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奉行「三不貪」:賑災款勿拿,科舉錢勿動,這一點更加睿智

2020-12-23 騰訊網

說起古代有名的貪官,就要數清朝的和珅了。其實和珅的貪財,乾隆皇帝是知道的,但是乾隆皇帝為何依然重用和寵信他呢?原因就是他對乾隆百分百的忠誠和他的三不貪,才能在乾隆在位期間,屹立不倒,那麼和珅一生的三不貪是什麼呢?

和珅深受乾隆的重用,就說明此人還是有兩把刷子,首先是有才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他和乾隆曾經喜歡的一位妃子,非常的相似,所以乾隆對他有移情。但是這也只是野史的一種說法了。其實和珅一直被乾隆重用,主要是因為他有三種錢從來不貪的。

第一種就是科舉的錢不拿。科舉是統治者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的方式,自然在這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財力也比較多。所以就有一些監考官將主意打到了科舉的錢在上面。所以有很多監考官經受不住誘惑,就貪汙了這些錢財。

而和珅雖然貪圖錢財,但是面對科舉的錢,卻是分毫不取的。例如就在他擔任主考官的時候,絲毫不接受任何的賄賂,徇私舞弊。所以和珅在國家選拔人才的時候,表現的非常的公正和公平,完全猶如一個正直的清官。和珅此舉,讓乾隆非常滿意。

第二就是,賑災款不拿。歷來都是民間百姓深受天災人禍之苦,朝廷來補助賑災款接濟百姓的。當然每一筆賑災款的數額都很巨大,就有很多官員看到這筆巨款,非常的心動,就偷偷的昧下了很多。

但是和珅卻從來不動賑災款,例如在河西走廊發生旱災的時候,當時乾隆撥了300萬兩白銀賑災,派和珅親自前去。當地的官員就要將這300萬兩白銀中,拿出一部分來賄賂和珅,但是和珅堅決拒絕。不僅如此,他還命地方的各州府都捐助50萬兩來共同救災。

第三點就是事兒辦不成不收。歷來都是伴君如伴虎,雖然和珅深受乾隆的寵信,但是也是存在著殺頭的危險的。和珅此人極善察言觀色,乾隆的一個動作,他就明白乾隆的意思。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囂張自大,而是非常的謹慎。

就在他貪汙受賄的時候,如果事辦不成的話,堅決不收。只有自己完全有把握的事,事成之後才收取賄賂。,因為如果收了錢財,事卻沒辦成,很容易招來忌恨,給自己日後埋下隱患。所以和珅堅決不會給自己辦找麻煩的事兒的,從這一點看,可是還是非常睿智的。

清朝時期著名的貪官和珅,其實他貪汙受賄乾隆是知道的,但是在乾隆的眼裡和珅是個忠臣,他寧願以貪養忠。而且和珅有所貪有所不貪,對於賑災款、科舉錢和辦不成不收的,說明和珅貪汙是拿捏有度的。所以乾隆才會對於和珅的貪汙受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相關焦點

