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江龍舟受央視關注,將出鏡大型人文紀錄片《傳承》(第四季)

2020-11-17 東莞時間網

金秋時節,鑼鼓喧天,一條條龍舟競渡萬江河,上演一場「群龍戲水」的好戲。10月17日,萬江街道組織民間龍舟愛好者參與傳統龍舟競技活動拍攝,兩條傳統龍舟在萬江河上精彩亮相,百餘名運動員劈波斬浪——原來,當天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拍攝團隊在河岸上取景,擬製作七集大型人文紀錄片《傳承》(第四季)。

拍攝當天,河岸上擠滿了圍觀群眾,有節奏的鼓聲讓每個人都情緒高昂。現場為龍舟劃手準備了熱騰騰的龍船飯,百餘名「食客」圍坐一起,共赴龍船盛宴,場面堪比五月初一龍舟景。同時,還原了原汁原味的龍頭點睛、採青、犒船等傳統儀式。一番功夫下來,打鼓元老一聲吆喝出發,鼓聲震耳,龍舟賽隨即開始,眾人齊心合力,劈波斬浪,向岸上群眾、拍攝團隊展示萬江龍舟魅力。

據了解,《傳承》(第四季)通過反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來弘揚中華民族傳承力量,記錄非遺文化傳承人的精彩技藝和人生故事,揭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存、生產和生活智慧。該片將以現代科學的視角來解讀祖先智慧,從物理、化學、數學、光學、聲學、數碼學等不同的維度,重新審視潛藏在中華非遺技藝中的科學密碼,以全新視覺表達解讀非遺技藝的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根據該片分集主題需要,10月14日至17日,拍攝團隊在萬江拔蛟窩祠堂、萬江龍船廠等地先後取景,開展關於龍舟製作和龍舟競渡的主題拍攝。

期間,拍攝團隊先後深入拔蛟窩祠堂、萬江船廠拍攝傳統龍頭及龍舟製作。在拔蛟窩祠堂,祠堂三進的一側,擺放著村裡賽龍舟的裝備,包括龍舟鼓、龍頭、龍舟賽的獎盃等。祠堂林立於傳統鄉村的大街小巷,起著團結家族、反映民俗文化及傳承優良傳統文化的作用,每年龍舟賽結束後,這裡更成為了龍頭的歸宿。在古色古香的祠堂襯託下,拍攝團隊不僅能一睹祠堂芳容,還能藉助祠堂的百年底蘊作為背景,更好地拍攝出龍舟裝備的韻味。

在萬江船廠,拍攝團隊按照「器」「 匠」兩部分進行拍攝。在「器」這一部分中,則拍攝關於將龍舟由木料打磨的重要工具和工藝流程。刨子、錘子、錘子、鑿子、釘子、斧頭、鋸子、墨斗等,這些造船師傅使用幾十年的老工具,見證了傳統龍舟製造技藝的傳承,仿佛仍帶有手的溫度。此外,師傅則在現場進行傳統手工藝展示。在「匠」這一部分中,船廠師傅則分別出鏡,向觀眾介紹巧奪天工的龍舟背後,每一位不斷傳承和磨練技藝、賦予龍舟在現代生活中的新生命的「師傅」。

作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龍舟競賽不僅是單純的體育活動、競技比賽,也能讓人們在水上運動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習俗之一,萬江素有「東莞龍舟第一景」美譽,擁有12個本地龍舟俱樂部,先後開展少兒龍舟培訓活動,較好地傳承了這項傳統文化,讓「龍的傳人」有責任、有擔當把這項運動發揚光大。因此,在招募龍舟劃手時,龍舟愛好者紛紛一呼百應,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報名,並積極備賽。

