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茂:郭德綱會600段相聲,這是在吹牛,達到什麼標準才叫會

2020-11-03 相聲江湖

德雲社能夠成為相聲商演市場的金字招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郭德綱對徒弟們相聲功底的重視,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達不到一定的條件,肯定不可能登上舞臺來表演。

一般來講,德雲社的演員能夠達到分錢的標準,需要兩個基本條件,如果達不到的話,對不起,這說明學藝不精,還不能靠著演出來獲得收入。

第一,必須會五十段傳統相聲作品,因為小劇場一周演五天,如果你就會三段五段,很快就黔驢技窮,觀眾們就不來買票捧場了。

第二,這五十段作品,每次上臺都必須說出不同,讓通過的觀眾從中感覺和上次聽的不一樣,這就要求演員必須有強大的創作能力,以及現掛包袱的能力。

既然徒弟們都必須會50段相聲,那麼作為師父的郭德綱會600段相聲,到底可不可能呢?

相聲前輩人稱「白眉大俠」的蘇文茂蘇老,曾經非常明確地認為,郭德綱所謂會600段相聲,這是在吹牛。因為在這些前輩們眼中,到底什麼才叫會呢?

從各種相聲作品的集冊來看,流傳到今天的傳統作品確實有600多段,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流傳下來並不代表著流行,像《扒馬褂》《大保鏢》之類,任何一個時期都流行的作品,僅佔了其中很少的部分。

具體來講,所謂會一個作品,需要達到能背,能說,能演,能活,尤其是達到「能活」非常之難,必須把這個作品精通到爛熟於心,並且演出了很多場作為積累,才能說是自己會這個活了。

當然有人可能會問,既然600多段作品都已經成書成冊了,真的要背下來有這麼難嗎?

其實這裡還牽扯到一個問題,相聲授徒為什麼要「口傳心授」,就是因為沒有師父教,只是看相聲文本,該響的包袱點也不知道怎麼才能響。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看,郭德綱會600段傳統相聲是不太可能的,不過蘇文茂蘇老可能誤解了郭德綱的話,如果加上郭德綱自己創造的作品呢?這個數字達到600多段,還真是有可能的。

