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

2021-01-07 李家萬事興

太平公主她該死嗎?當然該死!她的八個子女也該死嗎?依她親侄子唐玄宗的邏輯,被殺的都該死,赦免的就不該死。

這個太平公主唯一倖存下來的兒子,就是題主說的薛崇簡。

一,先說說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知名度之高,應該排上中國古代公主前五。首先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武則天的女兒,其次是因為她幾乎真的成了「武則天第二」。

作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胞妹,其實,太平公主一生很不太平,她的血管裡流動著的是她那極不安分的母親的血液,從小,她驕橫放縱,長大後變得兇狠毒辣,野心勃勃地覬覦著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夢想像她母親那樣登上御座,君臨天下。

在私生活上,她也是離奇地放縱。

太平在嫁給第二任丈夫後,不滿丈夫的醜陋,便四處尋獵美男。她曾勸她的母親也應該用男寵,並把自己中意的推薦給了自己的母親。何為自己中意,不是單單只中意相貌身份,她是經過自己檢驗,認為確實壯偉。她還對母親細細講訴中意的男寵的滋味,詳細描述了床底之歡:味道就像是南海的鮮荔枝,入口光滑,身體非常柔軟,讓人快樂地失了魂。說得武則天心神蕩漾,迫不及待就嘗試了女兒所描述的荔枝滋味。

太平公主一生中共經歷了兩段婚姻。第一任丈夫薛紹的母親是太平公主的親姑母城陽公主。薛紹與太平公主是表兄妹。婚後,太平公主與薛紹婚後共育有二子二女。

她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是武則天的堂侄,也算是太平公主的堂表兄。太平公主與武攸暨也生下了二子二女。

唐中宗李顯竟然被韋皇后與安樂公主聯手給毒死後,太平公主與兄長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合謀起兵,立即誅殺了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事後,李旦被太平公主擁立登基為帝,是為唐睿宗。

這段時期,姑侄倆是一個戰壕裡的親密戰友。

此後,太平公主的封邑增加到萬戶之多,三個兒子都被封為王,顯赫一時。不過,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並不滿足於此,她在朝中積極培植黨羽,圖謀不軌。當時,朝內七位宰相有五位是太平公主的心腹。除了姚崇、宋璟等人外,多數朝臣都依附於太平公主。這個時候,太平公主權傾朝野,便有了效仿母親之心。

延和元年,怯弱的唐睿宗因不願捲入太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政治鬥爭中,主動讓位給李隆基,這就是唐玄宗。唐玄宗認為姑母太平公主想要效仿祖母武則天稱帝的行徑,因此與親信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先發制人,控制了宮內的左、右羽林將軍,將勾結太平公主的朝臣誅殺殆盡,一時長安血流成河。

昔日的盟友,轉眼間成了玄宗親政的絆腳石。

二,太平公主諸子皆殺,為何單單留下薛祟簡呢?

事實上確實如此。據史書記載:

公主事敗,兒女俱受牽連,惟崇簡倖免,復官爵,賜姓李,視同宗親。」

這段話中的「崇簡」,指的就是太平公主與第一任丈夫薛紹所生的次子薛崇簡,他也是太平公主一脈中唯一的倖存者。可以看出,崇儉不但未被殺,還復爵賜姓,與太平公主的其他子女下場迥異。

留下崇簡,首先是因為他一直以來支持的都是李隆基,屬於李隆基的親信。

薛崇簡和李隆基自幼感情深厚,在李隆基做皇太子之前,勢力還沒有威脅到太平公主時,太平公主對李隆基也是相當疼愛的,所以表兄弟之間相處也十分融洽。

其次,在殺死皇太后韋香兒與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的唐隆政變時,薛崇簡配合李隆基發動兵變,立下不少功勞。

