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興實施「一戶一產業工人」工程 助力縣域經濟發展

2021-01-18 湖南頻道

時刻新聞

—分享—

  □本報記者 熊建平 譚志文 張紅萍 通訊員 謝古 李日文

  2012年度,資興市再次入選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從去年開始,該市通過實施「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工程,讓農民有了技能、企業多了技工、政府漲了財稅、百姓鼓了腰包,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夏末秋初,記者深入資興採訪,下企業、進農戶、到機關,解讀這項普惠式培訓工程為縣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良好效益。
  
  資興市因東江湖而有靈氣。
  
  美麗的東江湖,湖面浩瀚,綠水剔透,青山疊翠,風光旖旎。
  
  從去年開始,一項浩瀚的工程在資興市實施:全市近20萬勞動力被正式納入「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計劃之中。
  
  記者在資興市採訪時發現,這個普惠式的培訓計劃,在資興快速發展的縣域經濟中,初步顯示出人力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推動力。
  
  「『一戶一產業工人』工程,不僅直接解決勞動力轉移和就業的問題,還有力緩解了園區用工荒,也讓大量農村家庭逐步實現由傳統農民家庭向城鎮居民家庭轉型,成為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資興市委書記陳榮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農民「洗腳上岸」活躍工業園區
  
  資興市清江鄉大遠村農民黃存雄,原來在家務農,去年4月參加了「一戶一產業工人」維修電工培訓班,畢業後被京翔電子公司聘為電工,並成為電工班班長,月薪3300元,實現了由農民到技工的轉變。
  
  而來自七裡鎮的王彬,原來是粵興汽配廠的一名普工,之前月薪在1000元左右。去年,他參加了焊工技能培訓而成為一名技工,因技術過硬和勤奮,現在月薪已經漲到了4000多元。「技工和普工,差別還真是挺大的。」王彬笑著說。
  
  他們只是資興市2萬多名享受過普惠式免費職業技能培訓隊伍中的例子。
  
  在加速承接產業轉移和園區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資興市面臨著兩大難題:一邊是結構性用工荒,資興經濟開發區八成企業招工難;一邊是就業難,龐大的下崗職工、困難職工、庫區移民需要就業。
  
  在這個背景下,資興市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於「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同時整合各個領域的培訓資源,集中力量,力爭用3年時間,為全市每個家庭培養一名以上產業技術工人或致富能手,讓每位勞動者掌握1至2項就業技能和致富本領,讓已從業人員技能得到不斷提升,實現「培養一人、就業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標。
  
  資興市「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辦公室的幹部李雄彬,原來在電子政務中心工作,因為熟悉網絡信息業務,被抽調過來負責全市勞動力資源資料庫建設。李雄彬介紹說,目前,全市共錄入16—60歲資興戶籍81686戶,195286人,其中已參加培訓家庭66546戶,佔全市勞動力總數的79%。
  
  通過「訂單培訓、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產學互動」等模式,這些「洗腳上岸」的農民開始成為新型產業工人。資興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部工作人員曹振輝說,該區目前已經培訓技工2000多人,這些經過培訓的技工已經成為「香餑餑」,有些人還離開了資興,到郴州的園區企業工作。
  
  據初步統計,資興市針對園區企業舉辦的技術培訓班134期,培訓人數6345人次。這些培訓因地制宜,既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又有效提升了企業工人技能,因而很受企業歡迎。「我們廠培訓了10多個人,現在全部成為生產線上的骨幹。」粵興汽配廠質量企管部經理蔣斌斌對政府主導的這項技能培訓讚不絕口。
  
  受益於本土技術工人的快速成長,資興市園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截至目前,資興經濟開發區入園企業達150多家,其中規模企業79家,今年上半年,技工貿總收入達173.6億元,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45.3億元,園區綜合實力躍居全省第七位,成為「湖南省十強經濟開發區」。
  
  新型「技術能人」帶活旅遊經濟
  
  資興市程水鎮境內有著美麗的丹霞景觀,碧水、翠竹掩映中,不少農家遊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很多遊客常常自駕來這裡觀光休閒。
  
