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時長155分鐘的電影《陽光普照》成為了金馬獎上的一匹黑馬,斬獲了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情長片等5項大獎。雖然整部影片好像都在講述陳家小兒子阿和的事,但在鏡頭不多的陳家大兒子阿豪身上,我看到了正在被「侵襲」的空心症群體,更暗示了人性唯有暗與光並存才更具意義。
生命必須要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否則你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都不過是一場空。
司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當司馬光把所有小朋友都找到後,他堅持說:「還有一個小朋友沒有找到。」大家拿他沒辦法就陪著他一直找,終於在一棵樹下看到一口大水缸。當司馬光拿起石頭砸向水缸時,裡面並沒有水流出來,而是坐著一個小孩,他躲在陰暗處,看著缸外。
你知道那個小孩是誰嗎?
就是司馬光自己。
陳家大兒子阿豪為人溫和,成績優異,是父母眼中完全不需要操心的那一個,尤其是當弟弟犯錯進入少管所後,他更是背負起了整個家所有的希望,從頭到腳一副「別人家小孩」的模樣。
但就是這樣一個近似完美的人,卻在講司馬光的故事時,用那個躲在水缸陰暗角落裡的小孩來影射自己。如同故事中一樣,所有人都不曾察覺,唯獨他自己堅持稱:「還有一個小朋友沒找到。」因為那個小朋友就是另一個阿豪,一個也會犯錯,也會因為考學壓力想要逃避,也會羨慕弟弟的阿豪,只是這樣不完美的自己,旁人卻看不到,或者說是不願看到。
有時像個孩子一樣肆意妄為,有時卻可以像個大人一樣沉默思考,人的多樣性應該如同大海,如同宇宙,變幻莫測。一旦失去了自己,拼盡一切全力只為活成旁人心中的模樣,那麼如同沒有靈魂的野鬼,沒有信仰的行屍,身體也不過是個巨大的空殼罷了。
所以阿豪渴望成為另一個司馬光,一個也可以不用24小時生活在陽光下,一個可以展現自己陰暗面的真真實實的人。只是父母從來都沒有關心過他,弟弟更是因為他的優秀而討厭他,從來沒人問過他:「你快樂嗎?你一直這麼優秀會不會很累?」
6月6日下午,山西中北大學軟體學院大二學生時某正在參加一門課程的補考,從監控視頻看到,考試時因被監考老師發現作弊,當場沒收了時某的試卷。隨後時某趴在課桌上20分鐘,他向母親發了條微信:媽,對不起。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再次接到消息時,時某已跳樓身亡。沒有人知道那20分鐘,他在想什麼,內心有過怎樣的掙扎。要知道在人生道路上可能會遇到的挫折和困苦面前,考試掛科根本就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但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卻成了擊垮這個年輕人的最後稻草。
也許他和阿豪一樣,內心都背負了太多的期許和厚望,與其看著摯愛的人失望的眼神,不如放棄自己的性命來得更容易。也許他們都是內心空洞的孤魂,找不到支撐自己存在的意義,唯有背負他人的期許才能一路前行,可一旦這份厚望沒有如期完成,就像玩過山車,一路攀爬一路堅持,當爬到最高點突然落下時,內心的失重感會讓人無法承受。
和時某一樣,影片中阿豪也選擇了跳樓。他將自己的衣物整理整齊,手機裡的簡訊郵件刪除乾淨,洗了澡,換上乾淨的衣服選擇在夜晚縱身一躍。你看,他活的有多累,就連臨終前也選擇把所有事都做好,不想給別人添麻煩,而那個始終如同太陽一般陽光明媚的人,終於可以投奔於黑暗中尋找真正的自己了。
阿豪內心的孤獨源自於他要時刻偽裝自己,當他想要卸下包袱偶爾不用暴露在陽光下時,唯有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才能避開旁人失望的神情。而時某選擇用這種方式結束,則是因為他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敢於承擔責任的肩膀。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過於在乎他人的感受,內心擁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不知道活著的價值是什麼?
我總是對自己不滿足,總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這樣的人生似乎沒有頭......
阿豪就屬於典型的空心病群體,什麼都好,卻又什麼都不好。空心病,最初由北京大學的徐凱文博士提出,所謂有心,可以理解為生活有奔頭,有方向,有自我規劃和目標。而空心則恰恰相反,看起來像抑鬱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從字面意思也可以理解為:活在別人的期許中,沒有自我,一旦目標未實現,巨大的落差感會讓人找不到存在的意義,從而讓心變得空洞。
空心病的目標群體多發於「好學生」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總會對這類人群過分關注,從考試升學,到德智體美,凡事可以涉及到的領域都一樣要出類拔萃,為什麼呢?因為你是「好學生」。特別是在父母的耳語目染下,內心會形成一種「我是你生命的延續」的誤區,你所未實現的一切夢想,都會成為我的目標和動力,可這個世界是多變且不定性的,難道你們忘了「墨菲定律」嗎?長期處於這個狀態中,人會變得精神麻木、空洞,甚至因為強烈的缺乏存在感而痛苦不已。
世俗和表面所看到的成績並不能讓空心病患者得到內心真正的充盈和滿足,因為感受不到真正的成就感,而迷失自己,彷徨無助。大自然中白天和黑暗各佔一半,人亦如此,完美的同時也需要陰暗面來平衡。
徐凱文老師在最初提出空心病時,認為造成其形成的一大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衡量一個人價值的高低唯有分數,而在追逐分數高低的過程中,只有少部分人能夠從中找到快樂,因為並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愛讀書,如何在興趣中找到讀書的樂趣遠比拼分數顯然更有意義。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你決定不恨了
也決定不愛了
把你的靈魂 關在永遠 鎖上的軀殼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五月天
當你害怕在起跑線上就落後一大步時,當你害怕在世俗標準的衡量下將自己的缺點暴露無遺時,當你只是一心盲從他人的聲音而找不到自己時,你作為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獨立個體所存在的意義也就漸行漸遠了。
人生需要激情、需要衝動、需要叛逆也需要犯錯,如果一天24小時的連軸轉,而且還是遵循著別人的腳印,那麼你只會失去更多,最後留下支離破碎的軀殼。我們需要陽光,需要溫暖,更需要敢於在烈日下躲進陰暗處保護自己的勇氣。
我是:90後小姐姐,自律摩羯座,關注我期待與你一起談天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