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認為:只要花足夠多的時間、讀足夠多的書,孩子的閱讀能力就一定能提高。雖然態度認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狀態,但當孩子真正捧起書來,如果不是情節足夠有吸引力,遇到稍有難度的作品,孩子就容易讀不透徹:我都讀了什麼?作者到底想表達一種什麼觀點?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和家長都會無奈,認為是自己的英文能力不夠,詞彙量太少。但其實,這也許並不是因為英文能力,而是你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重視原版閱讀的家長普遍認為大量閱讀原版書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原版閱讀的目的當然是想讓孩子更好地學習地道的英語。
但如果是COAST知仕的外教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會得到如下幾個答案:
Exploring——探索
Understanding——理解
Making a Summary——做總結
當孩子讀二十世紀美國著名小說家海明威的作品時,由於背景不同,想要理解深入,就必須得去查找相關二十世紀美國的背景,甚至要了解他在一戰、二戰期間對人生、世界、社會表現出的迷茫和彷徨。這就是Exploring,探索。孩子因此拓展了認知的邊界,了解了更多知識。
閱讀時,遇到的生單詞和理解不了的長難句是常事。這時,無論是查字典還是求助老師都可以解決,哪怕是簡單的去網上搜索也能得到幫助。
但COAST知仕的老師更願意問學生:What do you think of it?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我們希望學生可以主動思考,全面深入理解文章內容。老師希望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做總結、回答開放型問題,通過這類形式來考察學生的理解情況,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不停推升理解力。
讀完一本書,寫出每個篇章的主旨大意、分析每個章節作者持有的論點和作用等等,這些總結可以讓孩子們把書本吃透,同時也更加理解英文思維的表達。
規劃好自己每天的閱讀時間,再根據書籍的難易程度調整分配好這些時間,統籌把控自己的閱讀計劃。
閱讀前我們要提前讓自己進入思考的狀態,有意識地給自己提出幾個問題,帶著問題開始,狀態和效果完全不一樣。最簡單的5W+2H就是個好的開始,幫助我們切換進思考模式。
5W:
Who (主人公是誰?)
What(講的是什麼事情?)
When(發生在什麼時候?)
Where(發生在哪裡?)
Why (為什麼會發生這件事?)
2H:
How (事件如何發生的?)
How (事情發生到什麼程度?)
閱讀時,一定不要整段整段地劃重點,一定不要重複摘抄書中的facts——事實性的陳述。筆記儘量只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在閱讀時思考了,把自己的認識記下來,才算是把書讀成了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不管是中文還是英文,金句摘抄都是好方法。可以更好感受作者的文採和各種表達的精妙,潛移默化中學習和模仿精美的表達與修辭。摘抄並不難,但不適合邊讀邊抄,容易打斷閱讀時的思路。遇到好的句子先做記號,在讀完之後統一順著記號摘抄。
很多時候單靠自學,學生很難快速地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此時配合專業、高效的閱讀訓練,則可事半功倍。COAST知仕推出的閱讀能力提升課引入全球權威的普林斯頓閱讀法,可讓訓練者閱讀速度提升34%,閱讀能力提高5倍。訓練方法包括:視距拓寬法、空白卡片法、快速閃詞法、視線搖擺法、字裡行間法、雙邊壓痕法、蛇形閱讀法和綜合閱讀法。精簡有效的課程內容輔以知仕智能閱讀本的使用,可供學生自主選擇海量雙語讀物,既不會增加學業負擔,也能在賦予個性化的同時確保課程的有效性。
寫讀後感是一項閱讀任務的重要收尾工作,篇幅的長短、形式和文筆都不重要,關鍵是把自己的感受和收穫記下來。下面是推薦可以涵蓋在讀後感中的內容:
1. Background 背景
2. Objective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人物是什麼?
3. Awareness from findings 最打動你、給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為什麼?
4. Summary 這本書或章節主要表達的觀點是什麼?
5. Conclusion 對你而言,這本書或章節的價值是什麼?啟示是什麼?
說到這裡,我們想向各位學生和家長推薦COAST知仕最新推出的電子閱讀器——「知仕智能閱讀本 inkPad X」。
知仕智能閱讀本內置了海量的經典雙語讀物,配合普林斯頓閱讀法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的閱讀理解力更上一層樓。每每讀完一本書,學生們可以通過閱讀打卡功能上傳自己的閱讀感悟,會由百位英美在校老師對上傳的內容做在線點評,這也是COAST知仕自研發的一套閱讀功能,深受廣大家長和學生的好評。
「英文原版閱讀」是一個獨立的科目,讀好英文原版書是需要專門訓練的。孩子通過學習科學的閱讀方法,獨立思考、發揮想像、觀察、體會及感受原版讀物給予的能量和知識,這個過程一定能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