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姐姐的兒子李文忠究竟有多厲害?

2021-02-13 朝文社

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問答

音頻

人物

話題

闢謠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1916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

在野史演義裡,「皇親國戚」多是負面詞,相關人物常見人渣與草包。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外甥,「皇親國戚」李文忠也沒「倖免」,他在上世紀某臺灣武俠片裡的奸人形象,曾是多少觀眾的童年陰影。但真實歷史上的李文忠,卻是恰恰相反——文武雙全的明朝棟梁。

苦出身的朱元璋,對李文忠一家的感情,自幼就十分深厚。少時貧寒的朱元璋,多次得到過姐姐姐夫(李文忠父母)的接濟幫助。就連朱元璋小時那短暫的讀書生涯,都是李文忠母親朱佛女咬緊牙關供的。

後來朱元璋外出逃荒,從此與李文忠一家失散。但以《國初事跡》記載,參加了農民軍的朱元璋,有時吃飯時吃到香噴噴的大餅,就想起了當年李文忠父母給他送餅吃的日子,忍不住就潸然淚下。

但那時潸然淚下的朱元璋並不知道,就在他外出逃荒後,那場空前饑荒,也叫李文忠一家傾家蕩產。李文忠母親朱佛女病故,父親李貞帶著十二歲的李文忠,也踏上了逃荒之路。

在那段九死一生的日子裡,少年早熟的李文忠憑著聰明才智,帶著父親多次躲過亂兵瘟疫劫掠,甚至還在土匪窩裡把父親救出來。就這樣天天闖生死關,骨瘦如柴的爺倆,艱難投奔到了朱元璋的軍營。

那一刻,也是一生性情剛硬的朱元璋,少有動情的時刻。當場就把十來歲的李文忠一把抱住,舅甥倆哭的昏天黑地。嘴裡反反覆覆一句話:「吾甥尤吾子也」。孩子啊,你是我外甥,就好比我親兒子,從今往後跟著舅舅,有舅舅一口吃的,就少不了你!

如果說朱元璋收留李文忠,是因為那難割捨的親情,那麼接下來的事實就證明:天賜朱元璋李文忠。

雖說拜多年饑荒逃難所賜,李文忠的讀書不多,但進了朱元璋軍營後,他驚人的天賦就擋不住。來了沒多久,朱元璋為李文忠特意請的教書先生,就不住的給朱元璋訴苦:你家外甥太厲害了,什麼書一點就通,我等才疏學淺,真心教不了。

就這樣,越發意識到李文忠才華的朱元璋,開始對李文忠悉心培養。之後的六七年裡,一直命他統領自己的親兵,直到十九歲那年,朱元璋與陳友諒的池州大戰上,李文忠終於一戰揚名:戰場上幾個照面,就發現了陳友諒軍陣的弱點,毫不猶豫一個衝鋒,瞬間就衝開口子,打的陳友諒麾下的悍將鄒普勝嗷嗷狂逃。直把陳友諒嚇得咋舌:朱元璋這又招攬了什麼厲害人?

自從十九歲上戰場後,少年李文忠就以花樣翻新的打法,不停在關鍵戰役裡上演奇蹟。春風得意的他,更出落得相貌俊美,公認朱元璋麾下的頭號美男子。而且除了打仗兇狠外,李文忠的文化水準也不差,打高興了就吟詩作賦,水準十分優雅,血火連天的元末戰爭年間,他好些作品就流傳一時,如此人物,堪稱當時的「男神」。

但這位男神,自始至終最令人佩服的,卻是他柔軟的心。

雖說多年徵戰殺伐,但李文忠始終不能忘的,就是當年的貧寒歲月,看到戰亂中的苦難百姓,就忍不住心軟。他的大軍所過之處,紀律從來嚴明,士兵擅自進入民居就要被處死。

攻克杭州時,拍他馬屁的杭州守將為他送來幾個美女,他二話不說就拔馬離開。多年南徵北戰,哪怕糧草不富裕,他也要擠出糧食來,救濟沿途的難民。甚至他的軍中還有條鐵規矩:麾下所有的士兵,都要收養戰爭裡的遺孤。只此一條,救活無數孩子。

