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虎父出犬子

2021-02-13 重讀歷史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不過,也有例外。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英勇蓋世,他的兒子李景隆卻實在不咋樣。比起徐達之子徐輝祖,無論氣節、還是英武,都差遠了。

李文忠(1339~1384),明朝開國元勳。明史有《李文忠傳》,不妨抄錄:「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貞攜之轉側亂軍中,瀕死者數矣。逾二年乃謁太祖於滁陽。太祖見保兒,喜甚,撫以為子,令從己姓。」這就是說,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孩子,外甥也。後被朱元璋收為養子。

據說,當年李文忠在戰亂之中浪跡兩年,終於在滁陽見到了舅舅,悲喜交加,曾痛哭一場。從此之後,李文忠隨朱元璋徵戰南北,屢立戰功。其地位,恐怕只在徐達、常遇春之下,最後被封為曹國公。

關於李文忠其人,史書口碑極好。稱其好學問、通韜略、交儒士、嚴治軍、臨陣奮勇,戰功卓著。明史說:「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測其際」。還說其「臨陣踔厲歷風發,遇大敵益壯」。更為突出的是,李文忠還是朱元璋手下大將中唯一讀過書的人。「頗好學問,常師事金華範祖幹、胡翰,通曉經義,為詩歌雄駿可觀」。說他文武雙全,恐不為過。李文忠還是一位忠厚儒雅之人。他是朱元璋外甥兼養子,身份特殊,因此敢於向皇帝老爸直言。史書說,他曾勸過朱元璋幾件事。比如,朱元璋攻佔應天(南京)之後,曾以「軍興不給,增民田租」,李文忠曾「請之」,最後「得減額」。

但是,他沒有想到,即使是外甥,說到朱元璋的痛處,也是會有麻煩的。史書說,李文忠「勸帝少誅戮」。眾所周知,朱元璋殺功臣,天下無出其右者。李文忠既有學問,也是正直之人。他對朱元璋的作派,亦是十分不滿的。他在被釋兵權之後,在家閒賦待客,曾對人議及此事。朱元璋耳目眾多,豈能不知?心中不爽,是肯定的。後來,李文忠又進諫直言,朱元璋當然憤怒。明史說「以是積忤旨,不免譴責」。

李文忠萬萬想不到,朱元璋本來就是一個六親不認的人。他的生命,也就活到頭了。明史說:「十六年冬遂得疾。帝親臨視,使淮安侯華中護醫藥。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帝疑中毒之,貶中爵,放其家屬於建昌衛,諸醫並妻子皆斬」。這段記載,頗為令人生疑。李文忠生病,朱元璋派淮安候華中「護醫藥」,病沒有看好,短短幾個月李文忠就去世了。這位淮安候(註:他老爸也是被朱元璋殺掉的功臣之一)也夠倒黴的,不僅全家被貶流放了,連替李文忠看病的醫生及其家人,也一併被朱元璋殺光了。因此,史界歷來有懷疑,李文忠就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畢竟,李文忠是外甥兼養子,朱元璋在處置方式上,不得不有所顧忌。

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對這個外甥是相當警惕的。李文忠既有武功,也有文治之象。在他看來,一個功臣武夫,已夠麻煩了。李文忠還是一個知識分子了,他有聲望,特別是他還特別「寬仁愛民」,得到擁戴,這還了得嗎?李文忠曾兼管國子監,他自己有文化,身邊有一批文化人,一旦蓄勢得志,至少朱元璋的兒孫輩是玩不過他的。最可恨的是,李文忠在家閒居,居然還廣蓄門客,「家故多客」。一個退休在家之人,養門客幹什麼?待到天下人都感激愛戴李文忠了,朱明王朝豈不要改姓了?因此,朱元璋殺李文忠,肯定是遲早的事情了。

李文忠死後,被追封岐陽王,配享太廟。他的兒子李景隆繼承爵位。這個兒子,顯然是個不成器的傢伙。對李景隆其人,明史有一段話,甚有意思:「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每朝會,進止雍容甚都,太祖數目屬之」。顯然,這是一個白面書生,外表英俊瀟灑,連朱元璋見了,都不免要多看上幾眼。李景隆於洪武十九年(1386年)正式襲爵,官至左軍都督府事、太子太傅。

