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為什麼一定要殺上官婉兒?因為不殺她李隆基就很難當上皇帝

2020-12-22 楚風說歷史

李隆基之所以殺掉上官婉兒,主要是因為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關係密切,李隆基怕她兩個人聯手自己更加難對付。再加上李隆基本來就對唐朝這時期的女性掌握大權並且左右朝政很反感,李隆基為了減少競爭對手也要除之而後快。

上官婉兒(664年—710年),複姓上官,小字婉兒,由於在唐中宗李顯時被封為昭容(後宮嬪妃),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陝州)人,祖籍隴西郡上邽縣(今甘肅天水),唐代女官、詩人、皇妃。

上官婉兒的出身還是比較高的,其祖上都是做過官的,祖父為唐高宗時期的宰相上官儀。和很多的名人一樣,上官婉兒出生之前也有一些神奇的事情發生。據說出生之前,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了一桿秤,並且對她說:「持此稱量天下士」。鄭氏以為生下的一定是男孩,可是沒想到生下的卻是女孩,很失望。上官婉兒很小的時候,母親鄭氏疑惑的問上官婉兒:「你真能稱量天下士嗎?」沒想到上官婉兒真的咿咿呀呀的回應,母親鄭氏很驚奇就悉心的調教她。沒想到的是真可以稱量天下士。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替高宗李治起草廢武則天的詔書,但是後來武則天質問李治,李治軟弱把廢后這件事推到了上官儀身上。上官儀可以說是為李治背了黑鍋,並且和兒子上官庭芝一同被武則天處死。這時候上官婉兒剛出生沒多久,可能由於是女孩武則天網開一面沒有處死上官婉兒,把上官婉兒和母親鄭氏發配宮中為奴。為奴期間,鄭氏悉心調教上官婉兒,就這樣上官婉兒博覽群書,出口成章,不光會做詩而且聰敏異常,做事井井有條。

儀鳳二年(677年),武則天聽說有一個出口成章的小姑娘,於是召見了上官婉兒。武則天還出題考了上官婉兒,結果當然是武則天被上官婉兒的才情折服,武則天當即免去她奴婢的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武則天稱帝後,很多詔書都是出自上官婉兒之手。但是這時候的上官婉兒充其量只能算武則天的秘書,並沒有多大的政治能量。

據《景龍文館記》說上官婉兒從通天元年(696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舊唐書》則是說從聖歷年(公元698年)開始幫助武則天參議政務。由此可見上官婉兒應該是在武則天晚年的時候,才開始有一定的權勢,當然武則天肯定也防備著她,畢竟殺過婉兒的祖、父。

上官婉兒在跟隨武則天的時間裡正史記載很少,也就是說她應該很少參與政治。而野史關於她的記載多為和這個那個的情郎私通,當然很多都是沒有依據的。

上官婉兒在武則天時代政治影響還不是太大,等到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等大臣發動了神龍政變後,武則天被趕下皇位,太子李顯繼位,上官婉兒才開始真正的成為唐朝政治的風雲人物。唐中宗復闢後,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受中宗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並且婉兒不光讓中宗滿意,而且還和中宗的夫人韋後關係很好。

據《舊唐書》中記載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亦多往來,屢次勸說韋皇后行武則天的故事。並且還把武三思推薦給中宗,中宗為了對抗神龍政變時的張柬之等大臣,開始重用武三思。後來韋後等人利用武三思把神龍政變的五位大臣貶殺,並且婉兒還經常在詔令中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韋後和婉兒等人權勢越來越大,中宗李顯懦弱,太子李重俊由於不是韋後的兒子,所以很怕她們廢了自己太子之位,改立韋後女兒安樂公主。

