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電影的寧浩是如何成為導演的

2021-01-09 法芒

1977年,寧浩出生於山西,和賈樟柯是老鄉。

寧浩對八九十年代很有情感,那時候改革開放不久,各種新興事物不斷湧入生活中。

那時候的院子很安靜,陽光很大,人很少,歲月靜好,時光安穩。

一切就像姜文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描繪的那樣,大家生活無憂無慮,精神飽滿。

在很小的時候,寧浩的娛樂活動是聽廣播,聽評書。那時候只要一放學,他就會聽評書,《白眉大俠》、《三國演義》之類的通俗作品,正是那個年紀裡男孩子的最愛。

寧浩喜歡閱讀,尤愛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餘華、蘇童、莫言、魯迅等文學作家的作品是他的最愛,一部《活著》看完一遍後還得再看一遍,甚至小學還沒畢業就把《魯迅全集》看了一遍。

也難怪他後來的電影裡敘事那麼流暢清晰,在幽默荒誕的外衣下,總是隱藏著市井的煙火氣息。

閱讀是對自己最大的投資,或許小時候的寧浩還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他知道在閱讀中尋找樂趣。

除了閱讀,寧浩最喜歡的還是畫畫,很小就喜歡,至於電影,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他經常研究國外名家的繪畫,如米勒,馬蒂斯等人的作品。

寧浩雖熱愛藝術,荷爾蒙爆滿的他也熱衷打架。初三的一節課堂上,他和幾人打了起來,事態嚴重,可能會影響他以後的升學。

寧浩的文化課成績尚可,只有英語差得離譜。

因為英語差,寧浩沒有報考高中,而是上了一所名為山西電影學校的專科學校。

山西電影學校最早是山西省電影公司辦的一個技校,目的是為了培養電影放映員,培訓維修電影放映機的人員。

因為當時沒有彩噴技術,電影海報都是靠人工畫成的,寧浩因畫得好就上了這所學校。

他在學校裡,畫的第一張海報是劉德華,這是他第一次與劉德華結緣,當時的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多年後劉德華會成為他電影之上的貴人。

在電影學校裡,學畫畫,組樂隊,寫劇本,寧浩度過了非常充實而自由的幾年,他曾經說:很幸運沒有上高中。

畢業後,寧浩被分配到山西省話劇團,在別人看來這是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寧浩並不怎麼喜歡這份工作。他每天的工作是打水拖地,偶爾抄抄板報,學校裡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中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用他的話說,那是個半死不活的團體,管理鬆散,員工不求上進,只需籤個到就行,哪怕不去上班也少有人過問。

這樣一個平淡安穩的生活並不是寧浩想要的,要對平庸生的生活做出反抗,就必須有莫大的勇氣。

寧浩父母從體制中離開後,投入服裝生意。父母想讓兒子繼承家裡的生意,跟著他們好好賺錢,可是寧浩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他的想法對於父母來說有點瘋狂而已。

寧浩有一個叫張敬雲的朋友,是個音樂老師,開著一家琴行。寧浩跟著這個老師學習音樂,閒了會幫著看店。

有天,他對寧浩說:你應該去讀書,因為你想做生意,四十歲的時候也可以做生意,但是做生意這事有多簡單呢?一毛錢來的,你一毛一賣就賺了一分錢,一毛二賣就賺兩分錢,就這麼簡單,這個事跟年齡沒關係。可是出去讀書,也就只有現在能幹,四十歲幹不了,所以你應該出去走走。

朋友的一席話與寧浩內心的想法不謀而合,寧浩做出了決定:離開這裡,去北京。

不知道去北京能做什麼,先去了再說,這是寧浩的一個瘋狂舉動,或許沒有這樣瘋狂的決定,就沒有後來的「鬼才」導演。

寧浩從話劇團請了病假,揣著兩千多塊隻身來到北京,因為喜歡畫畫,他報了中央工藝美院考前班,交完學費幾乎身無分文。

像所有北漂的人一樣,住著狹窄昏暗的地下室,吃醬豆腐和燒餅。

寧浩的專業課和文化課成績都很好,唯獨英語差,導致他錯過了很多藝術學校。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報了北京師範大學,筆試面試都順利通過,他被錄取了。

