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每個人都是孫悟空

2021-02-19 中學生讀寫

《西遊記》讀後感

《西遊記》敘述唐三藏與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經過九九八十一次磨難,到西天取經的過程。情節跌宕起伏,內容緊湊連接,塑造一個個有血有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

孫悟空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文學形象。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總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頭,說:「你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著一本白話版《西遊記》,津津有味地看著,當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當他受到了冤屈,我們也會感受到痛苦;當孫悟空被唐僧趕回花果山,繼續當他的猴王,我們為他感到不平;但當唐僧遇到危險,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孫悟空求救時,他也毅然去救唐僧,我們又對他十分敬佩。

記得那時候看電視時,當看到這些動人片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因為我知道,當時的我就是孫悟空。這隻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化身。當他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徵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就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們的世界,並且搞得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個弼馬溫,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聖,還是沒有哄住。而後如來出現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在五指山下。那時,大家難免有些小失落。直到五百年後,觀世音菩薩將他放出,讓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時,我的內心中仿佛是雨後天晴、彩虹初現一般在初夏未至的那個夜晚如花般綻放出喜悅與驚喜。

孫悟空不但擁有著翻天覆地、令眾神折服的本領,也有洞察一切、明察秋毫的雙眼,還有一顆忠心護主的決心——雖然他只是一隻猴子。以上種種原因,使孫悟空在我心中的地位超過了一切人物,甚至是我熱衷的水滸傳中的打虎英雄武松。

相比於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爐火純青的棍法、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的本領,更令我信服的是他無拘無束的內心

小說最令我刻骨銘心的情節是大鬧天宮,其原因只是因為孫悟空忍受不了眾神對他的鄙視與貶低,因此大鬧王母娘娘的蟠桃會,驚得那玉皇大帝、天兵天將、四大天王、四值功曹 、五方揭諦、九曜星君、二十八星宿紛紛趕來擒拿妖猴,可無奈被孫悟空打得一個個敗下陣來。後來,孫悟空與二郎神鬥的昏天黑地,大戰了三百回合之後,一直難分勝負,太上老君一見成了僵局,掏出乾坤圈一砸,正好砸中了孫悟空的頭。當時,孫悟空被砸暈捆了之後心中一定很不爽:說好的單挑呢,你們神仙怎麼一個比一個沒有信用,怎麼還帶高空拋物呢!

將孫悟空綁回家後的玉皇大帝,經過一陣竊喜後取而代之的是無可奈何,因為那孫悟空乃女媧補天遺落下的仙石所孕育,無論什麼辦法都無法令他煙消雲散。之後,太上老君提議拿去煉丹爐中火化,沒想到不但沒燒死孫悟空,還練成了火眼金睛,又在天宮鬧起一陣腥風血雨。

他並沒有畏懼所謂的權威,面對千百萬天軍時也絲毫沒有膽怯,而是迎難而上。也許在別人看來是雞蛋碰石頭,但孫悟空非要試試看這所謂的強權能有多麼的不可撼動,他的這種義無反顧的反抗精神在我稚嫩的內心中撐起了一片高傲的藍天,點綴上了一片片不可描述的顏色,我相信這種色彩是只有孫悟空才會有的,也是他別具一格的特色。 

《西遊記》曾經是禁書,也許因為孫悟空象徵著當時的平民,而玉皇大帝所統治的天界象徵了皇上的政權。平民也想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皇上一看,不得了了,你區區一介匹夫還想推翻朕的權威,真是不得了了,所以對其是極其打壓,讓這部名著如同懷才不遇般落寞了一段時間。但這絲毫不影響文學人士對它的喜愛,這宛然也象徵了一種「孫悟空精神」。

《西遊記》開創了一種新的時代,一種人人平等,皇帝輪流做的時代。同時,也為當時身處迂腐的明政府統治的窮苦人民們打開了一座新思想的精神殿堂,解脫了人們的精神靈魂的束縛。孫悟空的反抗精神更是使當時的人們心中燃起鬥爭的火焰,在那個強權統治下的時代中造成了廣大的影響與巨大的文學成就。雖然當時的君主宦官們極其反對孫悟空這種反抗精神,但是那些正直、不與明朝政府同流合汙的人們卻極為讚頌。

