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蟬的短暫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2020-12-23 科學獵奇

有小夥伴私信我問:蟬一生在地下待4年,出來只能活七天,對此我有什麼看法?

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蟬的一生。對於蟬的一生,我只能說每一種生物都有它生存的法則,而它們之所以有這樣的習性,最起碼證明在當下的環境中,這種生存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讓種群不滅絕。其次,蟬的壽命並不是只有四年,不同的蟬壽命有著較大的區別,有的僅能活2-3年,有的甚至能活17年。而且蟬在出土後,並不是只能活七天,也是因蟬而異。

蟬的一生

炎熱的夏季已經到來,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聽到蟬歡快的叫聲了。許多小夥伴可能會覺得蟬比較的吵人,尤其是在睏倦的午後。其實,你有沒有發現,近些年蟬聲已經越來越小了,也越來越少了。至於減少的原因,與大多數野生動物減少一樣,都是人為的。

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都有吃金蟬的習慣,有的地方甚至連脫了殼的蟬也不放過,這造成了蟬數量的急劇下降。當然,除了人為因素外,蟬的成活率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蟬的繁殖

蟬是一種卵生動物,由於成蟲後,蟬都是在樹上活動的,它們平時靠吸食樹的汁液存活。由於其成蟲之後,存活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5天),所以,它們成蟲後,雄性金蟬就開始「一展歌喉」,用的就是腹部的鼓膜震動,目的則是吸引異性,趕緊繁殖,當然雌性是沒有鼓膜的,因此,雌性金蟬不會叫。

受精後的雌性金蟬會立即產卵,而產卵的地點就是樹枝。雌性蟬有著尖刺一樣的產卵器,當受精後,它會用自己的產卵器將樹枝上打上小孔,然後將卵排進去。由於一隻蟬就可以排300-500枚卵,所以它需要在樹枝上打上多個小孔。於是,卵生樹枝死。

蟬卵在樹枝內靠樹枝的汁液保持相對的溼度和溫度,一直會待到初秋。初秋,卵發育成為幼蟲(體型非常的小),幼蟲出孔,被風吹落地面,此時,幼蟲會鑽入土中。當然,如果幹旱使地面非常結實,初生的幼蟲是無法鑽入地面的,這樣就會造成幼蟲的死亡。

鑽入土中之後,幼蟲開始靠植物根系的汁液發育,秋去冬來,天氣轉冷,此時的幼蟲會鑽入更深的土壤中躲避寒冬,而此時它們食物相對匱乏。到了開春,它們繼續鑽入淺層土壤中,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繼續發育。

如此往復,在2-5年(一般情況下)的時間裡,它們經過4次蛻皮,終於可以出土了。在夏季的雨後的傍晚,是蟬出土最集中的時間段。這樣的好處,一個是從土裡鑽出來比較容易,一個是它們蛻皮需要溼潤的環境。出土後的蟬本能的找到大樹,開始爬,爬到離地面有段距離後,它們會有1-2個小時的蛻皮時間,從殼裡出來後,蟬全身呈白色,較軟,它們需要整個後半夜來吸食樹幹中的汁液讓自己完全成蟲。

因此,在蟬的一生中,它們無法左右很多不利於自己的因素,比如乾旱、天敵(包括人)、食物等等,這就造成了蟬數量的減少。

那麼,為什麼蟬會在地下2-5年,出土後僅能存活數天呢?

在開始我們就說了,這是蟬的生存方式,而之所以選擇這種生存方式,有幾方面原因。

01 躲避天敵

蟬的天敵很多,比如鳥類、肉食性的昆蟲(比如螳螂)以及人類等等。而對於自然天敵來說,蟬會飛並不能保證它們生存,而且它們沒有什麼攻擊性。再加上,蟬一生需要經歷5次蛻皮,而每一次蛻皮顯然是自己最弱的時候。因此,它選擇了把4次蛻皮放在了相對安全的地下。

02 環境所致

蟬的一生有2-5年,如果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地下而是在樹上,雖然它們有源源不斷的食物(樹幹中的汁液),但是,除了更容易暴露在天敵面前之外,四季的更替也是它們無法適應的。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蟬全身沒有任何禦寒的「工具」,所以,一旦在地面上存活時間太久,一個冬天就能讓它們滅絕,更不用說等成蟲後繁殖後代了。

總結

蟬的一生與其他生物的一生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衍後代,這一點無可厚非。相對來說,蟬比蚯蚓要好一些,比較蟬在地下再久也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而蚯蚓如果重見天日,那就離死期不遠了(曬死)。而短短的幾天,夠蟬繁殖後代,這就足夠了,畢竟地下才是它們的家。

