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方言中那些有意思的詞:這些詞看似很土,卻有一定的傳承意義

2020-12-22 村裏白哥黑嫂

北方方言咱們也說了好幾期了,有字有詞,今天咱們接著說詞彙。

說到詞,我們總是能想到那些高大上的,對於一些方言中出現的詞,我們在正式的交流場合總是羞於說出口。其實這也能理解,有時候我們說了別人不一定能聽懂,造成了交流困難,為了方便交流,在公眾場合,還是要講大眾都能聽明白的普通話詞彙。

但是,這並不代表方言詞彙就該消失。相反,方言需要保護,因為我們從中能發現不少有意思的事兒,還能找到一定的傳承。有很多方言在古代時,其實是被當成官方語言來使用的,真正的漢語經過了千錘百鍊和數次的變化,而古漢語其實更接近現在的方言。當我們穿越到古代時,他們說的官話更接近方言,有時候乾脆就是方言。

所以,說方言土其實也有點言過其實。

 對於方言,黑嫂是很有興趣的,這個不管是南方方言還是北方方言,我個人總覺得一個地方的方言會窺見這個地方人的性格,以及長久以來他們形成的生活習慣。

今天咱們接著來說北方方言中的那些詞彙。

Ⅰ:得勁

得勁這個詞,似乎是河南的一個專用詞彙。當我們正餓時突然有些好吃的,自己大吃一頓後,手摸著肚皮說:哎呀,吃得勁了。如果想要誇張一些,會說:哎呀,吃得我得勁勁嘞。

用疊詞來表示吃得舒服,高興和滿足。

與之相對的則是不得勁。比如有人不舒服了,會皺眉說:我今兒個有點不得勁,身上不得勁。還有當換了一張床睡覺,或者是換了枕頭啥的,到早上會一臉沒精神的說:這張床我睡得不得勁,太硬或太軟。這枕頭也太高了,我睡得難受,不得勁。

得勁的意思是:舒服、舒適、滿足、滿意。

這是個在河南被廣泛使用的詞,豫北地區使用特別厲害。其實如果我們拆分開這個詞理解的話,可以解釋成力用得剛剛好,勁為力,得是剛好,也可以說成是某件事辦得剛剛好。

這個詞在其實也不局限於是河南,但在河南使用最普遍。孩子們身上不舒服都會說身上不得勁。比如村裡人聊天時,會說某人突然生病:他早上還好好的,中午突然感覺身上不得勁兒,現在去醫院了。

Ⅱ:擺置

我們小時候會跟小夥伴們起衝突,這時候一個人會發狠說:你再不聽話,我擺置你吧?

當我們的某個玩具壞了,自己又修不好,這時候會找到大人說:這個東西壞了,你給我擺置擺置吧?

擺置,是收拾的意思。

這個詞在北方使用範圍應該挺廣的,但意思卻非常窄,就是代表的收拾,或者處置。

我們拆開來看這個詞,擺是擺放,擺開的意思,置是擱置、放置,組合在一起是一個完全的動詞,也可以理解成把雜亂的東西重新擺放,重新放置。

比如孩子調皮,把家裡弄得一團糟,大人看見了不由得惱怒大吼:我才把東西擺置好,你又弄這麼亂,小心我擺置你。一句中可以出現兩個同樣的詞,而且並沒有感覺到衝突,懂的人一聽就懂。  

Ⅲ:膈應

某人吃飯時,突然發現了一條蟲子,於是一直皺眉,心裡難受,有人勸,他會說:這誰吃飯吃出條蟲子也會膈應,你說說膈應不膈應?