對於《西遊記》中的神仙們我是帶著批判的眼光來看的。為什麼世界上會有神仙這種事物?為什麼天下萬物的生死都要由神仙來掌管?有人會說:「因為世間萬物都是神仙造出來的啊。」但孫悟空不是,他是從石頭中蹦出來的。

對於妖來說,有人會厭惡、諷刺,但我不會,反而還同情他們,因為他們是真正自由支配自己的生靈。無所顧忌,無所憂慮,雖然會做壞事,但我感覺比起天上的神仙把芸芸眾生都握在手心的霸道,妖做的事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

神仙對妖極其反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自己不是比妖更加無賴麼?披上一層聖潔的袈裟又如何呢?神仙根本就是容不得在他們之外,天地間能有自由行走,不受自己約束的生靈,所以對其瘋狂抹殺。 

妖是一種具有反抗意識的生靈。孫悟空是妖中的代表,他心中有著那麼一股倔強勁。

但是,好景不長,在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孫悟空,受觀音點化,踏上了取經之路。到這裡之後,《西遊記》中再也沒有開篇時那麼熱血沸騰了。

在孫悟空身上的反抗精神漸漸淡去,最終淪落到成了神仙的保鏢,與神仙同流合汙。雖然他是為了取得真經,救世濟人,但救世濟人這些事神仙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麼?神仙若真是有心,為何要鬧這麼一出?

大鬧天宮後的孫悟空再也沒有往昔的桀驁不馴,再也沒有往昔的放蕩不羈,再也沒有往日的瀟灑如雲,再也沒有往日的不可阻擋、無所畏懼,雖然他依然敢愛敢恨,但確實是落寞了。可能真的是孫悟空累了,他知道再鬥下去是沒有結果的。

也許世間萬物神都可以掌管,但我相信惟獨一人可以超脫之外,他就是孫悟空,他不是弼馬溫孫悟空,也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更不會是鬥戰勝佛孫悟空,他是美猴王孫悟空,他是那個曾經的妖王孫悟空,他是以一人之力獨擋天界的孫悟空,他是反抗一切的孫悟空,他是不會被一切的一切的束縛的孫悟空!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人人都應該擁有追求與奢求的權利,這不只代表孫悟空,也象徵如今的我們叛逆的青春。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顯得如此生機盎然,如此激情澎湃。

小時候的我日日夜夜都妄想成為像孫悟空那樣的人,步入青春時期,才冷不丁的被人告知這一切不過是不切實際的一夢。但我仍舊十分嚮往那足以攪亂天庭的如意金箍棒,因為在揮出一瞬——石破天驚,便可讓這廣闊的天地聽到我們渺小的吶喊。

【相關連結】戴荃一首《悟空》曲,唱落多少英雄淚!

