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招募 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第7期(16年4月27日-5月3日)

2021-02-24 有方空間

寒氣猛然侵入南方,《康熙來了》結束在一場夢境中。從2013年走到今天的臺灣建築考察,也即將迎來完結篇。作為有方最為精髓的線路之一,6次臺灣行中我們總能收穫這樣的感觸:「這一趟走得自在」,「學術領隊沒有學究氣,建築史和坊間趣聞都一樣了如指掌」,「臺灣人原來是這樣的!」

何以享一程自在豐盛,立體鮮活?有方呈現的並非按圖索驥之路線,而是建立一條清晰完整的譜系,還原一個真實飽滿的現場。臺灣建築界的權威學者、評論家王俊雄王增榮將繼續為我們全程解說。他們已與有方團隊在多年中建立了合作溝通的無間默契。無論建築師、學生還是建築文化愛好者,和親切而淵博的「大王」、「小王」同行,你都將以別樣而深入的視角看待臺灣的城市與建築。


△學術領隊王俊雄

有方更獨家推出田中央等代表性事務所的實地參觀與深度交流。有可能與黃聲遠、江文淵等知名建築師面對面溝通,這不僅可以觀摩草圖、模型,與建成項目參觀有機對照,了解創作原點與曲折歷程,更能一窺臺灣實踐團隊的工作與生活現場,探索他們閱讀建築與城市的心境,感受他們「在場」的精神狀態。

△田中央事務所與黃聲遠交流

6期以來,從城市到鄉野,從建築到生活,從學術到人情,「行走中的建築學」每一位成員都和美麗島擁有了共聯的記憶,真切領悟了「地域建築實踐」。隨著入臺手續辦理日趨複雜,今春我們將最後一次與你相遇南國,珍藏這份久違的自由與悸動。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直接進入官網報名頁面)

學術領隊:

王俊雄 策展人,評論家,《臺灣建築》總編輯,臺灣實踐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

王增榮 策展人,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和建築系講師

▪ 史建、王俊雄及多位學者精心打磨的考察線路;

▪ 臺灣權威評論家王俊雄、王增榮全程導讀;

▪ 著名評論家、策展人王俊雄《戰後臺灣建築現代性》專題講座;

▪ 7天遍覽30餘個代表性作品;

▪ 細緻考察漢寶德、王大閎、陳其寬等劃時代名作;

▪ 與田中央事務所、半畝塘深度交流;

▪ 參觀伊東豐雄—臺大社科院、黃聲遠—雲門舞集等項目;

▪ 感受臺灣當代建築秉持現代設計與關注在地傳統的思維理念;

▪ 全程入住結合傳統與當代設計的五星級酒店;

▪ 全套有方品牌文化產品;


△臺灣考察旅行手冊

▪ 美亞「萬國旅蹤」境外旅行保障「鑽石計劃」。

臺灣大學共同教學館

王立甫、李俊仁,1984年



共同教學館,沿用臺大校園建築傳統的土黃色十三溝面磚,塑造出磚造建築的牆面視覺效果,但在各層樓板的位置,將十三溝面磚倒過來豎貼,用意在表現溝面磚豎貼時不同的光影效果,也是辨認樓層的功能性裝飾。以洗石子處理開口,表達拱窗開口的石材效果。面向後方農業綜合館的拱窗細部處理精緻,以垂直線條呼應椰林大道的老建築群。

臺灣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王大閎,1961年



臺灣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的出現,標誌著王大閎心目中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這個問題有了自己初步理解。活動中心位於臺大椰林大道底端一角——臺大的前身是建於1929 年的臺北帝國大學,校舍清一色為折衷主義建築,既有古典的柱頭,也有國防色面磚。王大閎以摺疊板薄殼屋頂象徵飛簷,以修長的柱列、長窗和庭院展現東方傳統韻味,又巧妙地結合了戰後精緻而形式化的現代主義,如格羅皮烏斯在希臘雅典曾設計過的美國大使館。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

