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五人帶去新生 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2021-01-09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鄭州12月13日電(記者王爍)「看到了嗎,媽媽,您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真為您感到驕傲!我感覺您還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裡生活著,還在我身邊,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更好延續。」日前,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邊夢涵完成了母親的遺願,對其器官進行捐贈。邊夢涵母親捐出的5個器官將為5人帶來新生的希望。

與親人告別,以這樣一種方式

「感謝你們為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做出的貢獻。」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邊夢涵籤署了器官捐獻登記表,接過這張登記表後,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深深地向她和她的親人鞠了一躬。

「我覺得媽媽並沒有離開,她在其他5個人的生命裡換了一種方式活著,也用另一種方式愛著這個世界,守護著我。」當得知母親的器官可以為5個人帶去新生的希望時,邊夢涵哽咽地說。

在鄭州人民醫院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邊夢涵在已經籤署的器官捐獻登記表上按手印。

12月8日上午,邊夢涵的母親從鄭州人民醫院ICU病房轉入手術室,在進行器官獲取手術前,醫務人員為她舉行了告別儀式,在這裡,她捐獻的兩個腎臟、一個肝臟和兩個眼角膜將被仔細摘除,通過國家器官捐獻分配網絡,分配給5名等待已久的患者。

完成器官捐獻之後,邊夢涵母親的遺體被送出手術室。早已等候在手術室外的邊夢涵,將手中潔白的百合花束輕輕放在母親胸前,俯身低聲說,「媽媽,我會好好活下去,好好完成學業。」

命運多舛 突發腦出血死亡

捐獻者陳女士是河南安陽某單位的退休職工。說起陳女士,她的家人都用命運多舛來形容她的一生。

陳女士曾經有一位女兒,孩子十幾歲時,得了骨癌去世。44歲時,她又高齡生下了小女兒邊夢涵。邊夢涵12歲時,陳女士的愛人得了腦梗死,在床上躺了兩三年後不幸去世,只留下了她跟女兒相依為命。

退休後,女兒要上學,兩人也要生活,陳女士就在所住小區內開了家老年活動中心謀生,平時供大家休息娛樂。

因為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陳女士的身體一直不好。2年前,她因突發腦梗死,開始定期住院療養。發生腦梗死後,陳女士非常注意自己的身體,也一直積極鍛鍊。11月26日,意外還是發生了。陳女士突發腦出血昏迷,雖然醫護人員盡力搶救,但終因發病較急,腦幹出血、高血壓等問題搶救無效,陳女士被診斷為「腦死亡」。

 以愛的名義傳遞生的希望

醫生告訴家屬,雖然陳女士已經腦死亡,但其身體其他器官完好,這種情況很適合器官捐獻。

「媽媽生前看到器官捐獻的公益廣告,曾說過器官捐獻者很偉大,自己死後也想器官捐獻。」邊夢涵說,作為一名醫學生,她很清楚腦死亡意味著什麼,「既然媽媽已經回不來了,不如換一種方式,讓媽媽幫助其他人延續生命。」

對於捐獻器官一事,邊夢涵的小姨表示理解和支持。她說,他們姐弟四個,邊夢涵媽媽是老大,性格一直很開朗,也很樂於助人。「既然大姐回不來了,捐獻器官也算是造福他人。」邊夢涵的小姨說。

在進行器官獲取手術前,醫務人員為邊夢涵的母親舉行告別儀式。

經過一番思想掙扎,邊夢涵跟小姨、舅舅一起做了這個決定。因為首診醫院所在的區域屬於鄭州人民醫院器官捐獻的分管服務範圍,所以,他們隨後聯繫到了該院器官移植中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喬良偉,得知情況後,喬良偉隨即趕往安陽。

11月27日,陳女士轉入鄭州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進行器官捐獻前的準備工作。而經過該院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專家的兩輪檢查判定,陳女士被確認腦死亡,符合器官捐獻的條件。

鄭州人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曲青山介紹說:「陳女士捐獻的兩個腎臟、一個肝臟、兩個眼角膜將根據中國人體器官分配系統,捐獻給有需要的患者。」

據了解,器官移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質量的有效手段。從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後的器官捐獻已成為我國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合法來源。

「希望有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器官捐獻的隊伍中來,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救助,讓更多的生命得到延續。」曲青山說。

