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告訴你依據色彩判斷孩子個性很神奇

2021-02-20 陽光寶貝童書館

洞悉孩子的性格,是父母和老師迫切想了解的。這裡介紹一種簡易的方法,那就是兒童心理學上「依色彩來判斷孩子的個性」。   心理學家阿爾勒對150名2至9歲兒童所作的畫做為其一年的追蹤調查,所得到的結論是:色彩與線條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義。假如兩種具有不同意義的色彩與線條重疊出現在同一畫面上,即表示內心裏面有兩種不同的感情,願望互相糾葛。

那麼具體到各種顏色,其兒童的性格特質是怎麼樣的呢?請聽我詳細為您分析:

喜歡紅色的小孩特性  喜愛紅色的孩子是精力充沛,強烈情感的人。其缺點如個性較衝動且感情較豐富。所以,容易引起與異性關係的麻煩事件。他們的性格決定了經常希望自己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

繪畫中大面積使用紅色的孩子,是能量釋放或者想要更有能力的一種表達,感情屬於爆發期,運動感十足,精力旺盛。注意不要去激怒他,儘量避免周遭的人、事、物影響他的心情,以免情緒過於起伏。

一般來說,小孩子有喜歡紅色的本能。如果由喜愛紅色轉變為褐紅色的人,在個性上兼有兩者的優點,且能控制其衝動情緒。

喜愛粉紅色的小孩特性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歡漂亮的粉紅色。在她的潛在個性中,仍保有純真的赤子之心,以及期待被愛、被呵護的浪漫溫柔心。而在親情的互動上會比一般的孩子更渴望家人的擁抱與親吻,因為肢體上的親密接觸會讓個性敏感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喜歡粉紅色的孩子比較敏感,收到批評時心理波動較大。

如果您所愛的小女兒喜歡粉紅色的話,表示您的家庭生活穩定,而且,也象徵著雙親愛心的充分表現。在愛心的保護下,女孩子多具備「高度審美觀」、「細心體貼」,「優雅」,「柔順」的物質,亦正是吸引人之處。

如果是男孩子在繪畫中喜歡使用粉紅色,也不用意外,粉紅色是想要獲得幸福,內心需要溫暖的一種表達,是對於媽媽的一種思念或者依戀的表現,那麼,此時需要媽媽注意下跟孩子的相處方式上做一下調整,是不是過於嚴厲、嚴肅,讓孩子的內心與你產生了距離呢?

喜歡黃色的小孩特性喜歡黃色的孩子會顯得比較與眾不同,他們會有較強的創新思維,在智商上容易有優勢,有天才的一面,更渴望追求理想,雖然外事態度較不踏實,但是他的腦筋靈敏、反應敏捷。

正因為他們比較聰明,所以他們會看得更遠,在同年齡段的小夥伴圈子裡會比較難以融入,所以爸爸媽媽可以多培養孩子的交際情商,讓孩子協調一下生活。

繪畫中使用黃色,代表著目前狀態是快樂的,有願望,想要表達,想要關注的一種表現。同時有抑制不了自我想法,向外釋放的狀態。

如果您的子女長大成人,仍然深愛黃色的話,那麼,他是所謂「理想家的類型」,同時,他(她)亦會是個重感情、講義氣並深得他人信任的人。但,請務必特別注意,喜愛黃色,亦有可能是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

喜愛綠色的小孩特性 喜愛綠色的孩子,個性上較隨和開朗,沒什麼心機,具有 包容寬恕的心胸及強烈的好奇心,而且頗有求知的上進心。喜歡綠色的孩子會比較顯得自我,內心深處比較脆弱,害怕受傷害。治癒傷害的方式就是健忘,這一類型的孩子,遇到傷害的時候,哭一哭鬧一鬧,過一會可能就沒事了。

此類型者,成人後適宜於領薪階層,如能有恆心踏實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許多才氣縱橫的男孩多屬此類型。

綠色是暖色和冷色之間的中間色,它溫暖又清涼,具有著兩個方面的特質。兒童繪畫中,以綠色為主創的孩子,多追求安定感和個人空間,自我保護和防禦感很強。

喜愛橙色的小孩特性    喜愛橙色者,個性上較外向活潑,喜愛說話而且人緣很好,有趣的是,幼小就喜歡橙色的人,會從一而終地喜歡到成年,雖然 有時人暫時喜歡其他顏色,但仍會再度重返橙色的懷抱。   此類型者創造性,自我為中心,較不懂得體諒他人,粗枝大葉,幼稚地認為天底下都是好人,所以,易被騙。