投稿郵箱 - zxsduxie@163.com

相關焦點

  • 西遊記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精選5篇
    《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精選1  《西遊記》是我最愛看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講的是唐朝時期,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經的艱難險阻。  他的三個徒弟有:豬八戒.孫悟空和沙僧。和大家一樣,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火眼金睛,樂於助人。每次都是孫悟空把唐僧從險境中就,救出來。
  • 「媽媽,讀後感怎麼寫?」愁壞孩子的讀後感,解決辦法在這裡
    寫讀後感,名著讀後感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同步作文,優秀範文很多孩子一寫讀後感就發愁,今天的文章末尾附上讀後感寫法講解,寫法講解得很細,建議孩子們保存。一、《西遊記》讀後感課本上《西遊記》節選《石猴出世》精彩的內容勾起我的閱讀興趣,我買來原本讀得如痴如醉。今天,讀到了石猴(孫悟空)拜師學藝。故事是這樣的:石猴想要訪仙問道,於是漂洋過海幾十年,來到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師為師父,菩提祖師給石猴取名「孫悟空」。
  • 《西遊記》讀後感(一)
    此即言孫悟空是石猴,而且這石猴也不是平常的石頭化成的,而是長時間受「天真地秀」的石頭化成的。天地精華的孕育,承蒙自然恩澤的滋潤,所以孫悟空必定不凡。石頭對於孫悟空而言,只是一個符號,代表他的淵源、出身。它告訴讀者他們生來就是與眾不同的,被賦予一種超越現實、純淨無汙的本原天性。《西遊記》描繪孫悟空主要是從三個階段著手:大鬧天宮、五行山下、西天取經。
  • 《西遊記》讀後感:團結一致800字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我曾經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令人著迷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而最近,我把《西遊記》一書認真地看了一遍,才真正領略到《西遊記》的文字所帶來的魅力。
  • 《西遊記》中,孫悟空印證著什麼樣的寓意?我們都可以是孫悟空
    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幾乎都看過或聽過《西遊記》的故事,不過,如果你只把《西遊記》當成一本經典的神話小說來看待,那就實在太可惜了!《西遊記》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非齊天大聖孫悟空莫屬,他的故事,貫穿了整部《西遊記》的始終。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孫悟空的成長經歷。
  • 《西遊記後傳》曹榮版孫悟空的這句經典口頭禪,還有多少人記得?
    《西遊記後傳》最早的劇本最多只能拍20集,但是投資人卻要求至少30集,編劇表示沒辦法改,導演曹榮只好讓每個動作戲重複3遍,才勉強達到要求,觀眾們對其眾說紛紜,而最有爭議的就當屬他的「鬼畜」動作,視覺上相當辣眼睛。
  •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性格特徵
    《西遊記》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名著,其經典在於百讀不厭,一萬個讀能讀出一萬種體會來。而其中最讀者喜歡的孫悟空是一隻武藝高強,有火眼金睛,身兼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並且長生不老的神猴。可能很多女性會更喜歡豬八戒,而比起豬八戒來說,很多男性朋友會更喜歡孫悟空這個角色。那麼,孫悟空有什麼樣的性格特徵呢?
  • 西遊記的主角到底是唐僧還是孫悟空?沒想到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看原著的人和看電視劇的人相比,那就不是很多了。電視劇裡似乎看不太出來,讓人感覺唐僧和孫悟空都是主角的樣子。那到底誰是男一?我們就來看原著是怎麼樣的吧。唐僧與孫悟空原著對孫悟空的出生學藝到大鬧天宮足足有七回。唐僧的身世是在附錄的,附錄是在明朝版本的百回本西遊記沒有的,是在清朝的《西遊記證道書》才加上去的(所以稱為附錄,裡面的時間都和正文對不上) 。
  • 《七龍珠》的孫悟空和《西遊記》的孫悟空全球誰的知名度更高?
    其主角齊天大聖孫悟空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相信在座的各位小時候都看過六老師演的經典西遊記。《龍珠》是日本著名漫畫家鳥山明的代表作品,老鳥也是因為《西遊記》的一些元素才創作了《龍珠》,《龍珠》中也有很多西遊元素,比如主角同樣叫做悟空,配角也有了小八戒這種非常酷似二師兄的角色。
  • 《西遊記》師徒四人的真實身高是多少?孫悟空高度讓人出乎意料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 ,成大道……當初西遊記的主題曲只要一響,幾乎所有人心裡都會跟著唱幾句,在剛剛推出的時候,這個嶄新的電視劇題材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的快樂,直到現在播放的時候還會收穫不少的觀眾,但是,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的身高真的如同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那樣麼?