洪武三年,率軍傲然出塞的李文忠,更打出了他戎馬生涯裡的輝煌一戰:率領一支完全由中原漢子組成的精銳騎兵,一路呼嘯北進,將北元精銳騎兵部隊打的稀裡譁啦。元朝漠北重鎮應昌也被他拿下。漢唐時代華夏騎兵曾經縱橫草原的風姿,李文忠以其完美的戰場表現,百分百「復活」。

這一路追亡逐北,李文忠連續殲滅北元重兵集團,俘虜北元精銳五萬多人。元昭宗「反攻中原」的念想,被李文忠親手打滅。

輝煌的戰場生涯,奠定了李文忠「曹國公」的榮耀地位。大明開國後,李文忠的官職更扶搖直上,一度官居大都督,成為明朝軍界的頭號人物。但是,比起湯和徐達等功臣,在明朝開國後越發低調的模樣來,李文忠卻是越發高調——經常在朱元璋面前犯顏進諫。

因為官位變了,年齡漲了,李文忠卻依然是那個不忘本的李文忠,他對朱元璋忠心耿耿,卻也耿直依舊。每次朝堂上有爭議,多是李文忠帶頭與朱元璋吵。

甚至,當震驚朝野的胡惟庸案發生後,滿朝文武噤若寒蟬,但李文忠卻鄭重沐浴更衣,然後向妻子交代後事,接著就直奔皇宮,與朱元璋面對面吵起來,一番慷慨陳詞:「一旦邊疆有警,誰來為國效力疆場?文忠死不足惜,願陛下多念及江山黎民」。當場把朱元璋氣瘋。

話說到這地步,朱元璋也曾對李文忠動了殺心,幸虧馬皇后苦苦勸諫,才幫李文忠撈回了命。但經過這番折騰的李文忠,也從此閉門謝客,直到三年以後,彌留之時的李文忠,與舅舅朱元璋一番長談,舅甥倆的心結才重新解開,帶著如釋重負的釋然,這位明朝開國鐵血戰將溘然長逝。

