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無形戰場」拼死搏殺

2020-12-28 求是網

113天,陳薇在武漢堅守的日子。

為了人民的生命,她想快一點,再快一點。

滿頭青絲,短短半年就掛上了霜雪。那是一個個不眠日夜留贈的「禮物」。

身為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的帶頭人,陳薇長期從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聞令即動,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 新華社發

大年初二,1月26日,集合號吹響!陳薇奉命率領軍事醫學專家組緊急飛赴武漢。

全新的病毒,不可知的風險,必須做最壞打算,預備最充分方案,準備最長期奮戰。

疫情暴發,核酸檢測能力一時難以跟上,缺口得趕緊補上。

晝夜趕工,陳薇帶領團隊迅速搭建起一座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迅速形成日檢1000人份的核酸檢測能力,有效緩解了一線檢測壓力。

新病毒究竟怎樣感染到人——搞明白了原理,才能更有力地阻擊疫魔。

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陳薇投身到新的陣地中。新冠病毒充滿未知,疫苗攻關的方向差之毫厘,就會白白耗費有限的科研資源,錯失寶貴時間。

這不僅是物質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對壘。

「做基因工程疫苗!」陳薇挑起千鈞重擔,「我們有幾十年的積累,即使面對未知病毒,也有能力去研究和抵禦。」

實驗室的燈光通宵長明,一個個夜晚,緊接著一個個白天。病原學、免疫學、遺傳學……不同學科背景的智慧在這裡激蕩、碰撞。

如同漆黑漫長的隧道,遠遠看不見光亮,但陳薇堅信科學的力量。探索、失敗、再探索……

「除了勝利,別無選擇!」在疫苗研發最吃緊的時刻,陳薇信念堅定。三天,五天,採集的血液樣本出現了免疫應答!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一半。

3月16日,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啟動Ⅰ期臨床試驗,成為首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病毒疫苗。

4月12日,疫苗啟動Ⅱ期臨床試驗,再次領跑世界。臨床數據證明,單針接種可使肌體同時獲得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上。

8月11日,疫苗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境外Ⅲ期臨床試驗正在穩步推進……

「用最硬核的科技成果,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一次次考驗,一次次將得失、生死置之度外——這是她的選擇,也是她的擔當。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

1991年,她特招入伍,攻讀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生物學、醫學雙博士學位並隨後駐守在這裡,從此穿上軍裝,開始了與病毒「共舞」的日子。

2003年,非典暴發,人心惶惶。危急關頭,陳薇接到命令,對致病原因及疫苗展開研究。

一頭扎進實驗室,她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奮戰,在國內率先分離出SARS病毒,隨後又證實「重組人幹擾素ω」對非典有抑制作用。

當幹擾素被運送到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手中時,陳薇已經將近100多天沒回家,雖然她的家距離實驗室只有幾公裡。

這是一種難以言述的信念。20多年,因為忙,陳薇多年沒回過家鄉探親。因為忙,當陳薇的鏡頭出現在電視裡,思母心切的年幼兒子搶先撲上去,親吻了電視上的媽媽。

2008年汶川地震,她第一時間前往災區,參與災後瘟疫防治。北京奧運會,她馬不停蹄參與安保工作,成功處置多起生物安全疑似事件。

2014年,伊波拉出血熱在非洲暴發,為了獲取最新的疫情信息和第一手數據,她果斷深入非洲疫區,一遍遍攻堅克難,一次次無怨無悔,成功研製疫苗並獲批……

面對冷冰冰的儀器,枯燥的數據,科研的道路通常是寂寞的。但想到炭疽、鼠疫以及更多未知的微生物可能給國家和民族帶來巨大風險,鑄造「生物盾牌」的強烈使命感油然而生。

曾有人問陳薇,每天和病毒面對面,你怕不怕?陳薇坦然回答: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是應該做的!

2020年4月29日,陳薇院士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後在武漢第一次做抽血複查檢測。人民視覺 趙軍/攝

她回訪武漢第一批接種疫苗的志願者,分析抗體有效時長,以積累更多科學數據,讓疫苗早日惠及更多民眾。

她帶出了國家生物危害防控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建立的關鍵設施和技術體系,為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重大疫情奠定基礎。