景龍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終於忍受不了韋後等人的欺負,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發動政變。先殺武三思等人,然後又到上官婉兒住處敲門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嚇得逃到了唐中宗和韋皇后住處,並且說:「太子起兵了,想要殺了皇上和皇后登基」。李顯和韋皇后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到玄武門躲避,並且發兵保衛玄武門,後來李重俊兵敗被手下殺死。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初二日,李顯突然駕崩(一說被韋後毒死),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相王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後效仿武則天。在這個時候相王李旦的兒子李隆基覺得不能坐以待斃的看著韋後成為第二個武則天,所以和姑姑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之變。韋後和安樂公主被殺害,其黨羽全部除去,當然這次政變李隆基比較狠,殺了不少冤枉的人。

當李隆基率兵到上官婉兒的住處時,婉兒竟然領宮女開門掌燈迎接,並且把她和太平公主起草的詔書給李隆基的謀士劉幽求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站在一起的。劉幽求觀看了詔書向李隆基求情,李隆基說:「此婢妖淫,瀆亂宮闈,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遂殺了上官婉兒。太平公主知道後,很傷心,派人去弔祭,並出錢五百匹絹。

唐隆之變後,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逼迫李顯兒子李重茂退位,由相王李旦繼位,李隆基由於發動政變有功所以被立為皇太子。李隆基又和太平公主發生了矛盾,李隆基勝利處死了太平公主,從此唐朝的朝政才走向正軌,李隆基繼位後,改年號為開元,開始了勵精圖治的歷史,唐朝也走向了鼎盛的開元盛世。

那麼為什麼李隆基一定要殺了上官婉兒呢?按《舊唐書》裡面的記載,上官婉兒禍亂宮闈,淫亂弄權,死有餘辜。曾有人認為上官婉兒之死是受到了韋後的牽連,因為她與韋氏關係密切而被李隆基所殺。然而2013年出土於陝西鹹陽的上官婉兒墓誌卻否定了這一說法,這個墓誌上竟然說明上官婉兒曾經勸誡中宗不要立皇太女(也就是安樂公主),要把皇位傳給太子。

換句話說上官婉兒並不是一直依靠韋後,可能最早的時候是依靠韋後,但是後來隨著韋後的做法讓上官婉兒看不慣。所以上官婉兒才會向中宗進言反對立皇太女。根據後來婉兒和太平公主起草的詔書,婉兒確實是想歸政李唐的。同時也說明,太平公主和婉兒的關係這時候很密切,這也印證了史書中說婉兒後來又依附於太平公主。

而且上官婉兒的墓志銘對她的評價很高,其中的主要信息就是上官婉兒是忠於中宗和李唐江山的。和《舊唐書》完全不一樣,這就說明上官婉兒在當時的評價要高於後世人的評價。唯一的一種可能就是李隆基改了史書,把上官婉兒寫成了一個淫亂之人,並且還把她寫成韋後的死黨,這樣李隆基殺她就屬於正義之舉了。

綜合上面這些信息,楚風覺得上官婉兒之所以被李隆基除掉,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那就是李隆基應該知道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關係密切,並且看到她們兩個人起草的詔書,更加說明了她們兩個是一心的。李隆基肯定是怕日後兩人聯手,對自己不利,因為當時的風氣就是女人也可以掌權,兩個精明的才女聯合確實威力巨大,李隆基為了自己也要殺掉上官婉兒。

第二,對於上官婉兒這種女人掌權的情況,李隆基是很反感的。當年李隆基的母親就是因為有人向武則天誣陷被武則天處死,後來李隆基又被武則天軟禁了好多年,所以從小他就討厭這些女人惑亂朝綱,處死上官婉兒可以防止再出現女人惑亂朝綱。

第三,上官婉兒這樣優秀,保不齊李隆基的父親李旦也被她迷惑,如果李旦萬一也被她迷惑。對於李隆基是很被動的。

第四,雖然上官婉兒是站在李唐的一方,但是她起草的詔書是立李重茂為帝,這樣的話對李隆基並不是太有利。

第五,上官婉兒能力太過出眾,其忍耐性和意志力是很強的,她身負血海深仇卻在武則天身邊一呆幾十年,這種城府深得讓人害怕。這樣一個有很高才能,且權謀手段高超的人,存在就是一個潛在的危險。

