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讀啟功先生詩句:東籬顏色好,陶令可歸來!

2021-01-08 詩燁新草

深冬時節,寒氣迫人,我濡墨揮毫,寫下了啟功先生一首詠吟冬菊的詩句:「造化鍾神秀,深冬菊尚開。東籬顏色好,陶令可歸來」。

啟功先生

這首詩以首句感嘆大自然神奇造化之功,接著筆鋒一轉描寫在寒霜中傲然而立的菊花,此時冬菊尚開,那個以「採菊東籬下」為樂,而獨愛菊的陶淵明可以歸來了。詩的意境是這樣令人神往!這是借詠菊之耐寒傲冷的「冬菊」,來讚美真正的東晉士人孤標亮節、高雅冰操的品格。從中可以看出啟先生的深厚的文學功力。這又讓我想起了今年以來我已圓滿完成了書寫啟先生所作的《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的難忘經歷。

一百首論書絕句,每一首都是一段對書法理論與實踐的總結的歷程,讀來寫來令我終身受益。先生早已遠去,在這冬夜,願借一束冬菊,深切懷念先生!

啟功先生詩句

相關焦點

  • 白石山堂主人、少白湯發周首次公開:啟功先生那些價值連城的舊藏
    2020嘉德秋拍繼續推出「浮光掠影——啟功先生舊藏」專場,集中展現先生書畫精品15件,另有20多件先生珍藏之同道友人敬贈書畫,或祝壽,或敘舊,或切磋交流。望緣結諸藏友方家。啟功先生之題橫幅,多韻律優美而意境深遠。「水流花開」為正統今草,自然灑脫,嫵媚華美,為先生草書之代表,多次被展覽出版。
  • 巨匠軼事 | 啟功先生那些暖暖的冷笑話
    2015年盛夏,《百年巨匠——啟功》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某客人來到啟功先生家拜訪,進家落座後,先生照例禮讓茶水。客人見先生年邁,為免勞頓,便緊張地客氣道:「您老別麻煩了,我出門不喝水的。」先生應聲道:「你這不是『進門』了嗎?」客人頓感親切。有一次,啟先生幫別人題字,不料鈐印時顛倒了,旁觀者無不惋惜,又不便請先生重寫一幅,只好勸慰:「沒關係,沒關係的。」
  • 紀念|王連起:啟功先生的鑑定何以淹有眾長
    蘇過則言其父:「少時喜二王書,晚乃喜顏平原。故時有二家風氣,俗子不知,妄謂學徐浩,陋矣。」東坡最得意的門生和自己的兒子論東坡書都如此意見相左,可見書法師承風格的評論,何等不易。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我為十四卷本美術史寫宋代書法,嘗與先生論及此事。先生說,東坡學徐浩,從《蘭亭續帖》(非印行本中有者)徐氏行書詩文看,確有其事。不是學《不空和尚碑》那類的字。東坡少年學什麼,其次子不見得知道。
  • 大家|罕見啟功先生遊龍入海般的草書
    >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於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大家 | 罕見啟功先生遊龍入海般的草書
  • 啟功
    其一,出於他筆下的字,大到榜書,小到蠅頭小楷,又無論是行還是草,都好,或說美,可是如果有人有追求所以然之癖,問怎麼個好法,為什麼這種形態就好,我說句狂妄的話,恐怕連啟功先生自己也答不上來。我想,這就有如看意中的佳人,因覺得美而動情,心理活動實有,卻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
  • 《硯影》:看啟功先生拓硯之趣
    《硯影》:看啟功先生拓硯之趣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與學術著作分社官方湃客號 2020-11-26 16:32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的《硯影》呈現看啟功先生拓硯之趣
  • 啟功先生《黃庭內景經》
    啟功先生《黃庭內景經》釋文:天朗氣清,三光洞明。金房曲室,五芝寶生。天雲紫蓋,來映我形。玉童侍女,為求至靈。
  • 面對趾高氣昂的人前來求字,啟功先生也會罵,只不過罵得很文雅!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啟功先生生活的一些片段以及他「罵人」的故事。 1.初學畫,後學書 啟功先生少年時期就開始學習畫畫,並且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據說有一次,別人請他畫畫但是卻不讓他落款,原因就是當時啟功先生的書法不好,可以說,這件事情深深地刺激了啟功先生,他於是發奮練習書法,遍臨諸帖,自成一家,在特殊時期,他寫了不少大字報,所以後來他說他的書法是寫大字報練起來的,啟功先生形成了自己風格獨特的
  • 採菊東籬下,兩篇課文告訴你,陶淵明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提到陶淵明,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體現了他追求閒適生活的理想。而「富貴非吾願」更明確表示了他的人生理想不在乎官場名利,由此引發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慨嘆感傷。第三,《五柳先生傳》最後說自己是「無懷氏之民與?葛天氏之民與?」這也同《桃花源記》一樣,表現了厭憎黑暗現實但又無可奈何,因而嚮往上古的思想傾向。《五柳先生傳》和《歸去來兮辭》是千百年來傳誦不絕的名作。歐陽修甚至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這首先是由於文中體現的人生態度、思想感情能引起舊時代許多不滿現實而又無可奈何、只能潔身自好的知識分子的共鳴。
  • 啟功:人生沒那麼複雜,就是找樂子!
    三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某些領導附庸風雅,出行或參加一些活動喜帶詩人、書畫家作陪。啟功則利用諧音風趣地說:「不急,我不急,真不急!」部長開飛機中國書協換屆,啟功先生推薦某先生出任。有人不解,問他:「某先生會寫字嗎?」啟先生反問:「航空航天工業部的部長會開飛機嗎?」
  • E-BIDDING 第17期丨從啟功先生舊藏師友信札看文人書信對於稱謂的要求
