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王昭君,揮別長安,在朔風獵獵的和親路上,一走就是一生!

2020-12-24 歷史女飛俠

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其父王穰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膝下有兩個兒子,他做夢都盼著能再添個女兒。

那年秋天,王穰終於等來了自己的小女兒,這孩子生來就皺著眉頭,不哭不笑,也不吃奶,用什麼哄逗都沒用。王家人急得團團亂轉,這時候,她嫂子拿來一把琵琶,在她面前扒拉了幾下。別說,歪打正著,這小女孩一下子就咧嘴笑了起來。

王穰老來得女,自然將女兒當成了掌上明珠,他不忍心隨隨便便給孩子起個名字,就花錢請村裡最有文化的老先生,給女兒起了個名字叫王嬙。

在一家人的精心呵護下,王嬙慢慢長大了。不但貌美如花,光彩照人,而且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尤其擅彈琵琶,每當她彈琵琶的時候,附近十裡八村的蛙不鳴了、蟬不叫了、鳥雀也停止了飛翔,都靜靜地在側耳聆聽這美妙的聲音。

王嬙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長安。

公元前36年,漢宣帝不幸駕崩,漢元帝繼承了王位。他嫌棄宮裡的女人年老色衰,給點兒銀兩全都打發走了。他下詔遍選天下美女入宮,年齡不得大於十八歲。王嬙作為南郡首選,被地方官府報了上去。

仲春時節,王嬙辭別父母親人,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個月,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

當時,從全國各地應招而來的美女,有上千人之多。漢元帝已經有四十多歲了,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挨個相看選拔,於是就命令畫師毛延壽,將每個美女畫成一幅畫兒,送給自己看。

美女們為了讓畫師把自己畫得漂亮一點,以便得到漢元帝的寵幸,爭先恐後地塞銀子給毛延壽。經過毛延壽的美化,很多長相遠不如王嬙的美女,都見到了漢元帝,都討到了屬於自己的封號。

毛延壽幾次暗示王嬙,要她多少出點銀兩,自己也好把她推薦給皇上。王嬙自持自己貌美出眾,楞是拒絕了毛延壽的無理要求。毛延壽一氣之下,在王嬙畫像的臉上,點上了一顆剋夫痣。

漢元帝做夢都想著能夠長命百歲,一見王嬙臉上那顆剋夫痣,嚇得腿都軟了,他可不想被這個女人給剋死。他將王嬙那張畫像撕得粉碎,將毛延壽趕了出去。

王嬙眼見著自己身邊的姐妹們,一個個搬離掖庭,有了自己的住處和僕人,過起了榮華富貴的嬪妃生活,心裡好不失落。她只能靠繡花和作畫,來打發寂寞無聊的生活。

王嬙不知道這種日子,何時是個盡頭。興許很短,興許很長,也興許就是一輩子。女人青春有限,轉眼,王嬙在掖庭就呆了三年。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迫於形勢壓力,主動送來大量財物和珠寶,要求和漢朝結親,做漢朝的女婿。

漢元帝巴不得能不費一兵一卒,換來大片領土的安寧。故此他和皇后商量,看看派哪個公主去合適。哪曾想,不但沒有公主願意去,連王室宗親家的女兒,都沒一個願意去的。懦弱仁慈的漢元帝,只好下令在後宮的宮女中,挑選合適的人選。

王嬙聽說此事後,主動報名要求去匈奴和親。漢元帝喜不自勝,因她是民間女子,不是皇室支系,不能封為公主,於是便賜封為「昭君」。要她代表漢朝皇室女兒,去匈奴和呼韓邪單于成親。

按選定的良辰吉日,呼韓邪單于將要啟程回匈奴了。漢元帝為了顯示漢朝的強大,在皇宮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一時間,鼓樂喧騰、紅袖飛舞、絲竹聲聲。

王昭君在眾人的期待中,似嫦娥仙子一般,嫋嫋婷婷而來。眾人都看傻了,世間竟有這麼美麗的女子,他們長這麼大,從來就沒見著過。

漢元帝更是大吃一驚,原來這等美人就在我的後宮,我怎麼就沒發現呢,準是畫師毛延壽搞的鬼,誠心讓我見不到這位美人,真是坑死寡人了。漢元帝忍無可忍,竟暗示派人給毛延壽送去了一杯鴆酒,當場毒死了毛延壽。

漢元帝強打精神,忍痛割愛,賞賜錦帛兩萬八千匹,棉絮一萬六千斤及無數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外十餘裡。戀戀不捨地看著王昭君在車氈細馬的簇擁下,漸漸沒入了地平線那端。

王昭君肩負漢朝和匈奴和親之重任,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這一路,馬嘶雁鳴,催人心魂,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王昭君在坐騎之上,撥動琵琶琴弦,奏起了悲壯無比的離別之曲。傳說連天上的大雁,都被王昭君的美貌和秦音所吸引,竟忘記了煽動翅膀,紛紛從天空中掉落了下來。

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王昭君到達了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歡迎。

呼韓邪單于高興萬分,立刻按匈奴王室制度,賜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

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師,後封為右日逐王。

王昭君以大局為重,按照匈奴習俗,嫁給了復株累單于。又生兩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當於居次。

