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薄命終有因,不殺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李隆基能否坐穩龍椅?

2020-12-24 紅盈盈的故事筐

有一個女人,她的尊貴程度還怎麼形容呢?她有一個皇帝父親,有一個皇帝母親,三個哥哥都是皇帝。這樣的尊榮,在歷史上很少見,她是唐朝的太平公主。還有一個女人,是唐代的女政治家,她是武則天的貼身秘書,是唐中宗時期的昭容,被稱為「巾幗宰相」。她就是著名才女上官婉兒。這兩個地位尊貴的女人,在男權社會的歷史上留下一地光輝,而她們的命運也足夠悲慘。一個被賜予三尺白綾,一個被叛軍殺死,那麼是什麼讓這兩個女人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最後不得善終?

每個歷史人物的傳記都是他人書寫,太平公主在歷史上有很多標籤,比如高貴、美麗、智慧、擅權、多心計、包養男寵、策劃叛亂等等,總之是高規格的金枝玉葉。這個從她的婚禮上,我們可以看出一二。

武則天給她安排的駙馬是薛紹,薛紹和太平公主是姑舅兄妹。薛紹的身份也足夠高貴,他的母親是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親生女兒,也就是唐高宗的親姐姐城陽公主。開耀元年(681年)七月,高宗夫婦為太平公主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婚禮。《新唐書·公主傳》裡記載:「假萬年縣為婚館,門隘不能容翟車,有司毀垣以入,自興安門設燎相屬,道樾為枯。」

諸位看懂了嗎?太平公主婚禮的禮堂就設在萬年縣縣衙,萬年縣相當於北京的一個直管縣,但是由於太平公主的婚車太豪華太龐大,萬年縣縣衙的大門根本進不去。結果,武則天和唐高宗一商量,拆牆。公主出嫁,衙門拆牆,這就是皇家的威儀和氣派,你品,你細品。

開耀元年的那個七月,還有的書裡說是七月初七,這個日子有待考證,總之就是七月的那個晚上吧。唐朝的風俗,婚禮都在晚上舉行,可能考慮到白天參加婚禮上班不方便。大唐公主坐著超豪華的婚車,在長安城百姓羨慕的目光中,在眾多京城富貴的簇擁下,從大明宮一直到萬年縣衙。一路上,只能靠點火炬照明,所以這一條長長的經由婚車檢閱過的道路,兩側的槐樹都被火炬烤焦了。作為大唐盛世的子民,人們擠在道路兩旁,在槐樹被烤焦的味道中,親眼目睹了皇家嫁女的豪奢。

是的,一場盛大的婚禮,一個寵她讓她的駙馬,作為武則天和唐高宗的掌上明珠,太平公主可以什麼都不做,只要她乖乖地做個公主,閉著眼睛就能以高富美的姿勢平安過完傻白甜的一生。

然而,她沒有。從她結婚開始,她的政治生涯也被迫正式開啟了。武則天認為她嫁錯人了,在她25歲時,丈夫薛紹被以謀反罪關進監獄死掉了。此時,武則天要改李唐為武周,這就意味著,太平公主只能嫁給武姓之人,所以她在被動的局勢中又主動選擇了武攸暨為她的第二任駙馬。

武則天認為,這個女兒像她。這個最像她的女兒,在武則天政治生涯的晚期卻並沒有完全站到母親的政治立場上。作為李家的女兒,武家的兒媳,她可以在明堂立誓時出現,那會兒在政治上她是屬於李家陣營的。太平公主也可以和哥哥們一起上表,建議封武則天的男寵張氏兄弟為王。是的,在母親武則天的光輝映射下,她就是個小女孩兒,或者說,是一個小女孩的A面。

正如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歷史,小女孩還有B面。

在有名的神龍政變裡,張昌宗兄弟被順利拿下,武則天被迫退出了政治舞臺。實現了「誅殺二張,還政李唐」,李顯被第二次推上皇帝寶座。登上皇帝寶座的李顯,開始犒賞三軍。注意哦,這裡面太平公主被晉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她的丈夫武攸暨也由「安定王」受封為「定王」,雖然一字之差,駙馬從郡王提升為親王了。在武則天晚年,這位母后纏綿病榻,也就是太平公主這樣的身份可以隨時出入探聽母親的情況,在神龍政變裡,她一定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否則怎麼會在新朝獲封呢?從她的封號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李顯登上皇帝寶座,她有大大的功勞。而這功勞簿上面,估計都是寫不上檯面的種種。

