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

2020-12-20 騰訊網

《三傻大鬧寶萊塢》。

這部豆瓣評分9.2的經典影片,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影片中描寫的填鴨式教育、社會公認的成功模式,無一不和我們當下的社會環境契合,而幽默詼諧的表現形式,讓我們在爆笑中思考。關於教育教什麼?是我看了電影之後的反思。

最高層次的教育是活出希望教育分三個層面:低層、普通和高層。最高層次是什麼?四個字——活出希望。最低的層次是活在恐懼裡,是解決生存層面,正如影片裡的拉朱,就代表低層的學習目標。拉朱家住在貧民窟,好不容易才考上了帝國工程學院。他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媽媽的服裝、姐姐的嫁妝、父親的醫藥費,終日活在恐懼和不安當中。低層次的教育,目的是為了生存。

而普通的教育是什麼?是功利型的、極端的,是打著「為了將來生活更美好」的旗號,逼迫孩子學習。影片的代表就是法蘭的父母——竭盡全力幫助孩子過上美好的生活,逼迫孩子放棄他感興趣的攝影專業,而選擇了「有前途又體面」的機械工程專業。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反觀我們當下正在給予孩子的教育,是否也是如此?

如果說普通的教育是為了解決問題,那麼高層次的教育就是讓問題消失,活出希望。主人公蘭徹一開始手握人生的一副爛牌,但卻打出了王炸。誰能想到,真正的蘭徹其實是富豪家裡園丁的兒子。只不過因為從小學習好,所以才被迫冒充主人家的兒子去考取富豪家庭所需要的一紙文憑,文憑到手,他便消失。蘭徹這個「怪咖」入學之後,憑一己之力把素來刻板的帝國理工學院攪得「雞飛狗跳」,但最終,校長的女兒愛上了他,「相看兩生厭」的校長開始佩服他,還讓影片裡那些無路可走的眾生都喜歡上了他……為什麼蘭徹能打動這麼多人?因為他絕處逢生的魅力和感染力。世界上有很多人為了生存而活、為了父母而活,而蘭徹是為了自己、為了真理、為了規律而活。他追求真理和規律,敢於面對真相,讓重重問題消失,生命之花就綻放在這絕處逢生之處。生命最大的快樂莫過於讓問題消失。教育最大的成功也莫過於喚醒了一個人面對挑戰積極應對全力以赴永不放棄的內在力量。內在的問題解決了,外在的問題就會消失。

什麼決定了能力?如果從心態、行為、思維的角度來看。首先,心態決定命運。積極的心態是什麼呢?就是主人公常說的「All is well」,一切都會好的。 △蘭徹告訴法蘭:時常寬慰自己「All is well」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告訴心:一切都會好的。第二,思維決定命運。積極的思維是什麼?誠如蘭徹所說:學校不是工廠,教育不是培養工具,學習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學以致用,用我所學解我所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積極的心態會讓一切問題消失。第三,行為決定命運。積極的行為是什麼?太多了,積極的行為創造積極的命運,影片無處不在呈現這個觀點。

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學習是為了競爭嗎?校長在入學伊始就告誡新生:生活就是賽跑,如果跑不快,就會被別人踩倒。影片裡所有的反面角色都是把一切都置於了競爭之中。 這是一種病毒式的思維模式:為了自己的成功,務必把別人擠下去,要麼競爭要麼死。但其實,弱者的思維是競爭,而強者的思維是幫助。愚者認為佔有才是得到,而真正的得到其實是創造,不是死記硬背、默守陳規。

真正的教育不是泯滅我們的創造精神,而是教會我們積極面對。人的神聖在於面對問題去尋找答案的能力,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不管遇到什麼問題,放棄的結果就是悲劇,無論是校長的兒子、農民的大學生還是蘭徹的朋友。自殺就是自我放棄,投降和自我逃避就是教育的悲劇。影片中蘭徹是如何面對困境的?不管是面對挑釁的學長、機械式教學的教授、給自己難堪的校長、放棄了畢業作業而自殺的學長、不堪壓力而跳樓的朋友拉朱、分娩卻無法去醫院的女朋友的姐姐、沒有救護車而無法去醫院的朋友的爸爸、因為遲到導致老師拒收考卷的困境……無論遇到什麼問題,蘭徹始終在想方設法解決,都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就像影片最後說的——追求卓越,成功自然相隨。這就是成功的教育。

什麼是讓學習變得更好的內驅力?恐懼、偽裝還是希望?