在繪畫中大面積使用橙色的兒童心理:代表著對目標的不斷拓展,但是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過分激進。橙色的運用也代表著孩子近期情緒飽滿,願意與人親近,對家庭溫暖的渴望,身體處於健康的狀態中,精力充沛,但是要注意讓孩子注意調適身心,不要過度透支。

喜愛藍色的小孩特性 他的小腦袋瓜中有屬於自己的思考邏輯以及想法,其責任感較重,處事態度細心周全,內向而不善言辭。在同年齡的小孩中,他將會是個聰明型的孩子。因此,如果你可以常常保持著冷靜的頭腦,你會慢慢觀察到,他在表達情緒或是喜好上有他的堅持,且會非常清楚的讓你知道,所以不要被他的堅持而氣到跳腳。這樣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包容與了解,你會發現他的領悟力真的比一般小孩更優秀。

繪畫中使用藍色的孩子,當下狀態心情是平靜的,是想要集中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一種反應,是自我成長的一種表現。藍色也是一種情感化的顏色,喜歡藍色的孩子往往愛呆在個人世界裡並且對別人也存在戒備心理。藍色的灰調表明這種兒童喜歡一切井然有序。

喜歡紫色的小孩特性 喜歡紫色孩子性子很倔強,稍顯不安定的性格。不好動,比較宅,愛畫畫、看書、寫字、看動畫片。與此同時,感情流露中的對愛的欲望很多,喜歡被關注,特別喜歡被讚揚。對事物沒長性,總喜歡了解新鮮事物。

容易沉溺在自戀的狀態中,同時,亦具有病態體質的一面,所以,需加以關注。幼兒期與少年期的孩子,如喜歡紫色,則雖然表面上看似健康無恙,但我們可以探尋一下孩子的整體狀態。 紫色可以表現為情緒不安造成的身體功能的亞健康狀態,是一個可以療愈心靈的顏色。如果孩子的繪畫作品中出現紫色,說明他的自我修復能力開始發揮作用,所以不用擔心孩子用紫色表現繪畫作品,讓他自由發揮就好。紫色的運用可以幫助孩子心情平靜,恢復身心的健康,增加活動力,實現平衡。

喜歡白色的小孩特性

有大約15%的女孩和6%的男孩有較嚴重的完美主義傾向,他們無一例外地喜愛白色,以及淺到極點的水藍。熱愛白色的孩童幾乎都有點潔癖的表現,如不願別的小朋友用他的毛巾或借用他的文具,他本人的愛乾淨程度也是一流,喜歡白色的衣物。

熱愛白色的小孩與父母的親子關係也常常令人尷尬。 在家的表現一般很少嬌嗲,矜持的、無懈可擊的如同外人。由於完美主義性格的影響,什麼都想做到最好,一小段鋼琴練習曲沒彈好他就顯得很焦慮、很自責。喜歡白色的孩子專注力強,執行力強,心思縝密,很少犯錯誤,學習上比較穩定。

色彩心理學的專家認為,每個人最愛的顏色定義了自己的性格色彩。孩子選擇的顏色很能說明他(她)的身體、精神和情緒狀態。以上我為您總結的這些方面是依據兒童心理學為基礎引申的性格分析。

