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別名上官昭容。是中國唐朝歷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詩人,才女,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是歷史上少有的通經天緯地的政治奇才。也是古代女子的逆襲典範。歷史上被稱為「巾幗宰相」。
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在一場政治鬥爭中成了犧牲品。替高宗起草廢武則天的詔書這件事,成為了上官家族的滅頂之災,連同她的父親上官庭芝一併被武則天斬首。剛出生的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鄭氏,一起被發配到掖庭為奴。
上官婉兒十四歲,便得武則天召見,並且免去了她的奴婢身份給了她名分。因為她的聰慧,善文,機靈,才華,武則天稱帝以後,封為「內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又封為昭容,權勢更盛。文學造詣更是被後代推崇,承襲並發揚光大祖父的「上官體」,也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創作主流。更是大力設立修文館,廣召當朝詞學之臣。
「婉兒承其祖,與諸學士爭務華藻,沈、宋應制之作多經婉兒評定,當時以此相慕,遂成風俗,故律詩之成,上官祖孫功尤多也」 。——謝無量
上官婉兒,之所以能夠在家道中落以後,從一個罪臣之女,成功的逆襲,成為了武則天最信任的女官,並且深受兩代帝王的重用,在朝堂之上平步青雲,成為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女政治家。主要是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從階層出身來說。真正的貴族,在敗落以後依然擁有貴族的品格與精神。
上官婉兒出身在一個名門望族之家。高祖父上官賢,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時任江都宮副監,祖父上官儀,在唐高宗時期任宰相。
上官家族,是古代真正的貴族,既有特權,又有爵位,歷代皆為重臣,受朝廷器重。雖然他的祖父,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被武則天連同他父親一起斬首,但不可否認的是,上官婉兒的血液裡,就流淌著貴族的血液。在上官家族的後貴族時代,上官婉兒一路逆襲,成為「巾幗宰相」。
人們常說貴族需要三代培養,說的是貴族的精神,而不是貴族的身份。真正的貴族精神,是敗落以後依然擁有貴族的品格。
(1)歷史上的項羽,是沒落的貴族。跟著叔叔鬧革命,火燒阿房宮,無奈鴻門宴讓劉邦跑了。抓來他父親做人質,劉邦耍無賴,楚河漢街劉邦背信棄義。項羽為了不肯連累江東父老,拔劍自盡。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項羽是一個人格健全的貴族,西楚霸王是極富人格魅力的軍師領袖,重情義,驍勇善戰。英到極致,雄到極致的一個人。
(2)民國沒落貴族郭婉瑩,從小含著金鑰匙長大,家族富裕。後來因為丈夫犯了政治錯誤,家道中落,留下一大筆巨款債務。成為了落魄街頭的富貴少婦,為了還丈夫的巨額債務,她要替人打掃衛生,甚至掏糞刷馬桶。她都沒有退縮。直面人生慘澹。
真正的貴族精神,是家族沒落以後,依然能夠有面對困難和殘酷現實的勇氣和心態,享受得了榮華富貴,也接受得了平庸清貧。不向命運屈服,也不自甘墮落。
上官婉兒一出生,就面對著家族的腥風血雨,對於一個不諳世事的女孩子來說,命運是不公平的,但她並沒有因此而自卑,而抬不起來,縱然在掖庭為奴,骨子裡與生俱來的貴族精神,依然支撐著她的精神與內在。
二:從一個偉大的母親來說。一個好的女人,可以營造一門好的家風,傳承一種好的精神,旺三代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於母親。——高爾基
上官婉兒,隨著母親鄭氏,一起入也掖庭做奴婢,過著卑賤的生活,在最低等的社會裡苟延殘喘的活著。但是這最低等的階層,卻無法掩蓋一個偉大的母親身對孩子的愛。
她的母親,從小教她讀詩書,精心培養她,不能能夠熟讀典籍,還能明厲政史,小小年紀就已經才華橫溢。所以才能過武則天的一關。成為武則天接近三十年的「」內舍人」。
(1)命運的轉折點就在母親的對她從小的教育和培養裡。武則天重用,是上官婉兒命運的轉折點。是她人生逆襲的開始。
從此她在朝廷成了武則天的重臣。武則天被逼退位以後。依然受中宗重用信任,成為皇妃。政治權力到了巔峰。
(2)承襲了「上官體」,自成一派,為貴族所用。
上官婉兒的文學造詣歷來被學者讚頌,她在當時對整個朝代的貢獻,除了政治,最重要的就是文學貢獻。