  • 小時候總想成為紀曉嵐,長大後卻羨慕起了和珅,卻不及和珅的皮毛
    和珅雖然貪,但他貪財卻有三個不貪的原則。第一就是賑災的錢不貪,賑災的錢那都是老百姓救命的錢,要是貪了這錢,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因為饑荒而死或造反。和珅不僅不貪,而且嚴查這筆賑災錢,容不得其他官員從中謀財,一旦發現,立馬抓起來。
  • 巨貪和珅也有原則,有三種錢絕對不碰,怪不得乾隆如此放任
    提到巨貪,歷史上有個著名的人物便不得不提,人們下意識想到的也是他,這個人便是和珅,現如今也有不少關於他的影視劇。和珅出生於福建副都統常寶家,三歲時母親難產過世,臨終產下了弟弟和琳,九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幸運的是,其父親的一位偏房和老家丁保護著他,他和弟弟才沒有被趕出去。
  • 他是出了名的貪,但是有「三樣」錢,他從來不貪
    清朝有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大貪官,他現在的事跡也被很多人所評說,其中最有話題的便是他的貪財,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也見到過和珅的身影,比如他和紀曉嵐的鬥爭,和珅雖然喜愛財物,但是有三種錢,他卻從來都沒有貪過。
  • 和珅賑災往粥裡摻沙子,災民卻感恩戴德,真的?
    不少「野史粉」們都是邊看邊豎大拇指:這「和大人」貪歸貪,卻還真是個「體恤民生」的「大清良心」嘛。那放在真實歷史上,和珅有沒有這麼「良心」?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野史裡和珅這點「賑災糧摻沙子」的操作,放在清朝近三個世紀的正史上,那是嚴重的不靠譜。
  • 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
    不應該講的話不要去講,不應該說的話不要去說,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希望你們花更多時間去念經、去想菩薩,而不要在人間的五欲六塵中沉淪於六道之中,學佛必須超越的境界。人生能夠過快樂的日子,要感受到我很開心,平安就是福,如果能夠學佛那就是有福之人;人生如果每天能夠擁有快樂,會使你法喜充滿;如果你每天能夠做自己非常愉快非常希望做的自己愛做的事情,這就是隨緣。
  • 和珅紀曉嵐巔峰對決,關於如何看貪汙"賑災糧",2人誰更勝一籌
    紀曉嵐知道後痛心疾首,便與和珅對峙,誰知和珅竟然說出"災民不算人"、"一斤糧食能夠換得三斤麥麩,以此救活更多人"等言論。況且朝堂撥了如此多的救濟款,何來換糧食之說?和珅卻反問紀大人:"你親眼見過災區是什麼樣的嗎?你看到過吃觀音土活活撐死的人嗎?
  • 勿謂言之不預也什麼意思?勿謂言之不預也出自哪裡原文出處
    近日「勿謂言之不預也」衝上熱搜,想必有些網友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勿謂言之不預也」的意思以及出處介紹。  勿謂言之不預也的意思  勿謂言之不預也意為: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有跟你事先說過,指把話說在前面。
  •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你理解對了嗎?
    ——《廣雅·釋詁三》6.事:從事、實行。通常的解讀: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戰勝自己的私慾,使言語,行動合符禮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人心自然歸順於仁。要做到仁全在自己,難道還在於他人嗎?」顏淵說:「請問仁的條目。」 孔子說:「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
  • 心得體會|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需要自己來把關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她這是投石問路,又想借我去打探其他工友的事了。同事幾年來,知道她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一直不好,總愛挑釁工友的一些小事,工友對她特別反感。沒學傳統文化前,沒有智慧總是做第四種人,常會有好奇心,"熱心幫忙"打聽,又會直腸子的告訴別人,有時候連自己也陷入其中。現在在平臺學習心法,認識到這些行為是損耗自己的陽氣。而想能讓工友之間矛盾以大化小,以小化無為好。
  •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的真正內涵丨明德講堂·近思錄
    次聽、次言、次動,有先後之序。」這樣大家看到了嗎?也就是說,孔子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明道先生說,人哪,在視、聽、言、動裡面,視是最先的。你不合於禮的事,你卻去看它,這就是所謂「開目便錯了」。不合於禮的,我們就不要看,我打個比方,像前陣子,有什麼不雅的視頻一出來——一個名人的不雅視頻,那時候在臺灣,那個雜誌上全部都附贈光碟,很多人在看,因為那個女主角很有名。