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于去世。

一年後,王昭君也去世了,享年33歲。

王昭君去世後,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之水,後人稱之為「青冢」。到了晉朝,為了避晉太祖司馬昭的諱,改稱昭君為明君,史稱「明妃」。

王昭君的歷史功績,不僅僅是主動報名要求出塞和親,更主要是和親之後,和匈奴人民友好相處,使邊塞的烽火熄滅了五十多年,增強了漢族與匈奴之間的民族團結。

元朝詩人趙介認為,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

昭君出塞的故事,深受人民喜愛,成為我國歷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

相關焦點

  • 人物探秘:試議昭君出塞途徑喬河打扮
    昭君的和親,完全是漢朝強盛匈奴衰弱的形勢下,為了民族和睦而採取的政治婚姻。 東晉葛洪編的《西京雜記》中的《王嬙》,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文章在史實基礎上增添了畫師毛延壽這一形象。毛延壽因向王昭君索賄不成,醜畫昭君像,昭君「遂不得見」元帝。後來匈奴單于求婚,元帝臨別時才發現昭君的美貌,但為時已晚,便把毛延壽殺了。這篇文章讚揚了昭君潔身自好、剛正不阿的高貴品質。
  • 《女醫明妃傳》該不該挑刺:只有王昭君才配稱「明妃」嗎?
    這事兒讓我想起前年《女醫明妃傳》熱播時,就有一些半吊子的網友吐槽劇名,指出「明妃」二字在文學史上專屬於王昭君。這個觀點看似合理,實則不然。您得搞清楚了,人家明代的妃子叫做「明妃」,一點問題也沒有,反倒王昭君的「明妃」不是什么正版,正確的稱呼應該叫「昭妃」才對!王昭君的名字,在晉朝時為了避司馬昭諱,把「昭」字改為「明」,改稱王明君,所以後世又稱「明妃」。
  • 自古紅顏多薄命,一個「克夫痣」,改變了王昭君的一生
    因為昭君有著絕世美人的姿色,所以整個湖北省都知道興山縣王襄家有個美人胚子,名聲甚至一度傳到京城,不少仰慕者千裡迢迢來到昭君村,就為了一睹美人風採。 王昭君16歲以前集萬千寵幸於一身,絕對是個人生贏家,如果按照這個軌跡發展的話以後也想必是羨煞眾人。不過王昭君的命運在16歲這一年發生了重大改變。
  • 王昭君遠嫁匈奴並非悲劇 塞外過著幸福生活
    王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名嬙,字昭君,晉朝時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名列我國歷史四大美人之一。昭君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無數文學,藝術作品,都以她作為主角。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從大漢族主義以及大男人沙文主義的立場出發,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難。甚至還有文學作品稱,王昭君因深恨被放逐蠻荒,在呼韓邪單于死後,不願再嫁而自殺。
  • 李玉剛悲情演繹《昭君出塞》:康震教授說,你的感情基調錯了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次和親。 和親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清代,幾乎所有的朝代都有次數不等、緣由各異的和親。昭君出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而王昭君自己的兄長及其子女也在歷史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這才是昭君出塞的重大意義。她以一己之力保障了匈奴和漢朝之間的長期和平。她真的給匈奴帶來了和平、安寧和興旺。
  • 2021初中語文人物作文素材:王昭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語文常考作文素材:王昭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獲獎名片】   最美使者   【評價】   為了民族,為了國家,她甘願犧牲自我,舍小家為大家,她的出塞換來了六十餘載的和平。昭君讓人們銘記的不僅是她的如花美貌,更是她的無畏付出。
  • 昭君出塞歷史給出很高評價,她的真實感受是什麼?
    而王昭君呢?首先她在匈奴地位很高,被封為「寧胡閼氏」 (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跟呼韓邪生有一子,後來再嫁又生了兩個女兒,可見是受寵的。對比其他三大美女,你能說王昭君過得不幸福麼?名列我國歷史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出生於公元前52年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孫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
  • 畫師為何要將明妃的形象醜化,可能是一個拯救漢朝的計策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唐代的詩聖杜甫用這首詩對王昭君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評價。提到王昭君人們首先會想到她與西施、楊貴妃、貂蟬並稱為古代四大美女。進入宮廷的宮女們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能夠在這皇宮中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王昭君就是抱著這個美好的幻想而進宮。然而事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由於漢元帝的後宮的佳麗太多,因此身為一國之主的漢元帝也懶得去一個個的把關挑選美人。
  • 王昭君為何出塞?真的是因為畫師毛延壽作祟嗎?看史書怎麼說