張肇康,1964 年



臺大農業陳列館俗稱「洞洞館」,以象徵手法分為三段,分別是臺基、隱喻屋身的迴廊,以及二三層象徵屋頂的外挑管狀琉璃筒瓦牆。利用筒瓦做大面積的構圖,除隱喻傳統屋頂之外,細部還以金黃色的大直徑筒瓦代表麥穗,綠色小直徑筒瓦代表稻葉,象徵臺灣以農立國的大地景色。更有趣的是,琉璃瓦筒牆上間歇性的長條紅色亞克力窗,則隱喻傳統建築的朱紅柱子。

傅園

臺大營繕組,1951年



臺灣大學第四任校長傅斯年先生因病逝世於當時的臺灣省議會。臺大人為紀念傅校長,在與各界及傅校長家屬討論後,決定於臺大校內擇處安葬。斯年堂為一座仿希臘帕特農神廟的神殿式建築物,堂前有方尖碑、噴水池等建築物,透出莊嚴寧靜的氣氛。雖然傅園採用古希臘風格,但斯年堂屋頂卻使用了中式的綠色琉璃瓦。

臺灣大學文學院

原總督府營繕課,1922年



臺大文學院建築特色奠定於帝大時期(1928 年—1945 年間臺灣大學前身名為臺北帝國大學,稱此段歷史時間為臺大的帝大時期),由當時的總督府營繕課所設計。採用羅馬式的建築風格,大量使用「拱門」、「門庭」的設計,展現空間上的層次,強調入口的位置。內部的設計也採用迴廊式的設計。文學院的拱型窗為四個一組,且在建築的兩端有收頭的設計。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建工程

伊東豐雄、邱文杰,2013年



伊東的設計跳脫臺大校園遺留的日治時期古典建築風格,延續其「所有建築都應該從『自然』生長出來」的理念,臺大社科院具備「綠建築」的節能條件,最特別的是社科院入口、獨立成棟的「玻璃屋」圖書館,要讓民眾產生有如置身森林看書的愜意。這座新社會科學院院館是混合使用鋼骨結構及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地上八層、地下兩層建築物,與法學院同為臺大校總區北側的重要門戶。

宜蘭縣社會福利館

黃聲遠,2001年



社會福利館位於宜蘭市舊城區西陲地緣上,臨近環河西路及同慶街的宜蘭縣立大樓,右側圍空地,另一側為舊有傳統住宅。建築為三棟由廊道連接的量體,臨同慶街近宜蘭河的一棟有高架人行道橋橫跨於河堤上,在河堤上以一個可上下自行車的人行緩坡聯結,與另一側的弧型車道形成有趣的對話,這是黃聲遠第一個具有都市議題的建築作品,也間接說明了與舊都市紋理可能的溝通性格。

津梅棧道

黃聲遠,2008年


建築師利用原有機動車行橋梁,以巧妙而簡單的構造,營造出步行棧道的空間,採用一種非傳統整理交通的方式,像田中央過去處理舊城空間的「附屬」、「改造」方法,保有舊的都市紋理與有故事的事物,用生活中隨處拾來的材料,在舊的大橋體上構築出細膩的新表情。建築師讓這座新的棧道依附在原本沉默的水泥橋上,新與舊看似合體交織,但又清楚互相表述,也掛上了人群想自由在城市遊移的渴望。

宜蘭縣政府

象設計集團,1997年



宜蘭縣政府大樓堪稱臺灣最民主的政府大樓。由於反對以往森嚴威懾的官邸型建築,縣政大樓擁有多達29 個出入口,民眾可從各方面出入毫無障礙。縣政府需要面積雖不少,但設計者有意壓低體量,建築平均僅三層樓高,又整理地形利用高差讓民眾從停車場側進入。縣政大樓僅有二層高,宛如民宅感覺,而面對中央廣場側則層層退縮,鋪設植栽綠化,宛若中央公園地景之一部分。

