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沉默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20-09-05 平分往事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更多分享,請關注「平分往事」


2019年臺灣金馬獎,被11項提名的電影《陽光普照》最終斬獲了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剪輯五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

導演鍾孟宏,正是2017的年度佳作《大佛普拉斯》的攝影和監製。兩部電影的核心思想遙相呼應:

雖然現在已經是太空時代了,人類可以搭乘太空船到達月球,但卻沒辦法看穿每個人心裡的宇宙。




看完《陽光普照》,觀眾最大的疑問是,阿豪為什麼會自殺?

在這個看起來並不被命運眷顧的四口之家,相比小兒子阿和的頑劣,大兒子阿豪是從小就被疼愛的那一個。無論是父母的偏愛,還是周圍朋友的喜歡。在家孝順父母,在學校成績優異。他人太好了,好到什麼程度呢?好到連醫學院沒有考上都要重考。



除去家庭條件一般,弟弟犯事接受教化,除去這些,他的人生看起來幾乎是完美的,並且也有一條同樣完美的弧線通往未來。

這樣一個好人,為什麼會自殺?

在輔育院接受教化的弟弟阿和,無法想通這件事。

他洗完澡,把自己的東西整理好,刪掉手機裡所有的訊息,毫無徵兆地從家中一躍而下。堅決,毫無留戀,連死都不想麻煩任何人。

他只想乾乾淨淨的離開。

為什麼?


弟弟阿和自小不被重視,小時候唯一喜歡的事情是坐在母親單車後座上兜風。如果遭到拒絕,他會哭鬧一天一夜。直到上了國中,開始學習跆拳道,一直打一直打,最終把自己打進了輔育院,接受了一年半教化。



父母根本不明白他為何如此。

問他為什麼鼻青臉腫,他說,沒事。

問他還有什麼事瞞著家裡,他說,沒事。

即便是那個懷上他的孩子的15歲女孩小玉,被姨媽拉著找到家裡來,阿和也沒有跟家裡做過任何解釋。


女生小玉5歲的時候,父母死於一起旅遊大巴縱火案,從此跟隨姨媽生活。

姨媽是個年輕的女人,當時正與男友談婚論嫁。起初男方同意撫養小玉,之後改變主意。兩人分手後,姨媽再沒有結婚生子。

十年之後,小玉遇到了混混阿和,並且懷上了他的孩子。



她被姨媽拉去阿和家,卻沒有告訴姨媽,阿和剛剛被判了一年半的刑期,在輔育院接受教化。

&34;

在姨媽的口中,小玉小時候是很乖巧可愛的,可後來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

誰都不知道。


為什麼?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

在電影中,我們總是希望能在2小時的片長內獲取準確的答案。這對真實的生活有益,能夠滿足觀眾對一個&34;的期待。為什麼?

因為我們那支離破碎的生活,從來沒有給出過標準的答案。



阿豪說起過一個&34;的故事。但與我們所知的版本不同,在他的版本中,那個缸裡並沒有水,他救出的也並不是一個小孩,而是另一個自己。

&34;

這段出現在臺灣作家袁哲生的小說《寂寞的遊戲》中的故事,出現在了《陽光普照》阿豪的口中。

死前他說,太陽是最公平的。但真正陽光普照的時刻,所有動物都只想躲到陰影之中。誰都有陰影可以躲避,但他沒有。



他的光是父母的疼愛和關注,是所有人傾注在他身上的期望,是自己無法擺脫的,那種趨向完美生活的命運。

他羨慕弟弟阿和的放縱,因為對他來說,一小時、一分鐘躲到陰影中面對自己的時刻,他都不曾擁有。

他是一座無人踏足過的孤島,看起來風景秀麗,但沉沒才是他唯一的命運。

阿豪從樓上一躍而下,而那個重講了司馬光故事的袁哲生,在自己38歲那年,於家中自縊身亡。



人人都是一座孤島,而&34;是一葉可以到達彼岸的扁舟。

詞條中這樣定義&34;: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和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感情得以暢通。

而在《陽光普照》的家庭中,恰恰缺少的就是&34;。

有幾個小的細節:

1,一直在屋裡的小玉對剛剛回來的阿豪說,阿姨和伯伯剛才吵得好兇。阿豪淡淡的說,沒關係,習慣就好。

2,母親將小玉接到家中待產,而去過輔育院&34;的母親,都沒有告訴阿和他要做父親這件事。

3,阿和出院以後,父親與他沒有說過一句話。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他在他工作的門口守了半個月,並且為他解決了那個最大的&34;。



這個家庭有著&34;的傳統,爭吵是他們唯一溝通的方式。所以讓我們回到文章的開頭,回到那幾個&34;。

為什麼阿豪會自殺?