然而,此人實際是一個大草包。建文帝即位之後,李景隆甚受信任。在朱允炆看來,名將之後,自然會有遺傳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長興侯耿炳文與燕兵作戰失利,建文帝便封其為大將軍,率幾十萬大軍與燕兵交戰。對此,朱棣很高興。他曾對手下人說:「李九江,紈綺少年耳,易與也」。意思是說,此人太好對付了。果然,不懂兵法,又妄自尊大的李景隆,指揮無方,且在關鍵時刻棄營逃跑,致使明軍大敗。黃子澄、方孝孺等人「請誅之以謝天下」,建文帝竟然不允。

更糟糕的是,待到朱棣兵臨南京城下,建文帝仍然沒有醒悟,居然還讓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同守城門。其結果可想而知。李景隆不僅沒有守住,反而乾脆打開城門,迎其四表叔朱棣進城了。可惜的是,遙想當年,朱元璋將外姓功臣幾乎統統殺完了,連個像樣的可用之人都沒有給孫兒建文帝留下。「蜀中無大將」,李景隆之輩,只好拿來用了。朱元璋地下有知,不知該作何感想?!

朱棣奪位之初,對李景隆還算關照。比如,「授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增歲祿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猶以班首主議,諸功臣鹹不平」。可謂風光一時。畢竟,朱棣還算念親情,以及他的「開門揖客」之功。不過,朱棣畢竟比建文帝眼光要準一些。他知道,李景隆這個人,顯然是用不得的。更何況,建文一朝為官之人,他朱棣殺了多少啊。這些人,統統該殺,一個也留不得的。

明永樂二年,周王朱橚首先跳出來告發李景隆受賂。這個周王,顯然有點報私恨的味道。當年建文帝削蕃,就是派李景隆查辦的周王,並將其流放至「煙瘴之地」。同時,也有刑部尚書鄭賜等人劾其包藏禍心、蓄養亡命、謀為不軌。朱棣明白,若就此處理,恐天下人有說辭,自有不便。不過,一旦機會來了,朱棣也像他老爸朱元璋一樣,是決不手軟的。

明史說:「已(事過不久),成國公硃能、吏部尚書蹇義與文武群臣,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謀有狀,六科給事中張信等復劾之」。朱棣立即「詔削勳號,絕朝請」。不過,還給他留了點面子,「以公歸第」。可是,又沒過多久,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復言:「景隆在家,坐受閽人伏謁如君臣禮,大不道;增枝(李景隆弟)多立莊田,蓄僮僕無慮千百,意叵測。」這些投訴,都不算什麼大事,比如,讓僕人對他行以君臣之禮等等,他的弟弟也不過多了點田地,多養了點人。但是,朱棣借題發揮了。「奪景隆爵,並增枝及妻子數十人錮私第,沒其財產」,將他們的財產沒收了,一家老小統統關了禁閉。

有意思的是,這個李景隆直到此時,才有了一點所謂的氣節。他居然在家裡絕食了。或許,他是氣壞了。在他看來,他對明成祖朱棣是有貢獻的,當年若不是我打開了城門,你四表叔可以登上皇位嗎?時至今日,你怎麼可以如此待我??他當然想不通。不過,這個所謂的絕食,絕了「旬日」都沒有死。「旬日」,至少也有十幾天吧。那個時候可不興打針吊水的玩藝兒,想必他也不想真死吧。上吊抹脖子,很方便,何以絕食呢?唯一的原因,就是李景隆還是念想,泣念四表叔動一動惻隱之心。他真有點幼稚。

