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起臺灣的影視,你腦袋裡第一反應想到的是什麼?
或許會有許多人提到今年年初才停播的《康熙來了》,從小看到大的綜藝節目,整整12年的落幕。
還有些人會說《麻辣鮮師》、《終極一班》,或是《流星花園》、《轉角遇到愛》、《微笑PASTA》等等當年紅極一時的臺灣電視劇。
以及不得不提的這個喜劇大作,出自綜藝教父王偉忠之手,《連環泡》中的《中國電視史》!
臺灣的綜藝喜劇氛圍一直很強,誕生的經典作品也不在少數。
只是,這個氣勢卻沒有貫徹到臺灣的本土喜劇片裡,近年來能讓人印象深刻的臺灣喜劇電影實在少之又少。
就連這部讓我期待很久很久的新作都撲街了。
《大尾鱸鰻2》
David Loman 2
在介紹這部續集之前,得先說說它的前作《大尾鱸鰻》。
「大尾鱸鰻」並不是一道海鮮……它是閩南語裡「很大勢力的流氓」的音譯。
也因此,影片裡有許多限制級的閩南語梗。
男主是臺灣秀場天王豬哥亮,這是他在2011年的《雞排英雄》之後,復出以來主演的第二部電影。
在這部電影中,豬哥亮一人分飾兩角。
第一個角是名為朱大德的黑社會老大,他就是「大尾鱸鰻」。
其實朱大德本來只是一名普通的攝影師,,只是他在一次攝影途中,意外因為一杯冰的咖啡而成了黑社會老大……
他的女兒是由郭採潔飾演的朱小芹。
雖然自己的親爹是黑社會老大聽上去似乎很威風,但朱小芹其實很不滿他爹的這個身份,因為這讓他們父女關係變得疏遠,她也相當怨恨朱大德在她人生裡那種習慣性的缺席。
豬哥亮飾演的第二個角,是名為老賀的算命先生。
他與楊祐寧飾演的兒子小賀相依為命,這也讓他們的感情異常親密,甚至還會日常損兒子找不到女朋友……
老賀與朱大德並不是毫無關係,因為在老賀居住的那個片區,正是朱大德的地勢範圍。
他們倆也會互相調侃他們長得這麼相像的外貌。
某天,朱大德聽從神明的勸誡,決定和老賀互換身份,避免血光之災。
老賀成了黑社會老大,而朱大德變為算命先生。
與此同時,由康康飾演的反派小奇大找上門。
想要奪下朱大德手中那本來屬於自己的江湖地位。
《大尾鱸鰻》是2013年的臺灣春節檔強片,截至下映時拿下4.3億臺幣。
你可千萬別因為票房折合人民幣不過億而小看它,4.3億的成績讓《大尾鱸鰻》超越4.1億的《那些年》位居臺灣華語片影史票房第三,僅次於4.72億的《賽德克巴萊(上)》以及5.3億的《海角七號》。
「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
《大尾鱸鰻》當時在臺灣有多爆炸?或許從票房上就能窺其一二,畢竟連《我的少女時代》在臺灣本土票房都只達到3.4億。
也因此,續集應運而生。
只是這個續集實在讓人失望……
朱小芹與小賀的孩子已經長大學會逃課,朱大德開起了民宿生意。
一切看似安安穩穩。
事情想來沒有那麼簡單,朱大德他們的村子鬧起水荒,村民開始擔心作物收成。
根據乩童的指示,只有一個人能化解這場災難。
這個人就是朱大德情人的妹妹,由連靜雯飾演的小辣。
但是小辣並不是真心想來幫忙,一出場就搔首弄姿,當了次一夜情小三……
同時,朱小芹和小賀之間的感情因為一些誤會而產生了間隙。
郭採潔這次在續集裡,很拼……
不僅如此,小奇大更是捲土重來。
這次他還有了得力幫手,曾志偉飾演的天天哥!
怎麼感覺到哪都有曾志偉的客串……
這三條劇情線同時鋪開,是不是讓你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分明就是臺灣電視劇的套路嘛!
《大尾鱸鰻2》在製作上也真的處處像極了臺劇。
看到不止一兩場的這種打光,你就能明白……畢竟現在連國產恐怖片都沒在這麼打光了。
這部電影的前半段是好笑的,讓人直接笑出聲的那種。
單單片頭的這個閩南語梗,就把笑點極低的我給徵服了……
特別是許多人物剛登場時的火花碰撞,我只能說,請別在吃東西的時候觀看。
在第一部人氣極高的配角們也全都回歸。
包括臺灣鄉土劇實力派演員苗可麗。
由王彩樺、林美秀和素珠阿姨組成的林祖瑪三朵花。
以及資深演員陳博正。
但是當電影開始進入敘事階段,毛病就突顯得特別嚴重。人物情感各種脫節,演員不入戲等等各種狀況,讓人如坐針氈。真不知道觀眾是怎麼在電影院熬過這些片段的……
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爛梗。
像女主撞見男主在偷打電話還很明顯地拒絕解釋、偷偷和其他女性逛婚紗店等等,這裡不怕劇透,因為大概連初中生都知道這肯定是男主在偷偷給女主準!備!驚!喜!