近年來,隨著萬江河湧水域水質、生態環境不斷提高,專業、業餘龍舟賽在萬江河也悄然興起,越來越多市民被龍舟的魅力所吸引,在體育運動中體會「龍舟精神」,弘揚並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四季開播
    由中宣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發起,中央電視臺組織拍攝的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四季共60集,節目延續第三季「一鎮一神韻,一鎮一味道」的創作理念,繼續以古鎮為題,集中展現各地古鎮獨具特色的歷史人文風情。
  • 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四季——《解州鎮-大義參天》在解州開機
    《記住鄉愁》是由中宣部等單位發起的大型紀錄片,是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展現傳統村鎮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民風民俗、鄉土之物、文化積澱等,梳理傳統村鎮的歷史發展脈絡。本次開機拍攝的解州鎮是《記住鄉愁》的第四季古鎮系列,由中央電視臺,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廣播電視臺,中共鹽湖區委聯合攝製,紀錄片《解州鎮-大義參天》主要圍繞「關公忠義文化」,通過解州古鎮這個載體,依託鎮上居民的生活狀態取景
  • 大型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在拉薩開機
    (原標題:大型人文紀錄片《布達拉宮》在拉薩開機)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
  • 紀錄|戲球為央視CCTV拍攝紀錄片《傳承人》
    上期Lulu為戲迷們安排了戲球致力於傳播茶文化的各種活動之參展的9月份部分 今天為戲迷們安排下戲球的另一精彩時刻 ▼2020年9月21日—29日,央視CCTV-4套中文國際頻道紀錄片《傳承》第四季--《傳承人》拍攝組 來公司採訪拍攝非遺傳承人遊玉瓊及其傳承者方舟
  • 央視大型紀錄片將來開封拍攝
    央視大型紀錄片將來開封拍攝 2020-11-18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關注!甘孜大型人文紀錄片《貢嘎》將登錄央視啦...
    由我州和中央電視臺北京三多堂傳媒聯合攝製的紀錄片《貢嘎》,預計將於2017年12月中旬精彩搶先看據主創人員介紹,紀錄片《貢嘎》分為三集,通過遼闊壯美的高地、外來者、原住民等鮮活的自然和生命奇觀,講述蜀山之王——貢嘎山的「今生前世」,和它驚心動魄的美麗。
  • 9集大型人文紀錄片《五大道》 品味天津近代百年歷史
    由天津市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天津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9集大型人文紀錄片《五大道》2014年10月6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後受到廣大觀眾
  • 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壽縣篇」,將在春節前後全國播出!
    視頻來源於壽縣新聞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七季之「壽縣篇」在壽縣結束前期拍攝。至此,為期22天的實地調研、現場取景和採訪拍攝工作圓滿完成。
  • 大型人文紀錄片《江南味道》全集
    八集大型人文紀錄片《江南味道》是《中國味道》系列紀錄片的首個拍攝內容,通過記錄人間天堂之地的各色美食和美食家,全景式展現了江南地區的美食傳承和透過美食的生命追求
  • 央視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壽縣篇」拍攝完成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七季之「壽縣篇」在壽縣結束前期拍攝。至此,為期22天的實地調研、現場取景和採訪拍攝工作圓滿完成。《記住鄉愁》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組織實施,由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攝製的大型紀錄片。第一季至第五季入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薦展播紀錄片、動畫片目錄。
  • 【精彩】央視涉藏大型紀錄片《香巴拉深處》
    繼紀錄片《第三極》之後,中央電視臺又將推出一部涉藏大型紀錄片——《香巴拉深處》。目前該片的拍攝已進入尾聲。
  • 大型紀錄片《曙光》第四季明開播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由天津廣播電視臺、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天津市檔案館聯合製作的大型電視紀錄片
  • 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過臺灣》央視開播
    但親歷這片土地依然令人覺得祖先的血脈仍在流淌一部滄桑寫就的過臺灣歷史猶在昨天       12月8日,記者從馬尾區委宣傳部獲悉,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過臺灣》於12月4日19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CCTV-9)正式開播,海峽衛視當日22:28同步播出,《過臺灣》將連續14天與全國觀眾見面。
  • 大型電視紀錄片《鄉韻鄉魂 絲弦道》將在央視CCTV老故事頻道首播
    由駐馬店市公共關係協會、駐馬店市大公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燕歸來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黃淮學院等單位,歷時三年,傾情打造的四集電視紀錄片《鄉韻鄉魂絲弦道》,近日將在CCTV老故事頻道《人文紀錄》欄目首播。
  • 大型人文紀錄片:《漢字五千年》八集全
    大型人文紀錄片《漢字五千年》通過生動展示漢字產生、演變、發展的過程及在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彰顯中華文化獨特魅力
  • 大型紀錄片《邕江》海外播映受好評
    大型紀錄片《邕江》在南寧廣播電視臺、廣西衛視播出後廣受好評。如今,這部精品之作走出國門,在菲律賓等國家主流媒體黃金時段持續熱播,觀眾反響熱烈。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電視臺也將陸續播出。
  • ​央視大型人文紀錄片《臺北故宮》1-7集
    央視大型人文紀錄片《臺北故宮》1-7集導演: 周兵編劇: 胡驍主演: 楊新 / 耿寶昌類型: 紀錄片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首播: 2009-01-12(中國大陸)集數: 12單集片長: 45分鐘豆瓣評分:8.8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
  • 雙節慶期間將再現螢屏!大型紀錄片《邕江》海外播映受好評
    大型紀錄片《邕江》在南寧廣播電視臺、廣西衛視播出後廣受好評。如今,這部精品之作走出國門,在菲律賓等國家主流媒體黃金時段持續熱播,觀眾反響熱烈。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電視臺也將陸續播出。
  • 央視大型戲曲紀錄片在戲緣·建業大食堂取景,即將開播!
    2018年11月13日,國家文化資金重點項目——CCTV大型戲曲紀錄片《大戲記憶》在建業足球小鎮、戲緣·建業大食堂
  • 央視大型紀錄片 《福州古厝》開播
    本報訊 (記者 卞軍凱) 9日起,央視大型紀錄片《福州古厝》開播。該系列紀錄片共三集,通過央視科教頻道(CCTV-10)的《探索 發現》欄目播出,並通過央視頻在全網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