這個李景隆,一直活到了永樂末年,才在幽禁中去世。李氏父子,不管是虎是犬,似乎都不明白一件事:當親情一旦遭遇政治,便毫無價值,而以親情自恃,統統都是危險的。

相關焦點

  • 《虎父犬子》熱拍 張佳寧王子上演"護花傾情"
    《虎父犬子》青島熱拍網易娛樂5月31日報導 都市情感大戲《虎父犬子》正在青島火熱拍攝,該劇由金牌製作人劉燕軍攜手著名導演劉飈、實力編劇張挺全力打造,幕後陣容強大。《虎父犬子》熱拍,王子「苦戀」張佳寧都市大戲《虎父犬子》正在熱拍,劇中韓童生、陶慧敏、經超、張佳寧組成的常家四口上演了連臺好戲,極具看點。其中,張佳寧飾演的女兒常天慧從小就是個好孩子,學習優秀,表現出眾的她,一直是父母心中的驕傲。而王子演繹的杜博倫則是常天慧的高中同學,他為人單純善良,各方面都非常優秀。
  • 中國歷史上的「虎父犬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文:夏彥(微信公號讀史專欄作者)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在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不少老子英雄兒子好漢代代相承的典範,例如王翦和王賁、孫堅和孫策孫權、朱元璋和朱棣等,而鐵木真和託雷、忽必烈更是三代傳承。當然,最著名的當屬周勃和周亞夫父子,父子二人分別在不同時期統帥大軍平定叛亂,挽救了大漢王朝,真是將門虎子。
  • 虎父犬子
    犬子是虎父的潛意識,牛人擁有平庸的孩子是世界上最正常的事之一。
  • 王力凡:虎父犬子
    虎父犬子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可我家偏偏相反,是「虎父有犬子」,為什麼呢?因為我爸屬虎我屬狗。我老爸總對我是恨鐵不成鋼,我和老爸就是一對歡喜冤家。
  • 三國演義虎父犬子排行榜
    夜讀日思  |  第796篇原創作品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裡非常特殊的一部書,很多耳熟能詳的典故,讓我們對魏蜀吳有了更加生動的認識,精彩的情節、鮮明的人物、出神的智謀、恩怨情仇,無不給我們震撼和啟迪,女人和小孩們對三國的故事相對知道的較少,喬幫主為美麗的女人們和可愛的孩子們奉獻上三國時期的十二生肖故事系列,今天,我們說說魏蜀吳三國虎父犬子的故事
  • 草根歌手大衣哥「虎父出犬子」,一雙兒女頹廢無能,教育無關窮富
    幾乎成為了現代版的「虎父出犬子」,惹人唏噓。 大衣哥的兒女自甘墮落,頹廢無能,現象的背後反映出教育的必要性 大衣哥曾在一檔電視欄目訪談中這樣說過: 我現在的積蓄已經完全夠孩子花一輩子了
  • 關羽的「虎女」不嫁孫權的「犬子」,那麼「虎女」最終嫁了何人?
    當關羽一聽說劉備的消息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向曹操辭別,不管曹操開出什麼樣的誘人條件,關羽仍不為所動,毅然決然的起身離開,過五關斬六將之後終於見到了劉備。但是關羽卻一臉不屑,根本看不上孫權的兒子,還對使者說什麼:「虎女焉能配犬子?」意思很明顯,就是你孫權的犬子根本配不上我關羽的虎女,其實這也間接的羞辱了孫權,說孫權連他關羽都比不上。
  • 果真是虎父無犬子,可惜都不是中國人
    中國歷史上有句老話叫做虎父無犬子,字面意思很簡單,老虎不會生出狗來,比喻出色的父親不會生出一般的孩子,這個話一般都是用來誇獎別人。古時候的人們都講究謙稱,自己的兒子便稱為犬子,人們說虎父無犬子,不僅僅是對別人兒子的讚揚,更是一種對別人父親的恭維。有趣的是,曾有人問過為什麼不用龍代替虎,首先在古代龍可不是所有人都能用的,龍是皇帝的專屬,沒人敢亂用,虎父無犬子這話也絕對不能用來形容皇子,這是要殺頭的。
  • 歷史上的五大【虎父犬子】
    因此公主懷恨,之後甚至在太宗駕崩時,哭都哭不出眼淚來。高宗繼位後,外遷遺直汴州刺史,遺愛任房州刺史。高陽公主、房遺愛便聯絡與高宗不和的薛萬徹(娶高祖第十五女丹陽公主)、柴令武(柴紹子,娶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打算發動政變,廢掉高宗,擁立荊王李元景(高祖第七子)為帝。期間公主誣陷房遺直有罪,於是高宗就派長孫無忌查問。卻查出高陽公主和房遺愛謀反的計劃,於是一干人都被逮捕。
  • 關羽瞧不上孫權,稱「虎女焉嫁犬子」,那關小姐最後嫁給了誰?
