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愛上了侄子李隆基,史上最荒淫的公主

2021-02-07 五千年史

   戲說不是胡說,改變不是亂編。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亂倫關係實際上是《大明宮詞》的情節,在歷史上並非如此。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她是史上最不正經的公主,太平公主竟愛上了自己的侄子李隆基,她的婚姻、男伴侶都是野史關注的焦點,相比她的權謀而言,野史筆記的作者更喜歡她的情史。今天要說的一件野史趣聞,主人公就是她和她的侄子——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

710年,唐中宗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害死,藉此,太平聯合侄子李隆基發動政變,一舉將韋後一黨盡數誅滅,上官婉兒也同樣盡葬身其中。後來,李旦稱帝,史稱唐睿宗,野史記載,這時候太平公主因為跟侄子一起誅滅韋後一黨竟然產生了感情,甚至被李隆基身上那種英姿果敢所吸引。


  反觀此時的李隆基,他卻絲毫沒有注意到姑姑的感情,反而與太平公主與薛紹之子薛崇簡打得火熱。薛崇簡遺傳了父母外貌的優點,長的眉清目秀,外表俊朗。一直以來,李隆基跟自己的這個表弟關係很好,兩人關係也很親密。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政治對手。李隆基成為皇帝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姑母賜死。

    自從武則天死後,唐朝宮廷的政治鬥爭一直很激烈。

    第一個倒下韋後、安樂公主一派。當時,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政治盟友。

    但是,李隆基也非常警惕太平公主,因此在消滅韋後的過程中,她還順便殺死了太平公主的另一位官員上官婉兒。

    此後,睿宗李旦繼位,皇室實際上由皇太子李隆基控制。

    因此,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之間的關係破裂了。每個人都將對方視為敵人。太平公主認為李隆基難以控制,李隆基認為太平的野心太大。

    李龍基和太平公主之間的下一輪政治鬥爭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延河元年(712),睿宗絕對內禪於李隆基。太平公主一派認為,李隆基當皇太子時尚且如此。當他們成為皇帝時,他們的美好時光將結束。