相關焦點

  • 色彩心理學告訴你:性格可用顏色定義,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
    所以,要想改變或者發現孩子潛在的性格特徵,用顏色來做定義是最好的方法。一、家長應該了解「色彩心理學」色彩在客觀上對於人們是一種積極暗示的作用,並且可以反映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尤其對於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他們不會遮掩,沒有受過過多的環境影響,做出的選擇更為直觀。
  • 顏色暗示孩子的性格?家長可根據色彩心理學,來了解自家孩子
    此外,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長時間沉迷於深色,尤其是黑色,應該及時進行引導,否則會增加孩子患自閉症的機率。顏色對人的影響不是直接的,而是微妙的,帶有強烈的心理暗示。顏色是改變或發現孩子潛在個性特徵的最好方法。一、什麼是色彩心理學色彩在客觀上對人是一種積極的暗示,能夠反映人的思想和行為。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色彩感?從繪畫,看色彩心理學對孩子的重要性
    這其實就是著名的「色彩心理學」,通過這個心理學能夠有效了解孩子的性格,並且色彩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們來說十分重要。,家長一定要學會培養孩子的色彩感。一、什麼是「色彩心理學」?色彩心理學就是指我們在對色彩的感知、情感和偏好,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對色彩的感受,並且通過色彩產生的一系列行為反應或者心理活動。當孩子們看到色彩時所產生的心理活動,並且受到色彩所表現出的情感,都屬於色彩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 色彩心理學提醒你:孩子如果鍾愛這種顏色,可能是「抑鬱質」人格
    事實上,如果從色彩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對於顏色的選擇,多多少少是可以反映出他們的性格特徵的。 色彩心理學揭示:孩子如果鍾愛這種顏色,可能是「抑鬱質」人格,家長要提高警惕 張穎是一名忙碌的職場媽媽,平常陪伴女兒的時間非常少,孩子大多是交由奶奶爺爺來看管
  • 色彩心理學:你家孩子喜歡哪個顏色?幫你揭開隱藏的性格密碼
    文|秘籍君「你最喜歡哪個顏色呢?」小時候,我們經常能聽到美術老師的詢問,然後一一記錄在案,似乎色彩的選擇對小孩子至關重要。當時的我們還不懂色彩的重要性,直到為人父母后,才知道喜好是了解孩子性格的最佳途徑,色彩也是一樣。想必很多家長都了解過色彩心理學相關的知識,很多兒童出現心理障礙去諮詢醫生時,對方往往會選擇讓孩子畫出心中所想。或許是一片藍天、一棟房子,又或者是家人肖像,簡單圖畫裡卻隱藏著家長看不到的性格密碼,而心理專家就是靠著圖形和色彩進行解密的。
  • 性格色彩、星座識人,這些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心理學?
    1 心理學不是心理諮詢,但心理諮詢屬於心理學相信學心理學的人都遇到過以下情景:你的同學或朋友充滿好奇地問「你的專業是什麼呢?」,你回答「心理學」,接著Ta會用充滿驚訝的語氣問出一個你沒法回答的問題,「啊!心理學,厲害,那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
  • 情侶色彩速配:你和TA能一直在一起嗎?看愛情色彩就知道!
    而如何能夠從細節判斷出對方與你是否合適,是不是可以相處默契,一直走下去的最佳伴侶呢?友心理建議從性格方面來分析,留意對方與你相處時的言行舉止,是看細節的一個方式,也是我們比較常用的了解揣測對方性格的操作。
  • 十項兒童心理學實驗,值得你細細品讀!
    這僅僅是兩個常見的解釋,你肯定能相處更多其他解釋。這種多元可能性顯示了兒童心理學中一個重大障礙:由於只有有限的實驗可以在孩子身上實踐,因此結論特別模稜兩可。儘管有這麼多的可能解釋,這麼多年來鏡子實驗依然牢不可催併且繼續得到應用,而其他實驗要就無人問津了。
  • 論音樂心理學在兒童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近年來,音樂心理學已經得越來越多國際學者的關注,它同時橫跨了音樂學與心理學兩大領域,學科內容十分豐富,不僅可用於指導實踐還具有相應的學術研究價值。      對於傳統的心理學來說,它的產生意味著一個新的紀元。
  • 色彩心理學,通過色彩,看透性格
    關於色彩與人類心理關係的研究越來越多,"色彩心理學」這個概念也應運而生。雖色彩心理學還沒有被心理學家族正式接納,但是色彩對人類心理存在的影響是客觀的,而且這門學問也已經開始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心理問題。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領域,人們可能有著不同的顏色喜好。
  • 心理學服務小學教育 讓孩子遇見未來更好的自己
