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信大家都被「公關」黃曉明刷屏了:由其主演的電視劇《緊急公關》登錄央視和視頻平臺後,首播收視便破1,還時不時地衝上熱搜榜,掀起無數粉絲熱議。
這部穿插著都市時尚元素的大劇,取景地全部來自成都。
該劇伊始,成都地標:雙流國際機場、339電視塔、天府立交、非遺博覽園等逐一亮相,將天府之國的繁華感與煙火氣、時尚與文化、優雅與閒適交織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展現得淋漓盡致。
製片人王海懿認為,成都的美是比較立體的,不僅有很現代化的一面,成都還有很多城市少有的煙火氣。
劇中,高樓大廈和煙火氣相互交融,成都的市井生活氣質勾起了無數觀眾對這座城市的嚮往。
《緊急公關》製作團隊的獨到眼光,創造出了一部真正屬於成都的都市劇,打破了國內都市劇多取經「北上廣深」的慣例,它讓我們看到,時尚、職場等影視元素也能與成都的城市氣質完美融合。
這不是第一次成都借影視劇「出圈」,天生的「吸睛」氣質已經讓成都成為影視劇的新寵。
無獨有偶,隔壁的重慶,也是影視劇的寵兒。今天,我們將藉助影視鏡頭,一窺這兩座山水相依,文化同源的城市間的不同氣質。
自《瘋狂的石頭》起,重慶就與影視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部堪稱重慶版的《兩桿大煙槍》的影片裡,三隊人馬,在重慶這座蜿蜒起伏的城市裡,不斷地交錯命運。一上映便以黑馬之姿在那年的電影市場投下重磅炸彈,開啟了國產黑色幽默喜劇電影的序幕。
導演寧浩第一次到重慶,立刻就愛上了這座城市。他當時住在一家小旅館裡,樓下車水馬龍,司機們不停按喇叭,很吵,他忽然覺得這裡非常適合《瘋狂的石頭》這樣一個故事。
於是,他搬到重慶大學後門的招待所,每天在城區裡逛,逛完就回去寫劇本,一個多月就寫出了《瘋狂的石頭》。
藝術來源於生活,片中大量的重慶方言和經典梗,足以讓觀眾們會心一笑,只有了解重慶的人,才能創作出這部電影。
電影開頭主角在長江索道搭訕美女的經典一幕使得「空中巴士」成為重慶旅遊必去的打卡地;黃渤在「奪命」轉盤路——融僑立交的狂奔,讓人看到8D重慶的魔幻感;主角在電測村溜車時發出「耶,高科技哦,無人駕駛!」感嘆的經典場面,更是只有重慶的路才能拍出的經典橋段。
《瘋狂的石頭》,證明了重慶是一個天生屬於「鏡頭」的城市。
四面環山,兩江環抱,拾級而上的十八梯,依山而建的居民樓,疊摞五層的高空立交橋,輕軌在樓間鑽來鑽去,橫跨長江的「空中公共汽車」……
這種天生自帶硬核荒誕的塞博朋克氣質,賦予了重慶極強的鏡頭張力,將影視的視聽語言衝擊力拉到極致。
請想像一下,你從平地進入一座大樓,發現自己竟然在20層;從地庫開車出來,往旁邊一看竟然是在洪崖洞邊緣……沒有比重慶更適合上演跑酷、追逐、冒險的城市。
有人說,《少年的你》裡,只有在重慶,魏萊才能滾下那麼高的臺階;只有那棟百轉千回的筒子樓,才能安放陳念千瘡百孔的內心。
豐富的立體城市空間,自然就有多變的生活場景。
重慶的一棟大樓裡,可能有服裝店、cosplay吧、下午茶、健身房、剪髮工作室、機麻房、密室逃脫、火鍋、VR吧等多種商業業態,打開一扇門,就是一個世界。
影視劇導演最中意的,就是這樣集人生百態於一城的地方。適合承載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講述大時代的變遷。
《好奇害死貓》裡,美甲店老闆、保安、闊太太都生活在同一座公寓大樓裡;《火鍋英雄》將快節奏的搶劫劇情,融入重慶的洞子火鍋。江湖情結、市井氣息,就在防空洞的小小天地裡自然流露。
「勒是霧都」是屬於重慶另一個重要的標籤,將山城霧氣縹緲的氣候與固有的江湖氣韻表達得淋漓盡致,重慶能穩坐愛奇藝「迷霧劇情」C位也不奇怪了。
重慶創造了一個新詞:夜雨霧美學
圖片來自《非常目擊》
有國產懸疑片「天花板」之稱的《沉默的真相》就取景重慶。
灰濛濛的霧氣籠罩著陰沉沉的天空,屋簷上的水滴「啪嗒啪嗒」落至潮溼的地面,便奠定了故事暗黑的基調;高低錯落的樓宇、老舊迴旋的筒子樓、縱橫交錯的地下管道在劇集中反覆出現,迷失於城市空間的彷徨與錯綜複雜的案件線索完美融合。
處處是場景,步步是時空。不得不說,重慶這座城,本身就是一部電影。
2003年,張藝謀用5分09秒的《成都印象》,定義了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那年的張藝謀,剛執導了北京申奧片、上海申博片,導演的電影《英雄》在國內外掀起武俠片熱潮,緊接著就將鏡頭對準了成都,一路掃過了杜甫草堂、琴臺古徑等古代名勝,又掠過熙熙攘攘的春熙路,定格在茶館、火鍋店那一張張鮮明的面孔。
火鍋、茶館、川劇;休閒、人文、包容,從《成都印象》走向世界,也開啟了大眾對成都氣質的認知。
