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關係是婚姻殺手嗎?

2021-01-13 ELLEMEN睿士

一夫一妻只要遵循唯一的忠誠法則,

而開放式關係?……@#¥%……&*?

開放式關係,聽上去就是一個帶有刺激性的語彙。它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歷史可能比一夫一妻制更源遠流長。

美國性治療師和兩性作家Tammy Nelson形容這種關係為「新夫妻制」:

「粗略地說,是當下越來越多的夫妻擁有相對於傳統一夫一妻制更為靈活的關係。在這種新型關係裡,婚姻或固定戀愛關係的參與雙方互為對方的主要關係依附者,只要不威脅到這種主要關係,戀愛雙方都能擁有其他形式的外部戀情。」

開放式關係的存在比我們想像得要普遍。它不僅存在於明星或公眾人物中,同樣存在於普通人之間。

根據美國《性與婚姻療法》雜誌在2016年做的一份調查顯示,每5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經歷過開放式關係。ELLEMEN Digital 2017年4月刊發的《問30個中國男人》系列中也做過一次關於開放式關係的調查,其中,18位男性表示拒絕認可開放式關係,剩下的12位分別一半擁有過開放式關係,一半願意接受或嘗試開放式關係。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嚴肅地聊聊「歷久彌新」的開放式關係。

換妻、群交和開放式關係

上世紀70年代,在那個充斥著LSD和搖滾樂的嬉皮公社年代,"Group Sex「一詞曾是一個遍及全美國的議題,它常常指小規模的多方性交。儘管這仍然屬於一個較小的群體,但根據當時的統計,舉國大約有100至200萬人涉及到群交這一行為中來。這其中,參與者也多是已婚伴侶或擁有固定關係的伴侶,他們的身份不乏有藝術家、音樂家以及中產階級家庭。

1967年,舊金山著名的「愛之夏」

1980年,在首例愛滋病被發現以前,非虛構作家、記者Gay Talese撰寫過一部長篇紀實報導Thy Neighbor’s Wife,記錄了在美國那些中產階級社區裡丈夫妻子們流行的換妻遊戲。這份報告是1970年後嬉皮文化的延續,他們代表著性解放、自由戀愛和第二次女權運動影響後暗藏在不少美國家庭中隱蔽遊戲。

但如今,我們討論的「開放性關係」則在一個更為廣泛的定義裡。它不是簡單的換妻或群交,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一種觀點認為,願意接受開放式關係的「社會性戀」是一種獨立的戀愛取向,平行於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或介於兩性之間。

兩性專欄作家、Slutever博客的創始人Karley Sciortino表示:「我們在成長起來的過程中,總是被告知要去尋找相同興趣愛好或者價值觀的人,但從來沒有被告知要去尋找在性方面相容的對象。」 但保持沉默或壓抑是大部分人會選擇的結果。不論是對性方面有特殊愛好、或者天生習慣開放性關係的人,都很害怕自己的要求一旦提出會遭到拒絕,但是隱忍多年又會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煎熬。

同性戀活動家和Savage Love專欄的作者Dan Savage則認為,很多人並不是一輩子保持著對一夫一妻制或者開放性關係的興趣,這種取向是會隨著人生階段的改變而改變的的。他自己與現在的丈夫保持著開放式伴侶關係,他說他自己在一開始向丈夫提出這個建議時被拒絕了。但是過了幾年後,丈夫又主動提出願意嘗試。

「但是如果我在一開始自我介紹時就把』開放式關係』放在我的個人簡介裡,我認為我的丈夫不會願意和我在一起。但前提是我不會強迫他接受。」Savage說。

開放式關係是屬於未來的一種新秩序?

在赫胥黎著名的反烏託邦小說《美麗新世界》中,情慾是無比開放的。不論是誰,男男女女,都能在一輩子裡擁有無數伴侶。作者為此設置了一個大前提——在新世界裡,人類不再是胎生的,而是被「批量生產」的。擺脫了「生育」的前提,性才真正變得無拘無束起來。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中的「致幻劑」,嗦嘛

某種意義上來說,事情似乎也正在朝著赫胥黎所預言的那樣發展。試管嬰兒也好,未來可能真正實現的複製人也好,以及在高度發達的城市裡越來越急速下降的生育率和群體數目增長越來越快的「空巢青年」,人們對性和伴侶的渴求,已近越來越少和「繁衍後代」有關。

另一方面,在全世界,正有很多夫婦經歷著無性婚姻。男性在社會上承擔著許多責任和義務,隨著都市節奏的加快,很多男性不堪工作和生活的重壓,經常深更半夜才回到家,面對妻子則表現出疲憊、毫無興致的樣子。日本的妻子曾一度走上大街,抗議企業對員工的非人化壓榨。

與此同時,網絡的興起卻為人們的交友提供了越來越大的便捷。在目前美國頗為流行的約會網站OKCupid上,用戶可以為自己標註上「非一夫一妻制」的標籤,這裡沒有價值觀的判斷、沒有明確戀愛的制度,因此成為人們探索新型關係的試驗地。根據網站發布的信息,在OKCupid上,16%的45-50歲用戶標記了自己已婚。

開放式關係是屬於未來的一種新秩序?

