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以上的猝死為心臟性猝死。患有冠心病、心衰等疾病的患者發生猝死的機率比一般人高。患有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經常劇烈運動、情緒激動、過度勞累、熬夜的人群,也是發生猝死的高危人群。
想要遠離猝死,就要避免持續熬夜、不眠不休、持續「高壓」的狀態,戒掉「菸酒癮」,改變久坐不動的習慣,每周至少運動3~5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
臨床上常見的猝死症狀有:胸悶、胸痛、心慌、呼吸不暢、頭暈、大汗、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等等,以及不典型的心絞痛,如腹痛、牙痛、左肩部疼痛等。
如果患者出現持續的胸痛,首先就地休息、停止一切活動,全身放鬆,視情況含服硝酸甘油;如果症狀持續超過30分鐘,馬上撥打120;如果患者突然出現暈厥,要按照規範步驟進行急救。
劉健
北大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近媒體報導的悲傷消息不少,一些平時看著身體都比較「健康」的人,都在發病不到6小時內突然死亡,我們把這種短時間內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稱為「猝死」。猝死為什麼會發生?有哪些症狀?遇到猝死患者我們應該怎麼做?
猝死和哪些原因有關?
實際上,80%以上的猝死為心臟性猝死。心臟性猝死,常常發生在患有冠心病、心衰、猝死既往史、心肌病等疾病的患者身上,他們發生猝死的機率比一般人群增加5~10倍[1]。另外,那些患有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菸等高危因素的潛在冠心病患者,以及經常劇烈運動、情緒激動、過度勞累、熬夜的人群,也是發生猝死的高危人群。
猝死患者趨於年輕化,相信大家從各個新聞中都有了解,調查顯示,我國約八成的白領處於過度疲勞狀態,在30歲至50歲英年早逝人群中,96%死於過度疲勞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其中80%為心源性猝死[2]。
現在社會競爭強,工作生活節奏快、生存壓力大,中青年人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以及不確定而脆弱的心理狀態,為了排解壓力,他們常常沉迷於酒精、熬夜蹦迪、熬夜打遊戲等等,而這些,都是中青年發生猝死的誘因。
想要遠離猝死,就要避免以下四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持續熬夜、不眠不休:研究發現,與每天睡8個小時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的人,心臟病風險增加40%。
建議:杜絕不加限制的熬夜,避免過度勞累。一旦身體出現不適,要去醫院進行檢查,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
持續「高壓」狀態:儘量避免極度勞累,壓力相關疾病患者在診斷6個月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4倍以上[3]。
建議:適當減壓,每周抽空運動或者去公園親近大自然,也可以偶爾給自己放個假,如果實在沒空,哪怕是看看書、散散步、聊聊天都能讓精神緊張得到緩解
戒不掉的「菸酒癮」:菸草中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甚至引發血管痙攣。而酒精則會導致心跳過快,血壓也會急劇升高,從而誘發心臟突發事件。
建議:不管您的吸菸史有多長,或者您對酒的痴迷程度有多深,儘早戒菸、減少飲酒都會對您的血管有好處,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久坐不動:研究表明,與每天坐小於4小時相比,每天坐8小時而運動量又很小的人群,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32%[4]。
建議:保證每周至少運動3~5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
猝死發生前會有症狀嗎?
猝死雖然是突然發生的,但很多患者在猝死發生之前的幾個月會出現症狀,甚至會因此就診。一項研究發現,在發生猝死前3個月內,有七成患者到醫院就診過,近三成患者曾到急診就診,接近兩成的患者曾住院治療[5]。
如果能在出現症狀時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和幹預,就很有可能不會發生猝死。臨床上常見的猝死的症狀有:胸悶、胸痛、心慌、呼吸不暢、頭暈、大汗、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等等,以及不典型的心絞痛,如腹痛、牙痛、左肩部疼痛等。
點擊播放 GIF 0.0M
如果碰到猝死患者,我要怎麼辦?
如果患者出現持續的胸痛,首先應該讓他就地休息、停止一切活動,全身放鬆;如攜帶硝酸甘油,在沒有血壓過低、心率過慢,或青光眼的情況下,可以含服1~2粒;如果症狀持續超過30分鐘,應該考慮心肌梗死的可能性,馬上撥打120。
如果患者突然出現暈厥,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急救:
1.首先看意識。輕拍患者雙肩,先後雙側耳邊呼喚,患者若沒有反應,馬上請另一位目擊者呼叫120急救電話;
2.其次看心跳和呼吸。手指觸摸頸動脈搏動處,同時,觀察胸廓起伏,6秒內沒有觸及和觀察到,視為心跳、呼吸暫停;如果出現心跳呼吸暫停,馬上請另外一個目擊者尋找附近是否有自動除顫儀(AED);
3.4分鐘之內開始胸外按壓。讓患者平躺在平坦而堅實的平面上,使患者側頭,檢查口腔是否有異物,如有應先摳出異物。解開衣物,找準兩側乳頭中點作為按壓部位,兩手交叉,用掌根垂直用力按壓,以每分鐘至少100次的頻率進行勻速按壓。可以按照30:2的比例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但是,人工呼吸不是必須的。
4.重新評估和除顫。連續進行5組30次胸外按壓操作後,再次判斷患者的意識、呼吸、心跳是否恢復。若取得除顫儀,立刻進行心臟除顫。若患者未恢復呼吸心跳,則繼續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直到呼吸心跳恢復,或者120醫務人員到達現場。
對於猝死,大家都要提高警惕,如果您已經患有心臟疾病或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應該積極控制指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是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時,不可諱疾忌醫,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和幹預;萬一遇到猝死患者,應該保持冷靜,按步驟處理,為患者贏得搶救的時機。
點擊播放 GIF 0.0M
雖然猝死很可怕,也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只要大家多了解猝死的預防和急救,就能為患者爭取多一線生機。
#關於猝死,你還有哪些疑問?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12月26日(今晚)晚20:30-21:30,我們將邀請劉健教授在線直播,說不定你的問題就會被我們選中當面向劉健教授提問,被選中的網友我們也會寄送鵝廠精美禮品。還在等什麼?快去留言吧#
參考資料:
1.郭繼鴻,中國心臟性猝死現狀與防治,中國循環雜誌,2013,28(5):824-827
2.韓國鑫,李朔朔,朱海燕.慢性疲勞應激與青年人心源性猝死,中華急診醫學雜誌,2017,26(4):465-7
3.Huan S, Fang F, Filip K.A, et al. Stress relateddisord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opulationbased, siblingcontrolled cohort study BMJ 2019; 365:l 1255 http:// dx.doi. org/10. 11 36 /bm j.l1255
4.Ekelund U, Brown WJ, SteeneJohannessen J, et al. Dothe associations of sedentary behaviour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and cancer mortality differ by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harmonised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850,060 participants. Br J Sports Med.doi:10.1136/bjsports-2017-098963
5.Shuvy M, Koh M, Qiu F, et al. Health care utilizationprior to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 population-based study.Resuscitation. 2019. Apr 27. pii: S0300-9572(19)30149-2.
本文編輯: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平臺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心臟驟停就會猝死?
跑馬拉松容易「猝死」?
夢遊的人被叫醒會猝死?
崴腳會引發肺栓塞導致猝死?
柚子不能和藥一起吃,會導致猝死?
希望「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不再上演~
有問題問較真妹點我提問
點一下「在看」,傳遞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