法蘭一直在偽裝,他喜歡攝影,卻被父母逼著學習機械工程。在他萬分糾結時,蘭徹開導他:「因為我喜歡機械工程學,這就是我的興趣所在,所以我考第一名。可你明白你的興趣嗎?和工程學拜拜吧,去找攝影,去發揮你的才能。」

而拉朱一直在恐懼,是個害怕失敗的懦夫,他的求神戒指比手指還多,終日惶惶,明天怎麼可能好於今天?又怎麼能夠專注學習呢?

一個人懷著偽裝和恐懼的人,學習是永遠不會變好的,生活是永遠無法繼續的。只有丟掉自己的恐懼,把命運放在自己的手裡,積極面對工作和學習,我們才能找到最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等寶萊塢作品一目了然
    大家好,歡迎來到團團說音樂,今天我們來說說印度寶萊塢製片廠的《三傻大鬧寶萊塢》等電影,以此來分析印度電影的特點。《三傻大鬧寶萊塢》劇照2011年,正是國產電影高速發展的時期,美國的好萊塢電影也已經高度商業化,規模龐大。
  • 《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十年 一場青春的狂歡
    就是曾經很多人都覺得中文名字很特別的《三傻大鬧寶萊塢》(3 Idiots)。而中國臺灣翻譯的名字是《三個傻瓜》,中國香港的譯名是《作死不離3兄弟》。十年前的今天,它上映了並在印度本土迅速大熱,兩年後也就是2011年來到了中國,然後成為中國當代年輕人可能最熟悉的印度電影,而阿米爾·汗這個名字也真正被國人所熟知。
  • 喜劇片永遠的NO.1,《三傻大鬧寶萊塢》造就經典
    如果說有一部電影是真正在成長過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有教育功效的,那一定是《三傻大鬧寶萊塢》了。別只看名字,內容也可以很深刻。當時國內很多觀眾對於印度電影還停留在家庭錯綜複雜的關係,神秘的,可怕的宗教文化以及在夫權背景下,女性生存的壓力。
  • 重溫經典 《三傻大鬧寶萊塢》
    不少網友說中文翻譯過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耽誤了一部好電影,小編深有同感,但真的是一部很好很有質量的電影,影片涉及教育、哲學、友情、親情、愛情,情節更是吸引人,讓人恨不得一口氣看完。雖然影片時長兩小時五十分,但全程都是亮點,絕對不會讓人覺得枯燥。甚至很多人都是因為它才開始接觸印度電影,許多人看的第一部印度電影就是《三傻大鬧寶萊塢》。
  • 十年了,為何我們無法忘卻《三傻大鬧寶萊塢》
    《三傻大鬧寶萊塢》,一看到這個片名,有點觀影經驗的觀眾,大都不自覺地認為,這是一部不入流的爛片。特別是10年之前,我們對印度電影的印象還停留在「歌舞開掛雷劇」的標籤上,因此到2011年引進內地的時候,影片雖然創下當時印度電影在內地市場的最高票房紀錄,但並沒有像《摔跤吧爸爸》一樣引起很大的轟動。
  • 解讀《三傻大鬧寶萊塢》:豆瓣評分最高的喜劇片,它不僅僅是喜劇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劇照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男主蘭喬的十年人生故事。《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劇照男主有一句口頭禪叫做「一切都很好」,顯然他是一個樂天派,他心裡秉持著一份面對人生的堅守,那就是即使不能解決問題,至少也可以保持心靈的平靜,打破自己面對困難的恐懼,增加直面困難的勇氣。
  • 《三傻大鬧寶萊塢》完整版
    於是決定把小說故事改編成電影,就有了如今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在創作的的過程,主創們彷佛就一直在夢遊著,又回到自己的舊時光。要將一些校園的瑣碎事串連起來,敘述成一個既成熟又帶點漫畫式的戲劇故事,劇本寫作歷時三年零兩個月。
  • 影評 | 《三傻大鬧寶萊塢》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印度的喜劇電影,改編自奇坦·巴哈特的小說《五點人》。影片主要講述了蘭柯、法爾漢和拉賈三人的大學故事。
  • 還記得《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那「三傻」嗎?如今過得怎樣?
    還記得《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那「三傻」嗎?如今過得怎樣?《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相信絕大多數影迷都看過。很多人喜歡上印度電影,大致也是因為看了它之後。這部電影在豆瓣所有電影中排名第12,高達9.1分。
  • 國產喜劇片《無名之輩》比印度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差在哪裡?
    到底比《三傻大鬧寶萊塢》差在哪裡呢?法國作家阿貝爾.岡斯曾說:「構成影片的不是畫面,而是畫面的靈魂。」,那麼什麼是畫面的靈魂呢?個人認為對於高級喜劇電影而言,喜劇效果、敘事方法以及主題刻畫恰好就是構成畫面靈魂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將從這三方面來解釋到底國產喜劇片《無名之輩》比印度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差在哪裡。