歷史上的確有成功的開放式關係。去年下半年上映的《馬斯頓教授和神奇女俠》,改編自一段真實成功的三角戀。

著名漫畫人物神奇女俠的創造者、心理學家William Marston是一名BDSM(BDSM:綁搏與調教,施虐與受虐)愛好者(其實喜歡拿著鞭子讓人講真話的神奇女俠就是象徵這SM中的施虐一方),他長期和兩位女伴——他的妻子和他的學生生活在一起,三人中既有同性戀和雙性戀,也有異性戀。兩位女性在這段關係中發展出了穩定的伴侶關係,在Marston死後,共同撫養了Marston的孩子。

電影《馬斯頓教授與神奇女俠》

儘管如此,看似自由的開放式關係,真的執行起來要比傳統的一夫一妻制擁有更多規則,畢竟一夫一妻制的標準只有一個,忠誠。否則,人們很容易將這種概念和「濫交」、「亂搞」以及出軌扯上關係。例如在我們文章中採訪過的男性裡,曾有幾位受訪者提出對「開放式關係」較為精確的定義,但仍有細微不同。

文藝美學博士「但願君」認為:「實際上,開放式關係是「亂搞」的某種下位行為類型的具體描述。」而24歲的自由職業者N認為:「開放關係是一種雙方基於共同認知所訂立的契約,這種認知要求很高的精神成熟度。而『亂搞』是一種基於性行為的道德汙名,沒有可比性。」

宣揚反戰、自由氣息的青春電影《戲夢巴黎》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曾對開放式關係有一個比較系統性的總結,提出了7個要點:

開放式關係並不適合所有人,但一夫一妻制也同樣。不要把開放式關係作為退出一段感情的策略。開放式關係也不是被用來維繫一段感情的方法。開放式關係中的規則和狀況都是可以改變的。在開放式關係中,永遠有一個被你優先考慮的主要伴侶。開放式關係中,主要戀愛雙方所開放的關係對象,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朋友。嫉妒是一種普遍情緒。

也就是說,要處理好一段成功的開放式關係,你必須是個更為成熟、充分了解自己、擁有較高溝通技巧,並且能夠體恤對方的人。畢竟,即使像薩特和波伏娃的那段著名的開放式關係裡,也依然不缺少猜忌、爭吵、背叛、嫉妒等各種情緒。

開放式關系所面對的東西很複雜,情慾、金錢和家庭。很多例子證明了,這三者之間的確存在著一個冥冥的平衡所在。但這個平衡必然伴隨著參與者願意為了彼此在某一方面的巨大付出。人是自私物種,只要身處關係之中的人有一人拒絕付出,那麼所有的一切均會失衡。