在藝術系學習導演,文憑是大專。

在學校期間,寧浩並沒有好好上課。一是必須解決生存問題,二是不太喜歡老師的講課。

為了解決生活費用,寧浩做過記者,拍過照片,給明星拍過MV。

靠著拍MV的錢,他買了自己的攝像器材,他也因此賺了不少。

並不是因為拍攝MV才鍛鍊了他的影像敘事技巧,而是影像敘事技巧成就了他的MV,在講故事方面,他有天賦。

但是寧浩怎麼也沒有想到,他日後會成為蜚聲國際的大導演當時他的理想是找個畫畫的工作,在雜誌社做美編之類的工作是他最喜歡的,做其他的事情完全是為了謀生,並不是處於愛好。

在課堂上,寧浩帶著筆記本寫劇本,屏幕上分兩頁,老師下來就切到課堂筆記上。

就這樣,他寫完了《香火》的劇本。

劇本寫完,在同學間流傳,被老師看到,主動找到他,一翻談話後寧浩決定拍成電影。

老師還主動替他找投資,先找來了4萬元的啟動資金,投資人原本計劃後續仍會投資。但是當時國家出臺了一項政策,禁止個人拍攝地下電影,更狠的是對投資人處50倍的罰款,這一政策直接導致投資人棄投。

沒辦法,寧浩只能自己掏腰包拍攝,攝影、編劇、導演等工作全部由他一人完成,電影成功後收穫了眾多好評,還獲得北京大學生電影最佳導演獎。

從此,寧浩開始正式導演電影,他做過電視劇《中國式離婚》的執行導演,拍過很多短片,參與過很多電影的編劇工作。

但是,此時的寧還僅僅是在小圈子裡有了點名氣,對於廣大投資者以及觀眾來說,他們並不知道有這麼一個才華橫溢的導演。

直到2006年,這一年對寧浩來說註定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

是鏡子就總會反光的,這一年他遇到了劉德華。

當時劉德華的電影公司推出一個「亞洲新星導」的計劃,用以扶持亞洲優秀的新人導演。本來劉德華選中的人是陸川,但是他已經拍出了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於是劉德華將機會給了更加需要扶持的寧浩。

寧浩不負眾望,《瘋狂的石頭》一鳴驚人,「鬼才」導演的稱呼是他應得的殊榮。這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在這部電影中,寧浩充分展示了他的鬼才敘事技巧,該片獲得第4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 ,憑藉此片,寧浩入圍第4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2009年,寧浩拍出了瘋狂系列的第二部,《瘋狂的賽車》,寧浩憑藉這部成本才有一千萬的電影,躋身億元導演俱樂部,成為內地第四位票房過億的導演,前三位是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

2012年,《黃金大劫案》上映,寧浩靠著自己電影獨特的幽默氣質,天馬星空的想像力,荒誕而又不是真的風格,獨自開創這屬於自己的類型片。

2013年,他推出犯罪題材電影《無人區》。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西部電影、公路電影,可惜的是上面沒給上映的機會。

2014年,《心花路放》上映,這是一部笑料十足的喜劇電影。顯而易懂的笑料,正符合年青一代人的口味,電影不炫技,不矯情,不埋汰觀眾,是一部優秀的喜劇片。

2019年,期待已久的瘋狂系列最後一部上映,《瘋狂的外星人》是對劉慈欣的科幻短篇《鄉村教師》大刀闊斧改編的結果,這是「瘋狂三部曲」中評分最低的一部。

寧浩已經不再瘋狂,不知是否廉頗老矣,江郎才盡?

要是按照年齡來算的話,四十多歲的寧浩正值創作的強盛時期,在電影的創作中他擁有著更多的資源和自由。

不知接下的電影生涯中,除了扶持新人導演以外,寧浩的電影創作會不會出現如《瘋狂的石頭》那樣驚人的作品?

