你問這個年輕人,你是一個孝子嗎?這個年輕人會洋洋得意地說,很自信,他說:「我當然是個孝子了。」但是真的是一個孝子嗎?
  • 有禮有品,人與茶的美好關係│可一老師誠品講座實錄
    在1月6日深圳誠品的講座活動上,可一老師與《山田土》創始人陳陳一起開展一場關於茶的人文講座,吸引了近200位聽眾參加,可一老師的幽默智慧與陳陳老師的樸實表白貫穿交融,讓大家在了解茶的同時,更多也去關注到茶背後的設計、文化及內涵。
  • 是非成敗家樂福(上)
    雖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英雄遲暮已是不爭的現實。謹作此文緬懷正在落幕的大型超市時代,探討家樂福留存的資產可能的未來。
  • 《六祖壇經》系列講座 | 王德峰教授講述《壇經》的智慧
    數百位聽眾現場認真聆聽講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海玉佛禪寺)2019年5月15日,上海玉佛禪寺·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大圓通寺圓通學府,邀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德峰,舉辦了第九講「《六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