  「三文魚不僅僅是一種美食,也是一種文化。」在接受我們採訪時,程水鎮程江口村農民謝發坤說出的一番話,讓記者愣了愣。
  
  今年43歲的謝發坤,去年10月免費參加了三文魚烹飪技術培訓,並且榮獲技術比武優勝獎。謝發坤活學活用,將三文魚烹飪技術運用到程江野生的中華鱘等優質魚類加工上,進一步拓展了三文魚的內涵,她家經營的酒店,也因為三文魚美食而名聲大漲。為此,丈夫袁作雄還放棄了收益頗豐的河沙生意,兩口子專心做農家遊。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他家收益翻了一個番。
  
  作為資興市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旅遊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資興市大力實施三年旅遊百億投資計劃,大手筆推進東江湖、小東江、東江灣等核心景區提質改造,實施了東江漂流、霧漫小東江、黃草風情小鎮等24個旅遊精品項目。
  
  呼應旅遊業迅猛發展,「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工程把旅遊從業人員技術培訓作為重點,尤其是在提升鄉村遊服務水平上下工夫。
  
  資興市把黃草、白廊、清江、湯溪4個旅遊優勢鄉鎮列為發展鄉村旅遊示範點,對旅遊從業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禮儀禮節、烹飪服務等方面的重點培訓,帶動了鄉村旅遊和農家休閒產業的蓬勃發展,全市大小農家休閒山莊已經超過了110家,形成了旅遊休閒新品牌,為東江湖創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增加了新亮點。
  
  連坪瑤族鄉地處深山,漫山遍野的南竹和林木是當地村民重要經濟來源。為提升林木產品的附加值,去年起,該鄉採取「公司+農戶」的運作模式,大規模組織當地農民參加竹木雕刻、根雕等旅遊工藝品加工技能培訓。頗具特色的竹雕、根雕工藝品,既為資興市旅遊業發展提供配套旅遊產品,也成為東部林區鄉鎮致富的一條新門路。
  
  據統計,去年至今,資興市「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旅遊業人員達3400人次,他們分布在旅遊業鏈條的各個環節,成為旅遊業發展的直接推動力。去年,全市共接待遊客505.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2.45億元。今年,旅遊業發展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產業帶頭人助力農村轉型
  
  謝紹蘭是資興市三都鎮大坪村人,在接受了養豬技術培訓後,她來到位於三都鎮石拱村的玥帆生豬養殖場工作,月薪1000多元,還管吃住。和她一樣,經過培訓後,石拱村及周邊村莊有近80人在這個養殖場工作。
  
  這個養殖場是由下崗工人周慧開辦的,周慧不僅積極組織、贊助附近村民參加「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還與附近村民籤訂「幫扶協議書」,免費提供養豬和疾病防疫技術,按市場優惠價提供仔豬、收購農戶散養的生豬,並為殘疾人創業提供便利。這樣一來,既為養殖場附近村民增收創造了條件,也為養殖場降低集中養殖風險,開展生態養殖打下了基礎。
  
  與三都鎮一樣,在資興市各鄉鎮,「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工程正在加速推動農業產業轉型——
  
  州門司鎮與省農科院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該院的專家每年定期為農戶傳授東江梨種植栽培技術,培養了一批「永久牌」農民技術員,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農民致富產業;
  
  龍溪鄉中洞村農民黎滿根自費到湖南農學院學習牛羊繁殖技術,取得了省級「草食動物高級品改員」證書,目前他家已成為全市最大的養牛專業戶;
  
  湯溪鎮農民王三軍大膽引進主產熱帶地區的羅漢果種植技術,並成立「湘東藥材合作社」,帶領67名社員從事羅漢果、玉竹等藥材種植,成功實現了由販運藥材到種植藥材的產業轉型;
  
  東江街道辦事處泉水村農民胡孟文,刻苦鑽研養蜂技術,充分利用東江湖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發展壯大蜜蜂養殖產業,目前擁有蜜蜂超過100箱,單戶養蜂數量居全市第一,蜂蜜質量上乘,供不應求……
  