相關焦點

  • 不喜歡電影的寧浩是如何成為鬼才導演的?
    ,但是寧浩並不怎麼喜歡這份工作。在藝術系學習導演,文憑是大專。在學校期間,寧浩並沒有好好上課。一是必須解決生存問題,二是不太喜歡老師的講課。為了解決生活費用,寧浩做過記者,拍過照片,給明星拍過MV。靠著拍MV的錢,他買了自己的攝像器材,他也因此賺了不少。
  • 寧浩徐崢陳思誠,誰將成為國產電影百億票房導演第一人?
    2019年春節檔,黃渤、吳京先後成為主演作品百億票房先生。2021年春節檔,陳思誠導演或將憑藉《唐人街探案3》成為國產電影百億票房導演俱樂部首個成員。據貓眼APP統計,國產電影導演票房累計排行榜TOP10中,寧浩、徐崢、管虎分別以98.92億、92.06億、85.37億成績位列前三甲。
  • 寧浩張一白講述:九大導演如何協力完成《我和我的家鄉》
    九位一線導演,上百明星演員,這部電影充分體現了什麼叫「人多力量大」。 但能因此掉以輕心嗎?不能。《我和我的祖國》爆紅在前,給了這部姊妹篇相當大的壓力。 如此規模的一個項目,背後如何統籌協調,如何保證整體質量,也是一門學問。
  • 寧浩,幾乎沒拍過爛片的導演
    上一次看見寧浩,還是去年春節檔的《瘋狂的外星人》。一別十年,雖然江湖已變,但寧浩的瘋狂依舊。他跟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等人不同,那些民族意識和文化覺醒與他結緣不深。他也不像第六代導演,如婁燁、賈樟柯等人,總在政策的邊緣不停試探。寧浩的電影更注重底層小人物的社會處境。
  • 寧浩:「鬼才導演」的成名之路
    入行電影也是偶然,《香火》讓寧浩開始走入電影導演的行列,「瘋狂三部曲」更是奠定了他在華語電影界的地位。「荒誕藝術」是寧浩電影的突出特點,而通過對社會上平凡小人物的描寫,折射了社會現實可能是受到觀眾喜愛的主要原因。 「電影人要尊重觀眾、尊重角色」,寧浩如是說。
  • 周星馳的電影沒有藝術性?看看寧浩導演怎麼說!
    作為這部電影的監製之一,寧浩也成了焦點人物,被記者採訪是再正常不過了。沒想到的是,寧浩在接受採訪時,首次以專業人士的角度對周星馳的電影進行了點評,認為說周星馳的電影因為賺錢就不具有藝術性是不公平的。在談到商業片與藝術片的區別時,他談到:「沒法界定商業片和藝術片,不能說賣錢就是商業片。我覺得周星馳挺藝術的,藝術性是導演自己獨特的特性,換一個人做不了,那就是他的藝術性。
  • 「專訪」寧浩:導演這事,是一門手藝
    那年香港舉辦亞洲電影投資會,前來推銷自己的年輕導演,每人一間小屋,桌上放著劇本,等著有興趣的投資商來挑。寧浩也帶著劇本去「擺攤」。坐到第五天,就在他準備「收攤」時,突然接到一通來自投資方的電話,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投資方竟然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劉德華當時正在為一個「亞洲新星導計劃」選拔年輕導演,這個項目不給導演任何票房壓力,唯一的標準是「故事性一定要強」。
  • 寧浩徐崢陳思誠,誰將成為百億票房導演第一人?
    2019年春節檔,黃渤、吳京先後成為主演作品百億票房先生。2021年春節檔,陳思誠導演或將憑藉《唐人街探案3》成為國產電影百億票房導演俱樂部首個成員。據貓眼APP統計,國產電影導演票房累計排行榜TOP10中,寧浩、徐崢、管虎分別以98.92億、92.06億、85.37億成績位列前三甲。陳思誠、吳京、周星馳、林超賢等國內知名導演,也位列榜單。
  • 《受益人》導演申奧被質疑風格和寧浩太像,聽聽寧浩是怎麼說的?
    得益於「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第三變的身份和為其背書的寧浩,《受益人》在如今並不算熱鬧的檔期環境下還是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但對於寧浩來說, 「忙碌」可能並非是一個常態。「這個問題,你得去問導演」這是寧浩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從青年導演走出來的寧浩,如今充分「反哺」。但和路陽、文牧野不同,申奧《受益人》整體的風格多少和寧浩的「寧式喜劇」有著相同的內核。
  • 深度解析:鬼才導演寧浩的崛起之路!
    本篇給大家分享創造奇蹟的鬼才導演——寧浩。>、馮小剛,最後就是寧浩,作品像《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路放》等等,寧浩的名氣在幾年前和姜文、馮小剛是沒法比的,可是最近他卻成為了黑馬導演。
  • 導演寧浩也開始「擺地攤」?其實在拍這部電影
    大導演寧浩也擺地攤近日,導演寧浩被拍到在河北廊坊「擺地攤」,又是榨果汁,又是烤肉串,手法相當嫻熟,可能寧導也是一名擼串兒愛好者。據了解,這其實是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拍攝現場,寧浩擔任該片的總導演,並會執導其中一個單元。
  • 遇到葛優,寧浩不瘋狂了?
    ,張藝謀擔任總監製,他擔任總導演,電影主題是全面展示脫貧攻堅成果。總監製張藝謀在首映禮上透露,他和寧浩一起參與後期修剪,因為時長問題,不得不剪掉一些展現當地美景的空鏡頭,各組導演們也都非常不捨得。,但寧浩不認同這種評價方式。
