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yuki
出品:乳財傳媒
寧浩似乎一直都不是一個傳統意義的「好學生」,雖然學歷經歷了「三級跳」,但是他自認為對學位也沒有太高的追求,只是為了顯得不是在北京「瞎混」。
入行電影也是偶然,《香火》讓寧浩開始走入電影導演的行列,「瘋狂三部曲」更是奠定了他在華語電影界的地位。「荒誕藝術」是寧浩電影的突出特點,而通過對社會上平凡小人物的描寫,折射了社會現實可能是受到觀眾喜愛的主要原因。
「電影人要尊重觀眾、尊重角色」,寧浩如是說。
《香火》讓寧浩開始走入電影導演的行列
「瘋狂三部曲」更是奠定了他在華語電影界的地位
提到寧浩就難免想起被稱作華語電影的「鐵三角」,寧浩、徐崢、黃渤三人因拍攝《瘋狂的石頭》結緣,後續又合作了《瘋狂的賽車》、《無人區》等幾部票房、口碑雙爆棚的電影作品,因為持續的合作而被稱為「鐵三角」。
「鐵三角」無論是票房號召力,還是電影口碑,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在電影界有著無可爭議的實力。寧浩、徐崢先後創造出了票房神話,而黃渤則是影帝級別的演員。
寧浩說當初在拍《瘋狂的石頭》時,徐崢特別紅,剛演完《春光燦爛豬八戒》。後來是徐崢搶了小陶虹的劇本才得以參演這部電影,然後來是熟悉起來。
後來拍《瘋狂的賽車》時,徐崢也來幫忙演一個墓地的經理。徐崢臨走的時候還說:「你下次要找我,少了六十場戲不要跟我開口。」之後徐崢就接拍了《無人區》。
與黃渤的合作同樣是《瘋狂的石頭》,拍這個片子除了過來幫忙的徐崢沒拿錢外,黃渤當時的薪酬也就一萬。在《無人區》之後三個人之間的友情變得越來越好了,徐崢還說:「《無人區》就是個處女座的劇組,寧浩、黃渤、餘男以及美術師都是處女座,對電影質量要求太高了!」
三個人對電影都是非常尊重的,黃渤會在導演通過之後,即便很累依然願意跟導演嘗試一種新的方式。寧浩哪怕拍電影累得要死,還會跟徐崢講哪場戲不好。徐崢哪怕當時很煩,之後也願意去思考然後去重拍。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三個人志趣相投、相互欣賞,才能成為朋友。
寧浩、徐崢、黃渤三人因拍攝《瘋狂的石頭》結緣
三個人對電影都是非常尊重的
寧浩是山西人、處女座,笑起來臉上的肉都能堆在一起,穿上西裝特想香港的黑幫老大。
高中時期,寧浩就稱不上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他對自己的母親說:「我英語奇差無比,考大學肯定沒戲。」高三的時候還跟初三的學生打架,這件事性質嚴重,等待的處理結果必然也不會太輕。
老師告訴他今年山西省電影學院第一年招生,只要報考就全部招收。後來去了這所學校之後,寧浩才發現學校一年的上課時間都沒多少,最後只是荒廢度日,抽菸、喝酒、談戀愛能幹的全乾了。
寧浩對於體育運動和電腦遊戲一直以來都沒有太高的興趣,但在精力充沛的青年時期,他還是找到了宣洩的出口——音樂。
中專在校期間他甚至還組成了一個樂隊,當時搖滾剛剛進入中國,這種激烈的音樂似乎讓寧浩變得更加瘋狂。直到中專畢業之後,樂隊解散。參加的工作也沒有太高的興趣,然後懷揣著2000塊錢來到了北京。
即便之後又考上了北京師範大學的專科以及北京電影學院的本科,但寧浩自稱對學位這樣的東西其實是沒什麼興趣的,讀大學也只是為了找一個藉口呆在北京,否則父母覺得沒有工作是在北京瞎混。
儘管寧浩從中專到大專再到本科,實現了在學業上的「三級跳遠」,但是他似乎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
懷揣著2000塊錢來到了北京
寧浩是山西人、處女座,笑起來臉上的肉都能堆在一起
在北京師範大學大專畢業時,寧浩拍了個畢業作品叫做《星期四,星期三》,做完之後也只是扔在了家裡,並未對此傾注太多。
偶然間,《上學路上》的導演方剛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這部片子,長舒一口氣對寧浩說:「你應該做導演。」