宜蘭火車站丟丟當森林

黃聲遠,2008年



《丟丟銅》這首臺灣民謠描述出火車進山洞、水滴落地的聲音,而黃聲遠巧妙地把宜蘭本土印象和火車相結合在一起,將宜蘭火車站最有代表性的地標取名為丟丟當森林。園中高大的綠色裝置是代表樹的意象,一共有九株鐵樹,九株代表宜蘭的舊稱「九芎城」。為了模擬森林的效果,設計師在這裡增添了不少可愛的細節, 鐵樹的葉片在陽光的照射下會有這不同層次的綠,就如同森林裡高低不一的樹木被陽光照射的效果。

櫻花陵園及入口橋

黃聲遠,2010年


在海拔750 米的山地上,藉由山坡地高差水平發展,讓臺灣過去一般山上聳立的納骨塔(嚴肅封閉又耗能的室內空間),得以水平舒展開來,同時也在一條條長廊的端點留下了些許的小眾聚會空間,有樹林、花園,完全無障礙。園區中沒有以宗教分類的特區,也沒有不必要的裝飾來誇示家族成就,用現地最簡單的材料及工法,讓生者靜下心來看清生命的自然與單純,隨著山下四季顏色更替的蘭陽平原、雲影,還有開闊的太平洋。

羅東文化工場

黃聲遠,2012年


大棚子高18米,面積廣闊,除可供舉行大型藝術文化活動外,也讓小區居民每天的散步、運動和休閒可以在遮陽避雨的環境下進行。除此之外,文化中心也是鄰近都市空間的整合器,借著空中藝廊的引導,原來因外環道開闢被切斷的空間紋理被重新接續起來,同時借著這些新通道,居民可以很容易地走進參與文化中心的展演活動。


樟仔園文化園區

2014年



樟仔園前身為樟樹苗圃、山林管理所等,隨著時代的演進,羅東鎮公所為保存這老羅東人的常民文化,特別設立樟仔園文化園區,與文化廊道相結合,以樟仔園為中心基地向外延伸,串連起鎮內各景點,形成一個文化網絡,並培植在地組織的能量,參與相關空間的經營管理,提供大眾更多元、更深入認識羅東城,將舊文化以新風貌的方式呈現與傳襲,永續保存在地文化資源。


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

王大閎,1984年


王大閎設計的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現為歷史文物陳列館)與同樣廣受好評的「外交部」大樓一樣,平面簡單,都以位於建築中央的主入口的中國古典建築意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王大閎以樸素淡雅的斧剁石取代大紅大綠的風格,以西方石造建築的堅實素雅取代木造殿堂的雕梁畫棟,尺度宏大,細部精到,以有限的預算和質樸材料,賦予建築應有的高貴品質與地域文化氣質。

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中心

王秋華,1972年

研究中心屬於戰後的第一代建築,風格簡單率直。臺北市南港多雨而潮溼,基地因屬低洼,易於積水,建築採用高腳樓與雙層牆的設計,配以精確的開窗與遮陽方式,不但解決了淹水的困擾,增加空氣對流,更巧妙地營造出一個會呼吸且充滿生趣的舒適空間,富有現代主義與生態建築的特色。建築被譽為臺灣上世紀70年代最優異的作品之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漢寶德,1985年



本館位於中央研究院內,外觀極具民族特色。現有館藏八千餘件,目前設有凌純聲先生紀念展、臺灣原住民文化展、三零年代中國南方邊疆民族典藏展、臺灣漢人民間信仰等四個常態展;特展室則配合同仁研究成果持續換展,使民眾得透過展覽更貼近民族所的研究脈動。

法鼓山農禪寺

姚仁喜,2012年




當姚仁喜建築師向聖嚴法師請教想將農禪寺建成什麼樣子,法師只給了六個字:「空中花,水中月」,並將之取名為「水月道場」。因此,在建築設計上,農禪寺新建物採用聖嚴法師向來注重的環保理念,從建築物本身的設計上來減少耗能,整個建築物沒有多餘的裝飾,呈現出本來面目。秉持這樣的建築概念,新建物以清水混凝土為主,採用古拙的石頭、柚木等建材。