太平公主在人生參與的第一次政變裡賺了個盆滿缽滿,於是她又策劃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政變,也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唐隆政變。這一次政變,太平公主不是在幕後,她和李隆基姑侄兩人聯手,政治目標清晰,殺掉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

也是在這次政變中,李隆基殺了太平公主的同盟者上官婉兒。說到上官婉兒,我們還要把目光前移。

2013年,在西安鹹陽機場附近,發掘了一座唐代墓葬,翻開墓誌蓋,「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隨著墓志銘的內容,人們認識到這個墓的主人,她就是唐代的女政治家、著名才女上官婉兒。她是武則天的貼身秘書,是唐中宗時期的昭容。被稱為「巾幗宰相」。

人常說,陝西的黃土埋皇帝。這片黃土下,香消玉殞的上官婉兒,已經遠離我們一千三百多年了。墓的位置在古代叫洪瀆原,是當時的風水寶地,估計皇宮貴族們都在這裡埋。上官婉兒的墓是一座空墓,她是被李隆基處死的,墓裡既沒有被盜的痕跡,又沒有被毀的跡象,為後世留下疑團。有史學家研究,推測很可能是被官方毀掉的,真正的原因已經不得而知。

相傳,上官婉兒還沒有出生,她媽媽鄭夫人就夢見神人給她一柄大秤,說她生下來的孩子能稱量天下,以為要生個兒子以後當宰相,結果一生下來是個姑娘。

武則天晚年,各方勢力蠢蠢欲動,上官婉兒何等聰明,她已經知道,武則天這棵大樹將要傾倒,她必須重新尋找新的方向。於是,她拋下武則天,投奔了唐中宗,是武則天的三兒子,也就是韋後的老公,她知道,自己不是不忠於則天皇帝,這個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厚養之恩的皇帝,她還是發自內心感恩的。但是時遷事異,為了確保自己萬全,她只能效忠於權力。

唐隆政變之前,太平公主一直和上官婉兒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一個是武則天的貼身機要秘書,一個是武則天的女兒,兩個人是有情分的,當然也有政治的需要。太平公主發動政變,想知道宮裡上層的消息和動向,估計最穩妥的聯絡人就是上官婉兒。

唐隆政變中,上官婉兒聽到喊聲震天,就知道大事不好,馬上找出當時和太平公主一起擬定的那份中宗遺詔,主動打開大門,率領宮女列隊迎了出去,上官婉兒以為呈上遺詔,就能表明她對皇家的忠心,應該可以成為保命符,沒想到主帥李隆基還是下令殺了她。按理說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共同發動政變,他沒有殺上官婉兒的理由,因為從後面的歷史可以看出,經過太平公主的爭取,上官婉兒還是按照昭容的身份下葬了,這就是政治鬥爭的殘酷和微妙之處,只能說,李隆基終究是個有勇有謀有野心的政治家,他意識到,日後他終究要與太平公主分庭抗禮,這個女人即使不能站在自己一面,他也不希望她站在太平公主一面,一代才女的生命到此終結。

果然,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動完唐隆政變,把李隆基的父親推上了皇帝寶座。然後兩個人就開始了政治鬥法。鬥得雞犬不寧,鬥得朝野動蕩,鬥得彼此都惶惶不可終日。最後,李隆基還是下了先手棋,逼得父親退位,逼得太平公主被賜予三尺白綾。李隆基殺了上官婉兒,絕對是有政治遠見的,至少讓太平公主少了一個高級智囊。歷史,永遠無法假設,政治勢力的天平偏向一點,李隆基的龍椅能否坐穩,都是個未知數了。如果唐隆政變中李隆基沒有殺掉上官婉兒,那日後和太平公主的斗法會不會是另外一個結局?