第六,上官婉兒雖然和韋後劃清了界限,可是她曾經畢竟也是韋後陣營的人,肯定幹過一些不好的事情,李隆基處死她也可以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綜上所述,李隆基殺上官婉兒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正是因為殺了上官婉兒的好處遠遠大於壞處,所以李隆基才會在手下謀士求情的時候堅定的處死了上官婉兒。雖然李隆基處死了上官婉兒,但是由於當時太平公主的勢力還是比較強大的,所以對於上官婉兒死後還是以很高的規格下葬。這也是為什麼上官婉兒沒有和韋後等人一樣被砍頭示眾。

總評:上官婉兒是唐朝時期比較有爭議的女性,有人說她奉承權貴、淫亂宮闈,但是也有人說她才華橫溢,巾幗不讓鬚眉,被稱為「巾幗宰相」。但是有時候歷史就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上官婉兒在當時的文人評價是很高的,至於後人史書說她私生活混亂,並沒有拿的出手的證據,再說這樣私生活混亂的人在沒有避孕措施的古代竟然沒有其懷孕的記錄,不得不讓人覺得驚訝。其實楚風覺得上官婉兒是中國歷史上的奇女子,她的文學才能和政治才能都有很高的造詣,這在男權為主導的封建社會是難能可貴的。當然這也得益於上官婉兒生在了唐朝這樣一個開放的朝代,同時也遇到了她的伯樂武則天。或許我們現在了解的上官婉兒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上官婉兒,但是她的才氣真是讓人敬佩。