    1月10日,由南京曉莊學院聯合江蘇省心理學會和博而雅兒童成長研究院舉辦的「遇見未來——心理學服務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在寧舉行。近百名應用心理和小學教育專業師生與實習基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出席研討會。
  • 心理學老師一張圖告訴你:為什麼培養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很重要
    每天學點心理學,媽媽輕鬆孩子聰明。家長們好,魏參今天繼續用心理學,幫大家排憂解惑:2-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真的有必要嗎?心理學研究:孩子數學成績好不好,取決於8歲前你小時候學習數學,是否也很吃力?認真聽講了,也認真複習了,也刷了很多題,可成績還是上不去?
  • 「筆跡」能判斷性格?是有科學依據的,看你的孩子是哪種性格?
    又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看到小女孩的字,很多大人都自愧不如,不過評論區裡還有很多「檸檬精」:你這樣是寫不完作業的。還有網友擔心:你這樣考試來得及嗎?國外的筆跡心理學研究起步比較早,有三百多年得到歷史了。我國的漢字筆跡心理學創始人黃瀚琳教授,通過31年,15完個筆跡研究,以西方的9型人格心理學為基礎,研究了一套筆跡心靈解碼學,個體測評準確率高達90%。
  • 【影視術語英語】Unit34 色彩-色彩工序&色彩心理學
    色彩作為及其重要的造型元素在電影創作過程中大體經歷了四道工序,才最終呈現在作品中。第一道工序,劇作script writing一些關鍵性的,影響敘事的色彩信息是應當在劇作中設計好的。調色完成後一部電影的色彩就基本確定了。當然以上四道工序是缺一不可的,從電影構思的初期,色彩基調和搭配方式各方面的內容都已經被考慮進去了。接下來我們再探討一下色彩心理學psychology of color方面的內容。
  • 孩子捉迷藏只藏腦袋不藏腳?背後藏著你所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文章推送之後,很多爸爸媽媽都說,不只小嬰兒喜歡,自己孩子三四歲了也超愛捉迷藏,而且是藏頭不藏腳的那種。至於為啥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咱們繼續通過一些研究來解釋。01 孩子的視覺原則:遮住頭 = 看不到西蘇格蘭大教育和社會科學學院的副教授 Nicola、東英吉利大學心理學學院副教授 Marti 在一項實驗後發現,相比較人的其他部位,「臉」是孩子認為能不能被看到的一個重要標準。
  • 兒童畫板 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的「偶寶 OBANGLE」神奇畫板 感受...
    他們是不是開始對塗鴉與色彩很感興趣呢?若是一個不注意,家裡的牆壁、桌面、甚至家具都會成為塗鴉目標!此時,孩子需要的是一款可重複塗寫的畫板/繪圖板,讓他們能自由自在地塗鴉,大人也不需要再緊迫盯人哦。至於兒童畫板的適用年齡依各商品有所不同,但大部份建議從1歲~1歲半開始。不過這並非硬性規定,爸爸媽媽可觀察孩子是否有拿筆的欲望、或表現出想塗鴉的興趣之類。
  •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什麼?
    為什麼同樣的家庭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個性和成就都如此不同?怎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  對了,這些正是兒童發展心理學所關心的問題。顧名思義,它研究的是兒童期的心理和行為的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以及這個時期的心理年齡特徵。但有一點和我們平時理解不大一樣,兒童期是指從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從出生到17、18歲左右。
  • 《頭腦特工隊》背後的兒童心理學[紐約時報]
    剛剛上映的《頭腦特工隊》
  • 喜歡自言自語的孩子更聰明!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媽媽說:「Keisha,別不停打擾我,你越打擾我我越著急,越著急越打不開!」Keisha 聽完媽媽的話,爬在椅子上默默跟自己說:「我好想要這個玩具呀,我想跟媽媽說話,因為我想知道它長什麼樣子,可是我不能跟媽媽說話,我打擾媽媽的話,媽媽就打不開了。我不打擾媽媽。」過了一會兒,媽媽拆開了玩具「好了!」,Keisha 拿上玩具開心地玩了起來。
  • 神奇養育 | 孩子製造困難是在告訴我:媽媽,你要從女傭變成女王!
    當我真的處在那個氛圍當中,去切身體會Shai對別的媽媽進行療愈時,突然我就頓悟了,似乎看到了我的問題所在,內心深處那個自卑、怯懦、軟弱又唯唯諾諾的小孩突然閃現在腦海中,我不斷的告訴自己、告訴每一個跟我聊的同伴:我找到我的內在小孩了,我也能夠接納自己、接納我的孩子以及他製造的困難,可是我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我一定要搞清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