對於大明朝開國戰爭來說,這位「皇親國戚」,堪稱功勞僅次於徐達的戰將,而放在中國古代史上,這位性情耿直的良將,更有著值得懷念的,高貴的人品。

參考資料:《劍橋中國史》《國初事跡》《明史》

 好物推薦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愛歷史》商城

相關焦點

  • 歷史故事——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
    朱佛女嫁給從盱眙搬來濠州的小地主李貞後,不忘娘家,對朱元璋格外疼愛,各種接濟,甚至還資助他念了私塾。但是至正十年(1350年),濠州大旱,緊接著瘟疫四起。家鄉父老十不存一,朱佛女病死,時值亂兵入境,李貞帶著12歲的李文忠避難淮東。至正十二年(1352年),李貞和李文忠得知朱元璋在滁州郭子興部,於是歷經一個多月的討飯生涯,前去投奔朱元璋。
  • 朱元璋為什麼重用外甥李文忠,卻將侄子朱文正囚禁至死?
    朱文正是朱元璋長兄朱興隆(原名朱重五)的兒子,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曹國長公主(追封)的兒子,這一侄一甥曾是朱元璋的感情寄託,並且都是由朱元璋親自撫養長大的。也就是說,朱元璋直到28歲才有第一個兒子,朱文正比朱標大19歲,李文忠比朱標大16歲。朱元璋稱王時,朱文正29歲,李文忠26歲,而朱標只有10歲。
  • 李文忠虎父出犬子
    不過,也有例外。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英勇蓋世,他的兒子李景隆卻實在不咋樣。比起徐達之子徐輝祖,無論氣節、還是英武,都差遠了。李文忠(1339~1384),明朝開國元勳。明史有《李文忠傳》,不妨抄錄:「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貞攜之轉側亂軍中,瀕死者數矣。逾二年乃謁太祖於滁陽。太祖見保兒,喜甚,撫以為子,令從己姓。」
  • 朱元璋稱帝時,還有幾個親戚在世,朱元璋又是怎麼對他們的呢?
    此時的朱元璋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哥哥姐姐,但是他們都沒有這個福分和自己共享富貴了。於是即位當天,朱元璋也和大多數的成功帝王一樣,立即追尊祖先:他的高祖稱為玄皇帝,廟號德祖;曾祖稱為恆皇帝,廟號懿祖;祖父稱為裕皇帝,廟號熙祖;父親朱五四稱為淳皇帝,廟號仁祖。從高祖母至母親,一律封為皇后。
  • 朱元璋誅殺功臣毫不留情,若三位哥哥在世,又會怎樣對待?
    傳說朱元璋出生於農曆八月初八,所以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即使他不是八月初八出生,估計大概也會起名叫重八,因為他有三個哥哥,大哥朱重五,二哥朱重六,三哥朱重七。他還有兩位姐姐。父親名叫朱五四,他們家族名字非常有特點,與數字很有緣分,我們不妨來看看他家族幾代人的名字。
  • 朱元璋當皇帝後對他的哥哥怎麼樣?
    朱元璋做皇帝確實心狠手辣將開國功臣幾乎全部處死,但在做人上咱老朱還是頗有人情味的,對待自己的哥哥姐姐們頗為不薄。朱元璋可以說是歷史上實現大一統的皇帝中出身最為不好的,在朱元璋之前劉邦是出身最低微的,在朱元璋之後劉邦只能老老實實排到第二了。
  • 朱元璋組建的養子兵,在自己坐穩皇位後,這些養子有什麼下場?
    朱元璋收養的第一個孩子叫沐英,按照時間推算,在收養這個孩子的時候,朱元璋才剛剛二十四、五歲。自己都沒有孩子,這一次帶娃的經歷,也給朱元璋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他也會回憶表示:自己看著他年幼,而且又是孤兒,所以把他認做兒子,這個孩子在晚上時還會在自己懷裡睡覺。
  • 理解朱元璋:家人、朋友、親戚都謀逆,叫我怎能不猜忌
    而榮尤宿將善戰,至是驕蹇有異志。也就是說,在朱元璋的隊伍裡面,徐達、常遇春和紹榮是最厲害的三員大將,其中紹榮無論是在職位上(中書省平章政事),還是在作戰能力上甚至超過了徐達(行中書右丞)和常遇春(參知政事)。
  • 布衣天子朱元璋厲害在哪?
    朱元璋厲害在哪裡?朱元璋與劉邦有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用人,知人善任。也就是韓信所說:善將將。朱元璋創業初期被郭子興趕走之後,他招募了徐達、湯和、周德興、馮國用、馮國勝(之後的馮勝)兄弟、李善長、朱文正(侄子)、李貞(姐夫)、李文忠、常遇春,創業中期(佔領南京之後),他又迎來了劉伯溫、丁普郎、傅友德,從後來的情況來看,他現在班子,絕對是豪華陣容。
  • 一個侄子一個外甥,為什麼朱元璋對兩人態度截然不同?
    那麼一個侄子一個外甥,為什麼朱元璋對兩人態度截然不同?朱文正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的兒子,後來王氏帶著朱文正依附朱元璋,朱元璋將他收為了養子。朱文正長大後,十分勇猛善戰,是朱元璋手下最得力的幹將。不過從朱元璋給李文忠的心中,不難看出,朱文正在洪都之戰後,對朱元璋的封賞不滿,縱容部下擄人妻女,還打算投奔張士誠。這是朱元璋所不能接受的。李文忠李文忠跟隨父親李貞投奔舅舅朱元璋,當時的他才十來歲,還是個孩子,朱元璋對他也是頗為心疼,將其收為了養子,給他改了名字,還讓他跟隨自己姓朱。
  • 朱元璋花錢養20多義子,為何不準他們姓「朱」?幾百年後知其高明
    畢竟幹的是掉腦袋的活,多幾個人幫忙總是好的。而 朱元璋 卻收養了二十多個義子,一舉打破古代帝王收養義子的歷史記錄,成為義子最多的皇帝。但他的義子在史書上記載並不姓朱,據說還是朱元璋主動要求的,這難免讓人奇怪。1352年,朱元璋有了自己的孩子,還有了很多義子,但在義子們長大後又讓他們改姓,這一反常態之舉,與他們的人生際遇息息相關,尚舉其中典型人物。