相關焦點

  • 李隆基為什麼要殺唐朝第一才女上官婉兒?甚至不惜篡改歷史
    從上面的記載來看,上官婉兒已經用唐中宗的遺詔表明自己不是韋後一黨,還率領宮人迎接,和李隆基一起兵變的劉幽求也為上官婉兒求情,但依然被李隆基當場斬殺!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上官婉兒有證據證明自己不是韋後一黨,那麼以誅殺韋後一黨名義而發動唐隆之變的李隆基為什麼一定要殺死上官婉兒呢?甚至在李隆基殺死太平公主後,不惜以官方名義摧毀上官婉兒的墓,並一定要把上官婉兒打入韋後一黨呢?
  • 李成器為何將太子之位讓給李隆基,李隆基為何要殺上官婉兒
    7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衝入宮中,殺韋後及其黨羽。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並託他婉告李隆基,乞求免其一死。劉幽求見她嬌喉宛轉,楚楚可憐,便滿口答應。正巧此時李隆基入宮,劉幽求就將草制呈上,替上官婉兒代為申辯。但李隆基卻說:「此婢妖淫,瀆亂宮闈,怎可輕恕?今日不誅,後悔無及了。」遂殺了上官婉兒於旗下。那麼,李隆基為什麼堅決要殺上官婉兒?
  • 李隆基為什麼要執意殺掉上官婉兒?斬斷太平公主臂膀才是主因
    因為上官婉兒有可能成為阻擋李隆基上位的障礙之一。上官婉兒,一代才女,巾幗宰相,弄權一生,最後也死於權力。後人為她的一生浮沉嘆息,卻不知對於上官婉兒來說,算得上死得其所,因為弄權就是上官婉兒的求生本能之一。公元710年,對於大唐來說,又是一個多事之秋。
  • 上官婉兒墓出土,碑文6個字顛覆歷史,專家:難怪李隆基要殺她
    在「唐隆政變」中被殺的政治女性中,最令後世感到同情的便是一代才女上官婉兒。傳統史學界認為,上官婉兒儘管和太平公主有較好的關係,但卻與韋後是一伙人,《舊唐書》記載的是「時昭容上官氏常勸(韋)後行(武)則天故事」,所以李隆基殺上官婉兒亦可以理解。
  • 紅顏薄命終有因,不殺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李隆基能否坐穩龍椅?
    有一個女人,她的尊貴程度還怎麼形容呢?她有一個皇帝父親,有一個皇帝母親,三個哥哥都是皇帝。這樣的尊榮,在歷史上很少見,她是唐朝的太平公主。還有一個女人,是唐代的女政治家,她是武則天的貼身秘書,是唐中宗時期的昭容,被稱為「巾幗宰相」。她就是著名才女上官婉兒。這兩個地位尊貴的女人,在男權社會的歷史上留下一地光輝,而她們的命運也足夠悲慘。
  • 李隆基為何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而武則天的身邊也聚集了一批女性政治家,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兒媳韋皇后,身邊的近臣上官婉兒都是權力欲望極強的女性政客。而這三個人都在武則天死後的權力爭奪中落敗,並且全部都被誅殺。這當中上官婉兒的死確實有些冤枉,但是只要涉及到了政治就不能夠以常理來判斷。上官婉兒死於李隆基發動的政變之中,和韋後一道被殺。
  • 李隆基在政變奪權時,為何執意殺掉已經投降的上官婉兒?
    ,之後她向韋皇后推薦武三思,而此人十分英武,連續殺害了幾個不支持韋皇后的大臣,之後上官婉兒與武三思私通,並且一直推崇武家,而這一點遭到了太子李重俊的反對,於是開始打壓上官婉兒,並且在景龍元年的時候,李重俊準備殺掉上官婉兒和武三思,他帶領這大將軍殺到武三思的家中,在武三思被刺殺後,上官婉兒為了保命便跑到皇宮對韋皇后說太子要造反,最終太子被殺,上官婉兒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 唐玄宗為何怒殺上官婉兒,且沒有任何通融餘地?
    李隆基殺上官婉兒,之所以給後人帶來疑惑。是因為上官婉兒本是太平公主的政治同盟,有力支持了李隆基的「唐隆政變"。2013年發現的上官婉兒墓,解開了許多歷史謎團。從墓誌中我們可以發現,上官婉兒同太平公主的關係遠比同韋後的關係深厚。那麼,李隆基又為什麼要殺上官婉兒呢?
  • 韋後、上官婉兒、安樂公主、楊貴妃,她們為什麼都被李隆基害死?
    唐朝最美的四個女人,韋皇后、安樂公主(李裹兒)、上官婉兒、楊貴妃。她們的死都與一個男人有關,即最初的臨淄王、後來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因此有人將其定為「四美」之死的罪魁禍首,是李隆基暴殄天物,故意害死四個絕色尤物。
  • 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來自上官婉兒墓的秘密
    墓誌的撰文者在撰寫這篇墓誌文的時候不可能預知墓葬後來被毀,所以墓誌文絕無可能記載這件事。我們遍翻史書,也沒有關於上官昭容被毀墓的記載。是誰毀了上官婉兒的墓,又是為什麼?這難道會成為一個永遠的謎嗎?  太平公主的眼淚  前面說過,根據墓誌文的行文特點,我們可以認定上官昭容的禮葬是太平公主一手安排的。那麼太平公主為什麼要這麼做,換句話說,太平公主禮葬上官婉兒有什麼目的呢?
  •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為何被斬首?
    這個上奏的大臣就選中了上官儀,當然上官儀當時也對武則天確實不滿,再則皇帝令其寫奏摺也不敢違抗旨意。直到女皇登基才她升為內舍人,品階相當於正五品面職位不高但是實際一直相當於皇帝的秘書,掌控著當時的朝廷大權。雖然是才華橫溢,但是武則天是上官婉兒的殺父仇人,武則天又為何放心把上官婉兒放在身邊呢?再說,上官婉兒有這樣的殺父之仇,就心甘情願的伺候武則天,不想報仇嗎?這一方面是武則天有一定的氣度,愛才有胸襟。