雲門舞集

黃聲遠,2014年




雲門舞集為臺灣最負盛名之國際級舞蹈團體,本建築為該舞團的大排練場。基地位於淡水河口高崗。本基地保留原有的中央廣播電臺建築,並將其融合為新建物的一部分。原有建築建於二次戰後,留有該時代獨特痕跡,改建為排練場使用。新建物內部包括一座可容納400 人的表演場,雲門舞集的辦公室以及非常重要的儲藏空間。由於位於高崗並鄰近古蹟和大片樹林,建築體量儘量收縮,並積極與周遭環境融合。

若水會館

半畝塘集團,2010年



若水會館改建自陶瓷工廠,隨著陶瓷事業逐漸外移,園區中的廠房空間漸漸閒置不再使用。半畝塘在此將舊建築翻新成為新的企業會館。若水會館的主入口從基地中原有的土地公廟開始,與旁邊的四棵老榕樹圍塑出一片開闊的草皮與天相接,成為園區裡大家都可使用的廣場。一樓空間,面朝西南方,將一樓轉角處打通成為一道開透的廊道,形成風廊,改善倉庫空間封閉悶熱的舊況。


若山

半畝塘集團,2014年

若山,以「仿佛是都市裡的一座山」為設計發想的開端,以群山的意象配置,首先碎化了大樓建築原本的完整量體,配合使用功能將體量降低成低層的前側公共空間,與後方的主棟的高層住宅區塊,構成從山谷到山峰的意像。以此不中斷的水平面與垂直面綠帶,自然而完整的建築立體綠化讓若山的綠覆率達150%,固碳量增加為3.43倍,成為都市中動物的綠階梯或遊憩的場所。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

伊東豐雄、大矩,2014年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簡稱「臺中歌劇院」,是位於臺中市的「國家級」展演場所,此多孔隙海綿體空間設計特色在於多樣性:建築共4層,地面層散落各式大小不一的藝術精品店,在空間流動性概念下,二樓就連接到大歌劇院、中型劇場和多功能的實驗小劇場。並強調「將以優雅的空間連結到各個自由體」。

東海大學舊圖書館

張肇康,1957年




現在看到的舊圖書館(現為總務處),包含上世紀70年代出增建的後半部(現為美術系),再加上總務處將原來的戶外中庭改為室內,所以空間的氣氛除前庭外,已不復當年。舊圖書館以清水混凝土為主的結構框架,取代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木構架,但是在屋頂、牆壁、門窗以及部分的構造細部,卻仍保持了東方建築的特色,以磚石木瓦(清水磚牆、檜木欄杆與窗框、砌卵石牆、灰瓦與白牆)來表達自然素樸的質感。

路思義教堂

貝聿銘、陳其寬,1963年



路思義教堂是一座位於臺中市東海大學的基督教禮拜堂,位於整個校園的中心。貝聿銘起初想用磚砌哥德式的建築,但因臺灣多地震而取消此意,後來由陳其寬以六角形底座像「倒船底」的形狀,逐步修正形成現在的教堂造型。教堂外觀由四片面組合,於屋脊分開,構成一線形天窗,四片曲面之屋基與屋脊,兩邊為直線,所形成的曲面,稱為圓錐體雙曲面,使屋簷曲線更具有美感。

「9·21」地震園區

邱文杰、莊學能,2007年



將當地的震災地景保留,讓毀壞的地景與再造的實景透過建築設計,再現成具有情境教育的空間。建築物量體以微量建築且與地景協調處理的方式設計,利用次斷層三米落差植入「平臺建築」,以斜板造型相接,並設計人工生態渠道為分野。在空間上企圖使用虛實光影散置來表達未來村意象,且在未來村屋頂平臺上散置未來館展示內容之光盒,或凹陷成為中庭或切割反應斷層線之既存,與階梯變形成為全區最高之塔。