    但是,李隆基在政變前得到了消息並採取了先發制人的措施。第二年(713),李隆基出兵摧毀太平公主的親信,並親自俘虜了公主。此事件是「先天之變」。

    最後,李隆基賜死太平公主。自唐初以來,太平公主的去世也暫時結束了長達一個世紀的高層政治鬥爭。

    因此,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戀愛了,恐怕他們都不同意。

相關焦點

  •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那些事兒
    至於她的真實姓名,史書上歷來沒有記載李某某,一直叫「太平公主」。這好比微信群裡,都是暱稱,要問真實姓名還須費一番功夫,但是目前來說,太平公主的真實姓名我們還問不到(即使陳寅恪先生再世)。永隆年初(公元680年),15歲的太平公主嫁給了薛紹。垂拱(睿宗李旦年號)年間,薛紹被誣告與各個封王謀反被殺了,太平公主就成了寡婦,但是緊接著她娘又給找了一個老公,這事擱普通人家好找,但是公主誰能配得上呢?
  • 大唐第一公主——太平公主
    可見太平公主當時也只是個平凡的少女,勇於追求也敢於追求幸福,想和傳統女性一樣相夫教子。  武則天煞費苦心,找了一個好女婿——薛紹。薛紹出身河東薛氏,母親是唐高宗的同胞姐姐城陽公主,長相也好,最重要的是父母雙亡,太平公主不用處理與公婆之間的關係,沒準兒還問過太平公主自己的意見。一年後,父母為她舉辦了空前隆重的婚禮,那太平公主和薛紹能否過上王子公主般幸福的生活呢?
  •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一起發動政變,為什麼最後太平公主還是被殺?
    那些位高權重的宰相們都是太平公主的人。這個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劉幽求,理所當然地又想到了暴力。 劉幽求又萌生了搞政變的想法。他不用擔心步驟如何實施,因為他在這方面的經驗非常豐富。政變最需要的就是軍隊,劉幽求物色了一支軍隊,目標鎖定在北衙禁軍的御林軍,御林軍的大將軍是張瑋,被李隆基提拔到朝廷當羽林大將軍。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張瑋認同了劉幽求的觀點,表示同意發動政變。
  • 為啥李隆基當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幹掉姑姑太平公主?
    與其說李隆基當上皇帝第一件事就幹掉了他姑姑太平公主,倒不如說正是李隆基幹掉了太平公主,他才真正行使了皇帝的真正權力。因為在太平公主死之前,父親李旦雖然把皇位傳給了李隆基,但是在其妹妹太平公主的勸說下,李旦仍然保留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權力在手中。下面細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恩怨糾葛。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處死她的兒女,為何單獨留下薛崇簡?
    在薛紹被餓死的時候,太平公主已經與薛紹生下兩個兒子(薛崇訓、薛崇簡)和兩個女兒。而次子薛崇簡剛剛滿月,薛紹的死對太平公主打擊巨大,從此心中鬱鬱寡歡。武則天不忍看到最愛的小女兒這樣消沉下去,所以將太平公主的封地食戶增加到1200戶。這在唐朝尚屬於破例,因為唐朝明確規定公主封地食戶的數量最多是350戶,由此可見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的喜愛。
  • 李隆基為什麼一定要姑姑太平公主死?姑姑知道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韋後的僭越,終於使太平公主不再沉默,她及時聯繫了自己的侄子李隆基,在某天,突然發動宮變,將以韋氏為首的後黨誅殺殆盡。韋後倒臺後,太平公主完全可以效仿母親繼承大統,況且,此時的太平公主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文武大臣有半數是太平公主的親信,七個宰相中有五個是太平的門生。然而,太平公主卻聰明的選擇了退居幕後,將江山送給唐睿宗李旦,坐在家中把持朝政。
  •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關係,真的像《大明宮詞》裡這麼好嗎?
    在影視作品裡,太平公主被描述為一個完美的形象,幾乎所有人都傾慕太平公主的優雅美麗,連她的侄子李隆基也是如此。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李隆基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幹掉了太平公主。這顯然是影視作品美化了太平公主的形象。那麼在歷史上,太平公主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薛崇簡?
    在太平公主16歲的時候,武則天將她嫁給了薛紹,他是高宗李治的親外甥,在當時也算是親上加親的一樁婚姻。武則天權勢越做越大,李唐宗室在她的眼裡也不過如此,更何況是李治的外甥了。或許在武則天心中,只有武家人才最優秀,能配得上自己這寶貝小女兒。於是,武則天便在薛紹哥哥的謀反案中,硬是賞給了薛紹一頓板子,最後將薛紹餓死在大獄內。太平公主也因此守了寡。
  • 為什麼李隆基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死他深愛的姑姑太平公主?
    (在電視劇《大明宮詞》裡李隆基迷戀上了自己的姑姑,優雅美麗的太平公主)作為李治和武則天的掌上明珠,太平公主自幼便被所有人都寵上天,長大以後也過著眾星捧月一般的生活,劇中的男人們,什麼薛紹、張易之、武攸嗣(由萌萌的傅彪飾演,他樸素的愛著太平),甚至還包括武三思、王維都為她要死要活,最讓我感覺三觀崩塌的是由於太平太過完美