2010年之前的郭德綱,正處於相聲創作的高峰期,新作品層出不窮,而且作品都有著相對完整的故事結構,尤其是「我字」系列「你字」系列,更是百聽不厭的經典。

總而言之,郭德綱會600段傳統相聲,這個可能性不太大,但是會600段相聲,這個概率相當大。

相關焦點

  • 網傳郭德綱會六百多段傳統相聲,可能只是粉絲想多了
    」,當然還有更狠的「郭德綱創作了600多段曲藝」,那個顯然太扯,筆者懶得去搭理,咱們就分析一下曾在相聲界引起軒然大波的「郭德綱會六百多段傳統相聲」到底是怎麼回事。那麼,從理論上講,郭德綱如果能掌握全部的傳統相聲,那麼說他會600多段傳統相聲還是有可能的。但是,實際上呢?
  • 相聲界大師哥蘇文茂,帶頭「砸綱」引戰火,為何都容不下郭德綱?
    走紅後郭德綱就好比郭WiFi,誰都想來蹭一下,今天要說的這位是文哏大師蘇文茂,,郭德綱曾經在太平年中唱到「說相聲會600段,罵聲想起來,藝術家會三段
  • 相聲大蔓郭德綱為什麼會火
    坊間曾流傳郭德綱說自己會600多段,但立即遭到蘇文茂等老藝人的反駁,於是郭德綱解釋了一下自己說的600段不單單指相聲,而是包含了小曲、太平歌詞、戲劇和大鼓等。不管是不是真有600多段,但郭德綱在舞臺上「說學逗唱」的功夫的確不錯。
  • 郭德綱霸氣回應:能達到標準的人太少了
    為什麼德雲社不招收外面的演員,郭德綱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非常霸氣地回應了這個問題,說原因其實很簡單,能達到德雲社標準的人太少了。郭德綱說德雲社有一套自己的演員體系,最有名的一條標準就是演員必須會五十段相聲才有資格分錢
  • 從藥店小學徒到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蘇文茂
    21歲時,辛亥革命爆發,父親的職位丟了,又什麼也不會,家境很快就沒落了。父親去世那年,蘇文茂才10歲。當時村裡有一個鄰居比較有錢,在北京、天津、濟南都有藥鋪。他一看蘇文茂家太貧窮,就徵得蘇文茂母親的許可,把他帶到了天津去當學徒。就這樣,蘇文茂來到了鄰居開的久春堂藥店,在那裡待了兩年。
  • 表演單口相聲說錯臺詞,郭德綱不慌不忙巧妙化解,變壞事為好事
    富有經驗的演員會巧妙救場,反而會引發觀眾更多好感,變壞事為好事。他具有相聲表演的天分和極為豐富的舞臺經驗,這麼多年來是極少在表演中說錯臺詞的,即使有小失誤也不容易察覺。說錯臺詞的情況倒是也發生過,但郭德綱都巧妙化解了。比如有一次說單口相聲《皮褲胡同兇宅奇案》的時候,兩個人物對話說到院子有幾進的時候,其實是說錯了的。
  • 郭德綱說他是「最會說相聲的」,一直堅持原創,奈何沒有固定搭檔
    在去年的相聲綜藝《相聲有新人》節目上,著名相聲演員趙偉洲的徒弟也來參加節目,郭德綱得知是趙偉洲的高徒後,在節目中走心地說道:「趙偉洲是我們那一輩最會說相聲的」。當時聽到這句評價,很多人感到震驚,大家覺得趙偉洲那一輩的相聲演員有不少「相聲大拿」,包括姜昆、李金鬥、王謙祥、馮鞏等人,郭德綱只說趙偉洲是「最會說相聲的」,是否合適?
  • 今天開始我們好好聊聊相聲
    這段相聲原本叫《八大改行》,為了減短表演時長,相聲大師侯先生將其拆成了兩段,分別叫《改行》和《賣包子》。在這段相聲中,侯寶林講述了幾位因為皇帝駕崩,不得已改行謀生的藝人,因無法擺脫演藝習慣而鬧出的笑話。
  • 郭德綱如今稱得上是相聲大師嗎?
    馬上開場旁邊一桌倆人剛坐下,四十多歲吧,那個大姐問服務員郭德綱在不在,把旁邊的人都逗樂了,然後服務員耐心又不好意思的說郭德綱是北京的,他是德雲社。一件小事,足以說明郭德綱對於現今相聲的影響力。而且現在相聲市場真的是好,雖然是德雲社一家獨大,但其他的團體真的跟著喝點湯也比以前要好得多。其實關於相聲說的好壞的定義,以老郭所說的「能不能賣出去票」為標準,很現實,同時也證明了老郭的地位。
  • 郭德綱的「唯商演論」惹爭議,或許這才是評判相聲成功的標準
    《相聲有新人》請郭德綱作為節目的「召喚師」是因為德雲社目前是商演最成功的相聲團體,郭德綱當前很受大家歡迎的相聲演員,首選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些人對郭德綱在節目中的觀點和態度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說句題外話,在節目播出後「博士夫妻」被很多人批評沒有禮貌,對此作為當事人的李宏燁曾在微博發表文章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自己絕不會對自己的學生說「你現在走也來得及」之類莫名其妙的話,還對「贈書給郭德綱」做出了解釋,坦言自己不想送,是編導組建議自己送的。看到這篇「有點意思」的文章,相信很多人都會笑了,只允許自己「怒懟」郭德綱,不允許郭德綱還口,否則就是郭德綱沒有禮貌?這就有點欺負人了。