隨後寧浩開始進入了音樂電視領域,李宇春《Happy Wake Up》、樸樹《Colorful Days》的mv均出自寧浩之手,當初火遍中國的快樂男聲主題曲《追夢赤子心》mv也是有寧浩執導拍攝。
真正進入電影這一行業,還得益於在北京電影學院臨近畢業的這一年,寧浩自己出資並擔任編劇、導演、攝影,回家鄉山西執導了首部電影處女作《香火》,並在瑞士羅卡洛舉行了首映。
這部電影可謂一波三折,最開始需要四處奔波去拉投資,好不容易獲得了一位姓吳的老闆投資,在臨近開機時卻又突然反悔。寧浩自己搭了個草臺班子,愣是把這部電影拍了下來。
《香火》拍完之後又遇上了非典,身無分文的寧浩只好又做起了拍攝mv的工作,受一位攝影師的啟發,他順手把片子拿去給人看了,沒想到直接在國外「爆」了,寧浩也因此獲得了一堆獎項。
大家認識寧浩應該是從《瘋狂的石頭》開始,這部電影才真正打響了寧浩的名字。即便後來寧浩又拍攝了《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刀劍笑》、《黃金大劫案》等,《瘋狂的石頭》依舊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一部佳作。
《瘋狂的石頭》創造了中國低成本電影的奇蹟
他憑藉「瘋狂三部曲」在電影圈裡佔據一席之地
2006年,劉德華發起「亞洲新星導計劃」,投資2500萬港幣資助6位新銳導演。在看過寧浩的《香火》和《綠草地》後說:「你有拍商業片的潛質,我給你三百萬,拍什麼我不管。」
雖然劉德華給的投資是最少的,但是留給寧浩的創作空間更大,完全可以自由發揮。隨後拿著300萬開啟了「瘋狂」時代。
《瘋狂的石頭》讓寧浩、徐崢、黃渤三人結緣,也讓三個人的知名度上升到了新高度。小成本製作、沒有任何宣傳資源和經費,但是口碑炸裂,票房直飈2000萬,創造了中國低成本電影的奇蹟。
2009年,《瘋狂的賽車》開拍,依舊是「鐵三角」陣容,但是故事線比「石頭」更複雜、更瘋狂,電影上映之後票房輕鬆過億,成為了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的第四位邁入億元票房的內地導演。
2017年,《瘋狂的外星人》開拍,影片主要源於劉慈欣的小說《鄉村教師》,黃渤依舊是主演,他還表示:「這部電影我等了好長時間,拍完《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之後,我以為很快會有第三部,沒想到八年後才等到。」
但是《瘋狂的外星人》遇上了《流浪地球》,本來喜劇+科幻的題材應該是很吸引人的,然而票房並未與口碑成正比。
即便寧浩以後再也不拍電影,他也能憑藉「瘋狂三部曲」在電影圈裡佔據一席之地。
他希望自己能夠轉型,拍些更好玩的東西
有人說寧浩的電影是以「黑色幽默」為主
有人說寧浩的電影是以「黑色幽默」為主,將痛苦、歡笑、荒誕的事情放在一起,既能讓觀眾啼笑皆非,又能引發觀眾的深思。
「瘋狂三部曲」是寧浩「瘋狂」的最佳體現,早期的電影大多都是在親戚朋友的友情贊助以及靠「拉贊助」得來的資金,他將鏡頭對準的是生活中平凡的人物,並非是完全的勵志性人物,可能更多的是關於社會的反諷笑話,對社會現實揭露頗多。
但是圍繞荒誕藝術創作了太多年,寧浩在《瘋狂的外星人》上映以後表示自己已經累了,需要休息一段時間。他希望自己能夠轉型,拍些更好玩的東西。
《我不是藥神》成為華語電影「爆款」、「年度十佳」,很多觀眾成為了這部電影的「自來水」,只因他是「良心爆款」。
雖然這部電影的導演是文牧野,但是寧浩在背後承擔了很多。從劇本的篩選、打磨到之後的拍攝,都執行了高標準、嚴要求,但同時也為新銳導演保駕護航。
現實主義題材、全員精湛的演技,都為這部電影增光添彩,小人物的求生欲和大愛,以及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懷,都是當下時代所需要的,也能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
寧浩表示:「電影人要尊重觀眾,尊重角色。觀眾能感受到尊重,不要俯視他們,他們不是螻蟻,我們都是有生命的人。人都有尊嚴,都有同理心。」這也是寧浩導演導演的電影能夠受觀眾喜愛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