  • 國產喜劇片《無名之輩》比印度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差在哪裡?
    《無名之輩》在豆瓣的評分為8.1,當然這8.1分在我看來也有注水的成分,而《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豆瓣評分是9.2分,一般豆瓣評分超過9分的電影它的分數注水的可能性是極低的,況且它還是目前豆瓣電影TOP250榜單中排名第13的優質影片。同樣是喜劇類型的電影,為何兩部電影的評分差這麼多呢?到底比《三傻大鬧寶萊塢》差在哪裡呢?
  • 《三傻大鬧寶萊塢》真實的喜劇電影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的相關介紹。作為一部經典的印度電影,舞蹈元素和音樂元素可謂是必不可少的了。這幾乎可以成為印度電影的標誌了。
  • 影評:《三傻大鬧寶萊塢》
    電影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調劑品」,經典電影也是層出不窮,如果你問我最喜歡的電影,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印度電影《3 idiots》,中文譯名《三傻大鬧寶萊塢》,沒有之一。作為兒童節電影專題系列,這個電影也給教育和人生提出了很多思考。
  • 《三傻大鬧寶萊塢》--All is well
    「All is well」這是《三傻大鬧寶萊塢》中蘭徹的口頭禪。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一切順利。彼時,蘭徹接手了洛勃未能完成的無人機項目,同時還有著一堆考試要同時兼顧。
  • 《三傻大鬧寶萊塢》最接地氣的喜劇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改編自印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五點人》。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個好基友之間的喜怒哀樂。三人大學畢業後,其中的兩個好友打算重組大學時的三人組,於是踏上尋友之路,他們在路上的經歷也引起人們反思。
  • 《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喜劇精神——嬉笑怒罵背後的深刻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影片作為印度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將教育作為主題,講述了法罕、蘭加和蘭徹三個人在大學發生的故事。在影片中,阿米爾汗飾演的蘭徹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顛覆了印度傳統的教育理念,並改變了自己和身邊人的命運軌跡。
  • 電影《神秘巨星》今日上映 陳可辛盛讚:僅次《三傻大鬧寶萊塢》
    原標題:陳可辛盛讚:僅次《三傻大鬧寶萊塢》   當晚不少電影人到場觀影,著名導演陳可辛表示這是繼《三傻大鬧寶萊塢》之後他第二喜歡的印度電影;導演蔡嶽勳表示上了年紀的男人只有看這種電影才會好好哭一下,這部電影能夠讓人得到勇氣和愛;導演陳大明表示感動到哭,這種感動讓他想起了《大篷車》。   《神秘巨星》將於2018年1月19日登陸全國院線。
  • 還記得《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阿米爾汗嗎?我們又何嘗不傻呢?
    繼自導自演的《地上的星星》後,他這回純粹演出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再度碰觸到教育盲點;只不過上回他是開導學童的老師,這回則成了對抗體制的大學生。在上部作品《未知死亡》才化身用賁張肌肉表達滿腔怨怒的猛男殺手,阿米爾汗在《三傻大鬧寶萊塢》立刻「松」回成一個可愛的大學生
  • 以幽默、輕快、寫實的筆觸批判功利主義教育—《三傻大鬧寶萊塢》
    《三傻大鬧寶萊塢》改編自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赫特的小說《五個點》,小說以三個名校後進生的大學生涯和情感生活為主線,以幽默、輕快、寫實的筆觸批判了唯才是舉的功利主義教育體制,讚美了主人公對自由個性和美好情感的追求。
  • 《三傻大鬧寶萊塢》你不一定知道的幕後故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出演《三傻大鬧寶萊塢》時,為了演好這個角色,男主阿米爾·汗每天只喝牛奶吃一點香蕉,拒絕享用自己的生日蛋糕。當時已經44歲的阿米爾·汗,將一個20出頭的大學生演繹得毫無違和感。為了看起來更年輕,他選擇了穿比自己身形大很多的衣服,通過服飾的視覺效果讓自己顯得年輕一點。
  • 《起跑線》今日上映 好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
    《起跑線》今日上映 好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 片中拉吉夫婦慌不擇路地勇於各種嘗試,也手忙腳亂地貢獻各種笑料,像用一面哈哈鏡照出了中國的擇校家長,影片完美結合教育、人生選擇等元素,更有網友評論,「從家長的角度出發現身說法」、「好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