    據說是呼韓邪到長安求親,漢元帝欣然同意,於是下令毛延壽把宮女的肖像都一一描畫出來,供元帝選定。元帝只想選擇容貌一般的送往。王昭君雖說是貌美非凡,但先前未被召見,元帝還沒有發現她的美貌。而昭君又不願像其他宮女那樣傾囊賄賂毛延壽,以便使自己被畫成楚楚動人的美女,於是就只有她一人被畫成姿色—般的宮女。漢元帝就憑肖像畫作出定奪,決定將王昭君嫁予呼韓邪為妻。
  • 昭君出塞,一曲千古絕唱的戀歌
    一、美人之美中國歷來最富傳奇色彩的女子莫過於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大美女。西施浣紗、昭君出塞、貂蟬拜月、貴妃醉酒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尋常百姓間永不沉寂的話題。但我總覺得在那些莊嚴的歷史和美麗的傳奇背後,隱藏著另外一種更為深沉的東西,或許那才是她們真正的人生。西施原是越溪之畔的浣紗女,出身貧寒。
  • 古代四大美人,為什麼唯獨王昭君,能經常出現在文人雅士的筆下?
    「千門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這是大詩人杜甫寫關於王昭君的著名詩句。王昭君的父親叫王忠,是個老老實實的莊稼人,但是膝下一直沒有一兒半女,很是苦惱。有一次王忠到屈原廟進香,祈求天賜麟兒。這次進香卻很靈驗,不久後王忠的妻子便夢到了明月入懷,不久後的八月十五,王昭君便出生了,一出生就是個美人胚子。王忠在屈原廟裡祈求的是一個像屈原一樣愛國愛民的子嗣,沒想到這也成了王昭君的人生基調。
  • 趙振然:昭君墓
    在廣袤的平原上,那土丘孤零零的,讓人略感一絲寂寞和悵然。一代絕色佳人王昭君就埋葬在這裡。有人說,她的墓地並不在這裡。也有人說,她的墓地在哪能裡誰也說不清。不管她的芳魂究竟是在何處,都無法阻止也絲毫不影響後人對她的崇敬和懷念。沿著盤旋的墓道到達墓頂。站在墓頂上,遠望著連綿不斷的陰山山脈,思潮也隨著起伏的山勢翻滾不息。
  • 專家還原美人王昭君的容貌,網友:怎麼這麼醜?專家:最真實的她
    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人們常用來形容美女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等詞,便來自於她們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排行第二的王昭君。 古代的畫像難以一窺她的真容,好在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們已經可以復原出王昭君的樣子了,復原圖一出,一位絕世美女,竟然成了笑柄。 據史書記載,王昭君是一位普通的民間女子,公元前52年出生於湖北興山縣的平民家庭。從小聰明伶俐、長相水靈的她,在14歲那一年被選入宮中,成為一名宮女。
  • 昭君出塞換來兩國和平,她明明是單于閼氏,為何卻多次改嫁?
    而且漢代處於政治考慮,也要求昭君嫁給呼韓邪的兒子。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蜀郡秭歸人(今湖北興山縣)。生活在約公元前52年到約公元前15年。漢元帝時宮女,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漢元帝時,王昭君以民間女子身份被選入掖庭,成為一名宮女。
  • 王昭君長得啥樣?有祖孫三代同她,這不是笑話,的確是事實
    本文的主人公也是收繼婚的被收繼者之一,她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與他人不同的是,她被收繼了兩次,分別嫁給了祖孫三代人為妻,來看看她這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新莽五鳳四年(前54),王昭君出生於西漢南郡秭歸的王家,王家雖不是官宦人家,但家境還算不錯,父親王襄老來得女,十分歡喜,所以對王昭君一直都寵愛有加。
  • 傳言王昭君嫁給祖孫三代,為何依然能受世人所敬仰?
    古時候沒有照相機、攝像機,一個人的容貌除了靠文字描述,就是用筆畫下來,畫出來的輪廓自然和本人會有一些出入,歷史上因為一幅畫像改變了一個美女的人生,這樣的故事看官應該不陌生吧?而這個畫中人她最後的結局如何?是否真的如傳說中那樣嫁給了匈奴祖孫三代呢?
  • 劉解憂對比王昭君,充分印證了八卦的無窮力量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武帝的侄子——罪臣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被嫁給烏孫昆莫(王號)獵驕靡為右夫人,獵驕靡死後,劉細君遵從烏孫國風俗,嫁於獵驕靡之孫岑陬(官號)軍須靡,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劉細君去世。
  • 大漠朔風中飛舞的鮮紅嫁衣(三)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公元33年,長安至五原郡(今包頭市)的秦直道上(王明君和象北上出塞的必經之路,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支線、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旌旗招展,一隊隊戰馬, 一峰峰白駝,一輛輛氈車,緩緩行進。中間的輛拉車上,一個髮髻高聳,服飾鮮麗,光彩照人的女子,撥弄著懷中琵琶,行雲流水般的聲音在廣袤的天地間徜徉,令草原平添了濃濃的生氣——這是王昭君隨呼韓邪單于出塞的壯麗情景。
  • 王昭君真實的容貌復原圖,網友看後炸鍋:這麼醜?專家:這就是她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杜甫《詠懷古蹟》作為中國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歷來在國人都是相當有地位的,是無數男人心中做夢都要娶到的女人。伴隨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傳說,在四大美人中他僅次於西施排行第二,最重要的是他對國家作出的貢獻以及昭君本人的民族大義才更值得被推崇,那麼真實的王昭君真的有那麼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