    啟功與黃苗子、鬱風夫婦啟功先生舊藏的這一組師友信札,可以說包含了先生老師、同道、後學,他們對於先生的稱呼多有區別,今作表格加以說明(按拍賣順序):上表列出啟功先生舊藏師友信札,可以窺見文人對於稱謂的要求,今作如下的說明:其一,啟功先生的長輩,這裡特別說明的是戴姜福先生和陳垣先生,二位先生可以說是啟功先生的真正的老師,這老師的含義不是掛名的,也不是附會的,可以說是真正傳道受業解惑的。
  • 【亂石穿空】啟功:靜謐的河流
    【亂石穿空】導讀:2005年6月30日,著名書畫家啟功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今天是啟功先生逝世10周年紀念日,請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受世人尊敬的國學大師。巧對三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某些領導附庸風雅,出行或參加一些活動喜帶詩人、書畫家作陪。或問先生曰:「此有說乎,」答曰:「有,此謂之『三陪詩書畫』。」問:「若以此五字做上聯,請擬下聯。」先生迅捷對之云:「一掃毒賭黃。」對仗工穩,問者驚訝之餘,問:「作何解?」先生乃正襟曰:「此事久之亦可成癮,一樣危害個人及社會,我輩能不戒之!」
  • 只知道啟功的毛筆字驚豔,沒曾想,啟功的鋼筆字也是如此精到
    只要是提到啟功先生,我們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他的書法獨創「啟功體」,「啟功體」的出現,也刷新了人們對書法的認識,同時,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從「啟功體」中,就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書法不但需要繼承,還需要不斷的創新,正是有創新,書法才能夠經久不衰,一路發揚光大,而啟功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領路人,在書法的道路上,不僅繼承了傳統優秀的元素
  • 啟功鋼筆書作《心經》鑑賞,三分行書七分楷書,行楷相彰,好書法
    啟功的書法講究乾淨利落,蒼勁有力,飄逸秀美,書卷氣濃厚,有皇家氣派。在書壇大家公認啟功是中國近代以來排在前十的大書法家之一。啟功的字三分行,七分楷,行楷相彰,筆法流暢,啟功先生不只是書好、畫好,詩也好。學術方面,在古典文學、文獻學、語言文字學、佛學、敦煌學、文物鑑定學上都卓有建樹無愧於一代大師!啟功老師的字今人評價是瓦當美。
  • 緬懷延伸●啟功的愛情 [附視頻:紀錄片-啟功]
    當時天空飄著綿綿細雨,啟功來到胡同口,看見對面林蔭小道上,一位女子撐著把花傘,邁著蓮花碎步,正嫋嫋娜娜地向他這邊走來。啟功的心頓時像被一隻溫柔的手摩挲了一下,不由輕輕地吟起了戴望舒的《雨巷》,這位女子不就是《雨巷》中那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嗎? 姑娘來到跟前,啟功輕輕地問:「你是章寶琛?」她抬頭看了啟功一眼,羞澀地點點頭,柔聲問:「你是誰?」「我是啟功,你比我想像中要可愛得多、漂亮得多。」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能讀懂幾種悠然?
    這樣的詩句已經奠定了菊花高潔的形象,然而真正知菊、愛菊、懂菊的還得數一代田園詩宗陶淵明先生,他是真正把菊花文化發揚光大的重要人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辭官歸隱了,不需要上班了,有時間了,所以就在自家籬笆之下,隨隨便便摘幾朵菊花。在這閒適之中,不經意間一抬頭,鬱鬱蔥蔥的南山映入眼帘。這個南山是什麼山?陶淵明的隱居之地在柴桑,就是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市南邊就是雄偉高大、風景秀美的廬山。
  • 大家 | 啟功草書:豆黃燈下美人來
    世人見慣了啟功先生鐵畫銀鉤似的書法,雖然纖柔但美不勝收,似乎總覺得少了些氣勢。此《黃庭內景經》草書冊頁有點宋徽宗趙佶狂草《千字文》的味道,除了一慣的書法風格之外,似乎多了一點金戈鐵馬似的狂野和遊龍入海的氣勢,令人賞心悅目。啟功的書作,整體印象,有一種振振公子之氣質,兼有一股舊時文士的情調。
  • 5首東籬的古風歌曲:東小籬有人在等你,這次只聽歌不喜你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親愛的讀者們中午好,我是小妹,有點想東小籬了,大家有沒有想東籬呢?那位溫婉溫柔淡泊名利的古風歌手!今天小妹偶然間知道東籬退圈的原因是他不喜歡被幹擾,借淨化君描述東籬的話是:「愛吃雞蛋,別去在意母雞,不然母雞也是很有壓力」。
  • 欲醉東籬就菊香 東籬秋醉染色開放
    8月10日,在歡樂英雄伺服器的更新中,東籬秋醉悄悄開放了染色,作為沉迷染色的人當然是要第一時間看效果了,下面蘿北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東籬的效果吧。【點染·紅燼】成女服飾的紅燼染色是三種體型裡面最好看的,正面看像一襲紅色旗袍,頗有一種喜服的既視感。
  • 飛花令,含有男兒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那麼含有男兒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呢?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勸學詩》唐·顏真卿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白頭吟》漢·卓文君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滿江紅·小住京華》清·秋瑾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題烏江亭》唐·杜牧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南園十三首·其五》唐·李賀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