  • 朱元璋對嫡系內部異己勢力的清洗,朱文正案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需要分析李文忠當時有沒有可能擔任監軍。 李文忠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浙東頻繁叛亂後,一直擔負鎮守浙東的重任,更是剛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頗為弄險地挫敗了張士誠軍隊對諸全新城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可謂擔負重任。此後並未看到朱元璋任命新的人選鎮守浙東,因此李文忠絕無可能被調往淮安,《明太祖實錄》的記載必定是出於為尊者諱的目的,有意抹去朱文正的功績。
  • 三國志11死忠眾多的7大君主,曹操人數最多,朱元璋的最厲害!
    相較來說,最厲害的主要是兩個,分別是慕容廆的兒子慕容翰,還有孫子慕容垂,都是實力不俗的野戰名將。曹操(兒子2人,兄弟1人,親愛武將5人)在原版本中,曹老闆就是著名的關係戶,有非常多的死忠武將,在血色衣冠中也繼承了這個點,他親愛武將的欄目也是拉滿的,分別是夏侯淵,夏侯惇,郭嘉,許褚和典韋。
  •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和他從就要好的二哥,後來怎麼樣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沒有穿上那身龍袍之前,也是一個為了生活東奔西走的窮孩子。朱元璋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因為在整個家族同輩中派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他上面有有兩個姐姐,三個哥哥,三個哥哥的取名方式跟他一樣,分別叫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元璋登基後,是如何對待那些親戚的?
    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家裡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了。所以為了生活,朱元璋與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兒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朱元璋走上起義道路後,他的嫂子王氏帶著兒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朱元璋把這個侄子當成了自己的兒子一樣撫養。
  • 為什麼朱元璋的開國六公爵,只有徐達的爵位能延續到明朝滅亡
    後來,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繼承了爵位,在靖難之役中李景隆表現很差,身為建文帝一方的他在多次戰鬥中失常,損兵折將,最終還在防守南京城的時候獻城投降,因而也得以保留爵位。永樂二年因被告發「大逆不道」而被削去爵位。嘉靖十一年,李文忠的六世孫李性封臨淮侯,降了一等。
  • 劉伯溫所著的兵書《百戰奇謀》有多厲害? 為何朱元璋多次搶之
    劉伯溫所著的兵書《百戰奇謀》有多厲害? 為何朱元璋多次搶之時間:2017-03-11 18:5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劉伯溫所著的兵書《百戰奇謀》有多厲害?
  • 古婺州:明太祖朱元璋的橋頭堡與政權副中心
    至正十八年三月,朱元璋部將鄧愈、李文忠、胡大海攻克建德路,擊潰了元江浙行省左丞楊完者的部隊。六月,李文忠率兵攻取浦江縣,進入婺州境內。十月,胡大海攻佔蘭溪州,俘虜了元浙東道肅政廉訪使司廉訪使趙秉仁等十四名官員,開始籌備進攻婺州,但幾次進攻效果不大。十一月,朱元璋率十萬大軍親徵婺州。元末明初是個將星雲集的時代,朱元璋手下的徐達、常遇春、湯和、鄧愈、李文忠等無不是大將之才。
  • 朱元璋封的開國六公爵都是誰?其中有個人,爵位承襲到了大明滅亡
    "朱元璋"、"開國功臣",看到這兩個詞,你最先想起的是什麼?是朱元璋殘害多名陪他打天下的功臣?還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那你可知,朱元璋曾封了六位國公,其中有人的爵位是一直承襲到大明滅亡的呢?他是朱元璋的外甥,從見到朱元璋起就深得其喜愛,甚至曾得到朱元璋的許可姓朱。且待李文忠展露出自己的軍事才華,朱元璋對他更加器重。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被授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的榮譽,加封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並獲得曹國公的爵位。洪武十六年(1383),李文忠去世,其子李景隆繼承曹國公之爵。
  • 朱元璋薄情,為何卻對馬皇后不離不棄?馬皇后有什麼迷人之處嗎?
    明朝時期有一段愛情故事是持續到現在都被人所歌頌的——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愛情。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愛情是讓人敬佩的,他讓人快樂,讓人幸福。朱元璋此人生性薄情卻對馬皇后情有獨鍾,以至於馬皇后離世以後朱元璋再也沒有立後,這個可歌可泣的愛情背後原因到底為何?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