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方便看視頻的朋友,下方圖文也精彩哦
掃一掃關注我,聽不一樣的歷史
大家好,我是貓叔,今天咱來說說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最後決戰。
咱前面說過,太平公主與李隆基較量了挺長時間了,剛開始的時候,太平公主真可謂佔盡上風,甚至有一回她直接找到李隆基,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把李隆基罵了個狗血淋頭,搞得李隆基臉上很掛不住,但沒辦法啊,人家畢竟是當姑姑的,長輩嘛,所以,李隆基其實也一直在忍讓。後來,太平公主不依不饒,趁著天上出現彗星的情況,找人向李旦進言,說是太子將要登基稱帝,本意是挑撥離間,讓李旦收拾李隆基。沒成想,弄巧成拙,李旦居然真的把皇位讓給了李隆基,這次,太平公主偷雞不成蝕把米,簡直是虧大發了,那麼,後面的情節是什麼情況呢?他倆準備怎麼撕呢?別急,咱慢慢說。
鬱悶的太平公主
其實,李隆基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候,日子也不好過,為什麼呢?僅僅從一個方面就能說明問題,朝廷裡面七個宰相,居然有五個人都是太平公主舉薦的,其餘兩個是李隆基的嫡系,瞧瞧,你要想搞個什麼事情,人家抵制你不說,後面的太平公主更是知道你的底細,你這哪裡還是個皇帝啊,簡直是個木偶。這種情況放誰頭上,也受不了,時間久了,矛盾總會爆發的。
後來,太平公主越做越過分,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太平公主甚至打算找人把李隆基給毒死,這事兒是不是太出格了呢?要命的是,左羽林軍大將軍常元楷,右羽林軍將軍李慈都投入到了太平公主的門下,您想啊,李隆基什麼感覺?身邊的保鏢都是別人的棋子,那不等於一屁股坐到了仙人掌上嗎?你受得了,屁股受得了嗎?
登上皇位的李隆基
眼看局勢越來越不利,李隆基身邊的人坐不住了,他們天天勸李隆基早點動手,免得夜長夢多。魏知古做得更絕,甚至直接告訴李隆基,太平公主馬上就要著手進行兵變,連時間都說得一清二楚,有鼻子有眼的,也由不得李隆基不信。既然早晚有一戰,那麼乾脆就痛快點吧,李隆基隨即對政變進行了部署。
別以為李隆基作為皇帝就有多牛逼,這時候的羽林軍,到處都是太平公主的人,有點風吹草動,很容易就被發現,輕易出手極可能會陷入被動。李隆基掰著手指頭數了數,能用的兵只有可憐的三百多人,前途真的一片灰暗,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好的是,李隆基這時候有一個最大的法寶,那就是他那身龍袍,穿上皇帝的衣服帶兵入宮,就是清理逆黨,假如他依舊是太子,帶著兵入宮就是謀反,別看就差一身皮,這裡面的道道差的太遠了。
穿上龍袍就是不一樣
公元713年七月三日,經過悉心準備,李隆基再次開始了一場賭博。他率領著三百多人的親兵直接趕往虔化門,一路暢通無阻,到地方之後,李隆基命令屬下把投靠到太平公主門下的那倆羽林軍將軍叫來,只說了一個字:斬。這倆瓜蛋子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轉眼之間就成了刀下鬼。所以,還是那句話,龍袍的作用真是大。殺完這倆眼中釘,羽林軍瞬間就成了李隆基的親兵了,這就不用怕沒兵可用了,勝利就在眼前。隨後,李隆基命令左右開始按照名單搜捕太平公主一黨,很快,這些人大部分都被拿下。太平公主的大管家竇懷貞驚慌之中跑到了附近的小樹林裡,再也不敢出來了,可樹林裡面藏不住人啊,總不能啃草吃吧?於是,竇懷貞最後走投無路,選擇了上吊,這倒是個好死法,樹林裡不缺這種地方。
穿上龍袍,幹壞事也是合法的
不過,這幾百人進入宮中,鬧哄哄的,殺聲震天,也不可能保密,很快,太上皇李旦就知道了。您想,李旦此時心理陰影面積得多大,他還不知道是啥情況,萬一李隆基的目標是自己,那不就完蛋了。好在在一群大臣的解釋下,李隆基與李旦解除了誤會。受到這次驚嚇,李旦隨後下詔,將全部國家事務都交給李隆基處理,他再也不願意插手,安心做起了太上皇。
進宮切菜去
那麼,太平公主呢?怎麼一直沒露面?答案是跑了,她也受到了驚嚇,一路跑到了後山上的寺廟裡,在裡面一躲就是三天,不願意下來。可是,這也不是個辦法啊,寺廟裡也不養閒人。無奈,太平公主決定下山與李隆基談一談,但情況比她想像的還要糟糕,她回來就聽說李旦已經徹底退位,她明白,自己最後一個救命稻草也沒了,再後悔也已經完了,很快,李隆基的詔書來了:賜太平公主自殺。
香消玉殞
隨太平公主一起自殺的還有她兩個兒子,她一共生了三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叛徒,成了李隆基的鐵桿,叫做薛崇簡,這孩子還曾經參加過誅殺韋後一黨的政變,李隆基對他非常器重。後來,眼看著一家老小都沒了,李隆基為了安慰薛崇簡,賜他姓李,他應該笑呢,還是應該哭呢?
之後,李隆基對依附於太平公主的那些大臣都進行了清算,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總算是徹底抓住了權柄。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說到這裡吧,下期咱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