相關焦點

  • 女子被診斷為「腦死亡」 她走了為5人帶來了新生
    女子突發腦幹出血被診斷為「腦死亡」 她走了為5人帶來了新生  「我的媽媽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為她感到驕傲!希望她的生命能在別人身上得到更好的延續。」小邊含淚告別的媽媽,是因突發腦幹出血死亡的陳女士。  12月8日清晨,陳女士的遺體被送進鄭州人民醫院手術室,她捐獻出了自己的肝腎和眼角膜。
  • 「家庭醫生在線」「他沒離開而以另一種方式活著」 中山一院器官...
    同為醫學專業出身的妻子梁曉寧,經過激烈的內心掙扎,決定遵照丈夫生前的意願,將他的器官捐獻出來。丘遠軍的心臟、肝臟、腎臟、肺、角膜,5個器官挽救了5個人的生命,使2人重見光明。梁曉寧「妮妮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活著,她的眼角膜可以在別人眼睛裡去看到更多的這個世界,她的心依舊會跳動,她的其他器官依然還活著,所以,她還活還著,只是活著的方式不同而已……」這是一位媽媽的原話,句句揪心、催人淚下。
  • 告五人新歌《說我愛你的一百種方式》歌曲歌詞
    專輯介紹:《說我愛你的一百種方式》所有情歌唱腔我都模仿即使別人的歌不能讓我盡情唱也不管也不想只記得我眼中 曾為你傾翻的海洋七十億張面孔交會我們在人海中四目相對命運或許站在我們這一方也可能從來都沒有解網易雲音樂聯合納吉音製作,全新企劃「與少年他」
  • 專訪 | 告五人:把歌帶去海下聽,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做唱片要在『根』裡做,是我們維持安全感的方式。」不過人員組成並非有意,一切都是走著看的「緣分」。,潘雲安成為她的老師,教她如何發聲,2016年正式成為了雙主唱之一。> 你是深山裡的百合花只在清晨夢醒時綻放擁有了你卻感到更彷徨是我不夠堅強——《獨角獸》 夏天,潘雲安和班長几乎每天都會去海邊潛水,潘雲安嘲笑班長在海上還要帶漁夫帽,而他自己身上的裝備,則多了耳機和播放器。
  • 愛讓女孩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綻放,世界因你而更加文明……
    2020年12月4日10時56分,於媛媛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23歲的年輕生命就此香消玉損。看著照片裡如此具有生命力的她,內心鈍鈍的痛了一下,立即搜索了關於她的消息。只是在介紹她的這一頁,是灰色的。第一眼吸引我的是女孩跟媽媽的一張照片,青春靚麗的外表,溫婉恬靜,那是讓人看一眼就會感覺到善良的模樣。旁邊的媽媽,慈祥而溫和。作為母親,我的心在撕裂。
  • 夜讀|所有失去的,都將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05:45來自瀟湘晨報所有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來自河北工人報00:0005:45# 只要不忘,未曾離開#人生怎樣才算離別,那大概是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次年,小男孩的媽媽去為他掃墓時,他墓碑上正停著一隻知更鳥。媽媽嘗試呼喚了下,知更鳥竟然乖巧地停留在媽媽的手掌上,媽媽哽咽地問知更鳥:「你要走了嗎?」知更鳥在媽媽手上輕啄了一下,就飛走了。
  • 安陽退休女工身後捐獻器官 為五人送去重生希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餘華「看到了嗎,媽媽,您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真為您感到驕傲!我感覺您還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裡生活著,還在我身邊,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更好的延續!」12月7日下午,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來自安陽的夢涵對剛去世的媽媽說。她的媽媽突發疾病去世了,捐出了5個器官拯救他人。
  • 這是一支一個人的籃球隊,卻是七個人生命的延續
    清明特別策劃 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因短暫和僅有一次而顯得寶貴。 葉沙,一名愛籃球的16歲少年,2017年4月27日,因突發腦溢血不幸離世,父母捐獻了他的心臟、肝臟、肺臟、腎臟、眼角膜,幫7人重獲新生。
  • 療愈電影《和種》:無事可聞的延續
    此時,李明攀和他的一眾夥伴已在大別山腳下進行自然農耕,古法種植水稻數年,同時將鄭山村一所停用小學改建為一處院落,隨後三七生先生為此處取名虛心谷,至此,虛心谷隱於大別山中以待八方友人。那時,我剛完成影片《無事可聞》,去時,恰巧先生也在,心生喜悅,人之氣融入行雲流水,青山鳥鳴。當時還不知兩年後我會隨緣至此,拍攝影片,開啟另一段旅程。
  • 阿納斯塔夏|另一種生活方式(日常一)
    沒有房子不需要儲藏物品(衣服、鞋包、食物、床、各種器具等等),而此時的我待在臥室裡,環顧四周發現大部分的東西都是擺設,丟了又覺得可惜。其實萬物有靈,被你閒置的物品會釋放一種幹擾的能量,衣櫃裡從來沒有穿過或者許久沒有穿過的衣服,試試清掃整理並感恩它們曾來過自己的生命中,看看《斷舍離》這本書,會收穫更多,我理想中的臥室只有一張床而已。
  • 生命在大愛中延續,8歲男童意外離世後捐獻器官拯救5人
    如果生命的樂章按下了停止鍵你會不會選擇用另一種方式讓生命的旋律得以繼續?男童生前懂事、孝順,家人以這樣的方式延續他的生命:「相信天上的他一定樂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他的器官將拯救5個孩子9日上午8時許,柳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電梯大廳裡氣氛凝重。