後來一系列取景成都的影視劇,也都延續了「休閒」「包容」這樣的基調。
如高圓圓主演的《好雨時節》,吳鎮宇主演的《血戰到底》等作品,有的挖掘了成都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有的展現了成都的地方特色,少有波瀾壯闊,只是生活本身,一如成都人骨子裡的「淡然」。
然而,當我們將視角從這些最鮮明的標籤移開,一個多面的成都,便在鏡頭中展開了。成都有安逸的一面,也有時代下的奮鬥。
2009年,賈樟柯的《二十四城記》上映,影片記錄了420飛機軍工廠幾十年、歷經三代人的變遷。
某種意義上,本片描繪了使成都走向新時代的人群的縮影。
上世紀50年代的四川,成為了國家「三線建設」戰略部署的重要區域,天南地北的人來到成都參與建設,以420廠為肇始,隨後在成都東門上建起的31萬平方米密集工業和生活區,拉開了成都工業進程的序幕。
賈樟柯用平易近人的影像語言,勾勒出那個時代的生活:成群的人騎著自行車湧入工廠的場景,鍛造零件時清脆的敲擊聲和騰起的霧氣,昏暗而忙碌的廠間,自成一派天地的廠房大院。
鬥轉星移,城市更替,工廠從市中心搬往新工業區,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結尾,一句「成都,僅你消逝的一面,已經足以讓我榮耀一生」,讓人回味無窮。
成都將曾經的工廠改造成了一個個文創基地,心懷記憶前行,開闢新的時代。
2010年至2020年,成都經濟總量跨入「萬億俱樂部」。美譽接連不斷,如「潮都」「音樂之都」「美食之都」「新一線城市榜首」「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頻頻霸佔網絡熱搜。
成都,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尚,成都人一邊在火鍋店前排起長龍,一邊在小酒館、339嗨唱整夜;喜歡穿梭於大慈寺、武侯祠、文殊院等古蹟,也愛在時尚前衛的奢侈品店前漫步。
慢悠悠的老本味,快節奏和現代化構建出的成都,藉由影視的力量深入人心。
在2016年的全球爆款《功夫熊貓3》中,主角阿寶家的原型,就是雲霧繚繞、山青水明的青城山,讓成都在國際火了一把。
2018年開年,《前任3》以黑馬之姿,創下了愛情片票房記錄——19.42億元,也將年輕時尚的成都展現給全國觀眾。
細數片中出現的成都地點:人民南路、玉林路、建設路、九眼橋、猛追灣、太古裡、梵木、麓湖、環球中心、雙流機場……可以說《前任3》幾乎把成都拍了個遍。
在東郊記憶告白,去339的space買醉,去環球中心的沙灘曬太陽,引來無數年輕人打卡。
有網友戲稱,整部電影也可以稱為《成都年輕人生活圖鑑》《成都都市生活總覽》。人們驚訝地發現,一向以「慢活」為標籤的成都,也能帶給人「快耍」的體驗。
導演們意識到,拍攝都市影視劇,北上廣深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成都這個新一線城市也有同樣的魔力。
2020年爆火的懸疑片《摩天大樓》,就選擇成都作為主要取景地。
成都舊時光書店、鍾書閣、成都理工大學、茂業中心、IFS、鹽市口商圈,勾勒出女主的成長曆程,也刻畫了一個充滿小資情調、時尚的成都。
從《成都印象》到《二十四城記》再到《緊急公關》的18年間,每個時間段,都有關於成都的影視劇爆款出現,展現成都的不同面貌。
這背後的成都之變,可謂「百變」。不變的是那份來了就不想離開的魅力。
這座擁有「三千年煙火人間」的城市,閃耀著美好的未來。
影視與城市之間的關係是電影史上最富有意味的話題之一,影視在銀幕空間裡再現著城市的生活,同時也影響和塑造了城市的文化。
世界聞名的城市,往往都具有獨特的底蘊,啟發著電影藝術家的靈感和思維。
正如《午夜巴黎》之於巴黎,在導演的鏡頭下,巴黎顯得透明而甜蜜,一切都流光溢彩而魅力非凡。
如《美國往事》之於紐約,展現出飛速發展的世界之都與奮鬥改變命運的美國夢交錯的時代氣息。
又如《重慶森林》之於香港,名字裡的「重慶」,來自香港尖沙咀的「重慶大廈」,這裡人員構成林林總總,各色店鋪眼花繚亂,像香港的一個縮影,王家衛將人們帶入到香港這個市井味豐富、大都市疏離感很強的城市。
因為這些電影,即使是沒有到過巴黎、紐約、香港的人,也能產生與這些城市精神的共鳴,影視劇為我們構建出一個鮮活的第二故鄉。
巴黎的浪漫、紐約的現代,香港的市井……鏡頭裡的城市,往往是這座城市最富有色彩的一面。
曾經,「北上廣深」因其時尚現代的氣息成為國內的影視劇取景地首選。如今,位於西南的成都和重慶憑藉自身鮮明的特色開始在影視劇大放異彩,並塑造著人們對於這兩座城市的印象。
相信在未來,賽博朋克的重慶和安逸時尚的成都,將孕育出更多優質的影視劇,成為比肩紐約、巴黎、香港的世界電影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