向山遊客中心

團紀彥,2011年



遊客中心以環抱日月潭為意象,由兩棟彎曲的建築物組成,西側為向山遊客中心,東側是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同時為避免阻礙基地後半部眺望日月潭面的視線,兩棟建築屋頂由低到高配置,遊客可利用屋頂斜坡或大跨距的半開放空間眺望日月潭。建築內和四周以水景、草坪及清水混凝土構成簡單的造景。

亞洲大學亞洲現代美術館

安藤忠雄,2013年



亞洲大學亞洲現代美術館建築主體由清水混凝土與帷幕牆構成。依建築師安藤忠雄的設計,以正三角形為設計基本元素,將正三角形的平面分割成3個樓層,再錯落堆棧成不規則的無數個三角形。藉由錯落平移而產生的天井空間和戶外平臺,將變身為雕刻臺、露天咖啡座等不同功能的區域。

桃園國際機場

團紀彥,2013年



由於進出桃園國際機場航班日益增加,2009年11月,交通部民航局投入約30億元展開一連串第一航站樓整建改善工程計劃。改建工程採用日本建築師團紀彥的設計,在現有航站樓兩面增加類似翅膀或海浪般流線的斜頂,並在現有的建築中間打出可以採光的孔洞,以求空間擴充,新舊融合降低工程費用。

松山文創大樓

伊東豐雄,2013年



坐落在臺北信義路松山文創園區的松山文創大樓,於2013年正式完工。伊東豐雄以層層後退、如梯田般的設計,消除高樓給人與環境的壓迫感,並在建築前方建造圓弧的廣場,保有更寬廣的戶外空間讓民眾自由使用,另外,在各樓層的戶外露臺種植小型灌木,鋪上草皮,讓綠意可以沿著大樓向上生長,即使在大樓內部也能有被自然包圍的感受。

國父紀念館

王大閎,1972年




紀念館的平面為正方形,平面分成前後兩大機能,前為中山雕像紀念堂,後為大集會兼表演廳。大屋頂正面掀起,創造性地使用傳統建築語彙,打破了中國傳統建築正面屋簷線的穩定感,為這個建築帶來更具雄偉力量與飛躍精神的氣勢。儘管藝術的意志力最終總是向政治的口號做了妥協,但這個建築仍被認為是臺灣現代史上最好的公共建築之一。

迪化街保護與再生

淡江大學建築系,1999年


迪化街是臺北市保存最完整的歷史老街,維持著自19世紀以來商街建築的舊日風貌。迪化街一段127號為首棟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計劃示範用地,位於迪化街中段。自1999年5月導入URS概念後,由傳統店鋪轉變成歷史老街裡的文化藝術據點,以迥異於以往舊建物再利用方式,重新賦予傳統街屋新的使用概念,新的活動形式為老街帶入新的人潮,而不同人潮的進入也開始帶動周邊社區產業結構的變化。

華山文創園區

2003年




基地所在建築物及設施,前身為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初期以生產清酒為主,是當時臺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目前華山全區範圍共7.21公頃,園區內的建築是以廠區進行階段性的擴建,具有臺灣近代產業歷史上的特殊價值與意義。目前華山園區所保存完整的日治時期製酒產業建築群更是一座產業建築技術的博物館,兼容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之建築構造技術與工法,極具建築史學上的意義,也因位居市中心精華地段,又兼具都市整體發展的指標性意義。

寶藏巖保護與更新

2007年




上世紀80年代開始,臺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與水利維持等理由,開始計劃全面拆除寶藏巖社區,不過拆除過程遭到當地居民陳情與抗議。1980年7月,寶藏巖從水源保護地正式劃入臨水區的297號都市計劃公園,不過因為涉及新店溪臨水禁建區,除了寶藏巖觀音亭古蹟外,市政府正式展開拆遷該地所有違建的計劃。因為多個社運團體奔走、抗爭多年後,2004年2月,臺北市古蹟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認定寶藏巖歷史聚落為「歷史建築」。