  記者了解到,資興市大力推廣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術,從資金、信息、項目等扶持農民創業,對於參加培訓的農民,實行免學費、免生活費和發放誤工補貼等優惠措施,同時,實行「上門式、訂單式、車間式」的培訓模式。截至目前,「一戶一產業工人」培訓工程已經完成農業實用技術培訓223期,共培訓11321人次。
  
  「一戶一產業工人」工程開展以來,不僅富了農民的「腦袋」和「口袋」,更是增強了群眾的品牌意識,東江魚、東江果、狗腦貢、神和酒、東江湖酒等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農業產業轉型實現了新的跨越。僅2012年,資興市新增東江蜜梨1000畝、狗腦貢茶1500畝、油茶3000畝,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34家,成為「全國油茶生產示範市」和「全國生豬調出大縣」。

相關焦點

  • 蓄勢揚帆正當時——資興經濟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工作紀實
    在資興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資興經開區認真貫徹落實「創新引領、開放崛起」和「產業主導、全面發展」的戰略,圍繞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的目標,興產業、強實體、提品質、增實效,園區經濟實現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 挺起縣域經濟的脊梁 看全南如何蓄足工業發展「正能量」
    江西日報記者 鄢朝暉  今年以來,全南縣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激發發展內生動力,努力做大工業經濟總量,挺起縣域經濟的脊梁。1至9月,該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15.8億元,同比增長9%;財政總收入達6.49億元,同比增長23.35%。
  • 夯縣域「基石」 穩經濟「底盤」——「十三五」的綿陽答卷·縣域經濟
    五年來,綿陽深入落實縣域經濟發展「振興計劃」,實施「六大行動」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優勢互補、協同聯動、錯位發展、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板塊,加速形成「一核引領、兩翼支撐、三區協同」發展格局,奮力譜寫縣域經濟發展新篇章!數據是力證。
  • 答卷2019 · 美好資興
    美好資興:服務實體經濟 共創美好未來本臺記者 安喬:近來年,資興著力於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型工業,產業發展由資源依賴型轉向科技創新型,在未來,資興市將以更高層次的創新,更高水平的開放,助推資興高質量發展。通過新舊動能轉換,資興市工業高新技術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均超過40%。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哪些縣域發展信號?聽聽專家咋說
    楊建國認為,對於縣域來說,這個窗口期主要包含三個層面:第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特別是在國內大循環的生態中,縣域連接城市和鄉村的載體和支點作用越來越凸顯;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國外受到極大衝擊的經濟發展形勢和國內經濟率先復甦之間的時間差,為我國經濟、產業朝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提供了時間窗口;第三,過去幾年,我國縣域普遍啟動了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經過探索和嘗試,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批成熟的經驗和模式,也迎來了大面積推廣
  • 李微微: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
    李微微在邵陽縣調研時強調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 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12月15日下午,省政協主席李微微在邵陽縣看望幫扶對象羅家寶小朋友。圖 通訊員 唐靜婷攝)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昂昂)12月15日至16日,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率隊赴邵陽縣,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調研縣域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情況。她指出,要發揮政協委員作用,持續幫扶困難群眾,進一步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從根本上鞏固脫貧成果。省政協秘書長卿漸偉參加調研。
  • 寶雞:讓寶雞擀麵皮、岐山臊子麵成為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產業
    寶雞新聞網訊(記者 惠耀輝)1月7日,我市召開寶雞擀麵皮、岐山臊子麵產業發展推進會。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參加會議並講話,市長惠進才主持會議。徐啟方指出,發展寶雞擀麵皮、岐山臊子麵產業是推動縣域經濟和全市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各級各部門要把準目標定位,創新思維理念,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寶雞擀麵皮、岐山臊子麵產業做大做強。要圍繞產業發展,加強宣傳營銷,充分發揮品牌效應,不斷提升寶雞擀麵皮、岐山臊子麵知名度和影響力。
  • 優質糧食工程如何助力中國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經濟觀察)優質糧食工程如何助力中國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中新社北京9月29日電 (劉亮)金秋九月,浙江省湖州市尹家圩糧油植保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水稻田掛滿沉甸甸果實。「下個月就能收割了,預計今年糧食生產能達3000噸左右。」該合作社負責人孫建龍說。