還有女主傻愣傻愣地以為男主傷重到全身包紮奄奄一息,看到這裡我滿腦子想的是真正的男主什麼時候才要從女主身後正式登場。
明顯到爆炸,導演還鄭重其事地鋪陳這些爛梗,看得實在尷尬……
這兩部《大尾鱸鰻》的導演都是邱瓈寬,江湖人稱寬姐。
左起:王偉忠、楊登魁、邱瓈寬、朱延平
如果你常看《康熙來了》,就算你對臺灣演藝圈不太熟悉,你也應該臉熟她。
因為陳漢典每次在節目裡扮演寬姐的時候,都被蔡康永說是斯內普教授。
「我是寬姐,不是寬宏」
寬姐自己也在《大尾鱸鰻2》裡客串出演。
雖然寬姐是資深製作人和經紀人,但《大尾鱸鰻》是她的第一部長篇電影。
其實不止《大尾鱸鰻2》,近年來的臺灣本土喜劇都難免出現這些問題。
爛梗,低成本,劇集化,敘事弱,製作粗糙,連實力派演員都沒能進入狀態。
例如在前年由蕭敬騰主演的《大宅男》裡,竟然又一次出現了「小姐你相機!」的梗。
這種感覺就像是在今年的喜劇裡,導演一本正經地在鋪陳「黃月坡和黃肚皮」的梗一樣。
以為觀眾都沒看過這個梗。
讓人更驚訝的是《大宅男》的導演是朱延平,臺灣商業片的最強大佬。
雖然朱延平在近年來拍的電影都有點讓人不敢恭維,但在90年代,香港有周星馳紅紅火火,臺灣有朱導撐起喜劇一片天。
當時的朱導玩起無釐頭喜劇簡直信手捏來,而且往往大咖雲集。
例如《報告典獄長》裡就有曾志偉、廖峻、胡瓜、張菲、倪敏然、陳松勇、澎恰恰、鄭進一等等,現在各個在演藝圈都已經是超級大腕,就連澎恰恰當時在電影裡都只能是打雜的小配角。
朱延平在那個風生水起的年代還帶出了一個童星,郝劭文。
郝劭文簡直就是當時臺灣本土喜劇的代表人物,合作過的人就有吳奇隆、林志穎、吳孟達、吳宗憲、金城武、朱茵等等。
更讓人驚嘆的是,單單1994年到1998年,郝劭文前後就主演了14部喜劇。
例如《旋風小子》、《小鬼遇到兵》、《狗蛋大兵》、《臭屁王》、《笑林小子2:新烏龍院》、《忍者兵》,絕大部分由朱延平執導,叫好叫座,讓人印象深刻。
這些電影至今都還在臺灣電視重播,即使放在現在看,許多片段都仍能甩當代喜劇一個士林夜市。
近年來讓人頗有印象的臺灣本土喜劇,除了《大尾鱸鰻》以外,就是2013年的《總鋪師》了。
總鋪師在閩南語的意思,就是辦桌流水席的掌勺大廚。
那個年代是臺灣本土喜劇特別輝煌和耀眼的時刻,如今卻鮮有特別走心的作品。
即使是《大尾鱸鰻》這次的續集,都已經不見寬姐在第一部裡的那種誠懇,各種玩票性質。
今年同樣迎著春節上映的《大尾鱸鰻2》票房和口碑雙撲,上映兩周後票房僅3300多萬臺幣,和前作3天轟下6000萬臺幣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就算是看似輕鬆的喜劇也要依靠精心的幕後籌備和製作,臺灣本土喜劇再這麼玩下去一不小心就會把自己玩死。
也因此,雖然《大尾鱸鰻2》是臺灣票房榜三巨頭之一的續集大作,但這次票房的重撲,似乎已經在意料之中。
據說,今年暑假朱延平將把自己當年的經典《笑林小子2:新烏龍院》翻拍為新作《烏龍院》,並登陸院線,也傳言郝劭文和釋小龍將再次合體演出。
希望朱導這次出擊,還能讓觀眾看到有誠意的臺灣喜劇。
最後,千萬不要在公眾平臺回「大尾」!
在公眾號的界面,以回復的方式留下你想看的電影名稱即可。
Ps.公眾號啟用了會自動回復的聊天機器人,但這不影響後臺接收你的求片信息。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我
一個一言不合發資源的電影類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