設定秩序是為了更自由,而往往看似的自由有可能會產生以巨大犧牲為代價的混亂。

#你怎麼看?#

編輯、撰文:佳辰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開放式關係≠開放性關係
    提到開放式關係,很多人會誤解為「開放性關係」,這裡我想說的是「開放式關係不等於開放性關係」。何為開放式關係?開放式關係我們可以拆解開來理解,首先是「關係」,這裡指的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不受性別局限。然後我們來看「開放式」,這裡的開放模式可以是肉體上的,可以是精神上的,可以同時是肉體和精神上的,沒有絕對的定義,是和伴侶一同協商找到最適合彼此的開放程度。所以開放式關係是一種基於伴侶彼此尊重理解、坦誠相待,有著約定開放度的關係。何為開放性關係?開放性關係指的是性伴侶的之間的開放關係。性愛本身沒有什麼對錯。我認為如果是單身,實踐開放性關係是單身的自由和權力,是個人的選擇,無需從道德層面評判對與錯。
  • 開放式關係是婚姻困局的解藥?《開放夫妻》這部話劇不同意
    這便解釋了為何「宮鬥」會在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度下應運而生,事實上,如果說一夫一妻制違背人的天性,涉及多角關係的開放式婚姻,也同樣存在問題。很多人在談及開放式關係時都會想到薩特和波伏娃,這對法國的哲學家伴侶,維持了51年的開放式關係。期間,兩人未結婚,未同居,各自有過多個情人,卻始終沒有真正的分開,即使到最後,兩人還是葬到了一起,可謂是同輩們的楷模了。
  • 開放式關係,是多年同志情侶的必然出路嗎?
    所以,最開始他們心照不宣地偶爾各自偷歡,發展到後來,索性公開開放式關係。主流的媒體採訪他們時,都說他們如何相敬如賓,相愛綿長,但是同志媒體採訪他們時,他們大方地坦承,近十年的伴侶生活裡,他們保持了開放式性關係。即允許對方出軌。一方曾經說,初開始實行開放式關係時,他們還真有點受不了。想像最親愛的他,和另一個陌生人做愛,妒火中燒。或者,雖然知道他只是為了性,但是心裡還是隱隱有不安全感:怎麼能夠保證他只是動身,不動心不動情?
  • 開放式關係有多開放 | What is an Open Relationship?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Open Relationship,中文譯作開放式關係,這是一種關係的參與者雙方(甚至多方)共同認同的非一夫一妻制親密關係。也就是說,在一段開放式關係中,關係的雙方可能會同時擁有一個或以上的長期或者短期伴侶,這種伴侶的形式可能是短期約會,或者是長期的婚姻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我們提出這個問題只是為了討論,對此並沒有提倡的態度。
  • 《致命女人》中三人開放式關係,會成為未來婚姻潮流麼?真相扎心
    夫妻雙方一直維持著開放式的婚姻。02妻子泰勒是一名精英律師,也是主導開放式婚姻的那個人。她的丈夫是一名作家,但很長時間沒有寫出好的作品,待業在家,靠著自己的妻子養。這種感覺也逐漸打破雙方的正常夫妻生活,使得三人開放式關係從暗處走向明處。潔德實際上是一個很有心機的女人,雖然看上去甜美還會做菜,很賢惠,把家庭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實際上她是一個心機深沉的人。為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擇手段地利用伊萊,並且暗地裡讓伊萊重拾不良嗜好。
  • 開放式關係:是出軌遮羞布,還是婚戀趨勢?
    在關係破裂前夕,我們嘗試了開放式關係,感情明顯回溫。同時,有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們:我們是否要一直實踐「開放式關係」?能否做到百分百的信任跟坦誠?所謂開放式關係:它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也不具有排他性跟絕對忠誠性。
  • 開放式關係到底開得有多放?
    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關於我正在實踐的開放式關係。 開放式關係並不是一種或是幾種,它只是對非專偶制(一對一)關係的一個統稱。比較主流的幾種開放式關係: 1. 第一種誤解:開放式關係是不負責任嗎? 也許的確有些人打著開放式關係的幌子去傷害他人,但這並不是開放式關係本身的問題,就像男同騙婚並不是同性戀這一性取向本身的問題一樣。
  • 談談我理解的開放式關係
    你對得起向她們宣揚開放式關係的千萬粉絲嗎?我粉絲哪有千萬?。。。我話的重點不是這個。。。放心啦,你買禮物不要讓我發現不就好了嗎?人家老公貸款借債老婆都不知道,你刷個幾千塊還要在我眼皮底下顯擺,不打你打誰?
  • 答應開放式關係的風險
    在看正文之前,我想問大家幾個問題:你能接受情侶或者夫妻之間進行開放式關係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是不能接受的吧。那麼那些能接受的,心裡到底又是怎麼想的呢?很期待你在看完文章後能來留言區和我們聊一聊。他說想要在婚後擁有開放式關係——因為他覺得愛情跟性是可以分開來的,兩者不一定要完全混合在一起,真正彼此有愛的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溝通,早就已經完全超脫了身體。我都懵了,開放式關係是什麼鬼?怎麼你不早說你追求的是這種生活呢?你現在跟我說這些又是什麼意思?