  • 【河北年中經濟分析】科技引擎 特色制勝 提升縣域經濟實力
    長城網訊(記者 馬德明)雞澤、安平、清河……說起這些地方的時候,人們往往立刻想到辣椒、絲網、羊絨,因為這些產品帶有鮮明的縣域特色,同時也成為了這些地方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區域經濟的發展基石。
  • 廣東縣域經濟「新興式」發展:毗鄰粵港澳,融匯大灣區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實施和落地,毗鄰珠三角區域的「地利紅利」有望被釋放出來。粵港澳大灣區版圖下,毗鄰縣域經濟有哪些機遇?雲浮市經濟發展「排頭兵」——新興縣的發展就佐證了這一點。10月15日,2020年新興縣(深圳)投資推介會在深圳舉行,該會議圍繞當前如何承接產業發展的風口投資新興、如何通過金融資本推動產業發展等話題,邀請多位專家與近200名深圳企業家參與討論。2019年以來,新興縣吸引了超百億資金及大批優質項目入駐,其「經濟振興指數」在廣東省粵東西北74個縣(市、區)中排名首位。那麼,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 鳳陽挺進安徽縣域經濟20強榜單
    日前,安徽61個縣域的2019年主要經濟數據正式發布,縣域經濟總量(GDP)20強排名新鮮出爐。鳳陽2019年經濟大爆發。在2018年鳳陽經濟總量208億元的基礎上,在第四次經濟普查後,經濟大幅飆升,達到397.5億元,成功挺進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榜單,居第13位。
  • 助力線上線下融合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原標題:助力線上線下融合 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12月27日,首屆福建電子商務賦能縣域經濟發展峰會暨「政和我意」2020全閩樂購電商節在政和縣同心電商創業園啟動
  • 創新| 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制約,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鎮平縣找準能人事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點
  • 【經濟發展】科右中旗: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右中旗:優化畜牧業產業結構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進一步推進「兩牛」產業發展,實施「雙百千億」工程,紮實做好「牛文章」,科右中旗通過擴基地、強政策、育龍頭、拓市場、增效益,穩步推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發展轉變
  • 興隆開展"三創四建" 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網5月19日訊 今年以來,興隆縣認真貫徹省、市委決策部署,結合興隆實際,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紮實開展「三創四建」活動,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專班,高起點謀劃推進活動開展。
  • 創新|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制約,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鎮平縣找準能人事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大力發展能人經濟,培育發揮本土人才在創業致富、推動發展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引導各類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 緊抓重點項目建設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發展
    汪清新聞視頻圖文緊抓重點項目建設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發展我縣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創新舉措、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精準施策,緊抓重點項目建設,為推動經濟高質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同時,好記二期項目醬花香食品產業園、翰瑭影視基地項目、三期翰瑭年產十萬噸功能性有機醬油項目正在建設中,其中二期項目已完成主體封閉工程,三期項目已完成暖封閉工程,預計明年4月1日復工建設。同期聲:好記食品釀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司振興二期項目是做4億瓶的山珍醬,5萬噸的醋和5萬噸的蠔油,預計是2021年的8月份工程竣工。
  • 好醫生品牌助力齊齊哈爾智慧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
    好醫生品牌助力齊齊哈爾智慧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 2020-11-09 16:00:04 來源: 北方網   10月29日,為期4天的齊齊哈爾第二屆大數據應用博覽會圓滿落幕
  • 開闢產業工人成長的「快車道」
    原標題:開闢產業工人成長的「快車道」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21世紀,
  • 河南「縣域強音」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為了讓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我省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縣域強音」專題第二場新聞發布會,聚焦農業農村工作,邀請省農業農村廳負責同志介紹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有關情況。同時,我們也專門邀請到全省第一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市)中的部分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較好的縣市政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就推進本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