  • 這麼多年《西遊記》白看了!孫悟空、唐僧竟然都是美妝博主?
    一打開電視就看到了電視臺在播86版《西遊記》,不得不說這部劇真的太下飯了,經典就是經典,每一集都劇情緊湊,25集的劇能給拍出250集的感覺!讓我根本想不起來追別的劇。》裡,沒點美妝技巧在身上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西遊記裡混過。
  • 「鐵扇公主」王鳳霞:帶病出演《西遊記》,現實嫁給「孫悟空」
    相信每個觀眾都看過《西遊記》,甚至還不止一遍,劇中每個人物都是楊潔導演精心挑選,「金池長老」和」牛魔王「等等,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才有了完整的《西遊記》如果說王鳳霞是「鐵扇公主專業戶」那麼劉喜亮就是「孫悟空專業戶」,兩人合作的電影《火焰山》可謂是經典,並且榮獲了很多大獎。
  • 【薦讀】《西遊記》中孫悟空故事與靜樂的淵源
    其獨特的藝術世界、奇幻的神魔形象,以及極具吸引力的情節構成,無不讓人記憶深刻,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因此得以流傳至今、享譽世界。探尋《西遊記》與靜樂的淵源,揭示孫悟空藝術形象形成的漫長進程,挖掘這段不平凡的歷史文化,對於《西遊記》和靜樂歷史文化的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 西遊記:孫悟空六根清淨之緣由
    謝肇淛稱:「《西遊記》蔓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意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服,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西遊記》為三教合一心學也。」今天以《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去六根為話題,看修心的前提條件。
  • 劇版《西遊記》中五位孫悟空的扮演者,哪位是你心中的齊天大聖?
    《西遊記》作為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作為一個大IP,自然被多次翻拍成電視劇或者電影。因此也就出現了多個版本的孫悟空。這部劇毀譽參半,讓人欣喜的是該版本很好的貼合了原著,造型上也很逼真,這版孫悟空是非常接近猴子的。而讓人抓狂的是「新面具」讓演員的面部表情都顯得很僵硬,只能靠眼睛來表達了。總體上來講,在這版西遊記中,吳樾的表演中規中矩吧。而吳樾還是在《地下交通站》的表演讓人印象深刻。
  • 孫悟空為何在西遊記中肆無忌憚,原因是孫悟空的「母親」和師傅!
    讀過或者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孫悟空在三界中那可真是無法無天啊,上到把玉帝打到桌底下,下到地府亂改生死鋪。他真的有那麼大本事嗎?
  • 西遊記裡的千裡眼與順風耳,原來就是孫悟空與唐僧!
    西遊記裡的千裡眼與順風耳,原來就是孫悟空與唐僧!《西遊記》第一回,石猴孫悟空出世,驚動了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也就是玉帝,玉帝下旨,讓命千裡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有趣的是,《西遊記》的孫悟空,也有千裡眼的眼界,而孫悟空的師父唐僧,一介凡夫,居然有順風耳的聽力。順風耳唐僧《西遊記》原著中,豬八戒去花果山請孫悟空,孫悟空吹牛道:「我這左耳往上一扯,曉得三十三天人說話;我這右耳往下一扯,曉得十代閻王與判官算帳。」事實上,孫悟空的聽力一般,並沒有什麼稀奇之處,倒是唐僧的聽力驚人。
  • 孫悟空的老家在哪裡原來《西遊記》的故事都有原型四
    本篇和下一篇《孫悟空走進西遊記》說的就是這個問題。開講正題之前,先來一點文化開胃菜。福建順昌縣有個「大聖文化節」,每三年一屆。我們的考察躬逢盛會,也是難得緣分。請大家看完圖片——最好能有點疑問,再聽原委。順昌「齊天大聖祭典」會場,本地知名人士主持。各鄉鎮參加祭祀的隊伍,轎子裡都是齊天大聖的像,稱「踩街」。各隊伍都要抬著聖像表演,稱「鬥聖」。
  • 天兵天將真的打不過孫悟空? ——《西遊記》經濟學之五
    一、《西遊記》三大謎團之一     《西遊記》不只是一部小說,還是一部很深奧的小說,其中玄機四伏,謎團更迭。在網上流傳最多的三大謎團是:(1)孫悟空大鬧天宮,險些成功,天兵天將為何無人能擋?事後證明,很多天神甚至妖怪其實都可以降服孫悟空。
  • 每個孫悟空心裡,都藏著一個六耳獼猴
    真假美猴王這段故事,是《西遊記》裡流傳最廣泛的橋段之一,也是讓讀者疑惑和爭議最多的地方。取經團隊路遇劫匪,不僅謀財還要害命,孫悟空打死了幾個草寇,引起了唐三藏的不滿。再說外交:每次取經團隊遇到困難需要找外援的時候,都是孫悟空出馬。長此以往,孫悟空已經成了取經團隊的代言人。天上地下各路神仙,都熟悉孫悟空而不熟悉唐三藏。一說到取經事業,第一個想起來的都是保護師父的孫悟空,而不是被孫悟空保護的師父。西天允諾了取經團隊四個正果名額,大家將來都能拿到編制當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