    後來,孫權隔三差五就來挑戰,但曹操就是堅守不出。一天,孫權親自駕船進入曹營,一來是見識一下曹操的軍隊,二來是引誘曹操上鉤。轉了一圈之後,見曹操沒動靜,孫權又一邊奏樂一邊把船開走了,曹操見孫權的軍隊仍嚴明整肅,於是他不禁讚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奇怪的是,孫權在曹操眼裡乃是一個不可小覷之人,但為何到了關羽那,卻不值一提?
  • 朱元璋為什麼重用外甥李文忠,卻將侄子朱文正囚禁至死?
    (李文忠畫像)曾經,朱元璋對朱文正和李文忠是同樣的視如己出,而且,朱文正和李文忠都是幫助朱元璋打下天下的開國功臣,但是,他們的結局卻是截然不同的——侄子朱文正在軟禁中鬱鬱而終,外甥李文忠卻生前高官厚爵,死後配享太廟。
  • 歷史故事——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
    家鄉父老十不存一,朱佛女病死,時值亂兵入境,李貞帶著12歲的李文忠避難淮東。至正十二年(1352年),李貞和李文忠得知朱元璋在滁州郭子興部,於是歷經一個多月的討飯生涯,前去投奔朱元璋。一路不是土匪就是亂兵,為了保命,鍛鍊出了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和從不放棄的膽氣,這對後來的李文忠的徵戰沙場至關重要。
  • 關羽看不上孫權的兒子,並說:虎女焉嫁犬子?關小姐最後嫁給了誰
    公元1800年前東吳想要拉攏關羽,孫權甚至提出想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但結果是因為關羽的傲慢性格回絕了這件事,而且還說了一句令人驚訝的話:「虎女安能配犬子?」一時間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句話中透著許多層的尷尬,還把孫權也嘲笑了一番,至此兩個人的關係也開始緊張。當年關羽不願意將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那麼關家的女兒最後嫁給誰了呢?
  • 犬子的本意 犬子的意思解釋[多圖]
    犬子的本意是什麼?犬子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9年。大家看到這裡是不是很驚訝,這個詞原來有這麼長的歷史。這個犬子就是司馬相如的小名。司馬相如的才華在當時可以說是冠絕一世。人們將「犬子」作為對自己孩子的謙稱,其實「犬子」本來是?
  • 虎父犬子!齊達內大公子或轉戰北非聯賽,經紀人卡洛斯公開喊話
    虎父犬子!
  • 朱元璋姐姐的兒子李文忠究竟有多厲害?
    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親外甥,「皇親國戚」李文忠也沒「倖免」,他在上世紀某臺灣武俠片裡的奸人形象,曾是多少觀眾的童年陰影。但真實歷史上的李文忠,卻是恰恰相反——文武雙全的明朝棟梁。苦出身的朱元璋,對李文忠一家的感情,自幼就十分深厚。少時貧寒的朱元璋,多次得到過姐姐姐夫(李文忠父母)的接濟幫助。就連朱元璋小時那短暫的讀書生涯,都是李文忠母親朱佛女咬緊牙關供的。
  • 犬子本來是什麼意思 犬子螞蟻莊園[多圖]
    犬子本來的意思你知道什麼什麼嗎?這個犬子我們現在都用作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謙稱。在很早之前這個犬子其實是我們一位故人的小名。你知道是誰嗎?這個人就是我們今日題目的答案。人們將「犬子」作為對自己孩子的謙稱,其實「犬子」本來是?
  • 犬子,相如
    犬子,一指幼犬;二指司馬相如的小名;三指謙稱自己的兒子;四指對別人兒子的鄙稱。出自《史記》。
  • 三國蜀漢五虎上將後人們的結局,虎父未必全都無犬子!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三國蜀漢五虎上將後人們的結局,虎父未必全都無犬子!蜀漢的「五虎上將」一直人氣頗高,但這個封號並非出自正史的記載。只是因為在《三國志》中,陳壽把「關張馬黃趙」五人並列做傳。
  • 拒絕和孫權「犬子」結婚的關羽女兒,最終結局是怎麼樣的?
    (一)虎女焉能嫁犬子虎女焉能嫁犬子?這句話似乎已經成為了關羽傲然的一個典型,但是事實上,這句話並不是正史所記載,而是《三國演義》裡的一種描寫。在正史上,雖然沒有記載說關羽說出了虎女焉能嫁犬子,但是,當孫權向關羽提親時,關羽也的確是罵人了,按理說,不同意也就罷了,實在犯不上罵人,這樣一來,關羽的過於孤傲,也著實可見一斑了。那麼,關羽這個女兒,最終的結局,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