今年4月,故鄉浙江蘭溪8萬餘名中小學生在複課開學前,收到了她的來信:「只有溫暖了別人,你的世界才會更加精彩,更有意義!」

更多精彩,詳見2020年第23期《求是》文章《戰「疫」英雄》

來源:求是網

策劃:魏天舒 曾嘉雯

製作:曾嘉雯

審核:李文閣 閆玉清

監製:李達

相關焦點

  • 戰狼原型女將軍陳薇的硬核抗疫路...
    這個新冠疫苗研製的領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少將。 而在這100多天的戰場上,她沒有見到過一次家人。 4歲半的兒子思母心切,看到媽媽在電視上出現,忍不住隔屏親吻。 除卻君身三尺雪,天下誰人配白衣,陳薇因此一戰封神。
  • 「人民英雄」陳薇開講「開學第一課」
    她帶領團隊在武漢一線和病毒鏖戰的經歷,陳薇在《開學第一課》上並沒有過多提及,但「沒日沒夜」「夜以繼日」等片言隻語,足以讓人感受非常人所能想像的艱辛和付出。   「同學們好,我是陳薇」   「同學們好,我是陳薇。我是一名軍人,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面對天真可愛的全國中小學生,在病毒戰場所向披靡的陳薇,瞬間變身美麗、溫柔的鄰家阿姨,一下子拉近了和孩子的距離。
  • 致敬抗疫英雄 | 最美「疫」中人陳薇
    ——陳薇從抗擊非典,到援非抗埃,再到武漢抗疫,在生物安全領域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總有人問她,「怎麼總喜歡搞些魔鬼性的課題研究」? 陳薇回答說:「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我願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為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
  •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陳薇委員:爭分奪秒,讓疫苗捍衛生命
    從抗擊非典,到援非抗埃,再到此次武漢抗疫,在生物安全領域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一直在努力超越自己。1月26日,陳薇受命率軍事醫學專家組緊急趕赴武漢,率領團隊圍繞新型冠狀病毒的病原傳播變異、快速檢測技術、疫苗抗體研製等,與軍地有關單位迅速建立起聯防、聯控、聯治、聯研工作機制。
  • 身在抗疫一線,陳薇心頭記掛著兩件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左二)在參加會議前,陳薇剛跟隨全國政協「堅定『四個自信』,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視察團從武漢歸來,時隔一百多天再回武漢這個「戰場」,她引發了一場「追星」潮——對於這位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的人民英雄,當地人民給予了最熱情的歡迎
  • 陳薇院士哭了
    關於新冠疫苗,陳薇帶來最新消息 據新華社報導,在近日對陳薇院士的採訪中,她還透露了關於新冠疫苗的最新消息。由軍事科學院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有哪些特點?陳薇:首先是跟新冠病毒直接接觸或具有密切接觸可能性的群體,比如跟防疫密切相關的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病毒相關研究人員、海關一線工作人員等。另外,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還有一些自己有接種意願的人。關於接種群體和接種時間,我們只是提出意見建議,由相關部門統籌決定。
  • 時代楷模|人民英雄陳薇
    「人活在一世總要幹點事情」這已不是陳薇第一次哽咽落淚。在早些時候,陳薇接受採訪談及自己的團隊時,就曾動容落淚。她說,團隊這幾十年基本沒有歇過,「感到很愧疚,真的很辛苦,但我覺得很高興。」陳薇母親:「變老了,以前頭髮沒有一根白的」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陳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當天,陳薇父母在電視機前見證了女兒獲頒崇高榮譽的重要時刻。
  • 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今天為他們刷屏|陳薇|武漢市...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頒授勳章獎章「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在《開學第一課》分享抗「疫」故事陳薇願一生和致命病毒搏鬥大年初二陳薇帶領軍隊專家組進駐抗「疫」一線到達武漢後他們開始緊急搭建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4天後(1月30
  • 是什麼打動了陳薇父母
    陳薇父母一迭聲地道謝,父親陳李坤更是撫摸著17年前本報版面上刊發的照片感慨:「這是陳薇和母親、弟弟在蘭江邊照的。那時候,陳薇還很小呢。」      陳李韓今年84歲,喜歡花草。當初給女兒取名陳薇,寓意「像薔薇一樣,富有頑強的生命力,低調不張揚,不管風吹雨打始終能夠怒放,暗香襲人」。
  • 陳薇院士:從溫柔美少女到「硬核」抗疫女將軍
    那一天,導師讓她前往軍事醫學科學院去幫忙取一份實驗用的抗體,這原本只是個跑腿的小任務,但陳薇卻深深地被那裡的實驗環境吸引。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高的軍事醫學研究機構,而陳薇有顆壯志凌雲的心,當即決定要不惜代價毀約參軍,進入這家殿堂級別的研究所。儘管家人朋友那時並不理解、甚至想要阻攔,但陳薇是個堅持自我的人。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來威高視察