玄宗即位後,太平公主結黨亂政時,薛崇簡對她的做法很不以為然,經常勸阻她不要跟李隆基作對,為此太平公主多次用鞭子抽打他。也可能是薛崇簡深深了解李隆基的能力和手腕,知道自己母親是鬥不過李隆基的,一旦失敗,覆巢之下不會有完卵,所以他也是為自己留條後路。

三,薛崇簡的結局。

儘管薛崇簡未遭清洗,還被賜了李姓,倖存的薛崇簡也不可能再進入玄宗皇帝的權力中心。因為李隆基要做到防患於未然,不能讓自己的皇位有任何的威脅,也不會允許任何潛在的對手執掌中樞——畢竟他處死了薛崇簡的母親及兄弟姐妹。

所以傳說中李崇簡至太平公主事敗後,賜姓復爵,似乎受到唐玄宗榮養,實則不然。

據其墓誌《大唐故袁州別駕薛府君墓志銘並序》中顯示,在公主事敗後,李崇簡隨即被送出長安,出為蒲州(今山西永濟)別駕,對於崇儉這樣身份的人來說,出任偏遠地方的別駕一職,其實跟貶謫、甚至流放沒什麼區別。

謫居期間,其妻方城縣主武氏(梁王武三思女)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病逝於溪州;妻亡後不久,起復為袁州別駕,心情鬱悶。開元十二年(724年)母親被殺11年後,病逝於袁州官舍。

結語。

自古以來,無情最是帝王家。比如劉宋王朝的「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更何況玄宗曾祖父李世民也是殺兄即位。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一切血緣之間的親情都要為之讓路。

所以,每個繁華盛世的背後,都有華幕掩飾下的血腥。

秦皇漢武也好,唐宗宋祖也罷,他們所生長的時代,註定了皇權對眾多覬覦者有著的巨大誘惑,一旦登上皇位,仁慈便可拋諸腦後——也許,他們別無選擇。

至於玄宗殺姑留表弟,在數不清的皇室血腥事件中,我認為倒是情有可原,畢竟太平公主一生為女、為妻、為母、為姑都不那麼光彩!