為什麼阿和會整天打打殺殺?

為什麼小玉會變成&34;?

因為沉默。

因為沉重。

因為人與人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被拒絕架上那條唯一的橋梁。

沉默,即便是以愛之名,都會讓至親之間,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日日看到他的行為,卻永遠不知他為何這樣做。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沒有裂痕如同阿和,生存在黑暗之中。放縱,暴戾,毫無方向;

光照太甚如同阿豪,終日刺眼,最終毀滅。

《陽光普照》的英文名是A Sun,音通A Son,如同那個倔強的父親,被問起家庭情況,說自己只有一個兒子。

到最後,他果真只有了一個兒子,是那個他從來不想承認的阿和。



有人問,為什麼《陽光普照》會得到金馬獎的青睞?

或許是因為我們習慣了有答案的故事,習慣了家庭片總能走向&34;的結局。而這恰恰是此片的優秀之處。

它太真實了,它與許多不幸的家庭有著相同的故事,成員之間分崩離析的狀態,像是破碎的鏡子,即便拼湊也是傷痕累累。

但它又很珍貴,它通過真實的鏡頭,為那些同樣沉默的家庭,提供了一個可以追溯的原因,給出了一個可以參考的答案——

大聲說出來吧,那永遠不會是最壞的結局。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更多人生故事,請關注「平分往事」。