  • 《銷魂玉》:無關風月,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三不猴」的寓意是印度聖雄甘地所一直奉行的非暴力思想,代表著「不說,不看,不聽」。既對於不符合社會道德和倫常的東西不聽也不說,同時也不能藏有惡念,不行惡行。這個「三不猴」據說是來源於日本,但考慮日本和中國的文化淵源,更可能是來源於中國。因為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和弟子顏回的對話中就提到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 「世紀賊王」張子強:綁架何鴻燊,勿動霍英東,為什麼差別對待?
    憑藉何鴻燊三個字,不單單他本人生前受人瞻仰,其後代子女也因他的庇佑而生活安逸,要說沒把何鴻燊放在眼裡的,恐怕就一人。 世紀賊王,自小涉黑 他就是「世紀賊王」張子強,曾經因為綁架李嘉誠之子而「一炮而紅」的強盜,膽大包天如他,可在同夥列出香港富豪名單時,他卻說出:可以綁架何鴻燊,勿動霍英東
  • 和珅往賑災粥裡丟沙子,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們卻為何十分感激?
    和珅貪汙的這些銀兩,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賑災物資中剋扣而來,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大貪官,竟然也做過讓災民感恩戴德之事。有一次乾隆命令和珅前往災區賑災,他竟然往災民喝的粥裡丟了一把沙子,這件事過後文武百官對他罵聲一片,可是當地災民卻對他感恩戴德,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和珅是如何變成「世界首富」的
    沒有哪一個人生來就是壞人,和珅的父親是福建軍隊中的副都統,管制一旗,而他的母親在和珅三歲時由於生弟弟何琳難產而死,父親在他九歲時也去世了。家裡只有一個忠心耿耿的僕人劉全照顧這二個年幼的兄弟,時常還要去很遠的地方找和珅父親的親戚借錢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也辛虧有這些人的幫助,和珅才能避免被掃地出門。很小的時候和珅就明白生活的艱難,所以非常用功的讀書,希望能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他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用今天的話來講和珅就是一個學霸級別的學生。
  • 人這一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世上,總有不領情的人,也有不感恩的人;人善良,被當成傻子欺負,你善良,你原諒,你一忍再忍,最後傷透你的心。高以翔的離開讓我們覺得不可思議,隨著時間流逝,不但沒有忘掉,甚至於更加思念,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還是那麼記憶猶新。那麼完美的大男孩。
  • 儂個腳勿會得走路啊?
    作者:章慧敏滬語改寫、朗讀:周紅纓指導:丁迪蒙 進了電梯,迭個五六歲個男小囡就開始拿樓層個按鈕當成功了白相干了
  • 和坤不僅愛錢,他還有一個特殊的癖好,傳聞他還動了皇上的女人
    如果要說受賄的官員,想必大家腦海裡想到的第一個就是和珅了吧。他可是歷史上有名的貪官,在他為官期間,他不僅貪財,還做了很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傳聞他還動了皇帝的女人,這是真的嗎?其實在和珅年少的時候,他也是想著成為一名公正廉潔的清官的,所以他從小十分勤奮,刻苦讀書,最終憑藉自己的聰明才識考上了鹹安宮,成為了大清朝中一位普通的官員。
  • 和珅10億白銀,給你多久能花完?嘉慶皇帝只用了一年
    這個事兒比較有趣,都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可事實上,嘉慶吃飽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他爹乾隆爺留下的攤子,根本不是一個和珅家可以彌補的。為什麼呢?先說答案,一是攤子太爛、二是官場太爛、三是收入枯竭、四是農民起義、五是自然災難,這一切從和珅跌倒說起。
  • 半夢半語(願人在愛海勿離勿棄)
    可憐十娘半生半世 ,都給你 ,小小一點試 , 便知世事無常無理 。半愁半喜 ,好在一切都在夢裡 ,既然李郎無情無義 願人在愛海勿離勿棄 自與驚世財富共沉海底 ,打不來 撈不起 好在一切都在夢裡 !
  •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條小魚在乎。」小孩一邊回答,一邊又撿起一條小魚扔進大海。「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我們想要做的就是海邊撿魚的孩子。莫以善小而不為。雖然我們無法用有限的力量幫助所有的人,但至少我們可以擁有改變命運、幫助他人的決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