相關焦點

  • 李隆基為什麼要執意殺掉上官婉兒?斬斷太平公主臂膀才是主因
    韋後和安樂公主母女倆謀求奪取政權,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嗅覺敏銳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姑侄倆聯手,發動唐隆政變。政變中韋後和安樂公主被殺,去另外一個世界她們可以請教一下武則天「為什麼你可以成功我們卻不可以?」政變尾聲,上官婉兒覺察到危機,她準備了一份遺詔,其內容有利於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並率領宮人等待李隆基的人前來。
  • 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來自上官婉兒墓的秘密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都死於李隆基之手,標誌著女性徹底退出了唐代政治舞臺。2013年秋,隨著上官婉兒墓的發現,1300年前的塵封往事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圖一:上官婉兒墓鳥瞰  公元710年六月二十日夜,肅殺的氣氛籠罩著唐長安城皇城。年輕的臨淄郡王李隆基聯合禁軍將領突然發動政變,衝入皇宮中的士兵不由分說殺掉了毒死唐中宗的韋皇后和安樂公主。
  • 【考古】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
    那麼太平公主為什麼要這麼做,換句話說,太平公主禮葬上官婉兒有什麼目的呢?首先,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很可能關係密切。根據太平公主的初嫁年代,我們斷定兩人同齡,而且同時在皇宮中長大。上官婉兒十三歲被武則天擢為才人,之後一直在女皇身邊做「秘書」,而太平公主又是武則天最心愛的女兒,兩人具備頻繁接觸的條件。其次,兩人很可能具有相同政見並相互利用。
  • 他是上官婉兒情人,將妻女「送給」李隆基,因愛上太平公主而死
    崔湜36歲拜相,是唐朝最年輕的風流宰相,其才貌吸引了很多女政治家,其中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兩個好姐妹,都是崔湜的情人。崔湜不但自己依靠女人,還把老婆女兒送到東宮服侍李隆基,有人說他是吃軟飯的,但他卻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對決中,毫不猶豫地選擇情人。
  • 李隆基為什麼一定要殺上官婉兒?因為不殺她李隆基就很難當上皇帝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相王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後效仿武則天。在這個時候相王李旦的兒子李隆基覺得不能坐以待斃的看著韋後成為第二個武則天,所以和姑姑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之變。韋後和安樂公主被殺害,其黨羽全部除去,當然這次政變李隆基比較狠,殺了不少冤枉的人。
  • 李成器為何將太子之位讓給李隆基,李隆基為何要殺上官婉兒
    姑母不要折殺了我。何況這種大事,應該由陛下決定,輪不到我等臣子妄言揣測。」李成器說得滴水不漏,不肯主動表明自己的心思。太平公主無計可施,只好閒話幾句便離開了。她前腳剛走,後腳又來了一名貴客,正是李成器的三弟李隆基。他誅殺韋後和安樂公主,為政局的穩定立下大功,也是太子之位有力的競爭者。  李成器想到姑母剛剛離開,三弟一定知道姑母來找過他,心裡有幾分不安。
  • 李隆基為何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而武則天的身邊也聚集了一批女性政治家,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兒媳韋皇后,身邊的近臣上官婉兒都是權力欲望極強的女性政客。而這三個人都在武則天死後的權力爭奪中落敗,並且全部都被誅殺。這當中上官婉兒的死確實有些冤枉,但是只要涉及到了政治就不能夠以常理來判斷。上官婉兒死於李隆基發動的政變之中,和韋後一道被殺。
  • 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到底是什麼關係?
    首先還是要簡單地介紹一下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出生於公元664年,其祖父上官儀因參與到了武后和皇帝的家事被殺,之後家族沒落。而就是被一些史書抹黑私生活混亂的上官婉兒,一生無子。史書上還有某度上記載,上官婉兒是韋後一派,但在墓志銘中,上官婉兒是李隆基和太平陣營的,710年唐隆之變,上官婉兒,韋後和安樂公主被誅殺,這也是後人以為上官婉兒與韋後是一派的原因之一,要是婉兒是李隆基這邊的功臣,她會被殺嗎?
  • 李隆基為什麼要殺唐朝第一才女上官婉兒?甚至不惜篡改歷史
    武則天有謀略、有治理能力,但文採一般 ;太平公主也是和武則天一樣都是有謀略、有治理能力,但文採一般;韋後是有權力欲望,但無謀略、治理能力和文採都一般;安樂公主同樣有權力欲望,敢於突破,謀略也不錯,但文採一般。
  •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兩位奇女子之間心心相惜的姐妹情誼
    在傳統的史料上,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沒有任何交集,直到上官婉兒墓志銘的出土,才發現這兩位奇女子之間也有著心心相惜的姐妹情誼。墓誌是指放在墓裡刻有死者生平事跡的石刻,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蓋,下層為底,底部刻有墓志銘。墓志銘又由「序」和「銘」兩個部分組成。
  • 李隆基在政變奪權時,為何執意殺掉已經投降的上官婉兒?