還有的時候,我們在看到某個人臉上沾了東西時,比如說看到某人臉上沾了髒東西,會指著他說:你看看你臉上那東西膈應人,趕緊去洗洗吧。

膈應的意思是噁心、不舒服。

這個詞用的地方並不少,很多人以為這是河南專用方言詞彙,其實並不是的,用的地方特別多。雖然用的地方不少,但意思是一樣的,都指噁心或者被對方噁心到,也可以用在不放心或者討厭這件事上。

比如一些心眼小的人,突然遇到了某些大事沒做好,一直怕帶來不好的影響,天天在心裡膈應這件事,天天愁眉苦臉,放不開自己的心態,導致自己把自己給膈應病了。

Ⅳ:臆症

一群人去遊玩,但是有個人特別沒有精神,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於是就會被眾人訓:你看看你,跟那胎裡困似的,臆症那個臉。小時候中午吃過飯後午休,到了該上學的時候,大人會叫醒,但叫醒後還會坐在床上不願意動,這時候大人就會暴力大吼:上學快晚了,你別臆症啦,趕緊下床跟學校走。

臆症的意思是沒精神、沒睡醒。

這個詞的用處非常廣泛,泛指那些有氣無力、沒有精神的人。比如說兩個人吵架,某人指著另一個大罵:你看看你,天天臆症那個臉,吵架你怪有勁。

更加誇張時,就會再加字。比如說讓某個人快點把一件活幹完,就會指著喊:叫你快點幹完,你臆症症嘞,看著沒有一點勁,啥時候才能幹完?

臆症跟、迷糊的意思都是相通的,多指一些人沒有精神,幹活沒有力氣。

Ⅴ:今天就說這四個,剩下的明天再說。這些詞如果放在北方人面前,他就算平時不用,但一看就能想出是什麼意思,但如果放在南方人面前,他們就不一定能明白是啥意思了。

這就是南北方的差異。當然了,南方也有北方人無法理解和明白的詞彙,這些都有地域性。由於我們說的全部都是北方的,所以才會說南方人有可能不知道是啥意思,後面我們會說到南方的一些有意思的詞,朋友們,再見!