感謝您的閱讀,文中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相關焦點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武則天去世後,多股力量火山爆發般噴湧而出,諸多女性又對皇位趨之若鶩,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人都想成為下一個武則天。然而,大浪淘沙,滄海橫流,通過「神龍」、「唐隆」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政變,最終登上皇位的是睿宗李旦。而沒多久,李旦又將皇位拱手於兒子李隆基。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崇簡?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崇簡?
    這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一生經歷兩次婚姻,共有4子4女,她死時,只有次子薛崇簡活了下來,其餘子嗣及其黨羽數十人全部被處死,崔湜、岑羲、蕭至忠、竇懷貞四位宰相被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先天政變」。在這場政變中薛崇簡不僅保住了性命,還官復原職。「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賜死於家,公主諸子及黨與死者數十人。
  • 太平公主自盡後,大多兒女被李隆基處死,為何只留下他
    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例,在她死後,大多兒女都被李隆基處死,但是只留下了薛崇簡這一個兒子。原因是薛紹被牽扯到謀反事件當中,但事實上薛紹並未參與謀反,就此武則天認為太平公主是嫁錯郎,一氣之下將薛紹打入大牢,薛紹最終在牢中餓死。武則天為了安慰自己的女兒,便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卻留下她的兒子薛崇簡
    在權力面前,太平公主戰勝了很多勁敵,可最後卻敗給了侄子李隆基,在和李隆基的姑侄鬥法中,太平公主最終失敗走向滅亡,可是有一個現象比較有趣,那就是太平公主最後被處決的時候,自己的兒女大多都被牽連了,只有薛崇簡得以保全,這究竟是為何呢?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薛崇簡?
    在太平公主16歲的時候,武則天將她嫁給了薛紹,他是高宗李治的親外甥,在當時也算是親上加親的一樁婚姻。武則天權勢越做越大,李唐宗室在她的眼裡也不過如此,更何況是李治的外甥了。或許在武則天心中,只有武家人才最優秀,能配得上自己這寶貝小女兒。於是,武則天便在薛紹哥哥的謀反案中,硬是賞給了薛紹一頓板子,最後將薛紹餓死在大獄內。太平公主也因此守了寡。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處死她的兒女,為何單獨留下薛崇簡?
    雖然是高宗與武則天的女兒,但太平公主在歷史上,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留下,甚至出生日期都是推斷出來的,這就是封建社會女性地位的真實寫照,那時拍馬屁的史官太少,沒人關注領導的女兒。我們從具體事件中來看太平公主的機靈與謀略。
  • 李隆基將太平公主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她的兒子薛崇簡
    ▲太平公主劇照  當年太平公主非常疼愛李隆基。李隆基的父親李旦,之所以能夠登基為帝,離不開太平公主的鼎力支持。所以,在李旦一朝太平公主權勢滔天,官員的任免升遷,國家大事的決斷,都要經太平公主之手。
  •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幾乎滅其滿門,為何幼子薛崇簡能倖免於難?
    可是,太平公主終究沒能夠成為第二個武則天,曾經權傾朝野的她,最終輸給了自己的侄兒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奪權失敗後,李隆基處死了她所有的兒女以絕後患,唯獨留下了她兒子薛崇簡,這又是為何呢?但是,太平公主的這種政治野心,卻沒有得到的兒子薛崇簡的認可,母子兩人常在政治問題上意見不合,太平公主也因此經常鞭斥薛崇簡,懼於母親的權勢地位,薛崇簡對於母親雖有怨恨,但是也只能忍氣吞聲,他甚至不參與到已經的政治活動中去,以免自己惹禍上身。
  • 太平公主被殺,李隆基為何留下她的兒子?這裡有一不可告人的秘密
    作為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的欲望絲毫不亞於母親,她一生經歷六任皇帝,其中不少都是在太平公主的扶持下上位,這種「壯舉」,試問還有誰能做到?不過太平公主的下場並不好,她與李隆基之間的鬥爭最終讓她丟了性命。後來索性給太平公主賜婚,嫁給唐高宗的外甥,婚禮極度豪華,太平公主第一次婚姻時安分守己,幾乎不與外人交往,但是僅僅過了七年,丈夫就因為參與朝堂鬥爭,被武則天下令處死,只留下了太平公主和一個未滿月的孩子。
  • 李隆基處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只留下了薛崇簡,原因是何?
    一提到歷代的公主,不得不提的是唐朝的太平公主了,在中國歷史上,太平公主的名氣屬實不小。她是唐高宗和武則天最小的女兒,也是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從小到大也頗得自己父皇和母后的寵愛。但儘管集齊萬千寵愛,太平公主的第一段婚姻還是以失敗告終,她的第一任丈夫薛紹的哥哥薛顗參與了推翻武則天統治的謀反,由此薛家受到了牽連,武則天堅持要讓太平公主與薛紹終止這一段婚姻,最終才導致這段婚姻的遺憾。