相關焦點

  • 蟬的一生,告訴了我們什麼?
    後來發現蟬在樹上的哄叫,是隱忍地下十幾年的爆發。穿著皺巴巴的外殼,在黑暗中漫長的等待,孕育著自己的身體,就是為了展翅而飛。在它短暫的一生當中,所給到人類的感悟,值得讚賞。蟬的一生裡要經歷四次的蛻變。第一期:母蟬的產卵器像針一樣, 直接插進樹的嫩枝,一次產卵有幾千隻。
  • 蟬的一生——月賽獲獎作品賞析
    蟬的一生五(6)班  王坤毅  其實在不為人知的地面之下
  • 25年的鄧麗君亦走完短暫而又璀璨的一生。
    至此一代梟雄走完了98的璀璨一生。 相信大家依稀還會記得在25年前的臺灣也有一場繼蔣介石去世以後臺灣又一次高規格的葬禮。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在泰國清邁湄賓酒店去世,至此鄧麗君走完了她短暫而又璀璨的一生。
  • 一代傳奇人物李小龍 一生短暫而又輝煌
    李小龍的精神無人可比,他的一生短暫而又輝煌
  • 一代傳奇人物李小龍 一生短暫而又輝煌
    李小龍的精神無人可比,他的一生短暫而又輝煌!
  • 朗誦:臨風聽暮蟬
    記得在《人與自然》裡,曾看到過這樣一段描述:「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一生的寫照。」對於蟬,我並不陌生,小時候常和夥伴們在山林間捕捉它,它給我的童年增添了幾多樂趣,可我卻不知道,小小的一隻蟬,竟有如此艱難的生命歷程,為了短短的一個月的快樂時光,在泥土中等待了四年,當破土而出,在繁花綠葉間引吭高歌時,它的生命也快到了盡頭。
  • 蟬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過,出來七天就死,你想說什麼?
    蟬的別名我們非常熟悉,叫「知了」。蟬的一生基本上只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地上,第二個階段在樹上。然而在蟬的一生當中,這兩個階段的分布非常不均勻,有的蟬可能會在地上度過三年、五年、十三年甚至是十七年,在地上最長的壽命卻只有2個月。所以這個問題的題目是錯誤的,一般來說蟬在土裡呆的時間是質數。
  • 《蟬男》治癒失落的你
    所以普通平凡的她,在遇到山田涼介飾演的蟬男時,雀躍之後更多的是無措「我不習慣得到幸福,所以不知道該怎麼辦。」(源自劇中臺詞)。「蟬男」——沒錯,名字就已經揭示了山田涼介這次的身份啦,他這次飾演的就是由一隻蟬變成人的設定。因為大川在庭院活動時為了不壓到還只是蟬的他,寧願讓自己摔倒,所以為了報恩他決定變成人來陪伴大川七天。
  • 生命漫長又短暫,人生的平凡之路
    發現生命如此的短暫。以前虛度了很多美好的光陰。人到不順的時候會信命,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時候會找理由給自己搭臺階。庸人自擾,多少人逃不過名利的那道坎。道理誰都會說,做到的卻寥寥無幾。越到中年,越是不敢審視自己。社會的閱歷讓你高傲勇敢的心被打磨的脆弱不堪。知道自己很多不足和缺點,卻沒有勇氣直視面對。
  • 說蟬
    作者:一凡丨朗誦:瑩麗億番洛瓦   「飲而不食者蟬也。」《荀子·大略》對蟬的讚譽,以蟬之「餐風飲露」「居高清飲」視為高潔。    詠蟬者每詠其聲皆尊其品格,是因蟬啟發思想,常為詠物言志的意象。蟬的清高孤苦尤為懷才不遇的文人及隱士們接受,而以蟬自詡寄託胸臆。最有名的當推「詠蟬三絕」。
  • 《蟬》 | 一隻蟬的17年
    他的作品往往充滿了一種獨特的神秘感和矛盾感,讓人感到親近又疏遠、熟悉又陌生、平凡又奇異,有一股非常私人化的情緒流淌其間。《蟬》也延續了他的風格,疏離又孤獨,卻能引發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蟬》散發出非常巨大的孤獨感,蟬的一生,始終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始終都在忍受著來自各個方面的惡意——他不被允許使用公司的資源,洗澡都要去12個街區之外的浴室、他被同事踩在腳下,他要完成其他同事沒有完成的工作,沒有人邀請他參加派對,沒有人跟他握手寒暄
  • 恨之短暫,母愛綿長:《第八日的蟬》——她偷走了情人的孩子