相關焦點

  • 8.4分家庭片《陽光普照》:沉默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19年臺灣金馬獎,被11項提名的電影《陽光普照》最終斬獲了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剪輯五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導演鍾孟宏,正是2017的年度佳作《大佛普拉斯》的攝影和監製。兩部電影的核心思想遙相呼應:雖然現在已經是太空時代了,人類可以搭乘太空船到達月球,但卻沒辦法看穿每個人心裡的宇宙。
  • 當沉默代替教育:臺灣影片《陽光普照》中的家庭代際溝通困境
    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陽光普照》原創 |書影君全文共 3200 個字,閱讀大約需要 7分鐘。臺灣導演鍾孟宏執導的影片《陽光普照》,獲得了第56屆金馬獎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成為當屆金馬獎最大贏家。
  • 金馬獎高分家庭劇《陽光普照》,那個優秀的孩子為什麼選擇自殺?
    對於喜歡看電影的人來說,金馬獎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相比內地的金雞獎、香港的金像獎,臺灣的金馬獎更悠久,更開放,也更專業。在第56屆金馬獎,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陽光普照》斬獲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最佳影片六項大獎,這足以說明電影的優秀。
  • 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揭露了這樣一個全面的人生
    人生,真的是這樣,誰都想要力爭上遊,陽光普照,可最終,支離破碎才是我們人生的真諦。今天,壹姐就想向小夥伴們安利一部金馬獎最佳影片——《陽光普照》,豆瓣評分8.4,被網友們稱為是年度十佳電影之一。雖然名為《陽光普照》,但實際上影片中的一家人從未被陽光普照過。
  • 評分8.3,金馬最佳影片《陽光普照》,許光漢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鍾孟宏的第五部作品《陽光普照》亮相金馬電影節,一舉多得了包括金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在內的五項大獎,無疑成為這屆金馬電影節上最大的贏家,雖然內地影片的缺席,但是《陽光普照》依然是近些年來華語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 《陽光普照》:烏雲逐日,暗夜驅晝,19年金馬獎最佳影片
    文章類型|影視評論文章字數|2600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陽光普照,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充分的陽光,普遍的。每一個地方都被陽光所觸及,意味著某種思想的穿透力很強。表達了人們希望世界上沒有黑暗和邪惡的願望。作品主旨在於解構臺灣當代家庭與社會的關係演變。每一部電影都從不同的獎項中得到了華語電影最高獎項臺灣金馬獎的肯定。鍾孟宏也是《大佛普拉斯》的"伯樂",幫助導演從短片《大佛》到PLUS。
  • 第56屆金馬獎,陽光普照?
    第56屆金馬獎獲獎名單【最佳劇情片】《陽光普照》鍾孟宏這次拍了部家庭片,雖叫「陽光普照」,但依然聚焦黑暗,最終治癒的走向有點是枝裕和的味道。鍾導此前的電影都有劇情鬆散的問題,這次片長155分鐘,沒擺脫這個缺陷,所以很好奇,在評委們眼中,它與陳藝哲的《熱帶雨》以及其它三部電影相比,勝在哪些地方?
  • 2019年金馬獎最佳華語片——《陽光普照》
    大家都知道,去年的金馬獎沒有大陸電影和電影人參加,臺灣地區就自己湊了幾部電影參選,在內地沒有掀起任何熱度,雖然很慘澹了,但是其中的一部取自於真實事件的故事——《陽光普照》,還是拍得很好的,說是19年最佳華語片,也當之無愧!
  • 《陽光普照》代表臺灣競爭奧斯卡 曾斬獲金馬獎最佳電影等五獎
    中國臺灣地區確定選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罪案電影《陽光普照》,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獎)。據當地媒體報導:此次共有18部影片角逐參賽資格,而臺灣選送該片的理由是,《陽光普照》以「親子議題刻畫深刻,觸動人心,製作品質領先群雄,備受電影節肯定」等因素突圍,最終成為角逐影片。
  • 豆瓣8.4,2019年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陽光普照》下的陰影」
    《陽光普照》劇照:陽光下的陰影作為2019年金馬獎獲獎的作品,電影《陽光普照》充分展現了人與生活的正反面,實在難得佳片。整個影片娓娓道來的節奏、平緩的鏡頭以及臺灣話那種溫潤的語氣,自始至終給人一種明媚、溫軟的感官。而導演卻想訴說一個沉重而殘忍話題——生活的陰影。
  • 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落幕 鍾孟宏導演《陽光普照》成大贏家
    儘管今年大陸影片和影人沒有參與競賽,但是入圍最佳劇情電影的候選片依舊看點十足,有臺灣本地的家庭倫理和政治驚悚題材兩部,來自香港的老年同志故事,以及新加披和馬來西亞的熱門影片同臺角逐。最終,最佳劇情長片電影花落《陽光普照》,同時該片還獲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合共5項大獎,堪稱本屆金馬大贏家。
  • 《陽光普照》代表臺灣競爭奧斯卡 曾斬獲金馬獎最佳電影等五項大獎
    中國臺灣地區確定選送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罪案電影《陽光普照》,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獎)。
  • 影評《陽光普照》 | 如若生活真有陽光普照時
    《陽光普照》,2019年第56屆金馬獎11項提名,最終獲得了包括「最佳劇情長篇」、「最佳導演」在內的5個大獎。
  • 金馬獎影片《陽光普照》: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
    《陽光普照》,改編自真實故事,透過一家四口展現了當代家庭矛盾以及背後複雜的社會關係,讓我們通過這樣一部影片了解了家庭內部每一個人的生存、發展以及彼此間的關係,豆瓣評分8.3,是一部近期難得的佳作。在影片中,大兒子阿豪在家中是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兒子,在學校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他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這樣一個完美的人,沒有任何瑕疵的人,卻跳樓早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對於他的家庭、他的朋友來說,都是一個無法接受的事實。
  • 金馬最佳影片《陽光普照》,關於一個家庭的崩塌與重建.
    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時長,相當考驗人的耐心;但如果你打開這部所謂「家庭片」,或許全程都不想眨一下眼。這個「陽光普照」的故事,將中國臺灣電影近兩年在現實主義領域的功力發揮到了一個高峰。導演鍾孟宏,《大佛普拉斯》的監製,這股臺式現實主義風潮的參與者之一,憑《陽光普照》首獲金馬最佳劇情片,二獲金馬最佳導演。
  • 金馬最佳,也是去年華語最佳電影,《陽光普照》真有那麼好?
    ○ 文 | 觀影君去年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結束後,幾乎所有影迷都在翹首以盼這部電影——《陽光普照》。《陽光普照》,目前豆瓣評分8.3《陽光普照》入圍了第56屆金馬獎的10項提名,最終斬獲5項大獎,是當之無愧的最大贏家。
  • 11.15 周日放映 | 陽光普照,陰影遍布
    陽光普照(2019)導演:鍾孟宏地區:
  • 《陽光普照》:那些生命中的陰暗角落
    大陸影片缺席的2019年第56屆臺灣金馬獎熱度驟降,即使獲得了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在內的5項大獎,電影《陽光普照》也沒能引起內地觀眾的太多關注。「希望中國電影陽光普照,願所有的情感和愛地久天長。」
  • 《陽光普照》一年間
    而稍早之前《陽光普照》已確定代表中國臺灣,角逐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至於《綜藝》的首席影評人獎它歸為年度十佳第一,能不能提高入選奧斯卡提名的勝算?不太能。還是要看影片本身的運氣和奧斯卡評委的喜好。
  • 電影《陽光普照》:豆瓣評分8.4,金馬獎最佳影片,後勁十足的現實主義傑作!
    《陽光普照》是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尹馨、溫貞菱、吳岱凌、施名帥主演。該片講述一個家庭因小兒子即將被送去少年觀護所而分崩離析,而曾經被視為家中希望的大兒子則因此做出讓父母震驚的舉動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