    12月2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視察了威高,威高控股董事局主席陳學利熱情迎接了陳薇院士一行。 陳薇院士先後視察了威高普瑞包裝公司預灌封注射器車間和威高產品展廳。陳薇院士在得知威高預灌封注射器產品以技術和質量取勝,打破國外壟斷,進軍海外市場,在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的銷售速度始終保持高增長,在國際醫藥包裝領域也打造了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藥品包裝品牌效應時,表示讚許。
  •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將軍
    「人活在一世總要幹點事情」這已不是陳薇第一次落淚。在早些時候,陳薇接受採訪談及自己的團隊時,就曾動容落淚。她說,團隊這幾十年基本沒有歇過,「感到很愧疚,真的很辛苦,但我覺得很高興。」陳薇母親:「變老了,她以前頭髮沒有一根白的」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陳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 吉林衛視:「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陳薇的故事
    陳薇帶領科研團隊圍繞病原傳播變異、快速檢測技術、疫苗抗體研製等課題,迅速開展應急科研攻關,與軍地有關單位建立起聯防、聯控、聯治、聯研工作機制。陳薇與「毒」較量拿下軍功章此次奔赴武漢,陳薇已不是第一次與病毒「短兵相接」。
  • 青春無悔,大愛無疆—記抗疫第二戰線英雄,陳薇院士
    「陳薇院士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不少人疑問陳薇是誰?可以說,鍾南山院士現在是家喻戶曉,這是鍾老衝鋒在一線,而陳薇院士隱居在二線戰鬥。而陳薇院士就是這樣默默奉獻的人,在金錢、榮譽和自我價值實現面前,她毅然選擇了後者。1966年,陳薇出生在浙江蘭溪。1984年,陳薇從蘭溪一中畢業,1988年從浙江大學本科畢業,1991年於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軍事醫學科學院博士畢業,2002年被破格評為教授。2015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 【德傳茶友】陳薇的甜點與茶(上集) 吃喝都是藝術
    我們在此時迎來了本期的德傳茶友,這位被稱為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婚禮人──陳薇,她手中的甜點千變萬化,「它們能說話、有表情、還能表達情緒。」這是外界對她創作出的甜點的形容。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的陳薇,有著廣告公司的設計背景,歷經人生幾段轉折,她一手創立「薇甜」品牌,從定製婚禮蛋糕、主題甜點,到為品牌與私人定製創意甜點,她為甜點注入創意,經過她的巧思與雙手,甜點不再只是宴席上的配角,而成為可以入口的藝術品。
  • 中國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浙籍科學家屠呦呦陳薇上榜
    同樣是為了全世界人類的健康,同樣是生物科學領域的女科學家,也同樣是從浙江走出的驕傲,同獲科技創新人物的陳薇少將帶領團隊自主研製的重組伊波拉疫苗,不但突破了一項世界性的難題,也開啟了中國疫苗研製的新紀元。    陳薇,1966年出生於浙江蘭溪,198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工系化學工程專業,隨後又取得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碩士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博士學位。
  • 護國戰神陳薇放養孩子卻被贊上熱搜?
    她是「攜筆從戎」的清華學霸,是《戰狼2》中Dr chen的原型人物,更是讓病毒聞風喪膽的「終結者」,她是陳薇院士,更是一位母親。 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抗疫,2014年援非抗擊伊波拉、2020年新冠疫苗研究,十多年來,她同病毒抗爭的腳步從未停歇。
  • 「人民英雄」陳薇父母對女兒說:好好幹,爸爸媽媽永遠支持你!
    一開始,陳薇父母根本不知道女兒做什麼,只知道女兒一年到頭都非常忙,平時與他們也是聚少離多。在母親看來,每當國家有需要,陳薇總是義無反顧地衝在最前面。2003年的「SARS」現場,還有2014年「伊波拉」非洲疫區,都有陳薇忙碌的身影。老母親也曾有過擔心,但是看到女兒一直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歡的工作中,他們最終選擇了默默支持。「她很忙,走路說話都很快,做什麼事情也都很快。
  • 抗擊新冠肺炎先進事跡展播‖人民英雄陳薇
    抗擊新冠肺炎先進事跡展播‖人民英雄陳薇 2020-12-17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二戰時期,蘇德士兵在戰場埋了什麼,讓當下俄羅斯人賣力尋找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的蘇德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二戰中規模最為龐大、戰況最為激烈、傷亡最為慘重的戰場。雙方曾經在蘇聯廣袤的國土上,為了每一寸土地而拼死搏殺。這片土地上不但留下了成千上萬雙方將士的屍首,還遺留和埋葬了一大批戰爭遺物。之所以有這麼多戰爭遺物,是因為蘇德兩軍似乎都沒有仔細打掃戰場的習慣。