    這時蠢蠢欲動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準備出手了,李隆基衝進了宮中,殺掉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後有準備衝入裡宮,這時太平公主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拿出與太平公主一起起草的遺詔,向李隆基表示自己已經投順於他這一邊了,但是李隆基並不想放過上官婉兒,依舊將她殺死,太平公主得知上官婉兒的死訊十分生氣,但是她無力回天。
  • 上官婉兒墓出土,碑文6個字顛覆歷史,專家:難怪李隆基要殺她
    唐隆元年(710年),時為臨淄王的唐玄宗李隆基聯合姑母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一舉將控制朝廷、謀求皇位的韋後集團徹底消滅。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核心成員都在「唐隆政變」中被殺,唐朝頂級的政治女性僅剩太平公主一人。
  •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的面首崔湜曾密謀毒死玄宗,玄宗得知後令其自盡
    但是崔湜並不滿足於此,為了在官場上如魚得水,他先後依附於武三思、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甚至成為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面首。當然這樣的崔湜也並沒有什麼好的結果,在李隆基賜死了姑姑太平公主之後,崔湜也被流放嶺南,進而被賜死,結束了他豐富多彩但並不光彩的一生。當時的他不過才43歲。 崔湜最初的官職並不大,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升任從七品下的殿中侍御史。
  • 上官婉兒+太平公主+韋後+安樂公主,幾個想學武則天的絕色美女、才女 |九維
    看到韋後就要成為第二個武則天了,關鍵時刻,太平公主與李隆基聯手,發動了唐隆之變。李隆基率軍斬殺羽林軍的幾個將領,然後攻入宮中,殺韋後、安樂公主。 事後,李隆基把自己的窩囊廢老爸李旦扶上了皇位,自己當上太子。 在過渡了兩三年後,李隆基自己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楊玉環的老公,大名鼎鼎的唐明皇。 問題是,李隆基曾經的同盟,太平公主不幹了。 太平公主作為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李隆基的姑姑,根基深,也有才能。
  • 唐玄宗為何怒殺上官婉兒,且沒有任何通融餘地?
    李隆基殺上官婉兒,之所以給後人帶來疑惑。是因為上官婉兒本是太平公主的政治同盟,有力支持了李隆基的「唐隆政變"。2013年發現的上官婉兒墓,解開了許多歷史謎團。從墓誌中我們可以發現,上官婉兒同太平公主的關係遠比同韋後的關係深厚。那麼,李隆基又為什麼要殺上官婉兒呢?
  • 上官婉兒的墓被挖出,真實面目終被揭開,水性楊花沒評價錯?
    上官婉兒的墓被挖出,真實面目終被揭開?專家:水性楊花沒錯了。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裡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但是後來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這樣的身份變化,換做一般人,應該都覺得很難接受了吧。不過上官婉兒從小就飽讀詩書,677年,武則天召見14歲的上官婉兒,聰慧無比的她在瞬間便完成了武則天的考驗。正是因為這個契機,上官婉兒因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 千年萬歲,椒花頌聲:同為李唐時代極負盛名的兩位女人,怎會沒有交集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的「惺惺相惜」
    有趣的是,唐中宗即位後又修復了李勣墓,還重新放入了隨葬器物和墓誌。」(李明:《來自大唐的秘密上官婉兒墓考古解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關於毀墓者,有說李隆基所為,有說上官婉兒的仇人政敵(李唐皇室之人)所為,目前大多認同是李隆基為之。「平定太平公主叛亂的李隆基,顯然將上官婉兒視為太平公主一黨,其主要證據就是太平公主安葬上官婉兒。
  •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為何被斬首?
    上官婉兒有這樣的大才,武則天也就不計較婉兒的祖父和父親曾經死在自己手上、婉兒可能尋仇這個了,而且上官婉兒當時的才學可以說是文學界的領袖,武則天喜歡其才華;其次是上官婉兒長得漂亮,而且會打扮,武則天喜歡她與自己年輕時候很相像,且上官婉兒應對朝政大事兒有膽有識,武則天對上官婉兒是寵愛有加。
  • 韋後、上官婉兒、安樂公主、楊貴妃,她們為什麼都被李隆基害死?
    唐朝最美的四個女人,韋皇后、安樂公主(李裹兒)、上官婉兒、楊貴妃。她們的死都與一個男人有關,即最初的臨淄王、後來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因此有人將其定為「四美」之死的罪魁禍首,是李隆基暴殄天物,故意害死四個絕色尤物。
  • 太平公主,愛上了侄子李隆基,史上最荒淫的公主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亂倫關係實際上是《大明宮詞》的情節,在歷史上並非如此。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她是史上最不正經的公主,太平公主竟愛上了自己的侄子李隆基,她的婚姻、男伴侶都是野史關注的焦點,相比她的權謀而言,野史筆記的作者更喜歡她的情史。今天要說的一件野史趣聞,主人公就是她和她的侄子——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