相關焦點

  • 北方方言詞彙錄:這些存在於北方的方言詞彙,您能明白啥意思嗎?
    如果我們去看一些古代章回小說,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那就是在這些小說中,出現的一些方言詞彙大多都是北方的,南方的那些方言極為少。很多人說這是因為寫的人是北方人,這固然是一個原因,但並不是全部原因。真實的原因是古代政權中心大多都在北方,而北方官話自然會成為其口頭和書面語言,這些那時候的北方官話經過演變,到了現代有很多變成了某地的方言,所以我們才會在古代小說中看到那麼多有趣的方言詞彙。今天,咱們接著說北方方言詞彙。
  • 【鄉土鄉音】方言四字熟詞
    兒子常問一些方言詞彙,說是老師和同學說的,他聽不懂。我很高興他對這些感興趣,也為城市中還能有那些「極品土豆」而欣慰。方言文學如今受到了作者的熱寫,讀者的熱讀。還有方言影視,更使本鄉人看了親切,蔣雯麗主演的《立春》,看後覺得那口音親切似我們河套話,猜其應該就在包頭一帶,一搜,果然是包頭固陽的故事。
  • 韓寬厚:府谷方言中的分音詞
    韓寬厚/文分音詞是府谷方言中的一種結構特殊的詞彙。所謂分音,就是將一個單音節詞的意思用一個雙音節詞來表示;組成這個雙音節詞的兩個音節,在意義上和它要表示的這個單音詞毫無關係,僅僅用它們兩個音節去表示單音節詞的讀音。
  • 這些英語詞源頭竟是閩南語!中國方言流浪史真讓人感慨萬千……
    八閩大地方言繁多,閩南語(Hokkien)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分支。傳統來講,泉州方言是最傳統和標準的閩南語。這就是閩南地區傳統的梨園戲和南音中所用的方言。泉州話被認為擁有最純正和傳統的閩南語口音。我們從來都低估了閩南語的文化輻射力。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閩南語跟普通話相比宛如外語有關。抖音上有以毛毛姐為代表的西南方言網紅,也有粵語播主,但卻沒有一個大範圍火的閩南語網紅。
  • 【重返詞的故鄉19.總結《漁父詞》串講
    這個漁夫有釣鉤嗎?沒有,只有釣線。所以說釣線上是空的叫空釣線。既然是空釣線當然就不會釣上魚來。釣不上魚來就沒有腥羶。腥羶這些東西是佛門不許的。所以他這裡沒有這些東西。在這首詞的結尾他說:「那得凡魚總上竿」。既然沒有釣鉤也沒有腥羶。當然,就不會釣上魚來,為什麼不釣魚呢?因為那些凡魚是不能入佛師的法眼的。這首詞押了嗯嗯的聲音的韻。這個聲音的韻,經歷了從開口閉口的過程。
  • 瀘州方言雜談,那些曾經的土味,才是地方文化的精髓
    中國人過去貧窮另有原因,但絕不是漢字和方言。推廣普通話可以為推動社會進步起積極作用,但不能因此得出方言阻礙社會發展的結論。要消失的事物,一定是阻礙社會進步的,它不需要你呼籲還是抵制,自然會被大眾淘汰,這是社會的優化過濾定律。就目前來說,方言的存在不但不阻礙社會的進步,反而在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起積極的作用。
  • 陝北方言的文化傳承
    (作者系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西北方言與民俗研究中心主任). 關鍵詞:陝北;方言;文化傳承;信天遊;軲轆 作者簡介:   地處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遊牧文化交匯地帶的陝北,歷史上是漢族與北方其他民族雜居、交融的地區。
  • 古蜀語專家趣談四川烹飪詞 這些生僻詞你肯定用過
    該文列舉了一些四川常見,而其他地區不常見的烹飪詞,對其進行了釋義,引得網友共鳴──這麼多烹飪詞,我們四川真是吃貨福地!那麼,這些烹飪詞是古已有之嗎?煙火三千年,四川及成都又有哪些獨特的飲食文化?烤,有時意為炕kàng,在四川方言裡念上聲。這個詞早在《說文》裡就有了:「炕,幹也」,並在四川方言中保存了兩千多年。汪教授用鍋盔的做法舉例,「和好的麵團,用手揪成小塊,用一根擀麵杖將麵餅攤薄,抹上油、鹽,有時面上加一點芝麻。在平鍋上先刷一層底油,兩面煎後,再放到爐子裡邊烘脆。」在整個過程中,鍋盔沒有直接接觸到火,帶有烘熟的含義在。
  • 女生叫你個臭居居是什麼意思 對應另一半是什麼詞哪的方言
    臭居居對應的是哪個詞?很多小夥伴都知道臭居居的意思是臭豬豬的一個方言諧音用法,由於發音非常萌,因此被很多的女生用來嗔怪男生。
  • 方言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上海市教委日前表示,將該文中「姥姥」一詞恢復為原文的「外婆」一詞,同時依法保障作者權益。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各個地域的方言各有特徵。因此,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關於「外婆」和「姥姥」之爭,根據有關專家考據,兩者最初可能都來自方言,但它們早就進入漢語普通話詞彙系統,變成了通用語言,並且不以地域為界,在全國範圍內廣泛使用。
  • 你家鄉的方言這麼有文化,你知道嗎?
    幼時最怕的事當屬同學來家做客,姥姥必定要操著一口難懂的方言上前「拉呱」,看著同學一臉疑惑,我只好硬著頭皮給他們翻譯。北漂之後,身邊說方言的人越來越少。偶然看到豆友@僅留西風送汝歸發起的話題#方言中的文化典故#,才知道「土掉渣兒」的方言實則深藏功與名啊!