臺北101大樓

李祖原,2004年



臺北101由李祖原建築事務所設計,多節式外觀,以高科技巨型結構確保防災防風的顯著效益。每八層行程一組自主構成的空間,自然化解高層建築引起之氣流對地面造成的風場效應,透過建築設計綠化植栽區的分隔,確保行人的安全與舒適性。大樓運用軸線的處理突出主體,體現均衡和穩定。在101大樓旁建有六層,約60公尺高的「裙樓」,體現主從分明,以低襯高突出主體。


臺北故宮

黃寶瑜,1965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擁有的69.6萬餘件冊文物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古代中國藝術品珍藏。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誠品行旅

第一家聚合人文閱讀、文創展演、音樂電影的藝文旅館


君品酒店

再現中國與法國美學的五星級酒店



新竹美麗信酒店

擁有當代藝術設計作品陳列的五星級國際觀光酒店


宜蘭晶英酒店

宜蘭市唯一五星級休閒酒店


臺中日月千禧酒店

位於中心城區的人文酒店

時間:2015年4月27日—5月3日

出發地:香港

集合地:深圳

名額:全國20人

價格:RMB17300(含籤證費、往返機票、酒店、大巴、保險和部分餐飲等費用,單房差為5100元。)

1. 戶籍需為以下城市:北京、上海、廈門、天津、重慶、廣州、成都、南京、杭州、濟南、西安、福州、深圳、瀋陽、鄭州、武漢、蘇州、寧波、 青島、石家莊、長春、合肥、長沙、南寧、昆明、泉州、哈爾濱、太原、南昌、貴陽、大連、無錫、溫州、中山、煙臺、漳州、海口、呼和浩特、蘭州、銀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龍巖、桂林、徐州;

2. 需3月15日前,辦好臺灣通行證(此證需本人到戶籍地辦理)及有效自由行籤注;

3. 需在3月18日前提供通行證首頁、有效籤注等資料電子文件;

4. 個人存款需要人民幣五萬元以上;或能提供年薪超過人民幣13萬元的在職證明;或持有大陸銀行金卡或白金信用卡(三選一);

註:學生或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自由行城市的非戶籍居民,辦理方式請和有方單獨聯繫。

1. 登錄www.archiposition.com/sign_up,填寫報名頁面的意向表(下拉菜單選擇「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第7期:2016年4月27日-5月3日」);

2. 寫明自己的姓名、年齡、職業、公司或學校、電話、EMAIL,發郵件至travel@archiposition.com索要旅行合同和銀行帳號;

諮詢電話:0755-86148365

手機:18602019605,13728632258

備註:限定20人,報名是否成功以收到款項(並籤訂合同)為準。

1. 會員:此前參與過有方考察的成員自動成為會員。會員第2次參加,優惠500元;第3次優惠800元;3次以上9.5折。

2. 團隊:首次參加3人同時報名每人優惠300元,4人同時報名每人優惠400元;5人及以上同時報名每人優惠500元。

3. 會員優惠和團隊優惠不能同時使用。

1. 建築師、室內設計師等設計從業者;

2. 建築學者;

3. 設計管理人員;

4. 開發商;

5. 建築系學生;

6. 建築愛好者。

說明:為保證交流質量,有方旅行中的專業人士(建築師、建築學者及建築系學生等)的比例一般會控制在2/3以上。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直接進入官網報名頁面)

編輯|王簫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有方所有。如需轉載,請後臺與有方新媒體中心取得聯繫。

投稿郵箱

media@archiposition.com

『呈現今日中國建築之現場』

微信號:有方空間(youfang502)


———————————————

『最全面建築旅行資訊』

微信號:行走中的建築學(architravel)


