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的高級將領當中,張靈甫無疑是個最有爭議的人物,他一生不為人所忘記的唯兩件事:一件當為抗日戰爭中的戰功,得了一個抗日名將的頭銜;另一件恐怕就是殺妻之事了,這將為他一生道德之缺失,為世人詬病。事實上,從張靈甫一生的婚姻來看,他確實是一個有道德缺失的人,或將其稱為「無道德」亦無不可。
張靈甫一生共有四次婚姻,也就是說結過四次婚,有四任妻子,但無一從一而終,有人將他比作清初的吳三桂,其實他確實與吳三桂相比,從他的四任妻子來看,基本沒有多少「憐香惜玉」之事。除第二任妻子被他所殺,其他後來都怎麼樣了?
張靈甫的第一任妻子是邢桂英。這是他鄰村的一位姑娘,與他年齡相當,應該是自小就訂下的親事,後來在他本人看來,是為封建包辦婚姻。
邢桂英是一個典型的、具有封建意識的農村婦女。如果從同情的角度來看,她是一位非常正統的中國型婦女,她善良、包容,一生都在張家,伺候著張靈甫的父母,而張靈甫從結婚之後就沒有拿正眼瞧過邢桂英。結婚之後,張靈甫便離家求學、當兵,最後為官、為將,飛黃騰達,仍然是這個孤苦的女人,在張家替他在父母床前盡孝。
後來張靈甫當上了團長,在四川經人介紹,認識了第二任妻子吳海蘭,不久就結婚了。不久張靈甫成為胡宗南的得力幹將,三年後吳海蘭產下一女,張靈甫回家探親,在家中將吳海蘭槍殺,然後邊屍體都未掩埋就揚長而去,回了西北軍營。
關於吳海蘭被殺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據軍中傳言說是因為有外遇,有外遇也不至於殺人了,可以離婚嗎。但據其第四任妻子回憶,張靈甫說是拿了什麼軍事文件,這個也不成立,如果到了要殺人的地步,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文件,軍方(官方)為何沒有追查?所以也是不成立的。還有很多說法,但大多都不成立,我們在此也不五備述。
這事一發酵之後,就被捅到了第一夫人宋美麗齡那裡,當時蔣介石正在提倡新生活運動,聞訊讓嚴懲。胡宗南看包不住了,便給其出一主意,讓他「自解」投案。張靈甫先回到家中,看到邢桂英正懷抱尚在襁褓中的女兒餵食,便為其的寬容大度所感動,當時就有了一夜同床。後來,張靈甫在獄中時,邢桂英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張居禮。
但是,張靈甫並沒有珍惜這個已經有了兒子的家庭,以及善良的邢桂英,不久,張靈甫又一次結婚了。這是他的第三任妻子,叫高豔玉。高豔玉是西安的一個大家小姐,據說高家祖上曾是前清的狀元,張靈甫在西安沒有自己的房產,婚後就遷居高家。
或許是張靈甫沒有告訴或故意隱瞞了殺妻一事,我們想像,如高家的歷史淵源和在西安的社會地位,倘若知道了應該不會將姑娘嫁於他的。不過這次張靈甫好像是真心要過日子了,經常抽時間回家陪高豔玉,高豔玉為他生了三個姑娘,但無一存活。
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或許是與張靈甫殺妻事有關吧,總之,他們的婚姻最後卻莫名其妙地走到了盡頭。抗戰勝利後,他們在南京卻意外地離婚了,這不能不讓有太多的猜想了。因此,關於高豔玉的事跡,與邢桂英一樣,也是沒有留下太多的記載。
張靈甫與高豔玉離婚後,在一次理髮時認識了比他小25歲的安徽姑娘王玉齡,當時王玉齡的美貌將其折服,在其強大的「攻勢」下,王玉齡很快就被他所徵服,傾心於這個「抗日英雄」。她不顧母親的反對,最終嫁給了張靈甫。但是,好景不長,結婚兩年後,1947年張靈甫戰死孟良崮。
1949年,王玉齡攜幼子隨國民黨撤退臺灣,依靠國民黨政府的撫恤救濟度日,後來又遠渡美國,以驚人的毅力考上了美國紐約大學的財會專業,畢業後進入美國航空公司,服務20年後退休。2005年,她跟著經商的兒子在上海定居,曾尋找重新安葬張靈甫的遺骸。
我們不知,如果張靈甫不死,他能否與第四任妻子白頭偕老?歷史沒有假設,但我們從張靈甫的四次婚姻來看,他確實不是一個很有道德底線的男人,至少不是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男人。或許他是一個帶來狂,他一生確實得到了蔣介石的信任。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有疑問可以留言討論,但沒有必要進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