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醬香型白酒之所以能夠在世界範圍內成為一張代表中國酒文化的名片,不僅是因為其高品質的釀造工藝,入口的奢華口感,更與其悠久的歷史沉澱和深厚的人文文化內涵密不可分。而在中國中高端醬香型白酒中,擁有四百餘年釀造歷程的鄔氏燒坊打造的帝觀臺,正是將優秀品質及歷史文化進行了充分融合的高端白酒。
獨特的環境打造獨有的風味
帝觀臺產自馳名中外的「酒都」——茅臺鎮,而茅臺鎮位於貴州黔北一帶,水質優良,氣候宜人,當地人善於釀酒,也被稱之為酒鄉。
其實茅臺鎮能釀造出好酒與一條河有著密切的關係,那就是著名的赤水河。赤水河發源於雲南省鎮雄縣,東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梯子巖,經貴州省的畢節市、金沙縣與四川省敘永縣、古藺縣邊界,進入仁懷市、習水縣、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縣入長江,全長444.5公裡。截止到目前,赤水河是國內唯一一條沒有被開發的長江支流。因為原生態保存得好,赤水河沒有修建任何的水利水電工程,始終保持著良好的自然環境,這些得天獨厚、不可複製的生態環境,為釀造出帝觀臺這類高端好酒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悠久的歷史沉澱醇熟的技藝
據《遵義府志》《懷仁縣誌》記載,明朝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鄔氏族人跟隨李化龍平定播州土司楊應龍的叛亂來到茅臺鎮。之後鄔氏族人從此在茅臺村買田、置地、貿易、釀酒,同年即開辦了鄔氏燒坊,四百多年的工藝傳承至今,打造出帝觀臺醬香型白酒。
帝觀臺醬香型白酒選用當地優質高梁為原料,嚴格按照節氣,端午採曲、重陽投料,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經歷四百多年的不斷嘗試與改良,釀造技藝不斷升級的同時也體會到古人的聰明睿智。
極致的匠心精神創造至臻品質
除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以及悠久歷史的沉澱外,生產帝觀臺的茅臺鎮酒城酒業承襲企業前身鄔氏燒坊的匠人精神,秉承先人和天時、和地利、和人和的釀酒之道以及信義立世的經營之道,努力打造出了更符合當代市場以及更高標準的生產環境,公司當前已包含100餘畝生產車間、標準窖池300個,早已形成年生產近萬噸優質醬香型白酒的規模,同時成為了當地政府推薦的重點釀酒企業,也是全國首批獲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全國白酒生產許可證》的企業。
隨著經濟發展和高淨值人群增長,高端酒的需求也再逐漸上升,然而面對龐大的市場份額,如何保證白酒的品質對釀酒企業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然而只有堅持對釀酒本身從內及外的高要求,才能創造出至臻品質,從而讓古老的工藝技術、精神文化得到保留與發揚。
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帝觀臺都將繼續傳承古人的精神與品質,為發揚醬香型白酒的歷史與文化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