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盡在@讀書文史!
文 | 讀書君
餘秀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女性人物。
關於餘秀華的走紅,可以說是一個意外,也可以說是一個「蓄謀已久」的結局。
對餘秀華而言,她的走紅,屬於意外;對於那麼費盡心血,想著如何去引爆話題的「媒體人」來說,是情理之中的結果。
這正如當年那篇《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詩文一樣。
對她而言,這不過是一首純粹的抒發個人情感的詩歌表達;但是,對於一些「媒體人」而言,則成了名利的商機。
試想,一個《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標題,就多麼吸睛亮眼,再加上餘秀華的特殊標籤,多麼亮點的組合,放在一起,完全是一副炫炸的「王牌」,隨便一打出去,絕對引爆全網。
最後,結果也確實如此,以這為噱頭的「炒作」,最終讓某些「媒體人」掙足了甜頭。當然,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餘秀華的「盛名」。(儘管她在這之前,已經取得小成就)
餘秀華的走紅,多少帶有幾分諷刺色彩。
不過,諷刺也罷,笑話也好,至少對詩人餘秀華而言,是一件好事,是利大於弊。
成名之後的她,物質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也最終如願以償地和那位在他心目中,妻子只值800塊,還不如一頭豬的丈夫尹世平離了婚。
回過頭來看,餘秀華從2015年走紅,到如今已經過了5年。
5年過去了,這位因一首「黃詩」而名聲大噪的女詩人,沒有像太多的「網紅」一樣曇花一現,而是依舊活躍在大眾的視線中,且頻繁引發爭議,這又是為何?
細想起來,其實也不難發現,原因無非幾點:
詩文內容的爭議
有人說,餘秀華的詩充斥著「低俗」的色調。比如那首《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就是明目張胆的低俗「論調」。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
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
……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是的,這首詩的表達意思如此直白,以至於不管是橫看側看,似乎都只有一個「峰」,所以,退一萬步說,即便是作者單純的情感宣洩,也免不了被世人打上「黃詩」的標籤。
關於寫詩,儘管罵聲不斷,不過這些年來,餘秀華依舊堅持自我,活出本真。
有人說這是才華過剩導致,也有人說這是惡俗本質造成……總之,眾說紛紜。
2019年,餘秀華又因一篇惡搞唐詩《登鸛雀樓》的文章,被罵上了熱搜。
該文章發表不久,便引發了諸多的爭議和批判,無數的網友紛紛譴責餘秀華的「低俗」行為。
本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一首充滿詩情畫意、充滿美好意境的古詩,最後到了餘秀華筆下,好好一個「日」字,被公然拿來開涮。
在不少人看來,這就是一種低俗的惡搞。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風雅」,畢竟,從古至今,拿經典開涮的人並不在少數,如古今中外的文人,都存在這樣的「毛病」。
個人言論的爭議
說實在,餘秀華和魯迅筆下的阿Q,有著許多神似的地方。比如她那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靈魂吶喊,和阿Q對吳媽說的那句「我和你睏覺」的話就如出一轍。
除了語言相似,性格也極為相似,可以說餘秀華就是女版的阿Q。
比如,餘秀華雖然是一個農婦,但是身上卻多了幾分農婦少有的「傲氣」。
透過餘秀華的言論,你可以看到這位女性是如此真實、倔強和直率。
比如,在某次節目採訪中,當被問及自己的詩被罵是「蕩婦詩」時,她不辯解也不避諱,直言:「我就是蕩婦,怎麼著吧?」
這和阿Q的「我頭上有個癩疤又何妨,你還沒有呢」的自嘲,如出一轍。
除了在訪談節目上無所顧慮,餘秀華在平日的生活裡,也常常飈各種犀利、辛辣話語。
比如在還未與前夫離婚之前,她曾毫不遮掩地當著攝像記者的面,謾罵丈夫尹世平:「你不是個東西」、「你這個老狗,有錢你就答應離婚了啊,我xx,蠢驢!」
又如,她時常在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上,回懟那些「出口成章」、冷嘲熱諷的網友一樣,直率而潑辣。
情感的宣洩和共鳴
餘秀華的身上,有很多的故事。人們可以在她的身上,找到諸多的情感共鳴。
又或者說,餘秀華的人生經歷,戳中了許多人的痛點。
這正如她寫詩,寫自己的人生經歷,人生感悟,表達自己的情緒,不遮不掩,如一不二的性格,讓人看了感到酣暢淋漓,倍感爽快,也是一樣的道理。
餘秀華,19歲時,在非自由戀愛的情況下,結了婚。然而,對她來說,那是一場不幸的婚姻。
不過,儘管不幸,羽翼不豐滿的她,也沒有辦法改變什麼,因為現實比理想要來得殘酷。
她只能忍受著,承受著生活給予她的重重考驗。
這其實和很多人的婚姻一樣,在她身上,人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然而,餘秀華又是倔強的,她並不甘心於如此一般的人生。最後,她等了大半生,終於等來了一次機會,終於如願以償地離了婚。
看到這裡,你不得不服,這個女人的韌勁,也不得不為她的成功離婚而鼓掌叫好。
要知道,對於一個自己不愛,也不愛自己的人來說,相處大半輩子,是一種何等的痛苦?
而又要知道,在思想落後的農村,一個女人對丈夫提出離婚,這又得需要多大的勇氣?(這不僅會被視為是情感的背叛,更會被視為是道德上的淪喪。)
不管怎樣,她最終做到了,做到了自我,活出了自我,擺脫了束縛,即便幾乎傾盡所有,即便花掉了自己幾十萬的稿費。
評價
總而言之,在餘秀華身上,能找到許多爭議點,這不管是她的人也罷,作品也罷,還是言論亦或者人生經歷也罷。
有句話說:「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想必,這是對她的最好概括。
不過,不管怎樣,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更多可能。
正如某人所說,「餘秀華的詩歌也在不同社會聲音的角逐、辯解、爭議、詮釋中,為女性的道德界限、愛欲權力探索出了更廣闊的意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