  • 用另一種方式關愛生命——走進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他們是「速達快遞」,開通生命綠色通道,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將臨床的急需物品即刻送達……這就是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每天的真實寫照。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的秘密肝臟,也是臨床的堅實後盾,承擔著醫院診療器械等清洗消毒滅菌、質檢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重任。
  • 美女瑜伽教練陳亞亞是怎麼死的 捐獻器官讓7人重獲新生
    播放那段視頻,同樣作為一名瑜伽修行者,我的內容五味雜陳她叫陳亞亞(化名),今年34歲,是一名瑜伽教練。4月8日,陳亞亞像往常一樣去上瑜伽課。突然,她暈倒在地,被緊急送醫。她幾年才34歲,她的人生還沒有開啟燦爛的篇章,一切就都結束了。然而,命運無常,他必須接受失去妻子的現實。如何善後,成為擺在面前的迫切問題。丈夫與家人商量後忍痛決定,捐獻妻子陳亞亞的器官。他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他也相信自己的妻子,會為自己做出這樣的決定而欣慰。人沒了,但妻子的生命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
  • 《同學兩億歲》:另一種生命的價值
    三、陪伴是對責任和使命的另一種理解       劇情中,阿部以為媽媽生病要死掉的時候,陷入了兩難,花費百分之五十二精神力去救媽媽,而她自己就會再次陷入休眠,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使命,但她又沒有辦法看著媽媽死去。在難以抉擇時,阿部問媽媽「如果我說,我本可以救你,但我沒有,因為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會怪我嗎?」
  •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所有的失去,終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這本書被譽為瑞典頭號暢銷書,被翻譯超過25種語言,無數讀者因它歡笑,為它流淚。《人物周刊》評價它:讀這個故事,你會笑,你會哭,會因此想搬到北歐去,因為那裡的一切都更可愛一些。這個發生在遙遠國度的故事,擁有慰藉心靈的力量,同時讓人陷入沉思:我們該如何走出低谷,又該如何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作者:許朝暮
  • [特別推薦][高分美劇][上載新生.Upload][第一季][2020] 死後將意識上傳,以另一種方式生活,你願意嗎?
    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生活。你會願意嗎?劇集的神仙設定讓觀眾大呼過癮,在密集的輕鬆搞笑中挖著大量的燒腦坑。每一集的內容都很有趣。非常適合一口氣直接刷完。上載新生 第一季 Upload Season 1 (2020)導演: 傑弗裡·布裡茨編劇: 克雷格·丹尼爾斯主演: 羅比·阿美爾 / 安迪·阿洛 / 扎伊納布·詹森 / 凱文·比格利 / 阿萊格拉·愛德華茲 / 歐文·丹尼爾斯 / 安德莉亞·羅森 / 喬丹 約翰孫-西德 / 喬希·班迪 / 威廉·B·戴維斯 / 伊莉莎白·鮑恩 / 克裡斯·威廉斯 / 傑西卡·塔克
  • 捐獻器官 讓愛延續
    陳阿姨雖然走了,但是她的女兒卻忍痛選擇捐獻母親的器官,將有5名患者因為陳阿姨和女兒的善舉而重獲新生。捐獻者及家屬大愛無疆的精神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下去……向她們致敬!陳相果生前照片(資料圖)「媽媽,雖然您離開了我,但您的器官可以挽救很多人!
  • 廣州23歲移植科護士因病不幸離世,捐獻器官讓兩人重獲新生
    舉報   12月4日上午10時56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停滯在了
  • 電影《岡仁波齊》:從芒康到岡仁布齊,朝聖是另一種生活的延續
    張楊將這部影片定義為「反戲劇衝突」的紀實電影,追求的是「生活化」的表達。也的確,在英文世界和中文世界裡都已經有太多影評將藏人的虔誠,沿途的瑰麗風景,和生命的究極意義大肆渲染了一番。但是這部影片在紐約進行小規模放映之後,一篇來自紐約時報的影評卻讓我這顆藏人的心為之顫動。
  • 廣州23歲移植科護士因病不幸離世 捐獻器官讓兩人重獲新生
    12月4日上午10時56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器官移植科護士於媛媛與病魔抗爭40多天後,生命停滯在了23歲。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於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將使兩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媛媛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出生於醫學世家的於媛媛2018年7月份大學畢業後,入職珠江醫院,正式成為器官移植科一名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