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9日,太原鋼鐵廠一對雙職工夫妻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寧浩。
寧浩的童年是在煉焦的煤氣味下度過的。
從小寧浩就調皮搗蛋,腦子裡時常有稀奇古怪的想法。
寧浩初二的時候,太原市發生一起很大的「蒙面人入室搶劫案」。
三個人戴著口罩,手段特別殘忍。
寧浩的同桌李強家就遭遇了這樣的事情,李強從二樓跳下去,瘸著腿躲過了劫匪的追殺,然後報了警,
遺憾的是三名罪犯一直沒有抓到。
那個時候寧浩和幾個同學覺得李強特別「有種」,天天騎自行車接送李強,走到哪宣傳到哪。
有一次七八個人,騎車送李強回家,騎著騎著分成了兩撥。
李強和其他幾個人落在了後面,這個時候寧浩和幾個朋友早就等在李強家樓下。
寧浩和朋友一合計,挺無聊的,逗逗李強吧。
他便騎車折回去問李強:你上次說的搶劫犯是不是3個?穿軍大衣,貂皮帽子,戴口罩?
李強一聽嚇壞了:是啊,浩子,你再回去看看,看清楚了。
寧浩折回到一個胡同裡,心想做戲得做真實了,就和幾個朋友模擬打架,脫下軍大衣便扔在地上,便大喊別打了,別打了。
過了不久,忽然來了一溜吉普車,一回頭30多把槍指著他們幾個。
原來寧浩和朋友模擬打架的時候,李強誤以為劫匪真的出現了,便偷偷報了警。
寧浩從小喜歡畫畫,一半是喜歡畫畫,一半是想靠畫畫逃避學習。
這年,山西省電影學校中專第一年招生,生源也奇差無比,只要去考,就全盤招收。
這個時候寧浩開始廣泛接觸電影,見識到了電影世界的神奇。
寧浩學的是畫電影海報,那個年代科技不發達,海報都是手繪的。
隨後,他找了一份畫畫的兼職。
畫完最後一張劉德華的海報,寧浩就失業了,因為這個時候,印表機誕生了。
寧浩自畫像
寧浩用掙的第一筆錢買了一輛山葉,高高興興帶著朋友往家走。
行駛到高架上時,後面跟了一輛警車。
寧浩一看,加油門就跑,因為寧浩的新山葉還沒有上牌照,如果車被扣了可就虧大了。
寧浩載著兄弟在前面跑,警車拉著警笛在後面追。
最後被逼停後,從警車裡下來一群警察拿槍指著他倆。
當時把寧浩和兄弟嚇壞了,一動不動的趴在地上,心想車沒上牌照不至於那麼大動靜吧。
一群警察指著寧浩兄弟問:幹什麼的,背上背的什麼?
原來買這輛山葉時,送了一車把,因為有點長,就讓兄弟背著,結果看上去非常像一把槍。
警察問:你們跑啥?
寧浩說:車沒上牌照,剛買的。
警察說:那是交管的事,我們是巡警,以後警察讓停就停,知道了嗎!
後來寧浩覺得這段高架追人挺有意思的,就有了《瘋狂的石頭》中黃渤搶麵包被老闆騎車追打的場面!
當然這是後話。
畢業後,寧浩被分配到太原話劇院,每天工作就是打開水,抄板報,住在黑洞洞的筒子樓。
有些鳥是註定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羽毛太漂亮了。
寧浩的父親是鋼鐵工人,早年下海,賺了不少錢。
他希望寧浩在太原開個服裝店,安穩的生活娶妻生子,但寧浩還是逃走了。
1997年,寧浩跟揣著兩千塊錢來到北京,參加了一個成人高考。
學校組織體檢,醫生冷冰冰地告訴他:你是色弱。
這時候,寧浩已經畫了快十年了。
突然有人從醫學上,告訴他你是視覺有問題!等於間接告訴你,你再努力,也沒戲。
果然寧浩考了幾個學校:工藝美院、服裝學院、戲曲學院、無錫輕工,全部名落孫山。
寧浩想:既然抓了一手爛牌,那就努力一下,合把大的。
2001年24歲的寧浩終於考進北京電影學院。
但他不怎麼好好上課,因為他上的專業是圖片攝影專業。
上課坐在最後一排編故事、寫劇本,劇本的名字叫《香火》,講的是村裡和尚籌錢修佛像的故事。
因為資金不到位,後來找到他很多中專同學擔當主角,自己和女朋友邢愛娜一起剪輯,總算湊合著完成了。
沒想到《香火》一舉拿下第4屆東京銀座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後又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拿了一個獎。
寧浩拿著獎金給自己買了一條又大又粗的金鍊子。
後來寧浩每次拿獎都會獎勵給自己一條。
得獎歸來,寧浩開始給人拍MV,當然拍電影的心思也沒有丟。
一個機緣巧合,讓他對蒙古小孩和桌球這個題材產生了興趣,隨後開拍《綠草地》,沒想到這部影片拍攝中翻了三次車,多人受傷骨折。
大家都說沒法拍了,走了一批人。
劇組在草原待了4個月,剛建組的時候60多個人,殺青時只有11個了。
這部拍攝坎坷的《綠草地》入圍了50多個國際電影節,回來之後又去了香港電影節。
這個時候劉德華的合伙人餘偉國來找寧浩。
當時劉德華正在發起「亞洲新星計劃」,挑選6位年輕導演,300萬扶持他們拍電影。
這時寧浩想起他上學時寫的一個劇本《大鑽石》,講一個警察追查一顆被盜鑽石的故事。
後改名為《瘋狂的石頭》。
找演員階段,郭濤給小陶虹聯繫,打算邀她來出演,小陶虹一看不喜歡這種黑色幽默,就推掉了。
但徐崢讀了劇本,非常喜歡,想接這個活。
寧浩覺得徐崢當時已經很名氣了,給他費用高了吧,真沒這個預算。
給的低了,還真開不了口,最後只能挑明了:你要來,我這只能給你個紅包,預算真不夠。
沒想到徐崢同意了,他就是喜歡這個劇本。
電影裡有個配角叫黑皮,寧浩給馬上從北影畢業班裡挑了個人,叫黃渤。
寧浩找到郭濤出演主角,很順利,郭濤同意了。
馬上要和郭濤籤合同的時候,製片人說要孫紅雷要演。
當時孫紅雷是大腕,他要演這個片子就十拿九穩了。
但寧浩實在開不了口對郭濤說,就找製片人去說,沒想到郭濤倒還爽快,說那行吧,以後有機會再說。
誰知道孫紅雷這邊說:錢不用談,我這幫你,但你得等我兩個月。
寧浩一聽,等不了了,得儘快開機了,然後給郭濤打電話,機票訂好了,您再趕緊來吧。
就這樣開機前三天,郭濤最後一個進組。
王迅進組的時候有個感覺,這個劇組是個草臺班子,東拼西湊的。
各部門都不專業,沒經驗,全是小孩,製片人也才26歲。
場記、化妝、道具、都是寧浩死盯著,手把手教。
一路磕磕絆絆,預算超支,寧浩自己又搭進去10幾萬,經過46天總算拍完。
沒想到《瘋狂的石頭》,果然瘋狂,一經上映,石破天驚,盛讚如潮。
最終300萬投資的《瘋狂的石頭》,票房過了2300萬,成了當年的票房黑馬。
這部劇獲得43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寧浩也成了新一代導演裡的「開山怪」。
隨後寧浩《瘋狂的賽車》,票房過億,成了第四位億元導演「俱樂部」裡的一位,
前三名是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
版權聲明: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