△掃碼或長按後點擊

「識別圖中二維碼」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
    【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第7期】即將招募,由臺灣最知名的兩位建築學者王俊雄、王增榮擔任學術領隊,行程涵蓋臺灣現當代最具代表性的10餘位建築師的30餘個作品,更安排有事務所深度交流。本文由策展人、評論人、有方合伙人史建撰寫,他認為臺灣近十年來當代建築的特點是「沉潛」,即在持有現代設計理念的同時保持對在地傳統的強烈關注。
  • 伊東豐雄臺灣建築作品漫遊
    「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第5期:2015年3月29日—4月4日)學術考察之旅正在招募中!
  • 有方絕版臺灣紀念明信片 餵,我們去森林裡讀書吧!
    2013年-2015年,有方「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考察歷經6期,即將迎來最終章。
  • 當代藝術展覽回顧 | 2020年1月6日至2020年4月26日
    日至2月9日,第二屆「西藝東進」俄羅斯當代油畫展,紅博館1月10日至2月1日,「只想去個沒有我的地方」群展,愛的博物館1月11日至2月28日,「面部」趙能智作品展,T6畫廊1月11日至3月7日,馬歇爾·雷斯同名個展,HdM畫廊3月28日至5月31日,「空/不空」邱世華個展,麥勒畫廊4月3日至5月10日,「春風化雨」藝棧2020新春邀請展
  • 臺灣經典遊學第3期招募 丨 10天美好親子行(2019年8月11--20日)
    >臺灣西部接臺灣海峽,東部是深邃的太平洋,橫貫南北又是高達3千多米的中央山脈...這樣的建築和建築文化你只能在此地欣賞和體會。建築與環境的協調,也是當地文化的一個象徵。、南京、濟南、成都、重慶、西安、深圳、福州、瀋陽、鄭州、武漢、蘇州、寧波、青島、石家莊、長春、合肥、長沙、南寧、昆明、泉州、漳州、太原、貴陽、煙臺、哈爾濱、中山、大連、溫州、南昌、無錫、海口、呼和浩特、蘭州、銀川、常州、舟山、惠州、威海、龍巖、桂林、徐州• 《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有效期為5年,個人旅遊籤證(G籤)有效期為6個月,正常15個工作日出證,均需本人自行辦理。
  • 當代藝術展覽回顧 | 2020年8月3日至2020年8月30日
    8日至9月16日,「其勢 其質」張帆個展,今格空間8月8日至9月28日,「賽上」群展,山海美術館8月8日至10月11日,「給我一顆聰明果」群展,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8月9日至8月16日,「疫中瑣記」李擎手稿展,東書房藝術館8月11日至1月3日,「蔡斯民鏡頭下的吳冠中」蔡斯民個展,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8月13日至9月26日,「啟示錄
  • 洛克王國7月27日公告更新-暗之雪莉登場啦~
    活動時間:7月27日-8月30日活動地圖:化境聖域3.龍王四階龍王四階終於與你見面!活動時間:7月27日-8月30日活動地圖:隱龍之谷活動時間:7月27日-8月16日活動地圖:雷雨走廊活動時間:7月27日-8月16日活動地圖:幻靈島海岸
  • 【哈密TV】2月27日-3月5日節目預告
    哈密新聞20:50 連續劇:喬家大院 第(3)集21:30 新疆新聞 新聞聯播22:30 哈密新聞(重播)22:58連續劇:喬家大院 第(4-5)集2月28日 星期二19:00 動畫片:阿笨貓19:48 連續劇:喬家大院 第(6)集20:30 哈密新聞
  • 臺灣旅行招募·黃聲遠特輯 黃聲遠作品漫遊
    「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第5期:2015年3月29日—4月4日)學術考察之旅正在招募中
  • 臨時空出1個女生名額,這段緣份從臺灣開始
    恰逢張國榮主演電影《緣份》在大陸重映之日,有方「行走中的建築學」臺灣考察線路的最後一期——沉潛的現代:臺灣現當代建築·第7期(16年4月27日-
  • 洛克王國3月27日更新公告——嘲風!
    活動時間:3月27日-5月7日 活動地圖:雪影幽泉 活動獲得:攝魂墮天使 活動時間:3月27日-5月7日 活動地圖:鎮魂修道院 活動獲得:伊芙利特
  • 深市公告(2014年7月16日)