  • 他是上官婉兒情人,將妻女「送給」李隆基,因愛上太平公主而死
    崔湜36歲拜相,是唐朝最年輕的風流宰相,其才貌吸引了很多女政治家,其中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兩個好姐妹,都是崔湜的情人。崔湜不但自己依靠女人,還把老婆女兒送到東宮服侍李隆基,有人說他是吃軟飯的,但他卻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對決中,毫不猶豫地選擇情人。
  • 太平公主被殺,李隆基為何留下她的兒子?這裡有一不可告人的秘密
    太平公主生於公元665年,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其姓名,後人根據推測得出太平公主本名李令月,是武則天最寵愛的小女兒,也是受武則天影響最深的一個,至於「太平」這個來歷是因為8歲時,太平公主為已故的外祖母祈福,出家為道,「太平」正是她的法號,當時曾有許多外藩請求和親,點名要娶太平公主,武則天多次以出家為名,將愛女留在身邊。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卻留下她的兒子薛崇簡
    在權力面前,太平公主戰勝了很多勁敵,可最後卻敗給了侄子李隆基,在和李隆基的姑侄鬥法中,太平公主最終失敗走向滅亡,可是有一個現象比較有趣,那就是太平公主最後被處決的時候,自己的兒女大多都被牽連了,只有薛崇簡得以保全,這究竟是為何呢?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但是,太平公主是一個與母親武則天一樣充滿自信的女人。在她看來,除掉侄子手到擒來、探囊取物。殊不知,母親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父親李治寵信、縱容的結果,而她完全是用一幫烏合之眾挑戰皇帝的權威。所以,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對抗,如同一個羽量級的拳王和一個重量級的對手登臺較量,結果可想而知。武則天與高宗李治共生育四子二女,太平公主是她的最小的女兒。
  • 李隆基坐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剷除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為什麼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和高宗李治的小女兒。也是唯一的女兒,所以武則天和李治對這個小女兒特別寵愛,吐蕃派使臣求婚,李治和武則天捨不得女兒遠嫁,所以給她修了太平觀讓她出家,以此為藉口,拒絕吐蕃使臣的求婚。而太平公主的婚姻,武則天和李治也頗為上心,第一次嫁給了城陽公主的的兒子薛紹,薛紹謀反以後又嫁給了武氏後人武攸暨。
  • 對李唐有定策之功的太平公主,最後沒爭過侄子李隆基,被逼自盡
    公元710年(景龍四年)六月,李顯被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死,此時韋皇后的狼子野心已經暴露無遺,而安樂公主也一心做著「皇太女」的美夢。但是她們的這些倒行逆施,立刻引起李氏皇親的反抗。太平公主派兒子薛崇簡代表自己,直接參與了相王三兒子李隆基等清除韋氏黨羽大的行動。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
    太平公主她該死嗎?當然該死!她的八個子女也該死嗎?依她親侄子唐玄宗的邏輯,被殺的都該死,赦免的就不該死。這個太平公主唯一倖存下來的兒子,就是題主說的薛崇簡。一,先說說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知名度之高,應該排上中國古代公主前五。
  • 李隆基殺了太平公主眾人,為何唯獨放過了她的兒子?
    唐玄宗李隆基父子能復闢李唐、登上皇位,坦白來說真的應該感謝太平公主。如果沒有太平公主一直擁護李家,李唐最後能不能復闢或者說付出更大的了流血和時間才能正式重新掌握朝廷還很難說。太平公主在武后手下辦事的時候,就很喜歡權勢,深受武后的影響,對權力非常的著迷。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崇簡?
    713年8月1日,剛從南山佛寺躲了三天回到家的太平公主,被27歲的侄子李隆基以謀反罪賜死,終年約50歲出頭,她是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爹娘都是皇帝的公主
  • 太平公主的末路:李隆基再次率兵大開殺戒
    咱前面說過,太平公主與李隆基較量了挺長時間了,剛開始的時候,太平公主真可謂佔盡上風,甚至有一回她直接找到李隆基,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把李隆基罵了個狗血淋頭,搞得李隆基臉上很掛不住,但沒辦法啊,人家畢竟是當姑姑的,長輩嘛,所以,李隆基其實也一直在忍讓。後來,太平公主不依不饒,趁著天上出現彗星的情況,找人向李旦進言,說是太子將要登基稱帝,本意是挑撥離間,讓李旦收拾李隆基。
  •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曾一起合作過,為何李隆基一上臺就要幹掉她?
    公元710年,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在長安聯合發動了政變,誅殺了韋氏集團的領袖韋皇后以及安樂公主等人,使得李旦復闢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太平公主的勢力也更為強大。這一次事件也被稱為「唐隆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