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很多的藝術形式都與鬼有關。
經常看日本動漫或者影視作品的人會發現,有很多作品的內容和情節或者人物形象或多或少都會跟鬼怪相關,像《夏目友人帳》、《陰陽師》、《鎌倉物語》、《百鬼夜行抄》,但是這些鬼怪角色似乎又不是那麼的恐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還有各種藝術形式的改編,鬼一詞,概念非常寬泛,形成了日本獨特的一種文化。
在日本奈良時代以前,鬼是一種低層次的神靈。在此之後,隨著中國唐朝文化的傳入,加上佛教的影響,日本「鬼」的隊伍開始不斷擴充。
至平安時代,日本人已經把鬼、靈、妖、怪混為一談,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鬼文化,成為日本妖怪文化的鼎盛時期,妖怪從此由單純的傳說變成了一種確確實實的信仰。這個時候的民間陰陽師不僅對天文立法的制定握有主導權,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其中最著名的陰陽師就屬大家耳熟能詳的安倍晴明了。傳說中他的母親就是一隻白狐名叫葛葉,為了報恩,變成美女嫁給了安倍晴明的父親。
而民間關於「」百鬼夜行」的傳說也是家喻戶曉。百鬼夜行一說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捉鬼的術士圈裡面有句話,夜走千萬鬼,鬼煞走第一。夜走鬼出現有個特徵,在一個地方出現就是連續一百天,每天都會多增加一個,按著順序,今天是鬼煞,那麼明天會再出現一個邏陀。傳到日本之後,日本人給它起了個新的名字,叫做百鬼夜行。
其中最有名的《百鬼夜行繪卷》,描畫了琵琶、傘、木魚、鍋等各種舊物品因為要被人們丟棄,一怒之下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妖怪半夜出來遊行的場景,而此畫也被奉為日本妖怪畫鼻祖一稱。
流傳於日本民間的鬼怪多了,就會有名鬼,像大天狗、酒吞童子、九尾狐玉藻前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大天狗
大天狗是日本最廣為人知的妖怪之一,傳說是由崇德天皇化身而成,而在中國的《山海經》中也有記載天狗,並描述它是像狐狸般的動物。但現在日本一般認為,天狗有高高的紅鼻子,手持團扇,身材高大並長有翅膀,穿著昔時武將的盔甲,腰際有武士刀,穿著日式傳統高腳木屐,隨身帶著蓑衣以便隨時把自己隱藏起來。
酒吞童子
酒吞童子是平安時代的幾大名妖之一,曾是統領眾妖的百鬼之王,會擄拐和殘食婦女兒童、盜竊財寶。酒吞童子最為擅長的,就是化身為英俊少年到人間來勾引和禍害年輕女性。目標達到後會吃掉她們的肉,並喝光其血;對於部分相貌出眾的女子,則將其囚禁於自己在山寨的巢穴中,或是作為奴隸來使喚,算是有名惡鬼之一。
九尾狐玉藻前
九尾狐在中國典籍山海經、南山經等都有記載。九尾妖狐如其名有九條尾巴,代表了九個靈魂,而每條尾巴都各自有不同的能力,一尾一條命,除非九條尾巴一起斷掉,不然可以再生,再生後有重新的力量,愛化成美女現身民間。
自稱玉藻前的九尾狐獲得了鳥羽天皇的寵愛與信任,後來天皇便得了怪病倒臥床榻,大臣們因此開始懷疑她,請安倍泰親暗中對她進行了佔卜,真實面目暴露,後遭追殺受重傷變成「殺生石」。
日本的鬼怪文化深深的植入日本人民心中,並以節日的形式保留下來,如日本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就類似於中國的鬼節,還對許多文學作品產生了影響,使得有些關於鬼怪的文學作品也是頗具吸引力。如「日本魔幻小說超級霸主」夢枕貘的《陰陽師》、《沙門空海》、《幻獸少年》,深受讀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