    鑑於公司已經完成以上股份回購事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本次股份回購實際購買公司股票32,920,000股,約佔公司股本總額的1.43%;實際使用資金總額為人民幣105,187,500.02元;起始時間為2014年6月16日,終止時間為2014年7月15日。  本次股份回購的最高成交價格為3.32元/股,最低成交價格為2.96元/股,平均成交價格為3.195元/股。
  • 【服務】雲南高院下周開庭排期表 (4月7日-4月10日)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排期表2020年4月7日—4月10日(本周案件除註明外均在中國庭審公開網進行直播)序號1時間:2020年04月07日 09:00案號序號3時間:2020年04月07日 09:00案號:(2020)雲民終243號案由: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上訴人:羅楚楚被上訴人:雲南建投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原審第三人:昆明兆新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探尋臺灣文創空間的設計與運營——阿客行天下第三期臺灣招募進行中!
    >招募開始,重裝升級版的定製行程,8月17日-23日帶你再次遇見臺灣!▼2016年9月阿客行天下第一期臺灣合影▼2017年4月阿客行天下第二期日本合影活動信息出發城市:南京報名截止時間:2017年7月26日
  • 【服務】耿馬法院開庭排期表( 11月16日—11月20日)
    開庭時間:2020年11月16日14時30分開庭地點:第四數字法庭原告:衛忠林被告:肖正楠案由:買賣合同糾紛承辦法官:代鳳波NO.3開庭時間:2020年11月16日14時30分開庭地點:孟定第一數字法庭原告:趙松被告:張周,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孟定支公司案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承辦法官:楊健華NO.4開庭時間:2020年11月16日14時30分
  • 嶽麓書院講壇第431期:儒學的現代轉化與當代價值
    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通訊員 陳永豪)12月16日(周三)晚19:00,嶽麓書院講壇第431期將邀請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顏炳罡教授和武漢大學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教授會講,主題為「儒學的現代轉化與當代價值」,講述儒學在現當代的處境、儒學現代轉化的體現及其價值等內容。
  • 當代藝術展覽周志 | 2017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開幕展覽
    日至11月10日,「心癮」王文生作品展,瀚藝術空間11月7日至2018年2月25日,丹·格雷厄姆個展,紅磚美術館11月7日至12月3日,「真實的回歸」劉斌、陳科雙個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11月8日至2018年1月8日,「好兵敬東從藝記」沈敬東藝術文獻展,宋莊當代藝術文獻館11月11日至12月17日,「寓言與場所」楊韜個展,芳草地畫廊798
  • 開庭排期(7月27日-7月31日)
    08:30--11:30盤溪法庭餘壽英與餘建華、餘紅胤、餘娜、餘連美、餘潔美贍養糾紛王芯2020-07-3109:00--18:00第一審判法庭楊敏、朱國文、陳軍、徐潤丹、孔邦宇、王朋、莫虹銘、盧兵兵、豆志勝、汪子云、賈懿、鄭六吉、陳炳豫、朱小凡、張建榮、盧江洪尋釁滋事罪;非法拘禁罪;開設賭場罪楊俊原標題:《開庭排期(
  • 【拍賣預展】牛書微拍第十九期 名家籤名本·名人信札 2月24日周五晚 20:00開拍
    7號拍品:楊奎松籤名本《談往閱今》16開平裝本,2012年九州出版社初版,85品。8號拍品:麥家籤贈本《暗算》32開精裝本,2014年1版3印,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90品。單士元 致著名建築學家、近現代中國建築第一人 楊廷寶毛筆信札一通一頁,附原封。
  • 索卡·展覽丨大競技場—席時斌個展 3月7日 下午4:00 開幕酒會
    展 期:2015.03.07-04.19開幕酒會:2015.03.07 周六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