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工作壓力比較大,壓力過大的話,會讓自身出現不良的心理,比如過多焦慮和沮喪,從而誘發身體疾病,讓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所以,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三種減輕職場壓力的方法。道理是普遍真理,可是現實生活當中個體差異比較大,有些人是壓根就不明白道理,而有的人懂得很多道理,卻永遠是說得比做得好,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有這樣一類人,即便太平盛世,他們依然會感到莫名的焦慮,總是要找一些具體的事情讓自己煩著,這樣好像才踏實。
這類人內心深處是有什麼隱約的擔憂、不得已的苦衷嗎?不是,他們是對焦慮有依賴。對於同樣一件事情,同樣能力的兩個人,有的人毫無感覺,有的人卻倍感壓力,往大了說那是因為個性不同,具體來看就是因為有的人習慣性的焦慮,從而產生了壓力。
那麼對於這類人群,我們必須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對於那些特別容易產生壓力,道理都明白,但依然莫名有壓力的人。方法一:用筆頭髮洩壓力,這種方法要求連續三天圍繞有關情緒或壓力的話題進行寫作,每天寫上20分鐘,這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是這種方法的一切精髓所在,這種方法已經取得了一些可觀的研究效果,選出三天連續的時間,每天晚上都要騰出20分鐘安靜的度過,無人打擾,關閉手機和電腦,保證自己不會分心。
那麼在第一天我想讓你寫大約20分鐘關於工作的最深刻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寫繼續使你感到困擾的、一個充滿壓力的工作狀況,也可以寫你覺得難以談論並會讓你感到不安,但仍然會繼續思考的問題。這應該是一段你尚未向別人過多透露過的經歷。那麼在寫作的時候,你一定要敞開心扉,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你可以思考問題給你帶來的煩惱,對你的未來會有什麼影響,寫完後將手稿放入一個信封,以後或者當場撕碎放入垃圾桶。
那麼第二天、第三天同樣按照第一天的指示來做,努力探究與事件相關的想法和感受,在寫作過程當中做到真正的敞開心扉,最後放入信封撕毀。
這種方法是被證明有效的。我們知道在應對消極情緒方面,人們一直採用講述自己的情感問題或者是煩心事的方法,而在研究當中發現,通過寫作的方式宣洩情感的最大受益者,通常都會在寫作當中使用更多的情感詞彙,由此支持了宣洩假說。
接下來我們介紹第二個方法,結婚生子,填補工作空白。
一個即將結婚的姑娘,對於婚姻各種恐慌,說現在的職場壓力已經夠大了,萬一結婚了有了孩子,是不是更可怕?恰恰相反,曾經有人做過一項研究,主題是家庭角色對健康的影響,結果證明與那些沒有孩子的人相比,有年幼孩子的父母擺脫工作,放鬆身心的困難非常小。
因為晚上年幼的孩子分散了父母對工作問題的注意力,他們不得不做飯,坐下來和家人一起吃飯聊天,陪孩子玩,給孩子洗澡,陪孩子入睡等等,這些都會讓人們自動轉移對工作的關注,幫助人們放鬆身心,最終擺脫工作的困擾。
這就不難解釋一些上市公司老闆會和你說,和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是我最愉快的時光了,那是因為家人讓他們暫時放下了工作,另外在工作之餘讓閒暇時間要變得井井有條。
第三點我要說說別做手機的奴隸,放下手機壓力減半,很多人不太理解怎麼放下手機是減輕壓力的方法呢?
我忙碌了一天,看看朋友圈,看看微博和關係不錯的朋友聊聊天應該是很放鬆的。不一定,因為你的朋友圈大多是和你的職場相關的,你融入其中等於並沒有擺脫現實生活,比如裡面有你的同事,好朋友,她也有工作,如果是一個全職主婦,那麼你又會感到人家的生活是多麼放鬆,而我第二天卻有各種各樣的工作上的瑣事。
不依賴手機等於暫時脫離了現實世界,放鬆自己的大腦,一開始會焦慮,但是慢慢的你會發現那是一种放松。
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這一點似乎很難做到,但是可以儘量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在家人面前,特別是晚上在家裡陪伴家人、孩子的時候,遠離科技產品,跟孩子一起做一些小遊戲,專心陪另一半聊聊天,外出與朋友聚會再忙,也不要反覆看手機,多關心一下你的朋友,跟他聊一聊,在睡前一小時內不要玩手機,可以看看書,最後說一下,不要拿著手機上床,把手機充上電,第二天早上再用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