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敢於重用上官婉兒,恰恰是因為上官婉兒已經被她滅族,沒有任何後臺。上官家在唐朝以前都不是名門望族,現在又被連根拔起,上官婉兒一生都在武則天的掌握之中,她的才華正好為武則天所用。
一、上官氏在唐朝之前不是名門望族
《元和姓纂》中記錄有上官這一姓氏的源頭,郡望有三:天水、京兆、東郡。書中把上官婉兒祖父上官儀的郡望寫作「東郡」,而新出土的上官婉兒墓志銘,稱她的郡望是「天水」。這是因為上官家在五胡十六國時期,一直是名不見經傳、默默無聞的一家。
到了隋朝,才有一個人當上了太守。上官家族為了沾關隴貴族的光,改稱家族源於天水。中國人歷來重視祖先籍貫,一般不會亂認祖籍。但是上官氏隨便換郡望,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不管上官氏哪一個郡望,在當時都不太出名,沒有人會追究。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上官家族作為唐初貴族的根基太淺,因此很容易就被武則天拔除乾淨。公元664年,上官儀與其兒子同時被處死之後,上官家在朝中就沒有「朋黨」存在了。上官婉兒即使有造反之心,她一個區區女官,也是孤掌難鳴。
二、上官婉的祖父死於政治鬥爭,而非「私人恩怨」
中國古代是「家天下」,帝後的行為代表的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國家行為」。上官儀謀逆雖然是被誣陷,但是在那個年代,他和他兒子都是伏誅於「國法」。普通人除非選擇叛國(還得你有那個能耐),否則絕對沒有辦法與「國法」相抗衡。
上官婉兒很小就失去了親人,自己作為奴隸在掖庭出生。能夠苟延活下去,已經很不容易了。她十三歲就因為才識出眾受到武則天青睞,成為高宗的才人。當時唐高宗已經患病不起,國家大事都掌握在武則天的手中。
當時武則天已經五十三歲,武則天外戚已經包圓了整個朝堂與後宮,武則天的觸手無所不及。唐高宗死後,上官婉兒當上了中宗的昭容,她表面上勸韋後稱制,暗中又一直與武三思往來。最後也因為這個,被玄宗處死。
上官婉兒從神龍政變上位成為昭容,到死去的時候,只有差不多五年的時間。從她前期和武三思的往來看,她事實沒有斷了和武則天的聯繫。因此,有人懷疑她是武則天的間諜。
三、武則天稱帝需要女官
在武則天之前,中國沒有女人當皇帝的先例。武則天為了改制,曾經向民間招募過很多才女,擔當宮中女官。上官婉兒年幼,沒有複雜的背景,正好被武則天利用。《北戶錄》記載:武則天經常讓上官婉兒躲在桌子下面,記錄朝臣們上奏的事。偶爾有一次,不小心被唐高宗發現,立即被武后用刀插破額頭。
武后用她去鑽床底,是因為她當時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女,個子小,身體靈活。雖然只是一則野史記錄,但是也可以參考得出結論:武則天需要一個聽話乖巧,又沒有能力傷害自己的人。
再強調一次,當時武則天已經五十三歲,她一輩子見過的大風大浪太多了,政治鬥爭並非宮廷影視劇中的女人爭寵那麼簡單。一個後宮的妃嬪,即使生得天仙化人,如果在朝堂上沒有政治勢力擔保,真是的活不過「兩集」。
結語
上官婉兒的一生,可能並不像民間傳奇裡寫的那樣風光,她一出生就是宮中的一個奴隸,不滿十四歲就成為武則天的間諜。神龍政變之後,她雖然貴為昭容,但是還要在韋氏與武三思之間周旋,她一生都活在皇權的陰影與刀尖之下。
所以,像上官婉兒這樣的人,對武則天來說是拔了牙的毒蛇,無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