  • 他是上官婉兒情人,將妻女「送給」李隆基,因愛上太平公主而死
    崔湜36歲拜相,是唐朝最年輕的風流宰相,其才貌吸引了很多女政治家,其中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兩個好姐妹,都是崔湜的情人。崔湜不但自己依靠女人,還把老婆女兒送到東宮服侍李隆基,有人說他是吃軟飯的,但他卻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對決中,毫不猶豫地選擇情人。
  • 【考古】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
    首先,我要解釋的是,我們之所以沒有將這座墓葬命名為「唐上官婉兒墓」,是因為墓誌序文中沒有名諱,只說「婕妤姓上官」,「婉兒」是兩唐書本傳中記載的上官昭容的名,墓誌是第一手材料,出自當時的人之手,是上官昭容死後兩個月之內所做,從歷史材料的選擇性上講,墓誌文要比後代人編纂的史書可採信程度更高。也許「婉兒」只是上官昭容的乳名,她襁褓喪父,和母親同被沒入掖庭為奴,沒有正式名、字也是可以理解的。
  • 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到底是什麼關係?
    首先還是要簡單地介紹一下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出生於公元664年,其祖父上官儀因參與到了武后和皇帝的家事被殺,之後家族沒落。上官婉兒做才人的時候,唐高宗已經是晚年,病重到臥床不起,更加不能處理朝政,身體上根本不可能與婉兒有夫妻之實,再加上婉兒是武皇為自己選用培養的人,安上這個名頭本來就是一種手段。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婉兒在武則天時期開始發揮她的才幹,掌管武皇的詔令,參決政務,後來還被人稱為「巾幗宰相」。
  • 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以一介罪臣後代的身份歸順了武則天,她在仇恨和復仇中生存並且成長,她每天面對的,是那個曾將她的家族滿門抄斬的女人……身為罪臣之後,她竟然贏得了武則天對她的信任和依賴。她在則天時代有過輝煌,有過不堪,她權傾一時,最後卻為何被李隆基所殺?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 李隆基為什麼一定要姑姑太平公主死?姑姑知道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根據她第一次結婚的時間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時間推定,她可能生於665年(麟德二年)前後,是唐高宗和武后的最後一名子女。因太平公主的母親是女皇武則天,所以,這也註定了她的一生要像母親一樣活在政治的風口浪尖上。武則天經常說:「我的女兒與我一樣。」不過,武則天並沒打算將皇位傳給太平公主,或許,她已經飽嘗女人當皇帝的苦楚,不想讓女兒重蹈覆轍,武則天最終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兩位奇女子之間心心相惜的姐妹情誼
    首先,歷史上只記載了上官婉兒嫁給唐中宗,期間與武三思私通,同時還和武則天的男寵鬧過緋聞。而在墓志銘中的記載,上官婉兒嫁過兩任皇帝,一是在唐高宗時期,武則天加封婉兒為才人。加封才人,是因為武則天對上官婉兒的賞識和提拔,藉此讓婉兒擺脫賤籍。
  •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的曲折人生
    高宗為了推脫責任,就說都是上官儀教我這麼幹的,由此上官儀被武則天嫉恨,最後終於被她找到個機會殺掉了,並株連九族,於是上官婉兒的父親也被殺了。幸虧有人求情,剛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兒和媽媽鄭氏一起,被發配到後宮為奴,這一年是665年。  小時候的上官婉兒懵懂無知,不知道家裡遭受了怎樣的變故。但她的媽媽鄭氏卻堅韌不拔,一定要把上官婉兒養育成人。
  • 李隆基殺了太平公主,為什麼要留下他兒子?網友:太壞了!
    在唐朝的時候,出現了「一代女帝」武則天,也正是因為她的出現,所以古代女性的地位才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而武則天最開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後來成為了唐高宗李治的嬪妃,並生下了多個子女。歷史上的武則天可以說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女人,為了上位,她曾把自己的長女掐死並嫁禍給了王皇后。但武則天也有特別疼愛自己的小女兒——太平公主。
  • 上官婉兒墓地被發現,挖開後心涼了,為何會遭遇破壞至屍骨無存?
    上官婉兒,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文獻記載,上官婉兒深受武則天的喜愛,視其為左膀右臂。唐中宗時期,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權力更甚,有著「巾幗宰相」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