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的墓被挖出,真實面目終被揭開?專家:水性楊花沒錯了。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裡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上官婉兒的《彩書怨》
談到上官婉兒這個人物,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上官婉兒其實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歷史人物,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上官婉兒也是時常出現的,但是上官婉兒這個人物的評價,卻呈現了兩個極端。
據了解,上官婉兒出生於官宦之家,祖父是著名的大臣上官儀。但是後來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這樣的身份變化,換做一般人,應該都覺得很難接受了吧。
不過上官婉兒從小就飽讀詩書,677年,武則天召見14歲的上官婉兒,聰慧無比的她在瞬間便完成了武則天的考驗。正是因為這個契機,上官婉兒因聰慧善文而得到武則天重用,封為"內舍人",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不過上官婉兒最後卻押錯了籌碼,因為剛開始的時候,她和韋皇后走得很近。但是在710年,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勢力越來越大。這個時候,上官婉兒就將自己的命運押在了太平公主的身上。
即使及時調轉了風向,但李隆基在與太平公主的商議下,帶領宮中禁軍搶先發動政變,將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殺掉。而上官婉兒因為之前和韋皇后走得太近了,所以李隆基還是將其殺掉。
上官婉兒的結局,也是讓很多人覺得可惜。因為上官婉兒是個聰明人,而且也很有才華。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早在幾年前,陝西出土上官婉兒的墓穴,雖然墓穴遭受到了有組織的大規模破壞,但是經過考古學家的考察之後,還是能夠得出就是上官婉兒的墓穴。
而通過墓穴揭開了她更為真實的一面,根據上官婉兒的墓志銘,而且還有一些古書中的記載,《舊唐書》、《新唐書》等正史中都對上官婉兒有記載,但較為體現她奉承權貴、淫亂宮闈,並操縱政治,控制朝綱的負面事件。
關於上官婉兒私通武三思、崔湜,最早出於五代時期劉昫的《舊唐書》。另外還有《景龍文館記》中倒有一句"而晚年頗外通朋黨,輕弄權勢,朝廷畏之矣"。
還有上官婉兒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築宅第,經常與他們交接往來,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職。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後被引以為相的。
但是我們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也應該用正視的眼光。上官婉兒雖然與人私通,但是她的才華與能力卻是毋庸置疑的。
註:文章原創, 歡迎轉發收藏。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