  • 李隆基殺了太平公主,為什麼要留下他兒子?網友:太壞了!
    只不過太平公主最後也沒能像武則天一樣成為女帝,反而還被李治的孫子李隆基給殺了,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太平公主被殺害後,七個兒女都被處死了,為什麼唯獨留下了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呢?首先,按照歷史傳統,公主的婚姻一般都是用於跟少數民族和親的,太平公主才只有8歲的時候,周邊部落就來求親了。但武則天特別捨不得這個女兒受苦,不想讓她遠嫁,所以就將她嫁給了一表人才的薛邵。
  • 太平公主死後,為什麼只有兒子薛崇簡活下來了?
    由於太平公主的權勢甚至超過了皇帝李旦,所以對她趨炎附勢的人數不勝數。 太平公主的兒子武崇行、武崇敏、薛崇簡三人都受封為王。太平公主的田產園林遍布於長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買或製造各種珍寶器物時,足跡遠至嶺表及巴蜀地區,為她運送這類物品的人不絕於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也處處模仿宮廷的排場。
  • 李隆基殺了太平公主眾人,為何唯獨放過了她的兒子?
    這個時候太平公主正式開始了參與朝局。中宗朝,韋後和安樂公主亂政,太平公主派出了自己的兒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誅殺韋後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同時立李隆基為太子,太平公主的權勢到達了頂峰,和李旦父子一起把持朝廷,李旦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跟太平公主商量,要她同意才施行,甚至官員大到宰相她也能一手遮天。
  • 李隆基賜死太平公主全家,卻唯獨留下了她的次子,其中有何隱情?
    尤其是在皇室中,無論王子,公主,甚至妃子,他們都對王位抱有很大的野心。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平公主,但最後她失敗了。 去世後,李隆基處決了她的七個孩子,而留下唯一兒子薛崇簡。 為什麼? 這揭示了唐玄宗的秘密。
  • 李隆基殺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子女,為何唯獨留下其次子薛崇簡
    (李隆基劇照)李隆基之所以留下薛崇簡,應該說,是因為薛崇簡步步都走對了的緣故。三是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爭鬥的時候,薛崇簡站在李隆基一邊,和他的母親太平公主並不合拍。太平公主也非常不滿意薛崇簡,歷史記載,太平公主曾多次鞭打薛崇簡。就算兒子已經很大了,還打。由此可見,太平公主和薛崇簡母子的關係是很惡劣的,這也是薛崇簡之所以站在李隆基一邊,而不支持太平公主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以上三個原因,薛崇簡才逃過了一劫。
  •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曾一起合作過,為何李隆基一上臺就要幹掉她?
    公元710年,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在長安聯合發動了政變,誅殺了韋氏集團的領袖韋皇后以及安樂公主等人,使得李旦復闢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太平公主的勢力也更為強大。這一次事件也被稱為「唐隆政變」。
  • 歷史上的今天丨李隆基為什麼要處死太平公主?太平公主非死不可嗎?
    過了兩年,武則天將太平公主許配給武修暨,為了讓太平公主嫁給武修暨,還特意把武修暨的妻子處死,太平公主在薛紹死後,可能是受到了刺激,在第二段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武則天寵愛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很懂的做人
  • 李隆基為何一定要殺死太平公主?只因她知道這一皇室秘密
    這是韋後和太平公主的座右銘,兩人為了當皇帝而奮鬥。武則天為了當皇帝,先後廢掉了自己的兩個兒子,然後才上位。晚年,她又將江山交到了李氏的手中,她的兒子李顯再一次的當皇帝。只是李顯性格懦弱,軍政大事盡由韋後一人處理,這就更急滋生了她稱帝的決心。 為了儘快的當上皇帝,韋後和安樂公主便聯手把李顯殺了。皇帝死了,肯定要有人繼承皇位,韋後決定上位。
  • 李旦不幫李隆基,對太平公主言聽計從,血脈為何比不上手足?
    武則天死後,李旦第二次登基為帝,可他卻不向著自己的親兒子李隆基,反而對妹妹太平公主言聽計從,難道血脈比不上手足,李旦為何要這麼做?李旦登基後,雖然立李隆基為太子,但他經常召太平入宮商議大政方針,如果太平公主沒有入宮,他便會派宰相到她府上請示磋商。每當宰相向睿宗呈遞奏章時,他第一句話總是問:「跟太平公主商議過了嗎?」
  • 李隆基為何要下詔,將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賜死在家中
    武則天在做「武周」皇帝時,她和高宗李治的兩個兒子(均被武則天廢為王)和一個女兒還健在,這就是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和太平公主。李隆基是李旦的兒子,太平公主就是他的親姑母。在武則天的這三個孩子中,惟有太平公主機警聰穎,幹練果斷,權欲極強,其性格很像母親,武則天退位時,曾一度想把她立為太子,但迫於宗法和朝臣諫阻的壓力,傳位之事沒有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