  • 如果郭德綱和德雲社沒有了,相聲會怎麼樣?
    對相聲來講,影響真的很大。春晚其實就是一個年年更新的標杆,八幾年相聲有多少段?九幾年有多少段?過了千禧年,演的有幾段能叫相聲呢?下坡路,走的真的很穩。對張雲雷本身,這不是什麼好事情,但卻使相聲重新回到了青年人的視野裡,一如06年異軍突起的郭德綱。有熱點是好事,到要有功力,才能持久,才有資本再度崛起。本來滿掌柜覺得只是曇花一現。
  • 郭德綱蒙師和前任師爺,合作半個世紀,失聰也不耽誤說相聲
    郭德綱給常寶霆表演了一段《天王廟》,這是他跟著收音機學的,常寶霆聽了很高興,他告訴郭德綱一句足以受用終身的話:想學好相聲就記住三點,天賦、興趣和刻苦。本文就聊一聊這對在相聲界名氣很大的常白組合。這一巴掌把一對組合給打熱了,都放開了的二人迅速找到了合作的感覺,也成了一對火檔。
  • 姜昆要反三俗,別單單盯著郭德綱,聽聽馬三立先生的這段相聲如何
    前些時候,姜昆的反三俗鬧得滿城風雨,甚至因此也出現了主流和非主流的相聲隔閡。何為三俗——低俗、庸俗、媚俗也。郭德綱也榮幸地參加了會議,並且深有感觸,連夜創作了《我要反三俗》、《我要高雅》等數段相聲,表達自己的深刻思考。
  • 2005年的郭德綱什麼樣?相聲大賽明星展演,曲協大佬臺下開顏
    郭德綱說相聲有句經常說的話:「說點兒電視上不讓播的」,可事實上老郭可沒少上過電視,而且他能在電視上說的相聲也不是沒有,而且還都很經典。比如,2005年年底,郭德綱有兩段經典相聲就上了北京衛視,一段是《我要幸福》,另一段則是《西徵夢》。這可是老郭在當年最走紅的段子。
  • 未來的德雲社,誰最能扛起相聲這杆大旗,不是最火的他,而是他
    眾所周知,老郭懟過蘇文茂、侯耀華、姜昆、宋德全,還有北京電視臺、曲協,完全不落下風。由此可得,老郭等於或強於蘇文茂、侯耀華、姜昆、宋德全、北京電視臺、曲協。由此可得,秦霄賢、孫九香和他們粉絲強於郭德綱、蘇文茂、侯耀華、姜昆、宋德全、于謙、孫越、高峰等人,更不用說什麼郭麒麟、欒雲平、嶽雲鵬、張雲雷、盧鑫、玉浩了。由於材料缺乏,尚不得而知秦霄賢、孫九香同馬三立、侯寶林、馬志明等人的強弱關係對比。
  • 群口相聲,傳統《扒馬褂》為尊,現代《五官爭功》領銜
    不過,這段相聲雖然經典,卻並不常見有人說,因為中間有唱,而且必須還要唱好,唱不好這活就砸了,因此柳活兒一般的相聲演員都不願意輕易說《賣馬》。這段相聲最經典的版本應該是侯寶林、高鳳山和劉寶瑞那版,德雲社在走紅前也曾排過《賣馬》,據說也是相當不錯的,現在網上流傳的郭德綱、高峰和于謙那版就差點兒意思了。何雲偉也曾經說過這段,他還是不錯的,可惜搭檔不太夠。
  • 苗阜王聲成名作《滿腹經綸》,到底算不算文哏相聲?我問了問王聲
    然而,苗阜、王聲這段《滿腹經綸》明明是文哏作品,卻演出了很多武哏作品演不出來的效果,也算是非常難得。文哏是什麼先來說說,什麼是文哏相聲?王聲不認為《滿腹經綸》是典型的文哏對於《滿腹經綸》這段相聲,以及文哏相聲的特點,2019年4月我在當面採訪王聲老師的時候,他也曾經聊到過。
  • 新相聲會取代舊相聲嗎?郭德綱取代姜昆是大勢所趨
    後來我們追求先進文化,相聲本來是絕對要判死刑的。幸好侯馬等人,把相聲揉碎,加入了符合那個時代正確價值觀的東西,這才沒讓相聲滅亡。姜昆是那一批人的繼承者,對相聲保全和發揚也有很大功績。可假如,沒有某些外力幹涉,新相聲會取代舊相聲嗎?我想不會。一旦外力放鬆或者消失,歷史走向恐怕就該重新回到正軌。因此,郭德綱的舊相聲取代姜昆的新相聲,實際上是大勢所趨。事實證明,屎尿屁雖然「不雅」,但觀眾就愛看這個。
  • 郭德綱會那麼多傳統相聲,都是跟誰學的?不能只記住侯耀文
    郭德綱是靠說什麼相聲成名的?當然不是現在流行的于氏家族系列,也不是他現在經常表演的單口相聲之類,他其實是靠說傳統相聲起家的。 在2000年以後,由於長期以來電視相聲和現代相聲壟斷螢屏,很多相聲愛好者都迫切想聽到更多也更正宗的傳統相聲,如果能古為今用,將傳統相聲揉進新時代元素那會更好。
  • 說相聲被淘汰,懟郭德綱「走著瞧」!這對博士夫婦犯眾怒
    那麼,夫妻倆的「公式相聲」,到底什麼水平呢?他們這段名為《好浪漫啊》的相聲,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玩一些常見的關於博士的梗。「他們要麼天天說老段子,要麼就抄網絡笑話,照這樣下去發展十年,相聲能有什麼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