  • 導演寧浩合作庫斯圖裡卡 鬧完「天宮」戰「天神」
    發布會上,「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首波片單成果初現:《繡春刀·修羅戰場》、《中國藥神》、《時間之外》、《雲水之旅》、《甜美生活》,其中《雲水之旅》是秦海璐首次擔當監製;而寧浩執導新作《瘋狂的外星人》回歸「瘋狂」系列,成為「天宮計劃」的首部作品;「天神計劃」則攜手電影大師埃米爾·庫斯圖裡卡合作新片。
  • 徐崢從豬八戒轉型,黃渤因他名聲大噪,寧浩更是成為億元票房導演
    寧浩更是繼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之後的第四位億元票房導演!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瘋狂系列》電影!這部電影算是瘋狂系列的第一部!也是成功的一個開始!這部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導演「寧浩"的努力與腦洞!當然也離不開這部電影的投資人「劉德華」相信很多人會問了,這部電影投資人是劉德華?是的沒錯,他就是天王「劉德華」投資300的萬巨作!這也說明了「天王」獨到投資眼光!
  • 導演寧浩瘋狂系列最後一部電影他是怎麼帶領百億影帝招惹外星人的
    在黃金大劫案之後,寧浩親自導演的電影再無消息,直到2017年和徐崢監製扶持新人導演拍攝 我不是藥神 之後,2019年元旦賀歲電影,瘋狂的外星人 終於到來,寧浩坦然,瘋狂的外星人 將是瘋狂系列的最終版,該系列最後一部。寧浩從黃金大劫案 取得好票房之後,一度低調沉寂,直到我不是藥神才又重回大眾視野中。但沒想到的是,大家期盼許久的瘋狂系列終於到來,可卻是最後一部瘋狂電影。不免有些可惜。
  • 「之江電影新導演計劃」收官 評委寧浩點讚青年導演
    10月30日開啟的2019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目前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今天,電影周「之江電影新導演計劃」創投單元進行了最後一場「創投提案大會」。地點:杭州 富春山館 在今天的「創投提案大會」現場,共有7位青年導演帶來了他們最新的作品方案。
  • 延遲4年上映,無人區裡的人性掙扎,寧浩導演生涯的轉折點
    現象級的電影新人——寧浩1977年,寧浩出生在山西,在他的成長軌跡裡,看不到電影的身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過,自己以後會成為一名導演。後來,《星期四,星期三》為寧浩帶來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寧浩也考上了北京電影院學院的攝影專業。03年,寧浩自己湊了比錢,在自己的家鄉拍攝了劇情電影《香火》,該影片幫助寧浩打開了自己的首個電影節之旅,最終在東京的FILMeX(國際)電影節拿了一個金獎,寧浩從這開始才真正決定,要開始做一個導演。
  • 拍電影必須好玩!「混大成人」的寧浩,如何走上電影之路(一)
    初中畢業以後,寧浩在山西電影學校上了四年中專。這個學校是省裡的電影公司開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培養一批能在公司直屬電影院上班的員工。寧浩是學校裡第一批藝術生,主要就是學畫畫,畫電影海報。學校面向社會招生,大部分學生年齡都比較大,都是為了找工作才上的學,寧浩在班裡年齡比較小,也很活躍,所以一直都挺無憂無慮。
  • 賈樟柯王小帥婁燁寧浩:第六代導演的二十年
    2018年柏林國際電影節,胡波導演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上映,藉助媒體,胡波自殺事件以及王小帥夫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重回大眾視野。電影界,闖出些名頭的前輩伸手幫一下懷揣理想的青年導演,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賈樟柯的「平遙國際電影節」、「青年電影導演扶持計劃」,寧浩的「壞猴子七十二變」,徐崢對文牧野、蘇倫等人的支持,都在業內傳為美談。
  • 寧浩:剛剛長大
    「大家無所不用其極地叫賣著電影,就像我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的宣傳保健品的廣告,真真假假、把人忽悠進去算了。這種方式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不認同,但我又回到這類賽道了,為什麼呢?」和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說這話的時候,寧浩忽然噘著嘴趴到了胳膊上,像一個吃不到糖果的小朋友。作為總導演,他剛剛向市場交出了《我和我的家鄉》這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