    若有一隻蟬跟同伴不一樣,獨活了下來。那麼她感到的是孤獨和悲哀,還是看到嶄新風景的喜悅呢?,成了一個刀槍不入的母親。星空下的那首歌,至今留在長大的燻腦海中,成了一生中的珍貴回憶。,年紀稍大的千草卻記得薰,還把薰當成了一生的摯友。
  • 《少女☆歌劇 Revue Starlight》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浪漫而又美好的結局
    這部番能完整的講完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在短短12集裡描繪了9個生動可愛性格各異的少女,從不成熟走向成熟,從迷茫走向堅定的變化。小光的看似冷酷實則呆萌和忠犬,為了保護華戀不惜一切,華戀看似忠犬,性格天然懶散,但是為了找回小光也會變的堅毅勇敢,從不放棄希望。
  • 地下潛伏几年,地上活幾天的蟬,圖什麼?
    有人說,蟬的一生四年在地下度過,出來七天就死,是不是一生都很悲慘?如果一切都是從人類的角度去看,估計每個動物都是奇怪的(吃便便的那麼多)。對於一隻昆蟲來說,蟬算是比較長壽的,老話總說:蜉蝣,朝生暮死。而蟬一般都能活個幾年,三年五年,有的甚至能活13年17年。它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章節,地上和地下。
  • 長期潛伏在地下數年,出土後卻活不過兩星期,蟬一生圖什麼?
    長期潛伏在地下數年,出土後卻活不過兩星期,蟬一生圖什麼?大家都知道,蟬是一種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生物,每到夏季,就能夠聽到蟬鳴的聲音,總是能夠給我們枯燥的到夏天帶來一絲樂趣,而對於蟬比較了解的人來說,往往又會比較同情這一種動物,因為蟬的一生長期都會潛伏在地下,而出土之後的壽命卻不過短短的兩個星期,這也讓人不禁發問,蟬的一生到底圖個什麼呢?
  • 趙依晨:蟬
    作者:成都市青羊區實驗小學戰旗分校四年級三班趙依晨指導老師 :龍亭如炎炎夏日,最熟於耳邊的,還是蟬的鳴叫。走在路上,到處都是蟬來自於大樹上的叫聲。「吱—吱—吱吱」,很不規則,卻各有一份韻味在其中。「吱—吱」一波又一波叫聲向我撲來,聲勢浩大,抵擋不住,弄的我頭暈眼花。把心中的煩惱越攪越渾濁,卻又似帶些激情。「吱—」短暫的停頓,「吱吱—吱」又是停頓,「吱——」一波去了一波又來,迴響於耳邊,在耳朵中來回碰撞,直到餘音散去。
  • 竟然被這首鋼琴版的《飛鳥和蟬》魂穿了
    任然的這首《飛鳥和蟬》在2020年7月發行,這首歌闖進了這個不平凡的夏天,並且在網絡上迅速走紅。《飛鳥和蟬》這首歌的歌名與歌詞中處處都充滿了夏天的氣息,蟬聲與飛鳥如絲如縷的叫聲,貫穿了整個夏季。可是當看到歌詞,你會發現歌詞裡講述了飛鳥一心想要翱翔天際,而蟬則要選擇在葉子上棲息,它們一生命運的不同,註定了無法在一起的傷感故事。其實這個故事隱喻了兩個不同世界的人相遇,可是最後還是會註定告別。
  • 《禪,蟬,蠶》林清玄散文賞析——單純+熱情+堅持
    我躲在屋子裡百無聊賴,隨手抽出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集《發芽的心情》,看作者寫的自序《禪,蟬,蠶》,一下子就被他那優美而浪漫,質樸而豐富,深刻而又溫潤的文字所吸引。忙從客廳搬把小凳子到房間,將書攤在床上,坐下細細的品讀。第一篇《禪,蟬,蠶》三個同音的字組成的四個短篇,編成一組,篇篇精彩,字字珠璣。
  • 《蟬男》宅喪女的短命小甜心
    你讓不讓他進來?我不介意是什麼物種,長得好看就行,真的!南焦北古天涯四美,你們看著變,誰都可以,我不挑的。蟬男特別喜歡從後面抱著她,不知道是覺得她的感覺像媽媽呢,還是覺得她壯碩的身型像大樹。劫後餘生,這對夫妻覺得是老天爺派了蟬男來安慰他們,蟬男就是那個他們失去的孩子,終於解開心結,一天天高興起來。
  •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淺談蟬在詩詞作品中的意象流變
    有朋友問:蟬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什麼的嚮往?這個問題問得相當籠統啊。是問蟬本身,還是蟬在古詩詞中的意象?是問虞世南的《蟬》,還是其他作品中的「鳴蟬」、「玄蟬」、「寒蟬」、「秋蟬」、「早蟬」?這個「詩人」又是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