王夢鷗在《初唐詩學著述考》中記載「尤以中宗復位以後,迭次賜宴賦詩,皆以婉兒為詞宗,品第群臣所賦,要以採麗與否為取捨之權衡,於是朝廷益靡然成風」 。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裡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上官婉兒《彩書怨》
(3)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看過一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明蘭的祖母從小讓她去莊學究那裡讀書,識字,還請來公裡的嬤嬤教她們三姐妹禮儀規矩。做茶品香。
明蘭從小就知道,男人嘴裡說的「讀書無用」,不過是騙女人的話,希望女人不要拋頭露面,她熟讀詩書,一句話,救了朝堂上的父親一命,那句「大丈夫不如做個純臣」至今還在耳邊迴響。
上官婉兒的母親,從一個貴族家庭走出來的母親,深深的明白讀書對一個女孩子意味著什麼。母親的偉大,就在於給孩子一種堅強,獨立,樂觀,自信的精神面貌,伴隨我們一生。
三:從武則天的用人之道來說,一個好的君王必是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愛才,惜才。上官婉兒得已被重用。
(1)武則天非常愛惜人才,對她來說,上官婉兒是罪臣之女,她的祖父已被斬首,但這不妨礙武則天賞識上官婉兒。她不拘一格的廣納人才,才使有識之士有了施展的平臺。武則天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女皇,其毒辣的政治眼光和用人之道也被後人所稱讚。
(2)徐敬業起兵反叛時,詩人駱賓王寫了《為徐敬業討武瞾檄》。文中攻擊漫罵武則天,文筆極為精彩,有聲有色又有氣勢。檄文送到宮中,武則天呌內待讀給她聽。內待不敢不從,只好硬著頭皮讀。武則天非常平靜從容,一邊聽一邊與人議論,甚至被檄文中優美的文筆所吸引。
武則天的胸襟也是成就一番帝王業的最主要的原因。真正武則天在位時的政績,是因為她知人善任。雖然生性多疑,但是不計前嫌,愛惜人才。
(3)唐太宗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使唐朝走向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時期。他重用魏徵,魏徵為太子洗馬,輔佐太子建成。宣武門之變之後,不久李世民登基。
魏徵直言進諫,推行王道,輔佐唐太宗共創「貞觀之治」,成為「一代名相」,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唐太宗就是典型的知人善任,從諫如流的明君。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魏徵去世以後,唐太宗傷心不已。
寫下了「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魏徵就是他的鏡子。
四:從唐朝的「紅妝時代」來看,政治角逐激烈,女人對權力的把控達到了頂峰。上官婉兒的政治才能和思想覺悟,使得她成為了政治鬥爭中的最佳女配角。
如果說,有一個朝代,女人對權力的渴望,追逐,把控到了極限,那一定是唐朝。都說唐朝的帝王非常能忍,導致大權旁落,之所以唐朝的婦女社會地位提高,是由於幾個方面的原因。
(1)國家體制的原因。唐朝之前國家多分裂,上承秦漢,下啟宋元明清。儒家經典文獻對於女性的評判與要求已經內化為傳統女性的自我要求。女性的地位慢慢上升。
(2)政治經濟達到了高度發展。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經濟富足的時代,人們的思想則更容易樂觀開放,開放向上的社會風氣使得婦女們相對其他朝代來說更能夠自由的發展,充分的生活,而不再僅僅是作為父權社會的奴隸,繁衍後代的工具。
(3)唐朝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雖然武則天只留了一塊無字碑,任憑後人去說,去評價,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一時期,女人走上政治舞臺。
無論上官婉兒也好,還是韋後,太平公主,安樂公主,她們對政治權力的渴望,最初都來自於武則天。一個真正真正的女皇,帶給女性的自信與強大。
上官婉兒的一生,大起大落,她死在了來回不定的政治站隊裡,死在了李隆基的政變裡,死在了自己的選擇裡和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宿命裡。
身為女子,卻有雄才大略,她詩文才氣出眾,引領一代文風。身處權力的漩渦,一生為欲所困。
關於上官婉兒的歷史評價,各有說辭,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褒貶不一。但不能否認的是一代傑出的女政治家,唐代第一才女,巾幗宰相的逆襲之路,充滿了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