  • 人文歷史‖留住最後的鄉愁 ——淺說壽縣方言土語的文化價值和傳承...
    這裡有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詞形相同,詞義相反,例如:「排場」在壽縣方言土語中的詞義是漂亮、好、能幹,含褒義,普通話的詞義卻是鋪張、奢侈,含貶義;「失色」在壽縣方言土語中的意思是關係破裂、惱掉了,普通話的詞義卻是失去本來的色彩和光彩;「爹爹」在壽縣方言土語中稱祖父,但在普通話中稱父親。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古代漢語本身跨度非常大,根據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可以將其分成若干種方言,各方言因具有各自的語音、語法、詞彙體系,因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古代漢語是由不同「語言」融合而成的。以先秦時期的《詩經》為例,單是押韻,不同地區就有差異。《禮記·王制》中也記載:「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
  • 施耐庵的廝跟和陝北方言的廝跟之詞有何淵源
    方言屬於地方性語言,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在提倡普通話的同事、也不能完全放棄方言,尤其是部分的字和詞,真的應該保留研究。例如「廝跟」這個詞在水滸傳中曾經出現,在陝西諸多地方使用,其出自那裡呢?陝北南部富縣、洛川縣、黃龍縣、黃陵縣的語言自成一個體系,自甘泉往北、說話鼻音逐漸加重,方言用詞、語調開始有了差異。南部這4個縣的方言與北、與南均有差異,在這裡略作整理,與廣大網友分享。爺、(nué):這個是對爺爺、奶奶的稱呼,尤其是奶奶這個稱呼是獨有的。
  • 日薪8000招募「河南話」聲模 河南方言到底有多值錢?
    據數據統計,生活中說河南話的人口非常多,有近2億人。即使不會說河南話的人,也會幾句:「弄啥嘞?」「得勁兒!」「中!」。看起來河南話似乎四方「通吃」,容易掌握。事實上,河南話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part3以河南方言為直接傳承媒介與傳承載體的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被重視、保護如今不時髦的河南話曾是詞嚴聲律的中原雅音,看似「土味」十足的方言,其實是穿越千年傳承而來。
  • 方言讀詞大比拼,還是鄉音最動聽
    江蘇方言集錦❂鎮江和南京同屬江淮官話-洪巢片在江淮方言區,太太,有的點又稱老太、老太太,有的點統指曾祖父母(如南京);有的點只指曾祖母(如淮安、鹽城、南通);泰州部分人指祖母,部分人指曾祖母❂蘇州的崑山緊鄰上海,屬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蘇州屬於吳方言區。吳方言區還包括無錫、常州市和南通、鎮江、南京三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1800餘萬。
  • 大國歌詞_北方詞典號 鐵骨柔情*江湖風雲 女詞家:雲天
    教詞學是為傳授歌詞教育,傳承民族文化設立。內容設置依據實用和實踐需要,和明明白白說歌詞創作。讓歌曲創作不在成為靈異的、模糊的、說不清、偶然的和天生的等等不科學解釋。抵制了音樂人對詞學空無或人為烏有的解釋現象。讓詞人找到生身立命的根基,讓歌詞找到藝術創作的空間。
  • 王克明:知青心目中的陝北方言
    你哪兒去了,陝北說「你哪『克』來?」呵斥狗「去!」陝北說:「克!」罵上人是:「哎——給老爺『克』你媽!」痛快。所以元代那個「老去」,差不多就是念「老殼」。  如果一直還有文言文教育,我們今天對方言詞彙的認識,可能就不會從驚訝開始了。因為方言的很多詞彙,普通話裡沒有的,文言文裡卻有。為什麼呢?因為文言文裡的詞,都是來自當年的口語。使用白話文的人群,遠離了文言文,對那些詞彙就生疏了。
  • 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8.28周五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問題是「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意思的,胡同這個詞到底是源於哪裡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今天螞蟻莊園答案。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8.28周五螞蟻莊園今日答案今天問題:「胡同」這個詞是怎麼來的正確答案:來自蒙語編輯同時推薦:實付
  • 論《紅樓夢》中的楚蘄方言
    當前紅學界,有不少學者認為研究《紅樓夢》一書作者,以方言而論之是最靠不住的。論者以為,此說非也。殊不知,古代文人寫作,尤其是明清時期的文人創作小說,即便是採用當時流行的官話,作者或多或少也會間雜著一些故鄉方言,如《三言》、《二拍》、《儒林外史》等,都夾雜了不少吳方言或江淮方言。當然,《紅樓夢》一書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