  • 開放式關係——掙不脫的泥沼
    我們理解中的開放式關係可能是那種雙方認同且默契達成一種契約似的關係,可以在戀愛中也可以在婚姻裡。說直白點:是戀人關係,但不是唯一。今天我再給大家提供一種可能性,明知是開放性關係,也明知前方是泥潭,但是一腳踩進去才發現根本掙不脫。涉及個人隱私就將女生名字稱為A,男生為B。
  • 開放式關係,不是出軌的「擋箭牌」,所有的愛都有「約法三章」
    人帥,又多金,買衣服、送車,出手大方,而且很懂情調,就是這個她夢想著要託付餘生的男友,卻是一個開放式伴侶關係的擁躉者。女孩被隱瞞,在得知自己的男友,還有一個在一起七年還不離不棄的女友時,她去問責,男友很鎮定地回答:「你們兩個一南一北,互不幹涉……我不是讓你做小三,我是一個不婚主義者,那就是開放伴侶的態度。」
  • 「開放式關係」到底可行嗎?看完這部電影你就知道了
    喜宴上,身邊的好友問我,羨慕嗎?還未等我作答,她就搶先表示:初戀的時候我也想過一生一世,再談了幾段戀愛後發現,你要是不多愛幾個人,還真的不知道誰更適合自己。嗯,她不羨慕。那不斷試錯是通往婚姻的必經之路嗎?我那時候咽下一杯苦酒,只覺得錯誤犯了不少,但前方的路還是很漫長,看著臺上兩個從一而終的伴侶,他們是幸運兒。
  • 那些進行「開放式關係」的情侶,後來都怎麼樣了?-虎嗅網
    更有許多人自嘲是連環單偶制:一對一的戀愛關係,但是愛戀周期短,頻繁地更換伴侶。不少人已經認識到,把複雜的人性和人際關係粗暴地歸結為「渣男/小三」並無助於更好地親密關係。人們開始質疑「愛情一定是排他的嗎?人真的不能同時愛很多人嗎?」「愛就意味著佔有嗎?」,疑問「為什麼人不喜歡被出軌,但人類出軌不但會發生,而且頻繁地發生?」
  • 你怎麼看開放式關係?
    父母結婚第六年有了我,他們都是奮鬥一族,都有各自的事業,彼此忙的日夜顛倒,那時我媽已經三十五歲,脾氣越來越強勢,我爸有一次外地進修時鬼迷心竅地跟一個女的發生了關係。好在他們彼此理解和欣賞,那時候對未來的生活和創業計劃各種滿心期待。
  • 怎麼看待open relationship 開放式關係?
    一、開放式關係並不會影響相愛的兩個人甜甜蜜蜜。長久相處難免摩擦矛盾厭倦。當相愛,但是綁在一起只會消磨感情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坦誠一點,各自擁有another relashionship,狀態恢復了,再相處只會更愉快。
  • 開放式關係其實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 VICE
    主編總讓我寫親密關係的話題,我不願意,因為我覺得情感專家這種禍害人間的工作應該留給啊呀哇哇老師們。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的感情觀寫出來免不了被人一頓撕。我當然覺得自己的感情觀很有道理,但也知道這一套並不適合所有人。可編輯部現在要做 「開放關係」 的專題,我實在躲不過去了。首先要弄清楚, 「開放式關係」 不是指一種關係,而可以是很多種。
  • 開放式關係的10個建議——來自曾在關係中苦苦掙扎的過來人
    在我們所在的州,同性婚姻是還沒有合法,所以嚴格來說,我沒有妻子。至於我的女朋友,她並不喜歡標籤。但為了清晰起見,我們將使用這兩個詞彙。長話短說:我花了很多時間學習如何在開放式關係中生存,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艱難的學習中度過的。七年來,我的妻子一直是我宇宙的溫暖中心。她無疑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一生的之愛。她將成為我孩子的母親。
  • 三十而已結局,劇中渣男海王梁正賢要開放式關係,你贊成還是反對
    張英姬說《三十而已》不是爽劇,是為了真實探討兩性情感關係。確實,關於婚姻,情感,兩性關係這部劇讓我們深思。對王漫妮是這樣說的的:「把情感作為一個可以隨緣的選項,一座城就再也困不住她了。」情感只是王漫妮一個隨緣的選項。
  • 不婚主義=開放關係?
    《三十而已》自開播以來一直話題不斷,最近王漫妮和梁正賢香港女友趙靜語正面交鋒,梁正賢安撫好香港的趙靜語,勸說王漫妮接受他的不婚主義/開放關係,倆女友一南一北、互不幹涉。梁正賢頻頻丟出新名詞,還暗搓搓地偷換概念。小編帶你一起捋一捋,不婚主義真的等於開放關係嗎?
  • 關於開放關係,這些電影裡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所以這場開放式關係終於崩塌,收場極為難堪。有道是「人生得意須盡歡」,既然「得意」不祥,那我們就看「須盡歡」的部分吧。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指戀人雙方坦誠相待,在對方知情並許可的前提下,與第三者發生親密關係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